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个领域,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阅读答案了,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并对今后的学习做出调整。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次韵傅惟肖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次韵傅惟肖阅读答案 1
竹根蟋蟀太多事,唤得秋来篱落间。
又过暑天如许久,未偿诗债若为颜。
肝肠与世苦相反,岩壑嗔人不早还。
八月放船飞样去,芦花丛外数青山。
【注】傅惟肖,字应求,宋代南安人。曾知清江县。萧德藻:南宋诗人,自号千岩老人。曾任湖北参议、湖州乌程令等职。
(1)赏析第二句“唤得秋来篱落间”中“唤”字的巧妙之处。(3分)
答:“唤”字运用拟人的手法,极富艺术表现力。(1分)秋本自来,如何“唤得”?蟋蟀无知,又岂知“唤”?诗人偏用一“唤”字,好像蟋蟀多事,有意地将秋天“唤”来人间了。诗人心绪不佳,秋来有些烦事闹心。(1分)但用一“唤”字,令人顿觉妙趣横生。不仅冲淡了恼人情绪,而且显得幽默风趣,诗意盎然。(1分)
(2)请从思想情感的角度,赏析全诗。(5分)
答: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厌倦官场、鄙弃世俗、急欲归隐山林的思想情感。(1分)
诗人首联无端责怪蟋蟀,含蓄地反映了他落寞寂寥的心情。(1分)颔联埋怨自己诗债未偿,很难为情,流露出公务琐事不胜其烦之意。(1分)颈联意近陶潜“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先明言自己秉性与世人热衷功名利禄格格不入,然后用拟人手法反面写“岩壑嗔人”,实则埋怨自己没有早归山林。“还”字意谓自己本是山林中人,只是在外未归而已。(1分)诗人归心似箭,尾联于是兴奋地幻想着辞官归隐青山的情景,诗人的急切和终得解脱的轻松畅快跃然纸上。(1分)全诗主要通过借物达意,宛转曲折地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隐逸山林的情怀。
次韵傅惟肖阅读答案 2
竹根蟋蟀太多事,唤得秋来篱落间。
又过暑天如许久,未偿诗债若为颜。
肝肠与世苦相反,岩壑嗔人不早还。
八月放船飞样去,芦花丛外数青山。
【注】傅惟肖,字应求,宋代南安人。曾知清江县。萧德藻:南宋诗人,自号千岩老人。曾任湖北参议、湖州乌程令等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联写作者落寞潦倒的心情。蟋蟀鸣声虽细,可在情绪本已不佳的诗人听来,觉得十分耳,况且那蟋蟀又是伴随着萧瑟之秋而来的。
B.颈联中诗人倾诉自己所怀未伸,世人肝肠,便是热衷仕进,看重名利,自己则与之相反,自甘淡泊,不求名利不慕富贵,所以便是连那岩整也在嗔怪我为何不早还了。
C.尾联实写,诗人就在这八月之中,放船归去,在芦花丛外,看到了青山座座,愿终老其中。
D.本首诗写出了诗人的内心苦闷,但拟人化手法的运用给作品带来了幽默感,从而冲淡了其中苦涩的况味。
(2)赏析第二句“唤得秋来篱落间”中“唤”字的巧妙之处。
答案:
(1)C
(2)“唤“字运用拟人的手法,极富艺术表现力。秋本自来,如何“唤得”?蟋蟀无知,又岂知“唤”?诗人偏用一“唤“字,好像蟋蜂多事,有意地将秋天“唤”来人间了。诗人心绪不佳,秋来有些烦事闹心。但用一“唤“字,令人顿觉妙趣横生。不仅冲淡了恼人情绪,而且显得幽默风趣,诗意盘然。
- 相关推荐
【次韵傅惟肖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肖复兴《母亲》阅读答案05-09
《明吏胡惟庸传》阅读答案及译文09-08
傅雷家书阅读答案08-27
《傅雷家书》阅读及答案07-21
方惟深《舟下建溪》的阅读答案及赏析10-17
有关钱惟演《木兰花》阅读答案及赏析09-12
《傅显迂缓》的阅读答案及翻译08-29
郑思肖《送友人归》阅读及答案09-12
《傅永发愤读书》阅读答案及翻译06-25
《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的阅读及答案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