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杨礼赞》阅读题及答案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白杨礼赞》阅读题及答案 篇1
①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②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③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④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⑤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⑥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⑦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1、本段描述的顺序(结构方式)是()
2、用“”划出本段的中心句。
3、最能表达这段文字的意思的词语是:()
A、笔直
B、绝无旁枝
C、倔强挺立
D、力争上游
4、本段从白杨树的___________四个方面描绘了它的美;最后一句已开始向描绘白杨树的美过渡了。
答案:
1、总——分——总
2、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3、D
4、干、枝、叶、皮形态(外形)精神(内在)
《白杨礼赞》阅读题及答案 篇2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人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那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10、文段中第一句与后四句的关系是______。(2分)
11、文段后四句是写白杨树的______,它们的结构关系是________。(2分)
12、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_____。(2分)
13、如果把“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改为“这是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表达效果好不好?为什么?(3分)
14、这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1分)
参考答案:
10、总分11、外形、并列12、第一句
13、不好。因为原句中的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虽……却……”在句子中起强调作用,强调白杨树的倔强挺立,这样着重表现白杨树的精神,如果改了就去掉了关联词达不到强调的效果。
14、拟人
《白杨礼赞》阅读题及答案 篇3
白杨礼赞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①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②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③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④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4、“伟岸、正直、朴质、严肃”和“温和”“坚强不屈”“挺拔”都是赞美白杨树的词语,请指出这些词语中赞扬白杨树外在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扬白杨树内在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考查词语包含的感情色彩。
答案:挺拔、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
5、本语段开头在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之前,先假说它“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是什么写法?作用是什么?
提示:考查表现手法及作用。
参考答案:欲扬先抑。作用:揭示白杨树与众树不同,突出白杨树的内在美,由赞树到赞人,过渡自然。
6、语段中①②③④句是什么关系?作者运用这种关系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有什么作用?
提示: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理解排比句式的运用对揭示象征意义的作用。
参考答案:递进。作用:引导读者去思考,易于让读者理解和接受,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
7、③④句中加点词如果都换成②中加点词好吗?为什么?
提示:考查词语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参考答案:不好。原因:②③④句从表达内容上看是层层深入的关系,③④句的加点词直接表明这样的关系,这样写,更利于读者接受。
8、文章结尾写楠木的目的何在?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理解对比和呼应的作用。
参考答案:目的:写楠木为了以树比树,以人比人,以达到艺术效果的一致,协调,完整。作用:再次点题,呼应开头,深化中心,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之情。
- 白杨礼赞阅读题附答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白杨礼赞》阅读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白杨礼赞阅读题(附答案)06-06
《白杨礼赞》阅读答案04-17
《白杨礼赞》节选阅读答案12-06
经典阅读题及答案03-22
《白杨礼赞》原文03-14
野草阅读题及答案07-18
《怪圈》的阅读题及答案11-10
《秋天》阅读题答案08-07
蜜蜂阅读题及答案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