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教学设计

2024-10-19 寓言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寓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寓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意思。

  3、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违反事物规律”及“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这两则语言说明的道理。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于求成、违反事物规律及“做多余事反而不恰当”这两则语言说明的理。

  教学难点:能借注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教学方法:讲解、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搜集寓言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你们知道的寓言故事很多,能给同学们讲讲吗?最好能说出语言给你的启示。

  二、朗读课文——奇文共赏

  1、自读:组织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读得通顺流利,并标注有疑问的地方。

  2、互读:组织学生协作组内分别轮流朗读,并互相评读尽可能解自读时的疑难问题并标注互读时产生的新的疑难问题。

  3、听读:播放两则语言的录音朗读,要求仔细听读,尤其注意字音和句读。

  三、疏通文意——合作释疑。

  1、小组合作,自己疏通文意。

  2、各小组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纸上。

  3、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集体释疑

  4、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作必要指导

  四、理解想象——配音作画。

  通过感知课文,我们对文中的人物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作品中的故事有了一个感性的理解。那么,如何能更深入的理解人物更准确的把握股市的内涵呢?

  (自选配音或作画的.方式)

  第二课时

  一、创新设计——提升理解。

  续编故事:现在这个农夫懊悔不已,他发誓再也不拔苗了。到了第二年,农夫又种禾苗了。这回,他……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合编一个新的寓言故事。看谁的故事编的棒。

  交流评价。

  二、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故事呢?请大家用生动的语言叙述故事,用简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总结全文——揭示寓意。

  本节课中你在哪些地方有收获呢?与同桌交流,并记录下来。

  四、积累内化。

  1、背诵两则语言。

  2、认读生字,指导书写生字。

  五、实践活动

  搜集寓言故事准备开展一次寓言故事大赛。

  板书

  14古代寓言二则

  揠苗助长画蛇添足

  将苗拔高强求速成画完蛇能喝到酒不顾客观实际

  结果苗死反而弄糟又为蛇添足没有喝到酒弄巧成拙

《寓言》教学设计2

  教具准备:

  投影仪;《滥竽充数》的动画片;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预想):

  第一课时

  一、出示插图,引导看图。

  师:图上画的有哪些人?他们在哪儿干什么?

  生:图上画了两个人。

  生:他们在一个大门口。

  生:有一个人左手捂着自己的耳朵,右手伸手摸一个铃铛。

  生:不对,老师,不是伸手去摸,他是想偷去。

  师:对,那个人正捂着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的铃铛,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今天来学习寓言《掩耳盗铃》。

  二、板题读题,释题。

  掩耳盗铃:捂着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的铃铛。

  寓言:含有一定道理的小故事。

  三、自由读文。

  要求:

  1、自学课文生字词。

  2、找出点明故事结果的语句读一读。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字词。

  2、指名逐节读文,正音。

  3、指明读点明故事结果的语句。

  “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

  五、阅读课文,由结果和课后第三题为中心展开讨论学习。

  讨论:

  (1)为什么他刚碰到铃铛,就被人发觉了呢?

  (2)他在偷铃铛之前是怎么想的?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生:因为铃铛是有人碰它,它就会响的,古时代这样的铃铛就是用来做门铃用的。

  生:他只捂了自己的耳朵,并没捂住别人的耳朵,别人当然听的见。

  生:这个人真傻,他明明知道铃铛一碰就会响起来,他还想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他以为别人都听不到,这骗谁呀?只能骗自己。

  生:他的想法真是大错特错了。因为他只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不可能听不见的。

  ……

  六、联系实际讨论,明白寓言的道理。

  1、 讨论:这个故事可笑在哪里?

  学生小组讨论。

  师:对,这个人明知有这样的结果还去做,真是自己骗自己,他被抓呀,活该!同学们,我们能做这样的`事吗?

  2、 引导学生明白寓意。

  师: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引导学生在明白寓意的基础上,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升华所学的道理:掩耳盗铃是一自欺欺人的傻事,千万别这样做。

  第二课时

  一、动画引入,揭示课题

  1、师:课前,老师先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段动画片,看完后请你有简单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播放动画片《滥竽充数》)

  2、学生反馈

  师: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寓言《滥竽充数》。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成语。(课件:滥竽充数)

  3、师:结合刚才我们看的动画片,说说你理解了这个成语中的哪几个字?哪些字在理解上有难点?(课件:点击后显示)

  竽:簧管乐器。

  充数:凑数。

  师:“滥”字有难点,请同学们快速查字典,并据词定义。(点击显示滥: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

  师:你能连起来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吗?

  二、初读课文,初知大意

  1、师: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课本中,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找到文中能解释这个成语的句子。

  2、学生反馈

  师:你同意他的意见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

  (不同意:说说你的意见,再请同学们读读课题,再读读这两个句子,比较一下,到底哪一个句子更能解释这个词语。)

  课件出示句子:每次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

  3、师:我们来一起读读这个句子,什么叫“装腔作势”?

  从句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在装腔作势?

  学生反馈教师板书:简笔画“装腔作势”

  师:这就叫装腔作势。(点击:装腔作势)请同桌之间学着南郭先生的样子互相做做这个动作,然后再读给同桌听一听。

  师:谁愿意上来扮演南郭先生,做做装腔作势的样子,大家给他们配上朗读。(4-5名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同学读这个句子)

  师:这会老师要当一回齐湣王,听听个别朗读,谁来试试?

  (2-3名学生)

  师:请你再读读这个句子,你还有什么特别的体会?

  生反馈:“也”说明南郭先生是学着其他吹竽人的样子在装腔作势的是啊!(点击:也)(请你读读,我们一起来试试。)

  “混”说明他装腔作势非常象,才能蒙混过关的。南郭先生就是这样装腔作势,滥竽充数,蒙混过关的。(点击:混)(请你读读,我们一起来试试。)

  师: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个句子,注意带点的词。

  三、阅读填表,理解寓意

  1、引导阅读,合作填表。

  师:同学们都知道每一则短小的寓言故事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道理,《滥竽充数》这则寓言也不例外。今天,老师邀请在座的同学当一回小研究员,自己来寻找寓言背后隐藏的深刻的道理。你们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小研究员吗?

  师:看来,小研究员们信心十足啊!这一次的研究活动我们是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的,每个小组一张研究表,大家要通过研究讨论共同完成这张表。好,我们先来看看发下来的表格,

  生:观察表格。

  师:谁来说说这张表的要求?学生反馈。

  是啊,我们在填表时,就是要多读课文,多思考,综合大家的意见,找到文中的有关句子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填入表中。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四人为单位自学课文展开讨论。

  2、学生讨论填表。

  3、学生反馈。

  师:我先请一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请你先用自己的话说说南郭先生之所以能够滥竽充数的原因,再读读文中有关的句子说明理由。

  A、齐宣王爱讲排场。板书:爱讲排场

  句子: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他手下吹竽的乐队就有300人。他常常叫这300人一起吹竽给他听。

  师:读读这两个句子,用句中的话说说什么叫讲排场?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

  生:读句子,谈意见。

  师:其他组还有补充吗?

  B、南郭先生善于装腔作势。板书:装腔作势

  (课件)出示句子:每次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他混过了一次又一次,没有出过毛病。

  师:请你读读这个句子,说说这两个句子之间是什么关系?你能用恰当的关联词将它联起来吗?(“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师:再读这个句子,你认为在读的时候哪些地方还要加强语气?

  生:反馈意见。(点击:一次又一次)

  师:让我们将这两个表示原因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

  4、追根究底,感知寓意。

  师:谁来汇报一下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结果。(板书:结果只好逃走)

  出示句子: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只好偷偷地逃走了)。

  师:读读这个句子,这个消息指什么消息?谁再来读读这个句子,说说你在读的时候有什么体会?

  (个别读——集体读)

  师:还有哪个词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只好”——没有办法,无奈的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个别——集体)

  5、感情朗读,畅谈体会。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课文。读完之后请你说说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

  (读课文,反馈)

  师:我们还能从齐宣王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师:谁能象老师那样用一个四字的成语将启示概括出来。

  板书:真才实学

  严格把关

  师:这就是同学们通过自己对这则寓言的学习所揭示出来的道理,这是所有研究员踏踏实实学习研究的成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课文。

  四、联系实际,深化寓意

  1、师: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你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滥竽充数”之类的事情,也有象南郭先生一样的人。你找到过吗。好的,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新闻现场,那儿正在开展“寻找我们身边的南郭先生”的活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课件:新闻前线

  ——说说我们身边的南郭先生

  2、师:我们要请一位同学作主持人,请他来采访我们在座的同学。谁愿意出任?

  先由我来采访这位勇敢的主持人:你叫什么名字?有过主持节目的经历吗?你打算怎样开展你的采访活动?你对自己有信心吗?我们对你充满信心,开始行使你的权利吧!)

  3、学生接受采访,要求对事不对人。(你的身边有南郭先生吗?你能和大家说说吗?你对这件事是怎么看的?)

  4、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的谈话非常的精彩,我想要是南郭先生这会儿能听到同学们的发言的话,一定会羞愧得想找个地缝钻下去的。我们的主持人更是让我佩服,我敢说崔永元象你那么大的时候肯定没你行,好好干。

  五、课后作业

  师:这会儿我可为南郭先生担心起来了,你想啊,他再也不能滥竽充数啦,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是失业了,下岗了,下岗后南郭先生该干些什么呢,同学们就让我们大家一起帮他出出主意吧。

  课件出示:小练笔——南郭先生下岗后

《寓言》教学设计3

  教材内容: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四册27课寓言两则

  教材分析:《揠苗助长》是小学语文第四册中第七组的一篇寓言故事。该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热切盼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思来想去,最终想出了一个帮助禾苗生长的方法,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最后导致禾苗都枯死。通过这则寓言,让学生明白,无论做什么事不能急于求成,要遵从事物的规律,否则就要受到惩罚。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理解寓言含义,回答课后问题。

  2.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词句,理解寓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教学方法: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

  2、通过学习课文感悟其中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则寓言故事,还记得吗?

  生:坐井观天

  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故事告诉我们看事物要全面,不要片面看事物。

  师:今天我们学习27课寓言故事两则中的揠苗助长。

  出示:“寓”是寄托的.意思。“言”是话,比喻故事,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寓言是借故事来说明道理的一种文章。(学生读)板书课题,生书空

  二、 自主学习

  1、 出示自学要求:

  自学要求:

  (1)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读课文,说说这则寓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学生自学

  3、检查生字掌握

  (1)会读的字(多种方式进行认读)

  yù yà jiāo chuǎn jié

  寓揠 焦 喘截

  (2)读一读(出示词语,小组展示认读)

  揠苗助长 总是 终于 累坏

  筋疲力尽 非常 枯死

  4、指导书写

  出示 焦费 望算

  (1)学生观察

  (2)交流识记方法

  (3)学生书写,教师指导。

  三、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过渡: 这真是个有意思的故事,农夫费了很大的劲去拔苗,为什么禾苗枯死了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学习故事。

  1、出示自主学习合作 合作探究

  (1)、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那个人觉得禾苗长得太慢?

  (2)、他想出办法了吗? 他想的是什么办法?

  (3)、结果怎么样?禾苗真得长高了吗?

  2、学生自学合作交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合作交流)

  3、汇报

  师:禾苗真的一点也没长高了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为什么? 生: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

  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师:你有过焦急的时候吗?做一做,你能用焦急的语气读读吗? 生:学生表演,多种方式读。

  师:农夫是这样急不可待,觉得禾苗一点也没有长,于是,他开始想

  办法,是什么办法呢?

  生: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累的筋疲力尽。(多让学生读进行体

  会)

  师:他拔完禾苗累的筋疲力尽,摸着额头上的汗,心情怎么样?他是

  怎么说的?

  生: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多

  读,指导学生读出累并且高兴地语气)

  师:禾苗真的长高一大截吗?

  生:没有,枯死了。

  师:现在你知道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了吧!

  生:揠苗助长就是拔禾苗帮助他长高。

  师: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生:违反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误了大事!

  小结:小朋友,其实我们做很多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如果太着急,违反了事情的发展规律,反而不会有好的结果。

  四、拓展延伸

  1、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中国有许多流传千古的寓言,每一则寓言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让我们动手去找一找、读一读吧! (出示刻舟求剑、盲人摸象、掩耳盗铃、画龙点睛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的内容猜猜语言故事的名称。讲一讲故事。)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从朗读入手,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寓意。在朗读方我采用了,多种朗读方式,如分组、小组、同桌等多 种形式。

《寓言》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始末,感悟寓意.

  3.教育学生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就有可能攀登到光辉的.顶点.

  学习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纪昌学射和扁鹊求治到不治的经过。

  学习难点理解寓言所包含的寓意。

  教具、学具准备生字卡片

  活动1.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你知道我国古代有哪些神射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初解课文。

  活动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对字词有哪些质疑?学习生字,释词掌握识字方法,理解重点词识字释词。

  活动3.再读课文,了解故事的梗概两则寓言各讲了件什么事?讨论交流:课文讲了件什么事读文交流,汇报成果了解寓意。

  活动4.细读课文,理清故事内容飞卫让纪昌分哪两步练习眼力呢?读文讨论讨论并回答深入理解寓意。

  拓展升华你对两则寓言的体会是什么?分组讨论各小组选代表回答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1.你认为蔡桓公怎么样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

  2.你觉得是什么害了蔡桓公的性命?

  3.你想对蔡桓公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扁鹊治病蔡桓公(讳疾忌医)

  皮肤小病不信

  请治皮肉之间不高兴比理睬

  肠胃非常不高兴

  不治―深入骨髓浑身酸痛---病死

  作业设计

  1.将下面技能与其基本功搭配连线。

  射箭练腕力

  唱歌练基本招式

  书法练眼力

  武术练丹田之气

  教后反思

《寓言》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对生词的释义读懂文章内容。

  2、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初步领会寓言的含义。

  3、学生在讨论与思考中对这两则寓言能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教学过程】

  《白兔与月亮》

  一、学生根据注解与工具书自学生词

  审美 风韵 慷慨 闲适 金窖

  险象迭生 得失之患 慧心未泯

  二、在熟读、预习的基础上,以上述生词为提示,请学生复述这个寓言

  三、学生思考并讨论

  1、兔的心情为什么会有前后的变化?

  (白兔和月亮的关系不同:欣赏──拥有。)

  2、为什么能够“拥有”,反而不快乐?能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吗?

  (得失之患。)

  3、请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用简短的话概括寓言的寓意。

  (我们要能够发现和欣赏对象的美,就不可抱一种占有的态度。)

  四、老师提问

  在生活中,什么是你的“月亮”,你又应该如何去对待你的“月亮”?

  五、作业

  请你仿照课文的样式,仿写一则寓言(在理解寓意的基础上可加入自己的感悟)。

  《落难的王子》

  一、导入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当我们面对“不测风云”、“旦夕祸福”时,应该怎么想,怎么做呢?相信大家在学了这则寓言后,应该有了自己的`选择。

  二、学生根据注解与工具书自学生词

  多愁善感 禀告 厄运 突如其来 行乞 正色

  三、在熟读、预习的基础上,以上述生词为提示,请学生复述这个寓言

  四、针对导入部分,请学生回答

  寓言里的王子落难时,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文字。

  (做:逃出虎口,流落异国他乡,靠行乞度日。)

  (说:“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于死,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五、王子在落难时的所做所说,和文中哪处的描述行成对比

  (课文第一节)

  六、王子为什么会有前后两种不同的想法与说法,你更喜欢哪一种

  (遭受了厄运;后一种。)

  七、小组讨论

  1、请用简短的话概括寓言的寓意:

  (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因为最低限度,生命本能会迫使你正视和迎战灾难,不让自己被灾难打倒。)

  2、请思考:在寓言里,如果没有“厄运”,王子的想法和命运会是怎样?

  那么你认为,这样的“厄运”,对王子来说,是好还是坏?

  3、在文中,“天哪,太可怕了……”出现几次?有什么作用?

  (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三次,揭示了它在现实中的普遍性。)

  八、作业

  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厄运”吗?你是怎么对待的?是逃避还是勇敢面对?联系课文,请写出你的感受。

《寓言》教学设计6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这三则寓言的故事,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3.了解伊索寓言的特点,学会阅读寓言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伊索寓言,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阅读《伊索寓言》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理解寓言

  1.什么是寓言呢?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或教训。

  2.揭示课题。

  二、认识伊索和伊索寓言的特点

  1.简要地介绍伊索。

  2.简要地介绍《伊索寓言》。

  三、初学《伊索寓言》

  1.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读准文中的生字,从文中找出三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2.交流三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四、精读《伊索寓言》

  1.指名读课文,思考:在这三则寓言中,你喜欢或讨厌哪些人物?为什么?

  2.交流。

  (1)《狐狸和葡萄》中的狐狸:

  A.什么是无能为力?

  B.哪些语句能说明它无能为力?它可能想了哪些办法?

  C.齐读寓意。

  (2)《牧童和狼》中的牧童:

  A.“一贯”是什么意思?从什么地方能看出他一贯说谎?

  B.两次大叫有什么不同?指名朗读。

  C.为什么喊破喉咙,也没有人前来帮忙?是不是这些人见死不救?

  D.齐读寓意。

  (3)《蝉和狐狸》中的蝉:

  A.蝉聪明、机智、善于观察,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B.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找出有关句子。

  C.我们学过《狐狸和乌鸦》,故事里的.乌鸦会受骗,而《蝉和狐狸》里的蝉却没有受骗呢?

  3.说说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

  五、拓展阅读,了解《伊索寓言》的特点

  1.结合本课和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概括《伊索寓言》的特点。

  2.在你读过得伊索寓言中,哪个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中学到了什么道理?

  3.读故事,补充寓意。(《贼和他的母亲》《大力士神和车夫》《池边的鹿》)

  4.再读寓言,体会写法

  伊索寓言里有几则故事,请同学们认真读,说说你的发现。

  寡妇与母鸡

  有个寡妇养着一只母鸡,母鸡每天下一个蛋。她以为多给鸡喂些大麦,就会每天下两个蛋。于是,她就每天这样喂,结果母鸡长得越来越肥,每天连一个蛋也不下了。

  这故事说明,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结果连现有的都失掉了。

  苍蝇与蜜

  房里有蜜漏流出来,许多苍蝇便飞去饱餐起来。蜂蜜太甜美了,他们舍不得走。然而,就在这时他们的脚被蜜粘住,再也飞不起来了。他们后悔不已,嗡嗡乱叫:“我们真不幸,因贪图一时的享受而丧了命。”

  对于许多人来说,贪婪是许多灾祸的根源。

  叼着肉的狗

  狗叼着肉渡过一条河。他看见水中自己的倒影,还以为是另一条狗叼着一块更大的肉。想到这里,他决定要去抢那块更大的肉。于是,他扑到水中抢那块更大的。结果,他两块肉都没得到,水中那块本来就不存在,原有那块又被河水冲走了。

  这故事适用于贪婪的人。

  读了这几则故事,你有什么发现?

  六、总结

  七、布置作业

  阅读整本书——《伊索寓言》

  板书设计

  伊索寓言

  狐狸 时机不成熟

  牧童 一贯说谎 无人相信

  蝉 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寓言》教学设计7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并写出课后第3题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2、借助注释和译文读懂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借助注释和译文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借助注释和译文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具:

  字典

  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们学过哪些文言文?你能背给大家听吗?

  说说怎样学习文言文?

  2、新课

  学生借助注释和译文自学课文,解决不了的词句标出,在小组中讨论。

  3、小组合作学习

  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再一起说说课文的意思,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全班交流,教师点拨讲解

  屏幕出示:

  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

  学生说说句意,重点说明带点字的意思。

  亡:丢失。

  鈇:斧子

  意:怀疑

  其:代词,他的。

  邻:邻居。

  子:儿子。

  有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子,怀疑是他邻居的儿子偷走的。

  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

  视:看。

  其:代词,指邻居的儿子。

  行步:走路。

  窃:偷。

  颜色:指面部表情。

  言语:说话。

  无为而不:没有一样不像。

  (他)看邻居的儿子,走路的姿势,像偷斧子的;面部表情,像偷斧子的;说话的腔调,像偷斧子的。举止言谈(一言一行)没有一样儿不像偷斧子的。

  俄而,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

  俄而:不久。

  谷:地窖。

  后来再看邻居的`儿子,举止言谈没有一点儿像偷斧子的了。

  4、朗读

  自己说说课文的意思。

  朗读课文,试背诵。

  通读全文,背诵课文。

  5、作业

  思考:丢斧子的人为什么前后的看法发生了转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寓言》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8个生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

  2、能用“匆匆忙忙”和“毫不示弱”造句。

  3、能讲述“郑人买履”的故事,表演《鹬蚌相争》。

  4、知道这两则寓言所讲的`故事,懂得不要墨守成规以及互不相让只能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教学重点:知道这两则寓言所讲的故事。

  教学难点:懂得不要墨守成规以及互不相让只能两败俱伤让别人利的道理。

  查阅资料:两则寓言的原文。

  板书设计:

  26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 鹬蚌相争

  量——尺码——忘 鹬——啄

  | 蚌——夹

  取

  -宁信尺码 ,不信脚 被捉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了解《郑人买履 》的故事,理解内容,懂得不要墨

  守成规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示课题。

  1、齐读课题 《 寓言二则》

  2、我们学过那些寓言?简单说说内容。“寓言”?“则”?

  二、初读课文。

  1、自己读课文,利用字典或生字表读准字音。

  2、读一读(小黑板)集市 郑人买履 匆匆忙忙 尺码 宁

  问:“郑人”指哪的人?“履”?“尺码”指什么?

  3、同桌互读,检查读书正确、流利。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指生朗读,其他人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再读思考:这则寓言先讲了什么?后讲了什么?(事情发展顺序)

  3、用自己的话讲这则故事?

  4、读寓言故事。

  5、郑人能不能买到鞋?为什么没有买到鞋呢?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小组讨论)

  四、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

  2、表演故事,以小组为单位。

  五、 课堂小结: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学习寓言《鹬蚌相争》懂得两人一味相斗,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读一读

  鹬蚌相争 毫不示弱 啄 夹

  鹬 蚌、啄、夹各是什么意思?

  3、同桌互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指生读课文,其他人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讲故事。

  3、有感情朗读。

  4、你认为鹬和蚌怎样做就可以不被渔夫捉去?

  5、讨论: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如果你是渔夫会怎么想?被捉后得鹬和蚌又会怎样想?

  四、练习。

  1、 朗读课文。

  2、小组表演课本剧《鹬蚌相争》

  五、小结。 学完课文,谈谈体会。

《寓言》教学设计9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联系旧知。让学生回忆过去所学的寓言,并说说寓言的特点。(借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2、揭题释题。理解寓、则的意思。(寓:寄托,包含;则,篇的意思。)

  二、导学《掩耳盗铃》,揭示学法

  (一)初读课文,理解题意。

  1、学生通读全文后,找出题眼盗。

  2、,学生字:掩、盗,理解题目的意思。

  3、总结学法:看全文,抓字眼,解题意。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根据题意,提出问题。

  (1)读了这个题目,我们应提出哪些疑问?

  (2)学生讨论,归纳出思考题:a为什么盗?b怎样盗?c盗的结果怎样?

  2、边读边想,理解词句。

  (1)齐读第1自然段,学习生字:铛、偷,联系插图,了解什么是铃铛。

  (2)指名读第2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a齐读第1句,回答:偷铃铛的人明明知道什么?结合学习生字:碰,理解句式:只要就(只要,提出条件;就,表示必然出现的结果。)

  b齐读第2句,回答:偷铃铛的人是怎样想的?这样想对吗?为什么?结合理解句式:如果就(如果,表示假设;就,表示有了前面的情况就会出现后面的结果。)理解1、2句间的关系。(转折)

  c齐读第3句,回答:偷铃铛的人是怎么做的.?

  d齐读第4句,回答:偷铃铛的人结果怎样?联系插图,结合理解句式:刚就(刚,表示时间短;就,产生的结果。)

  3、归纳学法:提问题,抓词句,理解内容。

  (三)再读课文,揭示寓意。

  1、齐读全文,思考讨论:a掩耳盗铃的人可笑吗?为什么可笑?b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归纳学法:读全文,析因果,揭示寓意。

  (四)说话练习:用自己的话将这则寓言讲出来。

  三、指导学生运用学法,自学《亡羊补牢》

《寓言》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寓言故事,领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2.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方法,潜移默化地接受阅读方法的训练

  3.在横向比较阅读中,发现寓言故事的基本特点。

  4.感受寓言故事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方法,领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在横向比较阅读中发现寓言故事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寓言,寓言通常以简洁有趣的故事呈现,隐含着作者对人生的观察和体验,现在就开启我们今天的寓言之旅。

  二、 在阅读中探究寓意 (一)《狼和小羊》

  1. 师: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音、读通句子、难度的地方多读几遍,同时思考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2. 眼脑直映训练检查自学情况。

  小组开火车作答。通过眼脑直映闪视训练提高训孩子的眼球运用能力,阅读流畅性和灵活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3. 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根据提示填空:___想吃____,故意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_。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找碴儿”等难等生僻的词语,使其领会羊和凶恶的狼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4. 提问: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借用伊索的话总结: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

  (二)《谁的本领大》

  1. 带领学生用线式阅读的`方法阅读故事。边读边思考:《谁的本领大》讲了什么故事?

  2. 创设情境“挑战智慧之王”——根据提示填空:故事讲了______和______比本领的事,他们共比了______次,第一次比___________,____的本领大。第二次比__________,______的本领大。帮助理解故事内容。 3. 小组分角色朗读故事,讨论读了这则故事的想法。 4. 指名角色朗读。 5. 交流反馈讨论结果。

  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要正确的认识自己和看待他人。

  (三)《驮盐的驴子》

  1.自由朗读故事,思考故事内容以及读后对故事的想法。 2.指明反馈

  总结: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自己害了自己。

  三、 感受寓言故事的基本特点

  师:小朋友,通过这节课对以上三个寓言的阅读学习,你们有什么感受?

  总结:寓言大都通过简短的故事呈现出来,有一定的趣味性并且能使我们领悟深刻的道理。(板书总结)

  四、 推荐阅读

  孩子们寓言不仅有以上三种特点,还有许多特点你们可以通过阅读自己发掘,寓言有许许多多丰富有趣的故事,老师向大家推荐三本寓言著作:《伊索寓言》、《列那狐的故事》、《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邀爸爸妈妈跟你们一起阅读。阅读可以使我们的同学变得聪明,有智慧,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养成勤于阅读的好习惯!

  五、 板书设计:

  贵阳市师范学校附属实验小学 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

  群文阅读(走进寓言)

  组别: 语文组

  姓名: 张 月

《寓言》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从白兔的生活体验、落难王子的命运,感悟人生,辩证地对待财富与不幸。

  2、结合已有知识,探究寓言的寓意。

  过程与方法:

  1、品味、积累准确、形象的语言,复述课文。

  2、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

  教学重点:

  1、掌握寓言的特点。

  2、理解《白兔和月亮》、《落难王子》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1、使学生通过学习,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表演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应该听说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成语吧,这个成语从一则寓言故事中得来,大体是这样的:

  战国时期,长城附近住着一个老头,养了很多马,名叫赛翁。有一天,不知什么原因,他家的一匹马逃走了。乡亲们纷纷跑来安慰他。老头却十分平静地说:“没关系,丢失好马虽然是一大损失,但没准会变成一件好事呢?”过了一段时间,那匹马奇迹般地跑回来了,并且还带回来一匹北方匈奴的良马。乡亲们又纷纷前来道贺。这时,老头又意味深长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他有个酷爱骑马的儿子,天天骑着良马出去玩,有一天不小心从马上掉下来把腿摔断了。左邻右舍又来探望、安慰他。这时老头又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一年后,北方匈奴入侵塞内,青壮男丁都被抓去当兵,十有八九都死于战场,而这个年轻人却因为摔断了腿未上前线,保全了一条性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祸和福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有时候坏事能变成好事。当我们受到挫折或遭遇不幸时,常会用“塞翁失马”来安慰自己或别人。

  刚才我们讲的是一则寓言故事,同学们知道什么叫寓言吗?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一般结构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充满智慧、哲理的。西方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的寓言故事有不少保存在《庄子》、《韩非子》等作品中。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著名作家周国平的两篇寓言。

  二、整体感知

  1.走近作者

  周国平,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博士、研究员,其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能从他的文字中收获智慧和超然,主要作品有《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等。

  2.课文导语

  生阅读导语

  师:寓言由一个故事和寓意组成,故事仿佛是身体,寓意则是灵魂,学习寓言最重要的是领会蕴含于故事中的寓意。那么寓意如何去领会呢?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找对比,找变化,看故事发生前后主人公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为何而产生?回答好这两个问题,用心体会两则寓言的寓意。

  3.初读课文

  师:现在我们就运用这个方法来学习这两则寓言,首先齐读《白兔和月亮》。

  二、内容研讨一

  师:读过一遍课文,我们来考虑这样几个问题:

  1、第一、四段对白兔的心情用了对比的方法进行描写,请从这两段中,找出四个构成鲜明对比的四字词语。说说兔子的心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2、为什么不编成“白兔和青草”的故事,或“天空和月亮”的故事?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寓意。

  明确:

  1、无忧无虑,心旷神怡;紧张不安,心痛如割。

  2、月亮是何等珍贵的物品,而青草是如此平凡。天空可以泰然拥有月亮,而白兔虽有赏月之才,但是她是如此渺小,实在不配拥有月亮,所以如此紧张不安。虽是诸神之王的赏赐,也是非分之财。

  3、拥有非分之财并过分看重财富,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三、内容探讨二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下一则寓言《落难的王子》,请同学们先把课文齐读一遍。

  师:我们一起来探讨这样几个问题:

  1、文中“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两句和“天哪,太可怕了……”分别出自哪几个人之口,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2、王子的性格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为什么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

  3、请在文中划出本文的主旨句,概括寓意。

  明确:

  1、王子、我、其他人;对比写出人世间没有不能承受的苦难。

  2、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遭遇厄运后历尽苦难的磨炼,性格坚强起来了,所以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

  3、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

  寓意: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四、活动体验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两则寓言来准备两个课本剧,《白兔和月亮》结尾处说“兔子去拜见诸神之王”请同学们前后相互合作,扮演拜见时的情景。《落难的王子》一则一人演王子,一人演路人,准备好之后上台表演。

《寓言》教学设计12

  【教材分析】

  四则寓言有两则是选自《伊索寓言》,另外两则选自《韩非子》。前两则极具讽刺意味,作者已点明寓意:希望和结果的矛盾,是《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讽刺性之所在;《蚊子和狮子》讽刺了战胜强大敌人却撞在蜘蛛网上的蚊子。《智子疑邻》说明持相同看法的人却因身份不同遭到不同对待。《塞翁失马》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但本课更在于灵活地分析寓意,允许从不同角度作概括。

  【教学目标】

  1、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2、分析故事情节,学习改写、编写寓言。

  3、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结合注释疏通字句。

  老师预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寓言总是很受孩子喜欢,这个学期我们学过寓言吗?什么是寓言呢?

  读“课前导语”。

  二、朗读寓言,分析故事情节

  1、朗读《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读出人物的语气。

  思考:

  ⑴ “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的“笑”你认为是一种怎样的笑?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态?

  ⑵ 赫尔墨斯为什么先问宙斯、赫拉像的价钱如果首先问自己的雕像的价钱,结果会怎样?

  ⑶ 一个银元是贵还是便宜?

  ⑷ 如果蚊子不先发表“挑战宣言”就去进攻狮子,结果仍然是战胜了狮子,这对故事情节会有怎样的影响?

  2、根据情节,归纳寓言寓意。

  三、改动寓言情节后让学生讨论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学生讨论,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蚊子和狮子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听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价格后,为什么一言不发,悄然离去了?他心里这时是怎么想的?显然,原文中讽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变了。改动后的《蚊子和狮子》去掉了蚊子向狮子宣战和取胜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网上被蜘蛛吃掉这两个情节,那么原文中讽刺蚊子的骄傲之意便不存在了。

  所以寓言的寓意,是从故事情节中得来的,如果改动情节,那寓意相应也有变化。并且作者依据现实生活想像创造的,阅读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节;而创作寓言,更不能忽视对情节的具体想像。

  四、联系实际,深入探究

  1、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人吗?

  2、你觉得这两个故事还适用于哪些人呢?

  五、布置作业

  1、自编寓言故事,注意考虑情节是否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种生活道理。参考题目:

  ⑴ 嘴和眼的对话

  ⑵ 树和斧子

  2、预习《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昨天,我们学的是古希腊的寓言,今天,我们来学习中国古代寓言两则。中国古代有许多这样的寓言,它们就像珍珠一样散布在古代思想家的作品中,它们作为论据来阐明事理,非常具有说服力。如:《智子疑邻》选自《韩非子》。《塞翁失马》选自《淮南子》。

  二、疏通课文

  1、学生朗读,自主探究。

  2、四人小组相互交流探究。

  3、小组提出无法解决的字词,全班讨论。然后教师打出课件,学生解释加点的字。

  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不筑,必将有盗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马无故亡而人胡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家富良马

  其子好骑

  堕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

  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

  这个环节一定要落实,这些加点词语中有的属于古今异义,有的属于一词多义,有的属于词类活用,不需要给学生分类,但一定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把意思讲对,这也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基础。

  三、复述故事情节

  在读懂的基础上,让学生复述,加深理解。

  四、多角度归纳寓意

  1、先引导学生读课本204页钱钟书伊索寓言新解,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发表见解。

  ⑴ 《智子疑邻》:

  积极方面: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消极方面:要注意自己与听话者的关系,如果关系疏远,即便说的意见正确,效果也不见得好。

  ⑵ 《塞翁失马》:

  这位失马的塞翁,不以众人之“吊”为忧,不以众人之“贺”为喜,在复杂的现实面前,沉着冷静,方寸不乱,既看到了“祸福同门,利害相邻”,也看到了“祸福相转而相生”,充分地体现了道家“淡泊无为,蹈虚守静”的心态。这种祸福相依、利害相伴、且能“转而相生”的观点是符合辩证法的。但这种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及相对主义观点,否定了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是不够科学的。同时,文末以“丁壮者……死者十九”来反衬塞翁之子以跛独存,格调也较低。

  2、如果学生觉得难,可提些问题进行启发。同时也指导学生尽可能把话表述得简洁、准确。如:讨论《智子疑邻》时,可问:对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如何正确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

  学《塞翁失马》,可以问:好事坏事能转化吗?必然转化吗?举例说说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

  福与祸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不能让学生误解成福与祸的转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点、条件。

  五、扩展阅读

  课件打出成语:郑人买履、买椟还珠、画蛇添足、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等,让学生讲讲这些故事及寓意。

  六、布置作业

  1、翻译文言文。

  2、课外读《伊索寓言》《中国古代寓言选》

  【教后反思】

  1、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寓言都适合多角度解读,如《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其明白的寓意已经很难再有想像的余地,一定要改变故事情节反而生硬。

  2、确实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简短深刻的文言寓言,既积累了一些成语,又提高了学生文言阅读的能力。学生也很感兴趣。

《寓言》教学设计13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一、导入:

  通过学生谈自己对“什么是寓言”的理解,导入新课。

  二、教学过程

  (一)、出示目标:

  1、整体感知,初步把握寓言内容。

  2、学习归纳寓意的方法。

  3、联系实际学会正确对待荣辱,正确选择人生。

  (二)、检查预习(生字注音解释)

  嬉戏(xī)禀告(bng)厄运(è)

  慧心佛教用语,指能够领悟佛理的心。这里泛指智慧。

  慷慨不吝啬。

  闲适清闲安逸。

  审美欣赏、领会事物和艺术品的美。

  风韵优美的姿态神情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三)、整体感知,概括寓意

  1、朗读2、复述3、精缩内容4、概括寓意

  5、请学生当一次老师,按照出示学习方法总结出第二则寓言的寓意。

  (四)、研读与赏析

  1、《白兔和月亮》在情节上有两次转折,你能找出来吗?

  2、白兔得到月亮前后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心态,你能用文中的两个成语概括吗?

  3、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

  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4、这则寓言提到人类,含有什么意味?

  5、白兔为什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6、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后来为什么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

  7、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规律吗?没有遭遇过厄运的人

  应该怎样培养坚韧的意志?

  (五)、体验与反思

  1、有人认为,《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与其拥有,不如没有。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2、学过《落难的王子》后,如果你遭遇了厄运你会怎么做?

  (六)、拓展与延伸

  展开你丰富的想象,描绘一下白兔请求诸神之王撤销慷慨决定时的情景及对话。

  (七)、课堂小结

  《白兔和月亮》: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落难的王子》: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八)、布置作业:

  写一则寓言,题目自拟

  要求:1、符合寓言的文体特点

  2、200字左右

  三、板书设计:

  白兔和月亮

  赏月心旷神怡

  得月惊喜万分

  守月得失之患

  还月心旷神怡

  教学反思: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完成了授课任务。要求学生按照四步法概括寓意的目标基本实现,并通过体验与反思达到了德育目标的要求,实现了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学生掌握情况较好。

  不足之处在于:教学过程虽体现新课改的要求,但只是在框架上的体现,也就是说有了新课改的“形”,还没有上升到“神”。对于“如何将课堂教学与课件使用相结合?”这一问题没有作深入思考,以至于教师不能离开操作台进行课堂教学,限制了教师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同时,在“如何启发、引导学生?”以及“如何评价、鼓励学生?”等问题上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学习、探讨。

《寓言》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的意思。

  重点难点

  能结合自己得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准备

  动物面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狐假(Jia)虎威(Wei)。

  2.写课题:课题中有三个是生字,你愿意来写哪个?

  3.过渡:小朋友,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茂密的大森林,走进动物的王国。

  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4.“狐假虎威”不光是这篇课文的题目,还是一个成语呢,你理解吗?

  二、学文。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来细细地读课文,看看狡猾的狐狸是怎样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1.学习第1~5自然段。

  (1)自由读文。要求:说一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又是一只怎样的老虎,为什么?()的老虎()狐狸

  (2)同桌分角色读文;自由练读;指名读。

  (3)老虎啊,让我采访你一下,当你松开爪子的时候,你心里想的是什么?过渡:老虎啊,其实你心里想什么,狡猾的狐狸早就知道了,为了让你彻彻底底地相信,它趁你发愣的时候,早就又想好了一个妙计。

  2.学习第6~8自然段。

  (1)自由读第6自然段,指名读(扮演狐狸的学生读)。

  (2)引读:老虎跟着……(第7、8自然段)

  (3)课文中这个情节写得非常好,老师还想请小朋友来表演呢!

  (小黑板出示)

  表演前的准备:

  ①想一想:你对哪个角色最感兴趣?

  ②找一找、读一读:划出描写你感兴趣的.那个角色的句子,并仔细读~读。

  ③试一试:试着演一演,你想怎样演好这个角色呢?

  (4)请学生分角色表演。(狐狸、老虎、小动物)请学生评价。

  (5)神气活现的狐狸,半信半疑的老虎,顺利逃脱的小动物们,如果我再给你们一次表演的机会,你最想用什么动作来表达你现在的心情呢?小观众们,现在老虎还是摸不着头脑,你们是观众,是旁观者,请你们来告诉老虎真相,帮它拨开疑团吧!

  3.学习第9自然段。

  (1)引读:老虎受骗了。狡猾的狐狸……

  (2)学到这里,“狐假虎威“这个成语你理解了吗?

  三、说一说。

  出示图1(狐狸)、图2(老虎)、图3(作者)

  小朋友们,你最想对它们中的谁说一句话?

  板书设计

  狐假虎威

  狐狸(借)老虎(威风)吓跑(野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第一自然段。

  1.出示课件图片(这是一只河蚌)。

  问:被暖暖的太阳照着,河蚌会有怎样一番感觉呢?

  也许它会说什么?谁来演河蚌?交流。

  (可这时,来了只鹬)出示。

  问:鹬?河蚌?分别想什么?指名学生说。

  (河蚌急忙把壳儿合上)演:合壳(牢牢地夹住鹬的嘴不放)

  问:这时候的河蚌……(速度、力度——心理如何)

  2.这是故事的起因,我们再完整地听一遍录音。(提醒:注意,听仔细了)

  3.打开书本,看完这部分内容,先自由读,要求试着复述。

  4.学生试讲。(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大声点)

  评价:提点意见,优点也行。

  二、第2、3自然段。

  过渡:鹬和蚌之间的这场争斗,会如何发展?

  请看第2、3两段中鹬蚌之间的一段对话。

  1.自由读。

  2.简单说说故事如何发展?(互相争执)

  3.这一段写得非常生动,再请同学读。提醒:加表情。

  (动脑,怎么读才有味道)

  4.说说此时鹬蚌之间的局势?

  (威胁、毫不示弱、得意洋洋、相持、力量相当、互不相让)

  5.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哪个人配合角色朗读。

  (前后、左右搭配都行)配以面部表情。

  6.请一对搭档分角色读,为了体现故事的完整性,再请一位同学做旁白。

  (可喊暂停,提醒:注意语气,表情,要进入情境)

  7.评价。

  8.课后也可通过表演,复述故事。

  三、第4自然段。

  过渡:鹬蚌互相争持,所导致的后果会是什么呢?

  1.录音范读。

  2.回答:鹬蚌双方——筋疲力尽。

  板书:渔夫——没费一点力气,就把它们一齐捉住了。

  3.揭示寓意:这正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四、总结。

  1.学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些什么?

  2.交流

  五、发挥想象。

  1.鹬和蚌贝渔夫抓住后又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呢?

  2.交流。(或可先同桌讨论)

  板书设计

  鹬蚌相争

  鹬蚌渔翁得利

《寓言》教学设计15


  【学习目标】

  1、理解寓言的含义。

  2、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3、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学习重点】

  感受优美的语言,理解寓言的含义。

  【学习难点】

  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白兔和月亮》一文中,白兔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明白了,拥有月亮,并不能给自己增加幸福,反而徒增苦恼,那就不如没有。《落难的王子》教人不要畏惧厄运,王子那样脆弱的人都挺过来了,谁又不能呢,厄运可以使人变得坚强。

  2.走近作者

  周国平,著名哲学家,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自我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关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3.相关资料

  (1)英国作家萧伯纳有句名言“人生中有两大不幸,一是没有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他心爱的东西。”

  (2)周国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无论花季还是老年,都能从他的文字中收获智慧和超然。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

  (3)介绍寓言

  寓言,文学体裁中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淮南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特征:运用比喻,以小见大地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自主学习】

  1.根据拼音写汉字

  险象die()生

  各具风yun()

  得失之huan()

  心旷神yi()

  bing( ) 告

  e() 运

  lu( ) 去

  che xiao()( )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2)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

  (3)优美的姿态神情。( )

  3.“我”在情节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4.“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在我头上,我可受不了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合作探究】

  5、找出故事情节中的两次转折。(把握结构)

  6.白兔最终要求诸王之神撤销决定说明了什么?

  7.这则寓言提到了人类有什么含义?

  8.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揭示中心。

  9.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10.只有落难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精读精练】

  读《白兔和月亮》下面语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可是,说也奇怪,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消那个慷慨的决定。

  11.这段文字采用哪些方法来写白兔?表现了白兔的什么特点?

  12.选段第一句中的“仍然”一词用得好,好在什么地方?

  13她牢牢地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这个句子是比喻句吗?为什么?

  14.选段最后一句中的“和人类不同的是”这几个词能删去吗?为什么?

  15.文段中说“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请你根据具体的情境,展开想象,将白兔所看到的“险象”具体的描述出来。

  16.为这段文字添上一句结尾点明寓言的寓意。

  【主题阅读】

  小溪

  ⑴春天到了,屋后的小溪突然活泼起来,整夜听着她轻快的脚步声一路跳跃。

  ⑵初搬到山上时,正值严冬,又是风又是雨的。我只好蛰伏在我的小屋里,透过大大的玻璃窗,看云天夕阳的变幻,山间晚雾的弥漫;除此之外,就是这条小溪终日为寂寂深山加添一些生动的音符。我一直没见过小溪的模样,但我和她却是那样熟识。深沉的夜里,当我读累了,写疲了时,我就放下书,搁下笔,静静聆听小溪以她独特的“溪语”诉说着大地的心声。屋外寒风凛冽,冷雨敲毫,小溪的脚步总是迟缓沉重的.,是她也耐这冬日的冷寂?她可曾看到我窗口透出的一荧灯火,体会些许我关怀的心意?多少时候,我俩是深相契连的。

  ⑶天气渐渐暖和,小溪的步子也开始变得轻快流畅。想来,她一路穿过青山,行过原野,蓦然发现溪边的小花结了苞,小草冒了芽,初生的小蜗牛怯怯地探出了触角;大地一片青葱,万物欣欣向荣,便不由得一阵惊讶,一阵欢喜,忙不迭地要将这好消息带给大家。听听,这小溪正以愉悦的声音告诉你一

  个亘古弥新的故事:春回大地!

  ⑷什么时候,挑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我也下到小溪,探访我这位神交已久的老朋友,小溪不知将以怎样的欢乐迎接我哩!

  17、把“屋后的小溪突然活泼起来 ”中的“活泼”换成“活跃”好不好?为什么?答:

  18、“这条小溪终日为寂寂深山加添一些生动的音符”,句中“生动的音符”指的是什么?答:

  19、小溪的脚步“迟缓沉重”是指小溪的什么状态?“轻快流畅”又是指小溪的什么状态?答:

  20、“忙不迭地要将这好信息带给大家”中的“好信息”是指什么信息?答:

  21、作者在本文里主要是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把小溪写得活灵活现的?

  答:

  【拓展提升】

  22.寓言、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意味的故事。主人公多为,也可是人或非生物。篇幅大多,情节较,主题充满智慧和哲理。大多采用和的表现手法。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故事是古希腊的《》。

  23.由今天所学内容我们知道应如何面对厄运?我们遭遇厄运的人应怎样培养坚韧意志?从自己或他人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

【《寓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寓言》教学设计07-18

《寓言》教学设计04-03

(精选)《寓言》教学设计04-03

[精选]《寓言》教学设计07-07

(经典)《寓言》教学设计07-04

寓言教学设计07-24

《人生寓言》 教学设计10-12

《伊索寓言》教学设计11-20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12-06

《寓言》教学设计(实用)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