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2021-11-09 圆明园的毁灭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圆明园的毁灭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1

下面是其公开课教案,欢迎参考。

  教学要求: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当年圆明园的样子并了解它毁灭的经过。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圆明园的毁灭。

  2、学生齐读课题。

  二、快速默读课文,完成填空,想一想你能有几种填法。

  1、幻灯出示:圆明园是()。

  2、指名回答,教师出示:

  (1)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2)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3、齐读这三句话。

  三、组织学生展开自学讨论:

  这三句话是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学到这里,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吗?(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节课我们首先来解决这些问题。

  现在有一个旅行团要到北京去旅游,其中要去的一个地方就是圆明园。你愿意当他们的导游吗?好,李老师和其他老师就来当游客。现在你们可以准备一下。

  1、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读课文2-4自然段,前后四人展开讨论。

  2、补充资料,看一段录像。

  3、提示:一般导游介绍一个园林的时候总是先介绍它的具体位置,然后介绍它的整体布局,即它由哪几部分组成;最后介绍的、也是具体介绍的是这个园林的建筑特色,主要景观等。你们能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先向各位游客介绍一下圆明园吗?

  4、学生按教师提示的顺序作介绍,教师作相应的指导,并练习朗读。

  第二自然段:指名学生上黑板画出圆明园的整体布局示意图,理解"众星拱月般地环绕"的意思。板书:规模:非常大。[

  第三自然段:句1:你平时见过的哪一个建筑也是金碧辉煌的,你能举个例子吗?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玲珑剔透: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奇妙。你能联系课文或生活实际举些例子吗?练习读句1,指名读,比赛,全班朗读。句2、3:讲解平湖秋月、雷锋西照是杭州"西湖十景"中的两处。句4,补充瑶台、武陵春色的出处。

  讲述:这样的一座宏伟壮观的园林,汇聚了天下风光的迷人景色,融合了中外风格的建筑艺术,当你漫步圆内--(引读)流连其间--(引读)谁还想再读一读这句话?难怪课文中称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听了导游们的介绍,你觉的圆明园怎么样?板书:景观千姿百态。再让我们来投入地读一遍课文第三自然段,去想象圆明园中的辉煌景观。

  第四自然段:板书:收藏:最珍贵。

  5、各自朗读2--4自然段,并结合板书想想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板书:举世闻名)

  5、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想吗?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圆明园这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历经六代一百五十年的营建,堪称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可惜,如此辉煌壮丽的万园之园,却毁与英法联军的一把巨火!

  1、看录象。

  2、指名回答:你看到了些什么?你有什么感想?

  3、学生各自练习朗读。并想想你能不能?"不但……而且……甚至……"的句式来说说强盗们毁灭圆明园的经过。

  4、指名回答,板书:掠夺、毁坏、焚烧、化为灰烬。

  理解"凡是、统统、实在、任意"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并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侵略者的贪婪、野蛮、残酷。)

  5、再读第一自然段,板书:损失不可估量。

  五、体会文章的`中心。

  1、课文学完了,读到这里,你又有何感想呢?(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讲,一: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二:对侵略者的仇恨。)

  2、这里,李老师还摘录了电影《火烧圆明园》中的一段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为什么说当"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我们这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这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以此问题来引导学生明白圆明园的毁灭正是由于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六、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板书:

  圆明园的毁灭

  规模:非常大掠夺

  举世闻名景观:千姿百态毁灭化为灰烬

  收藏:珍贵文物焚烧

  损失不可估量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因此,对本文的教学,我的设计是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去体会、去想象、去感悟、去练习表达,使学生走近作者,走进课文,进入幻想的境界里。在阅读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在阅读中展开想象,在阅读中发展语言,在阅读中激发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领者,要立足教材,营造氛围,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讨论探究,引发三情(教师情、学生情、作者情)共振。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解题激凝

  看了题目,你们想了解什么?

  梳理问题:

  1、圆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林?

  2、是谁怎样把它毁灭的?

  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增强读书的目的性,为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奠定基础。

  二、读文解疑

  1、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读课文,并把写作者对圆明园评价的句子划下来。

  2、检查读书效果:

  ⑴作者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相机指导理解、品读“举世闻名”、“瑰宝”、“精华”

  总结提问:圆明园是……

  (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归纳板书: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⑵激发学生用赞赏的语气读板书。

  为下一步深层探究找到了主题,初步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更为学生深层研读定下了情感的基调。

  三、研读探究

  1、提问:

  作者为什么给圆明园如此高的评价呢?你能从书中找到答案吗?

  2、学习第二节:

  ⑴抽生读圆明园的布局,其他同学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⑵引导生用语言描述画面,用简笔画画画面,渗透对“众星拱月”的理解,分辨哪是星,哪是月。

  ⑶看图试背本段:

  小结:师引述:圆明园如此宏伟,真算得上是一座……

  生诵: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3、学习第四节:

  自由读第四节。小组讨论圆明园为什么可以称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⑴从文物跨越的年代,文物的类型来理解作者的这一评价。

  ⑵结合“最珍贵”、“奇珍异宝”这些字眼理解想象作者的这一评价。

  小结:是啊,馆藏如此丰富,文物如此珍贵,圆明园确实是……

  生诵: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4、学习第五节:

  ⑴自由读第三节,说说能从文中知道什么。

  ⑵教师引读:

  圆明园中,有……也有……有……也有……,园中许多景物……还有许多文物……园中不仅有……还有……

  ⑶课件展示“买卖街”、“山乡村野”、“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蓬莱瑶台”。

  ⑷把最感兴趣的景观想象具体并描述出来或介绍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⑸假如你就漫步园中,看到眼前的美景,你想发出什么样的感慨?

  ⑹请同学们用朗读把自己的感慨表达出来吧,品读──引读──想象读──配乐读。

  小结:师述:圆明园中汇集了中外风景名胜,像是幻想的境界,怪不得作者称圆明园是……

  生诵: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以上对二、三、四节的学习,让学生以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为载体,以展开丰富的想象为手段,潜移默化中产生了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三情”随之和谐发展。

  过渡语:(低沉而缓慢地)然而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厄运降临到了圆明园的头上。

  5、学习第五节:

  ⑴边读边用笔在感受深的句子旁做批注,把不理解的问题找出来。

  ⑵老师读1~5句,重读“闯进”、“统统”、“实在”、“任意”,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并用语言描述。

  ⑶面对这样的场面,你头脑中蹦出了哪些词语?

  “罪不可恕、残暴野蛮、贪婪无比、虚伪狡猾……”

  把自己的感受融进去,再读这一段。

  ⑷梳理疑问:

  侵略者为什么胆敢在中国的土地上如此为非作歹?

  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中积累语言,积淀情感,让学生读中感知、读中感受、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感召。

  四、总结升华

  过渡语(悲痛的):圆明园,这一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这一当时世界上最大博物馆和艺术馆,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灰烬。引读第一自然段:它的毁灭给祖国,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所以作者说,圆明园的毁灭是──

  (生齐读第一段。)

  回扣课文第一自然段,让学生对“不可估量”有感性的、具体而全面的理解。

  1、出示课件:

  圆明园的残痕断壁。

  问:假如此时你正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什么?

  小结:

  是啊,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时刻记住“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让我们举起右手面对圆明园的废墟宣誓: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至此,老师、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这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在“三情”共振中文章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2、结合上一单元的训练重点“分清文章的主题次”,我们看这篇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3、课外组织语文实践活动,辩论赛:圆明园该不该修复。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3

  一.切点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那作者又是怎样的感受呢?(谁能用书中的话说一说)

  师:圆明园里究竟有些什么?我们说它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昔日的圆明园。

  二.剖析课文

  1.同学们自由读2—4段,采用读或讲的方式告诉大家圆明园里有什么?

  2.学生汇报

  3.出示句子:所以圆明园的的确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生齐读)

  师:读到这里,作为人,你感觉怎样?谁能理直气壮,自豪地读一读这句话?

  三.引读,欣赏画面渲染气氛

  1.欣赏圆明园的美景

  2.师:所以我们由衷地感慨(出示句子齐读(1)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2)圆明园也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3.师:我们也用“是······也是······”把这两个句子合成一句,那就是(齐读)

  4.思考:圆明园里究竟有什么?(师:透过你所看到的,跳出你所体会到的,浓缩成一个词,那就是······)

  5.师:原来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了,圆明园里拥有的是祖国的文化,也是世界的文化,就是这个不可估量的文化,却成了不可估量大损失。那是因为1860年······(引读)

  6.思考:你能用举例或用自己的理解讲讲英法联军是怎样掠夺的?

  7.生汇报

  四.播放录像

  1.师:不仅如此,为了销毁罪证,他们竟放起了大火,大火笼罩整个北京城(播放录像)

  2.引读:看哪,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成了一片灰烬,从此圆明园没有了(齐读)也没有了(齐读)没有了(齐读)也没有了(齐读)不仅没有了(齐读)还没有了(齐读)那些仿造各地名胜建造的,还有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都没有了,那些上自(齐读)没有了,下至(齐读)也没有了。

  3.师:一句话,这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化成了一片灰烬,圆明园什么都没有了,圆明园彻底地毁灭了。刚才我们用那么多那么多的时间去体会圆明园所拥有的不可估量的家产,可就这3天功夫却被毁灭了。课文为什么不直接写没有了什么,或按课题就写毁灭,而偏要写有什么,还有什么呢?

  4.生讨论探究

  5.师:亲爱的同学们,我想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记住的不仅是损失,留在心里的,引起我们思考的还应该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开书131页,这是和我们同龄的学生读后的愤怒与惋惜,此时此刻,请你们拿起笔,任选一幅图题个字,题个词或写一句话,一段话。

  6.倾听学生来自心中的愤怒与惋惜

  五.

  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140多年前的这场噩梦,永远记住写在残留柱上的耻辱,记住一个教训,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今天才会有勇气,才会有自信地走向我们的未来!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3、学习本课生字词,练习用“宏伟”“凡是”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想象圆明园原来的样子;了解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激发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具准备:

  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新。

  上一篇课文讲的颐和园,原来是一座皇家花园,是专门供皇帝、后妃游乐观赏的,现在已经成了人民的公园,是中外游客的旅游胜地。今天这篇课文中讲的圆明园原来也是一座皇家园林,可是现在怎么样了呢?

  二、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三、初步理解课文。

  1、提出要求:小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

  2、学生自学后,讨论。

  3、请三人朗读第二段,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讨论:这三个自然段是从哪三个方面介绍圆明园的?

  四、学习本课生字词。

  1、检查生字读音。

  2、抄写生词。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想想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子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指名朗读第二段,读后说说这一段是从哪三个方面介绍圆明园的。

  二、理解圆明园的位置和总体布局。

  1、默读第二段,想想共有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

  2、学生自学后讨论。圆明园的位置在哪儿?圆明园的总体布局是怎样的?什么叫“众星拱月”?谁能用个简单的图把讲圆明园总体布局的这句话画出来?

  三、理解圆明园中的著名景点。

  1、默读第三段,想想这段共有几句话,讲到了圆明园的哪些景点。

  2、学生各自阅读思考,然后同座交流。

  3、讨论。

  (1)这段共有几句话?其中哪几句是总的介绍,哪几句是讲具体景点的?

  (2)齐读第一句。这一句总的介绍园内景观,讲了哪些方面?“金碧辉煌”是什么意思?“玲珑剔透”是什么意思?“象征”是什么意思?

  (3)补充介绍“买卖街”“山乡村野”。

  (4)指名读第二、三、四、五句。读后讨论:刚才读的几句话是把景点分成哪几类来介绍的?

  (5)在圆明园浏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齐读第六句。“有如”是什么意思?(好像)“流连其间”是什么意思?在圆明园里,为什么好像漫游在天南海北,可以饱览中外风景名胜呢?

  四、理解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

  1、默读第四自然段,想想这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

  2、学生自学后讨论: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最珍贵”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

  五、总结。

  课文第二段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当年圆明园的辉煌,它不仅宏伟、壮观、美丽,而且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检查学生背诵第二段。

  二、理解第三段。

  1、指名朗读第三段。

  2、各人小声朗读第三段,边读边想,英法联军采用了哪些手段毁灭圆明园的?

  3、学生自学后讨论。

  4、小结。(一是抢掠,二是破坏,三是火烧。)

  5、再指名朗读第三段,读出气愤的语气。

  三、联系全文,理解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

  2、“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朗读全文,体会中心思想。

  1、自由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你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集中到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这一中心思想上)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范文汇总四篇】相关文章:

1.圆明园的毁灭教案范文

2.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3.《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4.《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5.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6.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7.《圆明园的毁灭》 教案

8.圆明园的毁灭 教案

9.圆明园的毁灭教案汇总8篇

上一篇: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下一篇:圆明园的毁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