《寓言》

2022-07-22 寓言

《寓言》1

  唐僧、孙悟空经过许多磨难,到达西天,佛祖封他们为佛。孙悟空喜不自胜,向唐僧下拜道:“师父,请受我徒儿一拜,感谢你对我的信任,使我成了佛。”

  唐僧双手合十,眼睛微闭,躬身答道:“应由我来感谢你对我的忠诚,阿弥陀佛!”但当他低头念完佛号,不觉抿嘴一笑。

  没想到这细节被土地看到了。

  土地问唐僧:“师父为什么对悟空发笑?”

  唐僧回答说:“这猴头神通广大,现在又成了正果,其实根基还是很浅的。你要知道,我对他的信任,无非是那道紧箍咒;他对我的忠诚,也无非是那道紧箍咒。”

《寓言》2

  《伊索寓言》是我非常喜欢的故事集。里面的每个故事都非常生动,但是它告诉了我很多关于如何做人的事情。因此,每当我举起它,我就忍不住要读它。

  伊索寓言中最经典的是龟兔赛跑。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我年轻时从我母亲那里听到的。它也来自伊索寓言。它讲述了一只骄傲的兔子和一只勤奋的乌龟之间的赛跑故事。当我年轻的时候,我似乎仍然理解这个故事。现在我知道即使我有能力,我也不能自满,否则我会失败。同时,我也明白,只要我设定目标,努力工作,我就会成功。

  我认为伊索寓言中最有趣的故事是《猴子和渔夫》。它讲述了一只猴子坐在一棵大树上,仔细观察渔夫在河里撒网。等到渔民吃完了。猴子很快从树上爬下来,想要模仿渔夫。结果,当他撒网的时候,他抓住了自己,差点淹死在河里。这个故事表明,一个人不学习真正的技能就不应该模仿别人的工作。

  伊索寓言中最荒谬的故事是狐狸和葡萄。它描述了一只饥饿的狐狸看到挂在葡萄架上的一串闪闪发光的葡萄,想摘下来吃,但够不着。于是他无助地离开了,同时安慰自己:“这葡萄不熟,一定是酸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一个人没有什么能力也不能完成任何事情,他也不能说时机不成熟。

  对我来说,最难忘的故事是《驴和青蛙》,它讲述了一只驴扛着木头穿过池塘掉进水里,痛哭流涕的故事。池塘里的青蛙催促他说:“你跌倒后很难过。如果你在这里住了这么长时间呢?”这个故事告诉我,没有一点挫折是很难忍受的。

  《伊索寓言》中有许多这样的故事,也有许多这样深刻的原因。我从阅读这些寓言中受益匪浅。

《寓言》3

  20xx年X月XX日 星期四 天气晴

  当我醒的时候,已是第二天早上。我正睡在一块木板上,上面还铺满了海绵,异常地舒服。不过这个地方却非常的陌生。这时,一个可爱的小女孩走了过来,蹲下身子用大眼睛望着我。“爸爸,它醒了!”她高兴地叫着。然后,又用她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我的心却悬了起来,一蹦一跳的。不过,她摸我的时候是那样温柔,还对我笑。我渐渐地放了心……

  一会儿,她就弄了好多好吃的给我:有甜甜的馒头,有香喷喷的小笼包,还有我最爱的“贝贝狗粮”。我好饿,可我却好害怕,害怕她会对我不利。不知是为什么,我竟一丁点也没有吃。

  不久,小女孩上学去了,她爸爸妈妈也走了,留我一个人在这个陌生的地方。

  我想到处转一转,可又不敢。因为我害怕以前的那一幕又出现,所以,只有坐在木板上,一动也不动。

  下午,门开了,那个小女孩进来了,她走到我的面前,看到吃的东西一点没动,有些不知所措,只有把吃的东西拿到了厨房,热了一下,又端到了我面前。凭我的直觉,她不是坏人,还是吃吧……我用舌头舔了舔,哇,美味!她看到我吃了,刚才紧皱的眉头舒展了,开心地笑了。

《寓言》4

  偌大的房间,独处一隅。正襟危坐,听着窗台跳动的雨点,清幽荷塘溅落半池荷花。低头沉吟的荷莲,虽说没陶渊明,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闲适旷达。。。曾经亲手采摘矢车菊,飘然的飞絮,山外飘着怎样的心情?!

  也许有人会说,矢车菊是甚么,它是一种花卉的名字。表示清雅、遇见幸福的象征,也是吉祥的花儿!

  花总是用来比作女人的柔美,,,此时写意是一种缱绻寄语。

  看着身旁升腾热茶,氤氲湿润心遐。颤动茶青追寻着那缕失去‘野性’曼妙诗画。。。

  寄一笺酷似鸡毛信心绪,留一方真实的穿越。不需排版、只需自由挥洒!也像中国画一样,不需画得满满的。那一角空白,就是偶的签名、优雅!

  无需放大镜来鉴别真实,心是红的、血是暗涌的,没有赝品可言!落花也是有情的,那沧桑经络上,傲骨不浮夸!人人都知道,上帝造了亚当夏娃!夏娃也是为亚当的肋骨而存在!

  推敲骨头的语言,触摸它的胡须。丰腴的羽毛,已经有了年份!点墨的诗行,墨鱼摆动着,但它从不染黑自己!

  抬头望一下窗外,夜!!!你就尽管深邃吧!至少有自己月牙! 有钟爱的矢车菊。。。

  点动的灵香,旋转今生优美;带露的花瓣,沉醉心潮翩飞;不温不火纹路,寄存干练纯粹~~~

  趁着月色安睡,在停顿的标点里,支起一架古筝,把疑似银河落九天瀑布借来,缠绵起高山流水。落下来井然是珍珠般玲珑心。也不知何时把诗句也灌醉了,绯红的脸颊,呓语成一湖清澈。

  星星玲玲碎银,顺着诗的源头,整装待发,翘望那朵蓝色的矢车菊!

  夜未央,夜未尽~~~~~~

《寓言》5

  “买椟还珠”潇洒之极

  有个人想出卖一颗名贵的宝珠,又怕人家不识货,就特地把装宝珠的盒子做得非常精美:木料用的是一种叫做木兰的名贵木材,又用香料把盒子熏得很香,然后在盒子的几个面上都装饰了红红绿绿的宝石。等把盒子弄好了,他才将宝珠装进盒子里,拿到集市上去卖。这么漂亮的盒子当然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很快,就有人把它买走了。卖珠人很高兴。可是,等他离开集市,买珠的人又回来了。买主说:我把盒子带回家后,才发现里面还有一颗宝珠。想来你一定为找不到它而着急了吧?我赶紧就把它给你送回来了。原来,卖宝珠的人把外包装做得太漂亮了,以致别人以为他出卖的只是这个精美的盒子。

  这个寓言本是用来比喻那些有眼无珠的人的。我却觉得那位买椟还珠人的行为实在潇洒之极。

  首先,这位买椟还珠者品位高雅,不计虚利,视珠宝如粪土。你爱你的金疙瘩,我爱我的土坷垃。在你眼里这珠宝价值连城,在我眼里它一无所值,还不如一精雕细刻的木盒子有趣有味。世人皆以金银珠宝为宝,那是因收藏此物有利可图;我却独爱此香木雕盒,只因爱其做工精致,让人爱不释手。在别人眼里可能不值钱,在我眼里可是宝贝。别人笑我多愚蠢,我笑世人多痴顽。

  再者,这位买椟还珠者道德高尚,拾金不昧。看到所买的盒子里,居然多了一颗宝珠,便连忙追赶着送还人家。那可是一颗宝珠呀,就是不价值连城,也至少能换取一顿大餐。何况卖椟者已经走远,也不认识自己,只当又多杀了价或买一送一的照收不就得了。人家都离开集市了,还要追上去还。你说,这人的道德不值得赞颂一番么?

  既品位高雅,又道德高尚,这位买椟还珠者实在是可爱之极,潇洒之极!

《寓言》6

  教学目标

  1、理解并积累“慧心、风韵、慷慨、厄运、无忧无虑、心旷神怡、举世无双”等词语。

  2、了解寓言的寓意,学习把握寓意的方法。

  3、掌握寓言的一般特点及个别特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寓言的含义。

  2、学习文章精美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

  学习《落难的王子》的奇妙构思。

  第一课时

  学习《落难的王子》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上节课我给大家讲过,大凡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好生活中的得与失。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它可能给我们带来足够的警示。

  朗读、默读课文 仔细推敲课文所表现的中心思想,认真揣摩故事情节与中心的关系。整体感知这则寓言故事写得很深沉,不仅在主题的表现上发人深省,而且在情节的编排上也很具典型性,有普遍的现实意义。教师应组织学生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由于学生阅历有限,有些问题没有直接体验,教师要很好地引导,还是应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实例,加以印证为好。

  二、重点讨论:

  ①这篇寓言说了个什么故事?

  要求学生熟练地复述课文。

  ②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可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句子。

  ③“我”在情节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提示:线索人物。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

  ④“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在我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提示]这句话表现了一个旁观者对不幸者的叹息。第一次是王子对天灾人祸的消息而言;第二次是“我”对王子落难而言;第三次是后人对“我”遭受厄运而言。这是叹息者未经磨难的一种虚妄的假设。(其实未必如此,假如灾难真的落到了人们的头上,谁也得受,而且都受得了。)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三次,揭示了它在现实中的普遍性。

  三、问题研究

  对课文的内容整体把握之后,学生的认识可能还是粗浅的。教师应再引导学生对重要情节和关键词句进行深入研讨,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学生讨论,教师备案引导:

  ①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揭示中心。

  [提示]开始很脆弱,后来坚强起来。原因:一是他经历了厄运,二是他没有被厄运所吓倒,挺了过来。

  ②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这样编排情节有何用意?

  让学生理解作者设置这样的极端情节的典型意义。

  ③“我”是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然而,厄运也落到的“我”的头上,这一情节说明了什么?

  [提示]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诉读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灾难可能不期而至,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勇敢面对。

  ④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提示]王子落难的故事还会不断发生,而旁观者的叹息也将无限循环地延续下去。只有经历厄运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的头上,谁都得受,而且都受得了。一——厄运能使人的性格变得坚强起来。

  ⑤只有落难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辩证地来谈,谈透彻,让学生接受挫折教育和人生观的教育。

  第二课时

  学习《白兔和月亮》

  一、学生辨析:两篇课文在表现主题、安排情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有什么异同。训练学生的赏析能力。

  二、学生自由评说,教师适当点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将问题归结到以下几点。

  ①在主题上,两篇寓言都是写人生态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落难的王子》写人在受难后的状态。

  ②在情节上,都表现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写“好事”可以变为坏事;《落难的王子》写“坏事”可以变好事。(“好”与“坏”都是相对的,决定于当事者的思想观念。)

  ③在表现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见大地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浓些,而《落难的王子》写得更像是事实。

  ④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以叙事为主(这是叙事作品的主要特征)。而《白兔和月亮》在叙事的基础上,多有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且多议论;《落难的王子》则重在叙事。

  以上内容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教师引导得当,还是可以完成的,可根据情况处理。

  三、体验与反思

  ①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此我们应怎样面对?

  ②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是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的。

  ③实际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喜大悲的事毕竟不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

  四、小结 :

  我们学习了两篇寓言故事,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应当怎样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寓言》7

  有一次,蜜蜂对一个人说:“在动物中间,你还能找到一个比我们更伟大的慈善家吗?”

  人回答说:“有的!”

  “那是谁?”

  “绵羊!因为它的毛对我是必需的,而你的蜜却不过使我感到可口而已。”

  “想知道我为什么把绵羊看成是比你还伟大的慈善家吗?让我来告诉你原因吧。绵羊把它的毛送给我,不会给我带来任何一点困难,可是当你把你的蜂蜜送给我的时候,我总是

  害怕你的刺呢。”

  寓言启示:

  在你给人恩惠的时候,不要总是让人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否则,你是不会得到别人的赞赏的。

《寓言》8

  有一只凶残而又狡猾的狐狸,专门欺压残害弱小动物。

  有一天,狐狸捉到一只正在寻找食物的母兔。当它张开血盆大口的时候,兔子苦苦地哀求说:"仁慈的狐狸先生,请您发发慈悲,看在我三个幼小的无依无靠的孩子份上,不要伤害我吧!"狡猾的狐狸一听母兔还有三个孩子,立即将它放了,并装出一副十分怜悯而又慈悲的笑脸,关切地安慰它说:"啊,原来是这样!您咋不早说呢。我不伤害您,您赶快回家去照管孩子去吧l"可怜的母兔无限感激;连声道谢后,赶回家去。

  狡猾的狐狸远远跟踪在后边。它来到兔子的家门口,见门紧紧地关着,就侧耳听起屋里的动静。这时,从门缝传出兔妈妈柔和而又感激的声音:"亲爱的孩子们l今天,我被狐狸先生逮住了。我说,请您看在我三个小宝宝的份上,放我回家吧l狐狸先生十分仁慈,它可怜你们这些小生命,不但没伤害我,还催我快点回家照管你们呢!"三只小灰兔听了,连声感激和称赞说:"狐狸先生真好啊!"狐狸听到这里,心里喜滋滋的,推门就往里闯!不曾想,它头大门小。头被门框撞了个大青疱l狐狸十分恼火,正要发脾气。这是,兔妈妈听见有人敲门,就问:"谁啊?"狡猾的狐狸听见兔妈妈柔和的问话后,立即镇静下来,用一种十分关切的口吻说:"我呀,我来探望你可爱的小宝宝来了!"兔妈妈很是高兴,连声说:"啊,是仁慈的狐狸先生啊!快请进!快请进!"狐狸一边揉着卤门上的大青疱,一边急得无可奈何地说:"亲爱的兔妈妈l我的心地是世界上最最善良的!这一点您已经领教过了。我本想立即就来到您的身旁,看看您那天真可爱的小宝宝,可是我的个子太大,您家的门太小,我进不去呀!您还是快把小宝宝领出来,让我好好地瞧瞧吧!"兔妈妈急忙给孩子们整理衣服,一边连声回答.

  "好,好!请您稍微等一等,我们马上就出来!"很快,兔妈妈领着三只天真活泼的小灰兔,亲亲热热地蹦出来了。就在它们离开大门的一刹那,凶残而又狡猾的狐狸往门口一坐,厉声说道:"对不起,我原先放走你们一只,目的是为了得到你们四只!你们这些头脑简单、只配做鱼肉的小傻瓜,早就该是我的口中食了!"说着,向兔妈妈和三只天真无辜的小灰兔扑过去。兔妈妈在它即将断气的时候,无限懊悔地说:"我真是活该,谁叫我这样轻信狡猾而又凶残的狐狸的鬼话呢!"

  寓言故事九:麻雀的评论

  麻雀唧唧喳喳,遇事爱发表评论,有什么法儿7它历来如此。

  这天,麻雀看见地面冒出了一个嫩绿的小点儿,把附近的泥土都拱了起来,便好奇地飞近问道:"你是什么?"

  "竹笋。"一个细弱的声音应道:"我想冒出来......"

  "冒出来?唧喳喳。"麻雀笑得前仰后合:"你有多大能耐,我屙一兜屎就可以盖上你!识趣点,乖乖儿地躺着吧!"

  麻雀飞到一株桃树枝丫上,见一只蜜蜂"嗡嗡"地在花间飞动,还从花蕊里钻进钻出。

  "咦,这是干什么?"

  "我想采集花蜜,和大伙酿成一缸子蜜糖......"

  "喳喳,唧!小鸭子想生大鹅蛋哩!"麻雀边叫边笑:"这肯定是灯草搭桥白费劲儿,有眼前烂漫的春光,你何不趁机逛一逛,乐~乐,而去干这等蠢事儿?"

  它评论一番以后,又快快活活地飞走了。飞着飞着,快靠近屋檐边的时候,猛地见一个灰团儿从鸽子笼边掉了下去。"怎么回事,怎么回事?"麻雀扑下去急问。"我想飞上蓝天,"一只羽毛没长满的小鸽子回答:"哎,没想到......""唧,喳喳,唧唧唧!"麻雀的喉咙里顿时滚出了一阵大笑:"傻小子,慢慢地走着玩好了,喳喳,想飞上蓝天,幸亏没有把屁股摔成两瓣儿,快死了这条心吧!"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有一天,麻雀又经过这一带。它见到了什么?--一根新竹挺立着指向天空;一只灰鸽在白云间翻飞;还有,在蜂巢边摆着一缸才取出的蜂蜜,那只小蜜蜂飞在缸边甜甜地笑呢!

  "唧喳喳,这难道是事实?"麻雀睁着圆溜溜的小眼睛嚷道:"你们莫不是在玩什么魔术,用来戏弄我这老实巴交的麻雀吧?"

《寓言》9

  在茂密的、和睦的大森林里有一只大灰狼,它的歌唱得很好听,每次它的唱片一出就被抢售一空。它所在的森林唱片公司在歌迷们的强烈要求下,准备两周后给大灰狼开个人演唱会,可是大灰狼长得又粗又凶的样子,唱片公司的头头们担心观众见到了都会被吓跑,于是打算给大灰狼进行包装。

  体态优美、举止高雅的小鹿站了出来说:“给我一周的时间,让我来培训大灰狼吧。”得到大伙的一致同意后,大灰狼跟着小鹿到了练功房,小鹿让大灰狼抬头挺胸靠墙站着,修整它的体姿;为了锻炼大灰狼的柔韧性,小鹿让大灰狼练“青蛙胯”,就是像只青蛙似的趴在地上,然后小鹿站在它的屁股上,尽量把大灰狼的屁股和腿压得贴住地面。谁知小鹿刚往上一站,疼得大灰狼一声惨叫,那声音直冲云天,吓得胆小的动物们都捂上了耳朵。一周的训练课程结束了,唱片公司的头头们请出大灰狼,只见大灰狼把头昂得高高的,表情像只骄傲的小天鹅,两爪子往身体两边翘翘着,屁股蹶着、差点蹶到天花板上去,还有一双原来就是弯的、现在被压成半弯半直的腿。当大灰狼迈着芭蕾舞步跳到大家面前时,大家“轰”的一声爆笑。唱片公司的头头们边捂着笑痛的肚子边摆着手说:小鹿的包装方法不好、不好。

  这时学问高深的山羊伯伯走了出来,捋着山羊胡说:“长相是由自身的修为决定的,最后一周由我来培训大灰狼吧。”在山羊伯伯的书房里,山羊伯伯拿出一本一本的书,那些书都是《三字经》、《千字文》和《论语》、《孟子》、《诗经》、《春秋》等四书五经,大灰狼被要求一本书一本书地背。一个星期很快又过去了,唱片公司的头头又来请出大灰狼。只见大灰狼穿着一件长袍,眼睛上架着一副眼镜,它慢条斯理地踱着方步来到大家面前,拱手作揖,声音低沉地说:“我者,大灰狼是也;大家乎,好吗?”因为大灰狼背的“孔子曰”太多,所以自己说话腔调不知不觉地改变了。唱片公司的头头们面面相觑,摇着头说:山羊伯伯的包装也不好。

  转眼,演唱会的日子到了,唱片公司来不及包装大灰狼了,大灰狼说:“我还是自己来包装自己吧。”演唱会开始,大灰狼还是原来的样子。场下的观众很多,观众们一见到大灰狼心里七上八下的,很是害怕。但当音乐响起的时候,大灰狼用粗犷、嘹亮的声音唱着“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观众们沸腾了,大家大声欢呼着,此时,观众们不再觉得大灰狼的样子可怕,反而认为它的样子与它的声音挺相配的。

  唱片公司的头头们、小鹿、山羊伯伯都感慨万分: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特色,保持、发扬自己的特色就是最好的包装啊!

《寓言》10

  曾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初,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耐何这只是徒劳,它始终不能过到对面去,而实验人员每天都有放一些鲫鱼在池子里,所以鲨鱼也没缺少猎物,只是它仍想到对面去,想尝试那美丽的滋味,每天仍是不断的冲撞那块玻璃,它试了每个角落,每次都是用尽全力,但每次也总是弄的伤痕累累,有好几次都浑身破裂出血,持续了好一些日子,每当玻璃一出现裂痕,实验人员马上加上一块更厚的玻璃。

  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也不再在意,好像他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它开始等着每天固定会出现的鲫鱼,然后用他敏捷的本能进行狩猎,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凶狠霸气,但这一切只不过是假像罢了,实验到了最后的阶段,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没有反应,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它不但对那些热带鱼视若无睹,甚至于当那些鲫鱼逃到那边去,他就立刻放弃追逐,说什么也不愿再过去。

  实验结束了,实验人员讥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鱼。其实他不是懦弱,他是绝望了。当失败了无数次后,你还相信你能闯过去么?生命当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有时候对自己说一声:再试一试。

《寓言》11

  教材分析:

  《牧童和狼》《蝉和狐狸》是《伊索寓言》中的两则小故事,语言简洁,寓意深刻,对我们很有教育意义。

  学情分析:

  这是五年级上册的课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强,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就可,再通过朗读以及结合生活谈谈就能理解寓意。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学生自渎自说自悟来领会寓意。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精读两个寓言,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

  1精读两个寓言,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

  1理解寓意,教育学生从寓言中学到如何做人。

  课程资源的组织和利用:

  使用配套的教学课件朗读磁带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狐狸和葡萄》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学习《牧童和狼》

  1、自读课文,思考:在“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村民

  们前后为什么有不同的表现?

  2、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完成表格。(适时提问“惊慌失措”的意思)

  好几次

  后来

  牧童

  大叫狼来了

  吓坏了,慌忙大叫

  村民

  闻声赶来,惊慌失措

  没有人来

  3、比较朗读两次“狼来了”,指名读,师生评,再读。

  4、牧童好几次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位什么样的牧童?

  5、师述:这样一位爱说谎的牧童,使得村民们再也不相信他的话,最后他的羊怎么了?

  6、齐读第三自然段。

  7、交流: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人和事?

  8、自读课文,指名读,要读出牧童前后迥异的心情。师生点评、齐读。

  三、学习《蝉和狐狸》

  1、自读课文,这则寓言故事有两个角色:蝉和狐狸,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蝉和什么样的狐狸?从课文哪

  里可以看出?画出有关的词句,再有感情地读读。小组合作学习。

  2、生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指导朗读有关句子,表现蝉的聪明、狐狸的阴险。

  指名读、师生评、再读。

  4、齐读最后一节

  5、交流:你的身边有像这只蝉一样聪明的人吗?

  6、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蝉和狐狸不同的语气。

  四、拓展延伸:

  1、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说说看过《伊索寓言集》中的其它故事。

  五、作业

  1、选读《伊索寓言集》

  附板书:

  牧童和狼

  (一贯说谎没人相信)

  蝉和狐狸

  (聪明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教学反思:

  蝉和狐狸这个寓言上得较好,学生通过找重点词句以及朗读这些词句来理解寓言,学生对寓意理解比较

  深刻,都结合了自己的例子来谈。课堂气氛较活跃。

  在上牧童和狼中,我对“一贯”这个词突出得不够,使学生对一贯说谎和偶尔食言有些混淆,

  这主要是课前备课不充分,没有深挖“一贯”。看来今后在备课时还要想得更多。

《寓言》12

  你,知足吗?

  一只麻雀飞到树枝上,落在一只蝉的背後,伸长了脖子,正当啄食之际,听着蝉鸣依旧清脆,忍不住缩回了喙子,唤着那只蝉,转过身来,那蝉儿竟然不识天敌,天真地问着麻雀啥事。

  麻雀吃过的虫类无数,还没见过如此胆大的。

  “喂!我要吃你,你不怕吗?”

  “要吃我”,蝉儿嚅嚅地问,“为什麽要吃我,我做错了什麽吗?”

  “不是你做错事”,麻雀按耐着性子解释道,“是因为天生的,我就要吃你。”

  “天生的?”蝉儿还是一团疑惑。

  “好啦,不说吃的事”,麻雀好奇的问,“你怎麽整天不停地鸣叫,不会累吗?”

  “不会呀!还很高兴呢”,蝉儿有点欢喜地说:“我们在黑暗的土地里,藏了数年光阴,好不容易蝉蜕,可以在树枝上鸣叫,所以一点也不觉得累。”

  “光叫,不吃东西吗?”麻雀怀疑着。

  “为什麽要吃东西,我们又不饿,渴了就饮点露水。”蝉儿说得欣喜了,“你不会觉得这翠绿的大地,温和的阳光,柔和的微风,非常美丽吗?所以我们要用尽一生去歌颂它,怎麽还会觉得饿呢?还会觉得累呢?”

  “那你们不用抚育後代吗?”麻雀问着。

  “喔!我们的後代在土中,大地会抚育牠们。”

  “那你们不用准备食物过冬吗?”麻雀又问着。

  “过什麽冬呀?”蝉儿双眼圆圆地。

  “就是天气很冷,有时还会结冰”,麻雀忍不住摇着翅膀解释道,“要缩在自己的巢穴,无法外出觅食,所以要准备食物过冬呀!”

  “结冰!”蝉儿非常讶异,“我们大都在夏天蝉蜕,一只蝉的生命也不超过10天,我们所看到的世间,是这等温暖美好,怎麽会有结冰这景象呢?”

  麻雀听着蝉儿如此说着,仅有几天生命,又听过了牠那赞颂天地的悦鸣,便不打算吃牠,拍了拍翅膀,飞往别处觅食去了。

《寓言》13

  有个人养了两只狗,他驯养一只狗狩猎,另一只看家守门。每次猎人带着猎出去打猎,获得什么猎物,总是分给守门狗一些。猎对此很不高兴,便指责守门狗,说自己每次出去打猎都是四处奔跑,十分辛苦,而他什么都没有做,却坐享其成。守门狗对猎说:“你别责怪我,应该去责怪主人,是他教我不去打猎,坐在家中享受别人的劳动果实。”

  这是说,不要责怪孩子的懒惰,因为是父母把他们惯成这样的。

《寓言》14

  今天我看了《伊索寓言》里的三篇寓言。

  《鸭的喜剧》说的是自从安徒生发表了《丑小鸭》,鸭子们都开始抱怨自己没有变成洁白的美丽的白天鹅,都七嘴八舌地讨论,直到鸭夫用竹竿子打了他们,他们才安静下来。这个故事告诉了我,嫉妒往往是最愚蠢的。

  《骆驼大象和猴子》里动物们要挑选一位新的国王,大象和骆驼是决赛里的最终选手,他们的优点都有很多。可是猴子说他们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一只小老鼠来进攻他们,他们怕的要命,不应该当国王。这个故事告诉了我,看待任何事都要从正反来分析。

  《狮子和山羊》里一只老山羊和羊群走散了,他不能逃跑,也不能去搏斗,他用聪明与智慧,救了自己的命。这个故事告诉我,遇到困难时要去面对,不能逃避。

《寓言》15

  从这一期起,本刊(《中学语文》)将新辟《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专栏,以反映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新”在哪里?这是本栏目所要探讨的全新话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到目前阶段,我们不能只是停留在“理念”的层面,空喊“新”的华幸;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最佳创新生成点。比如,教学内容的最“新”整合、教学目标 的最“新”生成、教学过程 的最“新”优化、教学评价的最“新”呈现,等等。总之,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学在常态背景下的最“新”反映。

  本期首推《人生寓言》教学案例。以教学案例来诠释“新”的理念、新的教学实践,恐怕最能与一线的教师贴近。这是一种走进新课程的新的策略。教师通过自我的教学设计、自身的教学实践、自己的教学反思,达成与新的教学理念的融合。“应该怎样教、不应该怎样教、还应该怎样教”,每一个人都应有这样的思考。本栏目就是提供这样思考的平台。

  《人生寓言》的执教者,是宜昌市的年轻的教师。这里的教学案例,是否真正张扬了教学的个性,还请读者评议;同时,也欢迎实验新课程的教师,参与到我们的栏目中采,交往互动,以达成对新课程理念的共识。

  一、设疑导入 ,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

  师 英国作家肖伯纳有句名言“人生中有两大不幸,一是没有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不知大家是否赞同?

  生1 我不赞同。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感到不幸情有可原,但得到了心爱的东西应庆幸才对呀。

  生2 我也不赞同。这两句话似乎自相矛盾。

  师 我和大家也有一样的疑问。看来,肖伯纳这句名言真有问题?今天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思考人生的两大难题:如何对待幸与不幸。下面请大家随着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走进他的《人生寓言》。

  (点评:运用留白艺术,由肖伯纳的名言导入 ,新、巧,可谓一石三鸟:一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三是这句名言如一线贯穿,随着探究的深入,不断翻出新意。)

  二、调动积累,让学生了解寓言的特点

  师 说起寓言,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

  生1 拔苗助长、掩耳盗铃。

  生2 狐假虎威、丑女效颦。

  师 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看来平时积累很重要。大家喜欢这些寓言故事吗?

  (点评:内引以往的学习经验,首次强调课外积累,走近寓言。)

  生3 喜欢。因为寓言读起来既有趣又发人深思。

  生4 寓言,它总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上的启示。

  师 那么从“丑女效颦”这个寓言故事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呢?、生5 告诉我们不要盲目地模仿别人。

  师 作家严文井将寓言比作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现在再读“丑女效颦”这个故事,除了这个带有普遍意义的寓意外,换个角度看,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生6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师 瞧,这就是魔袋,我们取出了比袋子要大的东西。一个寓言故事只要你用心去读,就可以读出许多理趣,读出许多智慧。下面请欣赏第一个魔袋《白兔与月亮》,看你能取出哪些东西来呢?

  (点评:归纳寓言的特点,为下面多角度解读寓言作好铺垫,走进寓言。)

  三、探究寓意,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

  (生速读《白兔与月亮》,要求:捕捉重要信息,能复述故事情节。)

  师 本则寓言讲述了一个怎样的的故事呢?

  生1 有,一只白兔是赏月的行家,每天夜晚都要来到林中草地心旷神怡地赏月,于是诸神之王就宣布月亮归属于她。可从此以后,她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整日患得患失,最后她请求诸神之王撤销了那

  个慷慨的决定。

  师 刚才这位同学的复述你认为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生2 复述语言较概括,抓住了文中的关键语句,而且忠实于原文。

  (点评:通过速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评价渗透复述方法指导。)

  师 你不仅很善于听,而且也总结出了复述的方法。从这位同学的复述中我注意到了两个关键词“心旷神怡”“患得患失”,为什么月亮在归属于白兔后,她从前的闲适心情会“一扫而光”y请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关键语句。

  生3 “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师 这句话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生4 运用对偶,句式很对称,语言也很精练,还用了成语,富有文采。

  生5 还运用了对比,刻画出了白兔面对月亮的阴晴圆缺患得患失的心态。

  (点评:抓住关键语句,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揣摩语句深长的意味。)

  师 著名词人苏轼有句词与白兔的这一心态迥然不同,是哪句呢?

  生6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点评:二次强调课外积累,巧妙引出多角度解读。)

  师 看来面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你从这一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生7 要能够发现和欣赏美,不可抱有占有的态度。

  生8 美好的事物应该大家共同分享。

  生9 拥有非分之财就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点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的自主体验与理解。)

  师 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生10 我认为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因为白兔一则没有能力去保卫财富,生怕别人抢去偷去;二则有了私欲之心便不会真正拥有。所以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实力,有没有私欲。(同学们热烈鼓掌)

  生11 我不赞成。白兔得到月亮后如能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就不会产生得失之患。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拥有平常心。(生点头,长时间鼓掌)

  (点评: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形成争辩,第一次进行多角度地解读。)

  师 刚才同学们思想两相砥砺,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阅读本身就是你与作者的对话,你与同学间的对话,你与老师的对话。在读这则寓言时,我想到了“戒贪”,由此我还联想到放弃也是一种美。如果某种拥有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幸福,反而徒增烦恼就不如没有。而这也正可谓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可以从寓言中读出很多理趣来,而这也正是寓言的魅力。读了《白兔与月亮》,我们再回头看一看肖伯纳的名言,你又有何新的见解?

  (点评:师生同读同议,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促进者;鼓励学生质疑探究,重新解读寓意。)

  生12 我现在能理解“得到了心爱的东西”有时不一定就是好事。不过,现在我对前半句话又发生了疑问:“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就一定不幸吗?

  师 这个问题问得好。那么请大家带着这一新的问题用读第一则寓言的方法来自读《苦难的王子》。

  (点评:第二次多角度解读,翻出了新意,同时又生发出新的问题。自然导入 第二则寓言。)

  (生自读《苦难的王子》)

  师 下面以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交流各自的读书收获。推荐一位中心发言人做好记录。

  生13 这个寓言讲述的是一个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后来能够顽强面对厄运的故事。从这一故事中我们悟出了两个道理:一是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切不可怀侥幸心理认为苦难只会落在别人身上;二是一旦遭遇苦难,就要勇敢面对。

  生14 我们这一组进行了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我们感觉到了“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点评:由“学会”走向“会学”。)

  师 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还有句歌词也是鼓励处于逆境中的人们要充满希望,你会唱吗?

  生15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师 这样的才是真英雄。你能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来谈一谈吗?

  生16 贝多芬耳聋后仍“扼住命运的喉咙”从而创作出了不朽的音乐。

  生17 司马迁遭受宫刑摧残仍坚持不懈地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生18 美国作家海伦·凯勒是一个盲人;但她以顽强的意志给她的创作带来光明,给千千万万读者的心灵带来了光明。

  (点评:外联生活,三次强调课外积累。)

  师 大家所举事例很有说服力。真可惜,我现在不是处于逆境,所以我成不了名人。说到此,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19 我又有了新的问题:是不是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规律吗?没有遭遇厄运的人又该怎样培养坚韧的意志?

  师 你说出了我的困惑。谁帮我解答?

  生20 落难之后不一定能战胜脆弱,也有自暴自弃从此一蹶不振的。要培养坚韧的意志,我们必须自觉地寻找艰苦,在艰苦的条件下磨炼自己的意志。比如长跑,并非厄运,但需坚韧的意志,是可锻炼人的。还有遇到了难题,要静下心来攻克学习上的堡垒,又何尝不需要坚韧的意志?

  (点评:学生自己质疑探究,第三次多角度解读。)

  师 体会深刻。通过大家的讨论,现在再看肖伯纳的那句名言“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你又有什么新的看法呢?

  生21 “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也未必是一种不幸。

  (点评:温故而知新。第四次多角度解读,又翻新意。)

  师 人的一生如云卷云舒、潮起潮落,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幸与不幸,相信大家在今后的人生中会正确对待。请你说一条关于“得与失”的名言熟语以自勉。

  生22 得意淡然,失意夷然。——冰心

  生2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生24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生25 交好运时要谨慎,遭厄运时要忍耐。——《英国谚语》

  生26 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决非没有安慰和希望。——培根《论厄运》

  (点评:四次强调课外积累,交流名言,相互勉励。)

  师 是啊,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感受。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如果单从占有的角度看,“没有得到”的失意痛苦和“已得到”的患得患失都是不幸的。但如果换一个角度以创造、审美的角度来看这“未得”、“已得”,是否别有一番情趣呢?下面请你将肖伯纳的这句名言进行改写,然后送给你的朋友。

  生27 人生有两大幸福: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待你去追求、去创造;二是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待你去回味、去珍惜。

  (点评:第五次多角度解读,创造性阅读。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然得以体现。)

  四、运用留白,激发学生课外乐于探究

  师 寓言的确像个魔袋,我们今天从这些魔袋中取出了比袋子还要大得多的东西。寓言又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寓言还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迪智慧,让思想活跃。如果你想知道魔袋里还有哪些神奇的东西,想感受这座桥梁是何等的奇特,想知道那把钥匙是怎样的巧妙,那么请大家课后去阅读周国平的另三则充满了人生智慧的寓言《孪生兄弟》、《执迷者悟》和《抉择》吧,去读更多的寓言故事吧。

  (点评:运用“留白”作为结尾,使整堂课显得余味无穷,将更广阔的阅读和创造的空间留给了课外。)

  与教者的对话

  史 在诸多的来稿中,我读到了、或者说发现了你的教学案例,有清风迎面扑来的感觉。我以为,读周国平先生的《人生寓言》,是一种享受;而你的教学案例,也一样地给我带来愉悦。我很想知道你是怎样理解寓言教学的。

  常 传统教学中人们对寓意的理解比较单纯,一般都局限于原作的寓意或局限于教材与参考资料所提示的寓意,认为寓言仅仅是一种比喻形态,一个故事仅仅提供一种道德教育。过去教寓言往往偏重于道德教育与知识传授,而忽视思维素质的开发。这种局限于单纯寓意的寓言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史 我很欣赏你领悟寓言寓意的看法,十分独到,很有价值,这是解读寓言(当然也是解读文本)的一个全新的视点。对传统教学规范和统一的教学模式也是新的挑战。那么,你是如何引导学生进入到多角度的解读寓意的环节中去的呢?

  常 谈两点:

  1.解读寓意是寓言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极具个性的精神活动。解读过程首先应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原文,整体感知课文,概括内容要点;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读出自己的见解,与文本对话,理解文章丰富的寓意。尤其不要忘记我们自己就是阅读本体,从寓意中我们可以读出许多的“自我”,因为“寓言说的就是你呀”,而这也正是寓言的魅力所在。

  2.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应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不应局限于某一种解读。寓言内蕴的丰富性和含蓄性,使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在解读中以喻体为中心,思维就会向四面八方辐射开去,不断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新的创造。

  史 探究式的教学,是你教学的主导理念,但同时,你的课又有真正的语文味儿。你导入 课题的第一句话就打动了我,不同凡响。我赞成点评者“一石三鸟”的评价。以肖伯纳的名言贯穿教学始终,潜移默化地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于教学的整个实施过程,你肯定有周密的教学设计和思考,就此谈谈你教学的构想好吗?

  常 在教《人生寓言》时,首先,我注重学生的自主理解与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与见解,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填鸭式局面,真正还学生以主体地位。其次,注重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寓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不是局限于原作的惟一寓意和教参上的标准答案。这点在课标中也有明确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第三,寓言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往往是由一个故事引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所以寓言对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有它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的“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有别于传统的空洞说教式,其目标的实现是自然地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 之中。另外,寓言的寓体是生动简明的故事,正好适合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而寓言丰富的寓意也正好引导孩子开始思考人生。

【《寓言》】相关文章:

关于寓言的寓言12-29

印度寓言故事: 寓言的寓言10-08

伊索寓言动物的寓言08-29

中国寓言与伊索寓言09-23

【荐】关于寓言的寓言01-08

经典寓言08-31

寓言01-27

中国寓言和伊索寓言03-17

达芬奇寓言与伊索寓言10-05

关于寓言的寓言小故事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