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莽撞的17岁》阅读答案

2024-09-13 阅读答案

  (1)青青的山坡上,报春花正次第开放。查玛采撷枯草中的报春花,身子一起一伏。她偶尔左右看看,阳光照在她长长的睫毛上,闪闪发光。

  (2)我喜欢她却不敢接近,远远地望着她。那头牛犊却形影不离地跟着她。它去年冬天刚刚出生,查玛用心呵护,它长大后便形影不离地跟着她了。

  (3)我若是那头牛犊多好,能够得到她轻轻地抚摩……查玛一定不怎么喜欢我。谁会喜欢衣衫褴褛、瘦若干柴的邻家17岁男孩呢?那时我们刚刚迁徙至此。我只有在需要牛奶时才去查玛家。那家的女主人和蔼可亲,她给我装了满满的两瓶牛奶之后,又给了我一些牛初乳。在一旁蹬着缝纫机忙碌的查玛看了我一眼,微微一笑。我在回家的路上脑子里满是查玛的微笑。我暗暗想,我一定要想尽方法博得查玛的欢心。查玛喜欢花。那次她赶牛犊时,我捧着一大束报春花出现在她眼前。

  (4)“你好!”我把花束递给她。或许是因为那捧花,她眼中含笑,与我握手。

  (5)“跟我一起赶牛犊吧。”她说。我们从山坡的一边开始赶。还没有长出犄角的公牛犊轻轻顶了我一下,或许是在保护自己的主人。我先是一惊,之后又想如果能化险为夷,这头牛犊定会成为我和查玛聊不完的话题。我从怀里掏出烙饼,撕了一些喂它。它像是在吃嫩草,嚼着烙饼。

  (6)“咯咯咯……”查玛发出银铃般的笑声,我想她并不反对我这样做。

  (7)“你……有空吗?”我鼓起勇气问道。

  (8)我们来到河边。之前,我用书本粗糙的纸张做了一条船。

  (9)“我们赛船吧!看谁能拿第一!”看来查玛非常喜欢这游戏。

  (10)“好啊!”当我的船要超过查玛的船时,公牛犊跑过来顶了我一下,真不知道它是从哪里钻出来的。我险些掉进河里,一只靴子湿透了。

  (11)“哈哈哈!”查玛嘲笑我。

  (12)之后我们常常见面。我相信查玛一定会成为我的恋人。我是多么想搂住她,轻吻她,只是这头牛犊一点都不懂得谦让,不让我碰她。我得想办法对付它。

  (13)夏天来了。6月末,家里来了一位客人,他带了一只旱獭来。旱獭肉用野葱熏香后真是美味。我背着家人弄了一块肉去找查玛。

  (14)“给!你吃旱獭肉吗?”她用洁白的牙齿将肉吃了个精光。可惜,肉就只有这么一点。

  (15)为了博得她的欢心,我背着哥哥的枪上了山。我看到一只旱獭在洞口附近悠闲地吃草。

  (16)“哞,哞……”旱獭被牛犊吓回了洞内,又是这头牛犊坏了我的好事。

  (17)我疯掉了,把瞄准猎物的枪口转向了牛犊。牛犊踉跄了几下,腿上流出了鲜血。此时我后悔莫及,向牛犊走过去。牛犊流着殷红的血跑远了。

  (18)我终于有了收获,打算为查玛做一顿美美的野餐。

  (19)去她家,她不在。再去,还是不在。我变得焦躁不安。

  (20)“查玛呢?”我问道。

  (21)“去苏木(镇)里了,她让你不要再找她了……”那家的女主人便不再言语,给我盛了一碗酸奶。

  (22)我准备回家时,公牛犊横在了门口,它腿上的血已凝固。

  (23)“哞,哞……”

  (24)为什么要伤害这小东西呢?至今我都觉得在那次决斗中,两头公牛犊都受了伤。我从我的衣带上撕下一条布,为公牛犊包扎。

  (25)走出邮她的家门,我心痛至极。

  (26)哦,我公牛犊般鲁莽单纯的17岁哟!

  (有删改)

  1.小说中的“我”为了博得查玛的欢心,做了很多努力,请结合情节填空。(6分)

  送她一束报春花→陪她一起赶牛→ → → →为她猎旱獭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11)段中的“嘲笑”,是查玛对“我”狼狈样子的一种善意取笑。

  B.文中小牛犊两次“哞,哞……”的叫声,都让“我”从中感受到它对“我”的不满。

  C.文中第(24)段说“两头公牛犊”,一个是指文中的那头牛犊,一个是指“我”。

  D.文章结尾的慨叹,饱含了“我”深深的自责,以及对自己莽撞行为的愧悔之情。

  3.根据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6分)

  (1)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2)请简要分析第(14)段中划线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4分)

  4.本文和《安恩与奶牛》中都有“牛”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这样安排对塑造各自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6分)

  参考答案:

  1.邀她到河边 与她玩赛船游戏 给她送旱獭肉

  2.B

  3.(1)答: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节;营造出春意融融的意境;衬托了查玛的美,为下文写“我“对查玛的喜欢并讨她欢心作铺垫;(2)内容上:写出了查玛喜欢吃旱獭肉, “我”因旱獭肉之少而不能让查玛多吃一点的惋惜、遗憾的心理,从而表现了“我”对查玛的喜欢; 结构上:开启下文,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写“我”去猎旱獭交代原因,也为开枪打伤牛犊、进而查玛不再理“我”埋下伏笔。

  4.答:

  (1)本文中“我”用烙饼喂牛犊,开枪伤牛犊,最后为牛犊包扎伤口,随着我对牛犊的态度的改变,可以体现“我”17岁懵懂的心路成长历程,表现“我”如初生之犊般的单纯、鲁莽与冲动;最后为牛犊包扎伤口,可见其自责愧悔之情,表现其心地善良。

  (2)《安恩与奶牛》中安恩带奶牛到集市却不愿卖掉它,只是为了让村庄里惟一的奶牛跟同类相聚一番,让它“散散心”,可见安恩将奶牛视为同等的生命,重视动物生命的情感需求。借助安恩对奶牛的态度,塑造了她是个有慈爱之心的淳 朴的老妇人形象。

  • 相关推荐

【《我那莽撞的17岁》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听听那冷雨》阅读理解及答案11-18

《听听那冷雨节选》阅读答案10-16

王鼎钧《那树》阅读练习及答案09-18

《那盆水仙花》的阅读理解及答案07-21

《那盆水仙花》阅读答案详解09-09

《母亲那碗腊八粥》阅读答案05-13

《我长大了》阅读答案08-02

《我村》阅读答案10-18

《我的父亲》的阅读答案07-11

《我的母亲》 阅读答案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