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秋叶阅读答案

2023-09-15 阅读答案

  北国的落叶乔木已经凋尽,但秋叶的美丽和我所体验到的情味,使我不为它的凋落而伤感,甚至连北方秋日的肃杀劲也被冲淡了。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北国秋叶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国秋叶阅读答案

  试题题目

  ①柿叶、槐叶一落,京华的秋树便相继凋零了。马路上,公园里,落叶萧萧地下,稠密如雪。

  ②大自然正在死亡,并在死亡的哀痛中求得更生。行走在纷纷的落叶的雨中,你会惊心于宇宙永恒的变历。但是,刚从胸中升起的严峻的情绪很快就被落叶的情致驱逐干净。在你头顶飘洒飞扬着的落叶是彩色的,只有北国的秋叶才有这种鲜明的色彩,殷红、金色、青色、橙色,或是红黄驳杂……全不见枯槁的色泽,是秋天果实才有的颜色。在北京的宽阔马路上,落叶飘摇而下,街道就被美丽的各种形状的小色块点缀着,显得安谧而有生气,首都浓浓的秋意就蓦然呈现出来。要没有这些小色块的点缀,北国的深秋或许就索然无味了。在北京,我偏居于东面,那里的金台路被金黄得透明的银杏叶铺满了,状如一把把小扇面,可爱得叫人不忍心踩踏。每当清扫车驶过之后,街道地光皮尽,显出深秋的萧索景象。

  ③然而,落叶还在萧萧地下。那些树叶,仿佛是压满树冠的鸟群,受到了一阵风的惊扰,不约而同飞离枝梢的。只是飞去的鸟群没有它们这般安详自得罢了。我敏感的心灵听见它们在叽叽喳喳地啁啾-落叶在叙说飞翔的欣悦。与其说飞翔,尚不如说是舞蹈,时而在空中激动得瑟瑟抖动,时而又闲适得起伏飘摇,它们获得期待已久的自由,似乎它们在枝头守候至今,只是尽某种义务,而它们的色彩,是大自然偿还的报酬。现在,它们可以自由自在去做点什么了。于是去亲昵行人的面颊衣襟,去装点大地,它们毫不理会生命最美好的时刻意味着什么。即便无风,树叶也会凋落,从空中直直地降落下来,如一枚沉静的果实,表现出深思熟虑的情调和超然的庄严。没有风,是什么力量使它们凋落下来呢?是凭自己的意志吗?我凝视着那一片片沉静地降落的树叶遐思。几个孩子在收集落叶,我也情不自禁捡起几片,叶柄柔软而呈青色,变了色的叶片依然光润水鲜,充满液汁,这是活的叶子,简直就在向你悄声细语说着一些什么。它选择生命最美好的时刻告别人世,大千世界上竟连植物也不愿使自己死得丑陋。

  ④于是,就连许多绿叶也受了感染似的,纷纷离枝而下,加入同类的有韵的舞蹈。使我惊诧的是,在东郊公园内,池边垂柳尚在婆娑摇曳,满地却已压着一层青翠的落叶,如同绿色的积雪。这是大自然作出的惊世骇俗之举吗?那是白杨树的宽大的叶子。我伫立在厚厚的积叶上,向白杨树仰望:满冠树叶在风中簌簌作响,透出深沉的翠色。白杨树很早就开始凋落了,可是它的叶子将坚持到最后凋尽,即便最后凋落的树叶,也是绿色的。白杨树把深秋的空间,染得上下皆绿了。这位北国的伟男子既遵从无情的时序,又珍爱生命的翠色,于是造就了一种奇观。一位穿着鲜红衣裳的南方姑娘手持一束白杨树的落叶,在风旋起的绿色涡流中留影,留下这一独特的对于秋日的回忆,这确是一张富有意味的照片。要知道,只在北国才有这样的秋情,在北国,没有枯槁得干脆的落叶。

  ⑤现在,北国的落叶乔木已经凋尽,但秋叶的美丽和我所体验到的情味,使我不为它的凋落而伤感,甚至连北方秋日的肃杀劲也被冲淡了。在我久居的温暖湿润的江南,树叶的凋零要蔓延秋冬两个季节,凋落得迟迟慢慢,显出极不情愿的情状,因而不见落叶稠密如雨的景象,落叶大都是死去的树叶,色彩也远不如北方的绚烂。而且,总有一些已干枯发硬的树叶挂在光秃秃的枝丫上,到开春叶柄下萌动新绿,才会被顶落下来。几片枯叶活画出秋冬肃杀的风景。

  ⑥我爱秋叶甚于初春的新绿。

  ⑦我爱北方的秋甚于南方的秋。

  (选自《北京日报》,有删节)

  1.文中的“我”为什么喜欢北国的秋叶?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二段“刚从胸中升起的严峻的情绪很快就被落叶的情致驱逐干净”一句中的“严峻的情绪”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四段,回答下面的两个问题。

  (1)“这位北国的伟男子既遵从无情的时序,又执拗地珍爱生命的翠色”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具体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写一位姑娘照下了一张北国秋叶的照片,根据文章提供的意境,发挥想象,写一段文字描绘这幅照片。(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了凸显北国秋叶的美丽可爱,在写作时调用了多种手法。请写出两种手法并举例简要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1.①北国的秋叶色彩鲜明、绚烂,光润水鲜,姿态美丽可爱。②北国秋叶自由而安详地离去,有一种深思熟虑的情调和超然的庄严。③北国的秋叶选择生命最美好的时刻告别,这是一种美丽的离去。④美丽的北国秋叶既让我体验到了北国浓浓的秋意,同时它的美丽和种种情味又冲淡了北国秋日的肃杀,使我不为季节的变迁而伤感。(答对1点计2分,答对3点计6分)

  2.感慨大自然正在死亡,并在死亡中求得更生;(1分)感慨宇宙永恒的变历(1分)。

  3.(1)(3分)白杨树面对秋天的肃杀,一方面遵从自然的规律,干脆地接受死亡;另一方面,直到落叶飘尽,它也始终保持着绿色,保持着生命的活力。(答对一点计2分,答对两点计3分,意思相近即可)

  (2)(5分)开放性试题,想象符合语境且合理,语言优美,且有描述性语言,可计5分;不够符合要求酌情扣分。

  4.①使用了比喻。文章在描写北国秋叶时,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比如“落叶萧萧地下,稠密如雪”,又如“那些树叶,仿佛是压满树冠的鸟群,受到了一阵风的惊扰,不约而同飞离枝梢的”,这些比喻既形象地写出了秋叶的特点,更借此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②使用了比拟。作者在写秋叶飘落时,把它们当作鸟儿来写,写它们在“叙说飞翔的欣悦”;把它们当作人来写,写它们“闲适得起伏飘摇”,写它们“去亲昵行人的面颊衣襟”等。这些描写,既形象生动,又充满情味,把作者的喜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③使用对比。文章最后写南方落叶凋零得慢,落叶已死,其色彩也不如北方绚烂,其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北方落叶的绚烂、鲜活及干脆主动地离枝飘落的特点。

  ④浓墨重彩地描绘秋叶。作者在描写北国秋叶时,有大量的色彩描写,比如“在你头顶飘洒飞扬着的落叶是彩色的,只有北国的秋叶才有这种鲜明的色彩,殷红、金色、青色、橙色,或是红黄驳杂”,又比如“那里的金台路被金黄得透明的银杏叶铺满了”等,这些描写不仅表现了北国秋叶的特点,而且使文章色彩绚烂,基调明快。

  ⑤使用映衬。文章在写北国秋叶时,写了一位身穿鲜红衣裳的南方姑娘,这里借青春勃发、生命力旺盛的姑娘映衬了北国秋叶的色彩鲜艳,富有生命的活力。

  (写出两点即可,每点3分,每点点出手法计1分,举例恰当计1分,分析作用计1分;举例和分析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北国秋叶阅读答案

  (一)丢失的乡村夏夜

  我一直在想,到底是谁丢失了孩子的乡村夏夜!

  我一直这样固执地认为,乡村的夏夜是孩子的。

  我生在乡村长在乡村,我闭着眼睛都能说出乡村夏夜的模样,我张耳就能听到乡村夏夜的声音,我只要耸耸鼻,乡村夏夜里所有的气息就统统被我逮住了,泥香禾香桃香梨香,以及各家各户在牛栏猪圈门前烧起的赶蚊子的艾叶香,甚至牛鼻孔里呼出来的淡淡的青草味,哪一样能从我鼻子底下溜走呢?

  那时候,我也是一个孩子。我不喜欢冬天的夜晚,天那么冷,孩子们又穿着臃肿的棉衣棉裤,人都变成球了,叫我们怎么玩;我也不喜欢春天的夜晚,天气确实暖和起来了,但稍微动一下就要出汗,孩子们干脆脱了棉衣棉裤,却弄得大人满院子追着喊,加衣,加衣!烦都烦死了,哪能玩得尽兴?

  夏天就不同了,夏天的夜晚才是孩子们自己的夜晚啊!

  夏天,孩子们嫌白日太长,夜晚又总是姗姗来迟。你看,黄昏,最后一缕炊烟消失在乡村的茫茫夜空,一群赤膊溜光的孩子还在溪里戏水,孩子们心里有盼头,孩子们是在等夏夜那枚月亮,月亮才不会失约呢,月亮是从山头跃进溪里的,还是先在溪水里扎了一个猛子才蹦上山头的,孩子们天天守着看着,这回却还是没看清。孩子们把月亮溅碎了,满溪银鳞闪闪,多美的月亮花;孩子们捉月亮捧月亮,月亮叮叮咚咚唱着歌儿从指缝滑入溪里了。夏夜的孩子就是这么弄月亮的,月亮可不会生气,孩子们嘻嘻哈哈上岸了,月亮在溪水里悠悠地一荡,又一荡,慢慢地自己复原自己,又是一脸慈祥。

  夏夜里,孩子抬着一只小小的木桶去村后山脚下,不远的山脚下蓄着一泓泉,泉里养着圆圆的凉凉的一轮月亮。去时一只空桶晃悠悠,轻飘飘,回来却哗啦啦,沉甸甸,孩子竟然抬着月亮在走。月亮在水桶里扮鬼脸,一会儿拧鼻子,一会儿歪嘴巴,一会儿又眯眼睛,逗得孩子们笑偏了脚下的路,一朵一朵月光就泼凉了乡村夏夜。水桶抬到晒谷坪正中央,劳累了一天的大人你一瓢我一瓢,就着月光咕咚咕咚喝下肚,孩子们心里也住进了一轮这样的月亮,亮堂堂的,甜丝丝的。

  夏夜,孩子们一人一把枪,油菜杆镶的,一人一顶草帽,青菜绿叶织的,这边一伙才占了高地,那边一伙却开始打扫自己的战场了,除了孩子,谁能将战争弄得这般温馨?夏夜,孩子们捉迷藏,我却怎么也找不到我的.伙伴,他们能在我的眼皮子底下藏得无影无踪,却没本事在月亮的注视下隐形,这么深邃这么神秘的乡村夏夜,哪个黑角旮旯月亮不曾关照,月光不曾探访?夏夜,我有一个专用的火柴盒,我一蹦一跳地从晒谷坪这头撵到那头,我在追我的萤火虫呢,它却提着一盏小小的灯笼飞到南瓜叶上一闪一闪,我赶也赶不上。我打开火柴盒,月光倏地钻了进去,这意外的收获,心里不照样美美的?夏夜,我那还没开窍的小弟,要过祖母手中的大蒲扇,竟将祖父和周围的大人们一个一个扇得东倒西歪。月亮都笑了,夏夜怎不乐陶陶?

  但转眼几十年,这样的情景只在我梦里出现,一幕接一幕,记忆的闸门就是关不住。现实呢,现实是我的乡村夏夜丢失了!

  河床枯了,溪水浊了,月亮还来扎猛子么?村后的山脚坍了一大片,泉眼半睁半闭的,自身难保,叫它如何养月亮?煤气灶一打就燃,哪来的火柴盒,拿什么盛月光?蒲扇老土,那点可怜的自然风,在空调制造的冷气面前,还不羞死?还有,还有,仿枪也玩腻了,塑料的又没兴趣,油菜杆脏兮兮的,哪双手愿意去拔去镶?

  孩子在哪儿呢?孩子在水泥楼房里看卡通,在镇上和自己的亲爹亲娘一起吃宵夜,又坐火车去了爹娘打工的城市,火车顶壁上的夜视灯好刺眼,但那不是月亮,也不是星子,城市从来就是没有夜晚的,城市的天空都被一幢接一幢一片连一片的摩天高楼割得稀巴烂了,夜空没了,星星月亮住哪儿,萤火虫又该把小小的灯笼往哪挂?

  我一遍遍叩问灵魂,谁弄丢了我们的乡村夏夜!

  1.文章开头几个自然段中,作者具体从哪几个角度说了“我”对乡村夏夜的迷恋?

  2.文章着重描写孩子们在夏天的哪四个游戏?

  3.现实是乡村生活发生了那些方面的变化?文章流露出了作者这样的感情?

  4.文章语言非常优美,特别是描写乡村夏夜的几段文字,试选择两处赏析。

  (二)乡村的风

  风是乡村的魂.它不喜欢老是待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西的.它走到哪里,哪里就能感觉到乡村的呼吸.

  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拔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莲荡也是.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 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美,一种大美。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随着黄叶随凤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

  说到风,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树,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树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它有多少长进。我很纳闷,就问父亲是什么原因。父亲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给出两个字:缺风.对,缺风.生长在乡村的树可不是这样的.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一棵得风的树,就如同一个人得到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高长粗了。父亲把这种现象叫作“得风水”.记得豆村牛鼻凹里有一棵歪脖子黄栌,据说已经很有些岁数了,可就是长不大.村里有人想把它砍下做犁弓,父亲制止道,这棵树虽然长得不是地方,但只要树头能从这凹里蹿出来,一旦招了风,不愁它不成材.后来那棵黄栌居然有了出头之日,风吹着呼呼地往上蹿,一年一个样,一年又一个样,如今它已经有合抱粗了,成了我们豆村的—个标志.这大概就是神奇的风使然吧.当然神奇的还有我的父亲,尽管岁月的风已经把他的头发吹白了,腰吹弯了,甚至连牙齿也吹脱落了,在风中踽踽而行时,须拄一枝拐杖,然而他能够从飘忽不定的凤里悟出一点“道”,想必也该知足了。

  乡村里的许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座山,都与风息息相关,春风归来遍地绿,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风。一拨又—拨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庄稼在风中拔节,鸟雀在风中飞翔,驴马在风中打着响鼻,蟋蟀在风中浅唱低吟……

  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

  1.结合第2段中的具体语句,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

  2.第3段中,作者是用哪几幅画面来表现乡村的“诗意”的 请简要概括。

  3.第4段写到了小枣树、黄栌树以及自己年迈的父亲,是为了表现风的什么特点 请用原文中一个词语回答。

  4.文章开头“风是乡村的魂”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三)北国秋叶

  柿叶、槐叶一落,京华的秋树便相继凋零了。马路上,公园里,落叶萧萧地下,稠密如雪。

  大自然正在死亡,并在死亡的哀痛中求得更生。行走在纷纷的落叶的雨中,你会惊心于宇宙永恒的变历。但是,刚从胸中升起的严峻的情绪很快就被落叶的情致驱逐干净。在你头顶飘洒飞扬着的落叶是彩色的,只有北国的秋叶才有这种鲜明的色彩,殷红、金色、青色、橙色,或是红黄驳杂……全不见枯槁的色泽,是秋天果实才有的颜色。在北京的宽阔马路上,落叶飘摇而下,街道就被美丽的各种形状的小色块点缀着,显得安谧而有生气,首都浓浓的秋意就蓦然呈现出来。要没有这些小色块的点缀,北国的深秋或许就索然无味了。在北京,我偏居于东面,那里的金台路被金黄得透明的银杏叶铺满了,状如一把把小扇面,可爱得叫人不忍心踩踏。每当清扫车驶过之后,街道地光皮尽,显出深秋的萧索景象。

  然而,落叶还在萧萧地下。那些树叶,仿佛是压满树冠的鸟群,受到了一阵风的惊扰,不约而同飞离枝梢的。只是飞去的鸟群没有它们这般安详自得罢了。我敏感的心灵听见它们在叽叽喳喳地啁啾-落叶在叙说飞翔的欣悦。与其说飞翔,尚不如说是舞蹈,时而在空中激动得瑟瑟抖动,时而又闲适得起伏飘摇,它们获得期待已久的自由,似乎它们在枝头守候至今,只是尽某种义务,而它们的色彩,是大自然偿还的报酬。现在,它们可以自由自在去做点什么了。于是去亲昵行人的面颊衣襟,去装点大地,它们毫不理会生命最美好的时刻意味着什么。即便无风,树叶也会凋落,从空中直直地降落下来,如一枚沉静的果实,表现出深思熟虑的情调和超然的庄严。没有风,是什么力量使它们凋落下来呢?是凭自己的意志吗?我凝视着那一片片沉静地降落的树叶遐思。几个孩子在收集落叶,我也情不自禁捡起几片,叶柄柔软而呈青色,变了色的叶片依然光润水鲜,充满液汁,这是活的叶子,简直就在向你悄声细语说着一些什么。它选择生命最美好的时刻告别人世,大千世界上竟连植物也不愿使自己死得丑陋。

  于是,就连许多绿叶也受了感染似的,纷纷离枝而下,加入同类的有韵的舞蹈。使我惊诧的是,在东郊公园内,池边垂柳尚在婆娑摇曳,满地却已压着一层青翠的落叶,如同绿色的积雪。这是大自然作出的惊世骇俗之举吗?那是白杨树的宽大的叶子。我伫立在厚厚的积叶上,向白杨树仰望:满冠树叶在风中簌簌作响,透出深沉的翠色。白杨树很早就开始凋落了,可是它的叶子将坚持到最后凋尽,即便最后凋落的树叶,也是绿色的。白杨树把深秋的空间,染得上下皆绿了。这位北国的伟男子既遵从无情的时序,又珍爱生命的翠色,于是造就了一种奇观。一位穿着鲜红衣裳的南方姑娘手持一束白杨树的落叶,在风旋起的绿色涡流中留影,留下这一独特的对于秋日的回忆,这确是一张富有意味的照片。要知道,只在北国才有这样的秋情,在北国,没有枯槁得干脆的落叶。

  现在,北国的落叶乔木已经凋尽,但秋叶的美丽和我所体验到的情味,使我不为它的凋落而伤感,甚至连北方秋日的肃杀劲也被冲淡了。在我久居的温暖湿润的江南,树叶的凋零要蔓延秋冬两个季节,凋落得迟迟慢慢,显出极不情愿的情状,因而不见落叶稠密如雨的景象,落叶大都是死去的树叶,色彩也远不如北方的绚烂。而且,总有一些已干枯发硬的树叶挂在光秃秃的枝丫上,到开春叶柄下萌动新绿,才会被顶落下来。几片枯叶活画出秋冬肃杀的风景。

  我爱秋叶甚于初春的新绿。

  我爱北方的秋甚于南方的秋。

  1.文中的“我”为什么喜欢北国的秋叶?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回答。

  2.文中第二段“刚从胸中升起的严峻的情绪很快就被落叶的情致驱逐干净”一句中的“严峻的情绪”具体指什么?

  3.阅读第四段,回答下面的两个问题。

  (1)“这位北国的伟男子既遵从无情的时序,又执拗地珍爱生命的翠色”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具体的含义?

  (2)本段,写一位姑娘照下了一张北国秋叶的照片,根据文章提供的意境,发挥想象,写一段文字描绘这幅照片。(不少于50字)

  4.作者为了凸显北国秋叶的美丽可爱,在写作时调用了多种手法。请写出两种手法并举例简要分析其作用。

  (四)冬日北国鸟

  冬日里,北方的麻雀是值得我们把它当作鹰来看待的。

  数九寒天,麻雀用一抹褐色,氤氲着不屈的情怀,在枝头曼妙地摇曳,温暖着我们的心情。它们是寒风中光秃秃的枝梢上印象派的花朵,用小小的身姿,俯仰间点缀着清冷的时光。

  麻雀原本是再普通不过的鸟儿,它形不惊人,声不迷人,平凡得像坊间的小狗小猫和一大片叫狗蛋的孩子。

  但麻雀又是值得我们敬重的。冬日麻雀最值得称颂的是它的坚守,与生它养它的土地不离不弃。麻雀孤独的舞者,在北方冬日的天幕下,跳着并不优美但还算是灵动的舞。

  麻雀的聒噪,源于它们严寒中坚守的孤独。此时,鸟儿们都在冬日里噤了声,除了麻雀,谁还会来活跃冬日的气氛

  忘记说一句,麻雀也叫北国鸟。

  不管首肯与否,我们都不得不承认,麻雀是城乡冬日里最活跃的意象,夸张一点说,麻雀几乎是冬日天空中惟一活跃的意象。

  冬日,皑皑白雪覆盖了一切,麻雀们如何寻找果腹的东西呢 冬日的麻雀是素食主义者,只能以草籽果腹。这个时候,人,趁虚而入,在雪地里,支上一只箩筐,下面撒上点谷粒,就等着麻雀上钩。那些不幸落入人手中的麻雀,任你威逼利诱,不吃不喝,目不斜视,视死如归。

  有人说:麻雀是动物界中最后的烈女。此话不假,麻雀不媚人,特立独行,是公认的惟一不向人类屈服的鸟儿。

  今天上午,我正在书房里写字,听到阳台上麻雀们欢快的叫声。抬头,隔了窗上的玻璃,就见十几只麻雀拥拥挤挤地站在窗台上,你挤我挨,像一串跃动的音符。间或,有几只自得地梳理着羽毛,还会忙中偷闲地跟伙伴们整理妆容。

  饭后外出,走在路上,就有一群麻雀落在我的身前,我往前走,它们就往后退,等到我前进的速度足以大过它们跳跃着后退的速度时,它们便旋风般地飞起来,然后降落,再次在前面迎候着我。

  想起去法国巴黎旅游时,在广场上,那几只站在我手上的麻雀,我便惆怅:如果这群麻雀也会站在我手上,哪怕只有一只,只有短短的一秒,那该多好啊!

  它们会站在我的手上吗

  鸟类学家亨德森说;“如果没有鸟类的作用,人类就不能在地球上生存!”

  仿佛是突然间,我心理打一冷战:某一天,没有麻雀陪伴,我们的生活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我有些惶恐。(选文有删减)

  1.为什么说麻雀是值得我们敬重的

  2.说说第12段中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我便惆怅:如果这群麻雀也会站在我手上,哪怕只有一只,只有短短的一秒,那该多好啊!

  3.为什么作者知道第6段才交代麻雀也叫北国鸟

  4.结合本文和下面一则或多则材料,对“它们会站在我的手上吗 ”这一问题,作出你的回答。

  材料一:大连有60多种温地鸟类享誉中外。近年来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组织了一些列保护湿地的公益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材料二:至2009年,大连市共完成植树8068万株,造林3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1.5%。

  材料三:长期以来,一些人为了自己的私欲,完全不把鸟类当成地球生态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直至目前,猎杀鸟类的恶性案件仍然时常在国内许多地方发生。

  答案

  (一)1.声音、气息、冬天的寒冷、春夜父母追的烦躁。

  2.在溪水里扎猛子、用木水桶抬月亮、用油菜杆枪打仗、捉迷藏、用火柴盒捉萤火虫。

  3.河床枯了,溪水浊了,孩子们玩卡通,生活方式变了。表达作者对童年时代的怀念,对家乡的热爱,怀念,对失去乡村夏夜的惋惜。

  4.生动形象,充满情趣,可联系句子。

  (二)1.①对自然生态环境下的乡村的热爱。

  ②对故乡纯朴的风土人情的赞美。举例略。

  2.①炊烟狂草。

  ②莲荡乱荷。

  ③秋树的疏简以及枝头如音符般的鸟巢。

  3.神奇。

  4.结构上,总领全文,又与文末相呼应:内容上,点明主旨。

  (三)1.①北国的秋叶色彩鲜明、绚烂,光润水鲜,姿态美丽可爱。

  ②北国秋叶自由而安详地离去,有一种深思熟虑的情调和超然的庄严。

  ③北国的秋叶选择生命最美好的时刻告别,这是一种美丽的离去。

  ④美丽的北国秋叶既让我体验到了北国浓浓的秋意,同时它的美丽和种种情味又冲淡了北国秋日的肃杀,使我不为季节的变迁而伤感。

  2.感慨大自然正在死亡,并在死亡中求得更生;感慨宇宙永恒的变历。

  3.(1)白杨树面对秋天的肃杀,一方面遵从自然的规律,干脆地接受死亡;另一方面,直到落叶飘尽,它也始终保持着绿色,保持着生命的活力。

  (2)略

  4.①使用了比喻。文章在描写北国秋叶时,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比如“落叶萧萧地下,稠密如雪”,又如“那些树叶,仿佛是压满树冠的鸟群,受到了一阵风的惊扰,不约而同飞离枝梢的”,这些比喻既形象地写出了秋叶的特点,更借此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②使用了比拟。作者在写秋叶飘落时,把它们当作鸟儿来写,写它们在“叙说飞翔的欣悦”;把它们当作人来写,写它们“闲适得起伏飘摇”,写它们“去亲昵行人的面颊衣襟”等。这些描写,既形象生动,又充满情味,把作者的喜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③使用对比。文章最后写南方落叶凋零得慢,落叶已死,其色彩也不如北方绚烂,其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北方落叶的绚烂、鲜活及干脆主动地离枝飘落的特点。

  ④浓墨重彩地描绘秋叶。作者在描写北国秋叶时,有大量的色彩描写,比如“在你头顶飘洒飞扬着的落叶是彩色的,只有北国的秋叶才有这种鲜明的色彩,殷红、金色、青色、橙色,或是红黄驳杂”,又比如“那里的金台路被金黄得透明的银杏叶铺满了”等,这些描写不仅表现了北国秋叶的特点,而且使文章色彩绚烂,基调明快。

  ⑤使用映衬。文章在写北国秋叶时,写了一位身穿鲜红衣裳的南方姑娘,这里借青春勃发、生命力旺盛的姑娘映衬了北国秋叶的色彩鲜艳,富有生命的活力。

  (四)1.(1)严寒中它仍坚守在生它养它的土地上;

  (2)它是冬日天空中惟一活跃的意象;

  (3)它是唯一不向人类屈服的鸟儿。

  2.表达了“我”对人与鸟类不和谐关系的失望和遗憾;也表达了“我”对人与鸟类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渴望和向往。

  3.前文介绍了麻雀虽然是平凡的,但它们是北国冬天惟一的坚守者。这正是它们被称为北国鸟的原因。有了这样的铺垫,第⑥段的交待就显得自然,易于被读者接受。

  4.示例:它们一定会站在我们的手上。虽然猎杀鸟类的事件还时有发生,但我们环保事业的脚步从未停歇,大连环保志愿者所做的工作有目共睹,60多种湿地鸟类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相信通过全社会的不断努力,与鸟类和谐相处的一天终会到来。

  • 相关推荐

【北国秋叶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巴金散文《秋叶》原文阅读答案03-31

《母亲给出的答案》阅读答案11-28

腻歪冯骥才阅读答案 腻歪阅读题答案解析12-13

诺言阅读短文及答案 诺言阅读理解答案12-13

《敲门》阅读答案11-03

《远山》阅读答案11-08

《桌布》阅读答案06-01

《兄长》阅读答案03-03

《春雨》的阅读答案04-23

《秘密》的阅读答案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