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阅读理解吧。你知道阅读理解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余光中《沙田山居》阅读练习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余光中《沙田山居》阅读练习及答案
沙田山居
余光中
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是海,是山,海是碧湛湛的一弯,山是青郁郁的连环。山外有山,最远的翠微淡成一袅青烟,忽焉似有,再顾若无,那便是,大陆的莽莽苍苍了。
海天相对,中间是山,即使是秋晴的日子,透明的蓝光里,也还有一层轻轻的海气,疑幻疑真,像开着一面玄奥的迷镜,照镜的不是人,是神。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山色如环,困不住浩淼的南海,毕竟在东北方缺了一口,放樯桅出去,风帆进来。起风的日子,海吹成了千亩蓝田,无数的百合此开彼落。到了夜深,所有的山影黑沉沉都睡去,远远近近,零零落落的灯全睡去,只留下一阵阵的潮声起伏,永恒的鼾息,撼人的节奏撼我的心血来潮。有时十几盏渔火赫然,浮现在阒①黑的海面,排成一弯弧形,把渔网愈收愈小,围成一丛灿灿的金莲。
海围着山,山围着我。沙田山居,峰回路转,我的朝朝暮暮,日起日落,月望月朔,全在此中度过,我成了山人。问余何事棲碧山,笑而不答,山已经代我答了。其实山并未回答,是鸟代山答了,是虫,是松风代山答了。山是禅机深藏的高僧,轻易不开口的。人在楼上倚栏杆,山列坐在四面如十八尊罗汉叠罗汉,相看两不厌。山谷是一个爱音乐的村女,最喜欢学舌拟声,可惜太害羞,技巧不很高明。无论是鸡鸣犬吠,或是火车在谷口扬笛路过,她都要学叫一声,落后半拍,应人的尾声。
从我的楼上望出去,马鞍山奇拔而峭峻,屏于东方,使朝暾姗姗其来迟。鹿山巍然而逼近,魁梧的肩膂遮去了半壁西天,催黄昏早半小时来临,一个分神,夕阳便落进他的僧袖里去了。白天还如佛如僧,蔼然可亲,这时竟收起法相,庞然而踞,黑毛茸蒙如一尊暗中伺人的怪兽,隐然,有一种潜伏的不安。
千山磅礴来势如压,谁敢相撼?但是云烟一起,庄重的山态便改了。雾来的日子,山变成一座座的列屿,在白烟的横波回澜里,载浮载沉,八仙岭果真化作了过海的八仙,时在波上,时在弥漫的云间。有一天早晨,举目一望,八仙、马鞍和远远近近的大小众峰,全不见了,偶尔云开一线,当头的鹿山似从天隙中隐隐相窥,去大埔的车辆出没在半空。我的阳台脱离了一切,下临无地,在汹涌的白涛上自由来去。谷中的鸡犬从云下传来,从夐远的人间。我走去更高处的联合书院上课,满地白云,师生衣袂飘然,都成了神仙。我登上讲坛说道,烟云都穿窗探首来旁听。
起风的日子,一切云云雾雾的朦胧氤氲全被拭净,水光山色,纤毫悉在镜中。原来对岸的八仙岭下,历历可数,有这许多山村野店,水浒人家。半岛的天气一日数变,风骤然而来,从海口长驱直入,脚下的山谷顿成风箱,抽不尽满壑的咆哮翻腾。蹂躏着罗汉松与芦草,掀翻海水,吐着白浪,风是一群透明的野兽,奔踹而来,呼啸而去。
海潮与风声,即使撼天震地,也不过为无边的静加注荒情与野趣罢了。最令人心动而神往的,却是人为的骚音。从清早到午夜,一天四十多班,在山和海之间,敲轨而来,鸣笛而去的,是九广铁路的客车,货车,猪车,曳着黑烟的飘发,蟠蜿着十三节车厢的修长之躯,这些工业时代的元老级交通工具,仍有旧世界迷人的情调,非协和的超音速飞机所能比拟。山下的铁轨向北延伸,延伸着我的心弦。我的中枢神经,一日四十多次,任南下又北上的千只铁轮轮番敲打,用钢铁火花的壮烈节奏,提醒我,藏在谷底的并不是洞里桃源,住在山上,我亦非桓景,即使王粲②,也不能不下楼去:
栏杆三面压人眉睫是青山
碧螺黛迤逦的边愁欲连环
叠嶂之后是重峦,一层淡似一层
湘云之后是楚烟,山长水远
五千载与八万万,全在那里面……
[注]①阒:音(qù),书面语,远。 ②王粲:三国时文学家。曾写《登楼赋》,寄托思念故乡、怀才不遇的感情。
(选自高中《语文读本》第三册,有删改)
1.从全文看,作者写出了山景的哪些特点?请分点概括。(4答:(1) (2) (3)
2.作者在第三段中说“我成了山人”可最后又说“也不能不下楼去”,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试简述理由。(6分)
答:(1)
(2)
3.下面两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请具体说明其表达效果。(4分)
(1)起风的日子,海吹成了千亩蓝田,无数的百合此开彼落。
答:
(2) 其实山并未回答,是鸟代山答了,是虫,是松风代山答了。
答: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散文感情浓郁,浓墨重彩描绘优美山景,笔法多变,景物各呈其妙。全文重点抒发了沉浸在人间仙境的愉悦心情。
B.全文以“站在阳台上看山景”为线索,细腻描绘居室四周海水群山变幻莫测的景色,突出“好景虽美而乡愁难遣”的主题。
C.“白天还如佛如僧,蔼然可亲,……有一种潜伏的不安”一句,用白天和黑夜的山景作对比,表现出作者向往光明和憎恶黑暗的强烈感情。
D.“最令人心动而神往的,却是人为的骚音”一句,似褒实贬,作者感慨于工业社会对大自然原始状态的破坏,对山居清静生活的干扰。
E.作者以一首诗收尾,照应了文章开头,使含蓄在整篇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明朗化,令读者回味全文,与作者产生感情共鸣。
[答案及评分标准](2003年3月扬州市高三语文调研测试题)
1.(1)青绿(青翠、青碧) (2)神秘(深沉) (3)雄伟(巍然、磅礴、)(应从色彩、神态、形态三个方面回答。答对一点1分,答对两点2分,答对三点4分)
2.(1)表达了作者渴盼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2分)(答“思乡之情”得1分)(2)突出主题(或衬托、照应) 理由:“成了主人”,说明自己如在仙境中生活,按常理应希望永远这样生活下去,可作者却有更高远的追求,“下楼去”维护祖国统一。(作用2分,理由2分)
3.(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暗喻和借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海风吹拂下的大海蔚蓝宽阔,浪花此起彼伏的壮观景象。(2分) (2)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出大山的静谧和“鸟鸣山更幽”的意境。(3分,修辞1分,静谧1分,意境1分)
赏析《沙田山居》
余光中先生在这篇散文中,将地理概念上的山海相依写到了极致的美。这里的山水可以是大自然的宠儿,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可以是诗人对大陆和台湾的象征比喻,也可以是男女之间的情感交融,还可以抽象为哲学层面上既从对立又统一的两种事物上进行赞美。余光中先生的文字之优美,内涵之宽泛,令人拍案叫绝!
在《沙田山居》中,余光中先生从文章的开头:“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是海,是山,……”写起,文章的主角就是海和山,这是先生所要描绘的对象的阐释。
从空间的角度看,在先生的眼里,“海是碧湛湛的一弯,山是青郁郁的连环。山外有山,最远的翠微淡成一袅青烟,忽焉似有,再顾若无,那便是,大陆的莽莽苍苍了。”
我们跟着先生,看到了“碧湛湛”的海,看到了“青郁郁”的山,山外有山,山海相连,山长水远,看到了海的这一头与那一头的相连,也看到了山和海都是有颜色的。
从时间的角度看,先生放眼五千年,对山和海的形态、神态、韵味都做了细腻的描写。特别是“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
在这一段中,先生把海和山都写活了。这种拟人化的描写符合山海地貌的现实状况。
从文学的角度看,先生用你中有我,我中又有你的缠绵情感,赋予了海与山以鲜活的生命。此外,文章中还有多处对山的拟人化描写。
例如:“山是禅机深藏的高僧,轻易不开口的。”“山谷是一个爱音乐的村女,最喜欢学舌拟声,可惜太害羞。”“八仙岭果真化作了过海的八仙,”等等。
这种对山景的描写,将山的品格、山的气质、山的不同性格特点呈现在我们面前,将山看成是一位仙人,让人对山产生了崇敬感和亲近感,使文章更加精彩和意蕴更加深厚。
- 相关推荐
【余光中《沙田山居》阅读练习及答案】相关文章:
王维《山居即事》阅读练习及答案06-07
余光中《失帽记》阅读练习及答案09-21
山居秋暝阅读答案10-12
余光中当我死时练习及答案06-20
温庭筠《早秋山居》阅读答案10-13
《上善若水》阅读练习及答案07-28
《泥泞》阅读练习与答案10-11
雷雨阅读练习及答案06-26
《远行》阅读练习及答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