稹一生仕途失意,然而却意外造就了其诗歌上的成就,由于其失意的内心需要倾诉,所以在他仕途不顺时写了很多唱和诗,这些唱和诗无论从形式上还是语言表达特点上对后世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行九,世称元九。河南洛阳人,六世祖时迁居长安。生于唐大历十四年,死于大和五年(779—831年)。元稹的一生,命运多舛,爱情上失意,仕途上也屡屡被贬,自十五岁登明经科到五十三岁去世,短短的一生五次被贬。元稹的兴趣不在诗歌,他一生的真正抱负是“达则济亿兆,穷则济毫厘”,诗歌只是他抒发牢骚的一个工具,然而他的仕途不顺却意外地成就了他的诗歌。纵观元稹一生的诗歌创作,大部分都是创作于被贬时期,他一生中诗歌创作的高峰期都是在贬谪时期,尤其是被贬江陵、通州时期,可以这样说恰恰是政治上的失意成就了他文学上的辉煌。本文主要就其唱和诗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一、次韵作品大量出现
所谓次韵是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关于唱和诗的类型,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三交代得比较清楚:“和诗用来诗之韵曰‘用韵’,依来诗之韵尽押之不必以次曰‘依韵’,并依其先后而次之曰‘次韵’。”可见次韵难度最大。在元稹的唱和诗里不仅出现了大量的次韵相酬诗,而且元白还首创了五十韵、百韵次韵唱和以及次韵组诗唱和的形式。如白居易的《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云:
忆在贞元岁,初登典校司。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疏狂属年少,闲散为官卑。分定金兰契,言通药石规。交贤方汲汲,友直每偲偲。有月多同赏,无杯不共持。秋风拂琴匣,夜雪卷书帷。高上慈恩塔,幽寻皇子陂。唐昌玉蕊会,崇敬牡丹期。笑劝迂辛酒,闲吟短李诗。儒风爱敦质,佛理赏玄师。度日曾无闷,通宵靡不为。双声联律句,八面对宫棋。
元稹的《酬翰林白学士代书诗一百韵》云:
昔岁俱充赋,同年遇有司。八人称迥拔,两郡滥相知。逸骥初翻步,鞲鹰暂脱羁。远途忧地窄,高视觉天卑。并入红兰署,偏亲白玉规。近朱怜冉冉,伐木愿偲偲。鱼鲁非难识,铅黄自懒持。心轻马融帐,谋夺子房帷。秀发幽岩电,清澄隘岸陂。九霄排直上,万里整前期。勇赠栖鸾句,惭当古井诗。多闻全受益,择善颇相师。
两首诗分别以“司,知,羁,卑,规,偲,持,帷,陂,期,诗”为韵。据卞孝萱统计,元稹次白居易韵者55首,白居易次元稹者26首。
二、语言质朴,感情真挚
纵观元稹的唱和诗,无一不是平实的语言,然而朴实无华的语言却无不包含真情,无论是在情场上的生活中的还是官场失意时的唱和诗,元稹都习惯用平常语来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酬乐天频梦微之》云: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这首诗是元稹在接到白居易的《梦微之》而和的一首诗。白居易《梦微之》:云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白诗在诗中写出了自己内心因思念远方的元稹而惆怅,即便是面对早上的微风拂面也不能拂去心中的惆怅,思念元稹但却不能见面,于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而元稹的和诗前二句写对白居易的答谢,紧接着的三四句说了自己对白的思念,但是与白不同的是自己却没能够梦见他。简单的一句“惟梦闲人不梦君”道出了自己因思念朋友但却连梦中都不能相见的相思之苦!“文章看似不喜平”可见元稹是深解其味的。
再如《予病瘴乐天寄通中散碧腴垂云膏仍题四韵以慰远怀开拆之前因有酬答》云:
紫河变炼红霞散,翠液煎研碧玉英。金籍真人天上合,盐车病骥轭前惊。愁肠欲转蛟龙吼,醉眼初开日月明。唯有思君治不得,膏销雪尽意还生。
面对白居易的关心倍至,元稹没有过多的言辞而只一句“唯有思君治不得,膏销雪尽意还生”,可见对朋友的思念比病症还“顽固”,即便是“药”到也不能“病除”。语言质朴无华,然而蕴含其中的深情感人至深。正是这平实浅易的诗句,却能勾起人们的情思,唤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
三、叙事性强,以诗代书
叙事性强,是元稹唱和诗的一大特色,元稹的多数唱和诗都起了书信的作用,尤其是长篇排律,如元稹的《酬乐天白学士代书一百韵》、《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白居易的《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东南行一百韵》这些诗多是叙述生活中的日常琐事,如元稹的《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云:
楚风轻似蜀,巴地湿如吴。气浊星难见,州斜日易晡。通宵但云雾,未酉即桑榆。瘴窟蛇休蛰,炎溪暑不徂。伥魂阴叫啸,鵩貌昼踟蹰。
诗中元稹向白居易叙述了被贬贬途中的情景,作者内心的苦闷、沿途的艰辛及自然环境的恶劣在诗中一览无余。读起来更像是一封往来书信。
四、语言通俗易懂
“元、白诗,言浅而思深,意微而词显,风人之能事也。”语言通俗易懂是元稹唱和诗的又一特色,元稹的诗和白居易的诗一样通俗易懂,被称为“元和体”。据说,白居易每作完一首诗,都会读给老婆婆听,如果老婆婆听不懂,白居易就会立刻修改,直到对方听懂为止,从中可见其对语言的推敲,元稹诗风如白居易,读来浅显易懂。如元稹《仁风李著作园醉后寄李十(一)》云:
胧月春月照花枝,花下莺声是管儿。却笑西京李员外,五更骑马趁朝时。
在元稹诗歌中这种平实易懂的诗句处处可见,诗人未经任何雕琢,不加修饰,平实但不简陋。元稹注重学习民间语言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尤其是在元、白唱和诗中二人更注重语言的通俗化,白居易还从理论上提出了诗歌语言通俗化的主张。“其辞直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欲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斯,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元稹的《得乐天书》云: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此诗读来就像是在与人聊天,语言通俗,丝毫不加修饰,然而正是这份自然天成才真实感人。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诗歌才能广题于“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风传于“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
元稹诗歌这种通俗易懂的语言特色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世很多诗人学习借鉴了元稹清新自然的诗风。
五、多细节描写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元稹唱和诗叙事强,且多细节描写,并且往往是这些细节之处最是动情之处。如元稹《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云: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此诗作于元稹贬居通州(今四川达县)时听到白居易也被贬的消息时写的,“垂死病中惊坐起”这一细节描写把元稹当时吃惊、不平、担忧、无奈的复杂心境表露得淋漓尽致。不难想象,当时元稹久病卧床,却忽惊闻自己的好友白居易被贬江州,于是病中坐起,连连哀叹。此时此刻,窗外凄风苦雨寒风吹来,二人的境遇就如同外面这凄风苦雨。同是天涯沦落人!即使是再坚强的人,其心情也会是凄苦至极。不久之后,郁闷中的白居易收到了这首诗,被好友的关切之情深深感动,他在给元稹的信中写道“垂死病中”这句,就是不相干的人看了都会感动得不忍再看,何况是我呢?每次看到它,我心里还是凄恻难忍”。这首诗同时深刻地刻画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社会境遇,某种程度上揭示了社会的一面。可以说这种细节描写起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又如元稹在如展去世后一年再看到如展生前的题壁,诗云:
碧涧去年会,与师三两人。今来见题壁,师已是前身。芰叶迎僧夏,杨花度俗春。空将数行泪,洒遍塔中尘。
此中“数行泪”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作者心中“物事人非事事休”的感慨,痛失朋友的悲伤。正所谓“欲语泪先流”,一切尽在不言中,只是“数行泪”已将因逝去友人的悲伤及自己的独存的孤苦表达得淋漓尽致,无需更多的言语也没有更好的言语能比“数行泪”来得更真切实在。
综上所述,元稹唱和诗中除了有大量次韵作品出现外,语言讲求质朴,通俗易懂并带有叙事性,多细节描写,通过用大量的细节来表表达真挚的感情,这对后世的诗歌发展是有很大影响。到了北宋,大量次韵作品出现,这不能不说是受元稹次韵诗作的影响。
灯影牛肉是四川的风味美食,已有百年历史。其口味麻辣香甜,备受吃货们青睐。灯影牛肉是把牛后腿腱子肉切片后,经腌、晾、烘、蒸、炸、炒等工序制作而成。因肉片薄而宽、可以透过灯影、有民间皮影戏之效果而得名。
元稹者,唐代文学家也。灯影牛肉乃达州之美食也。名人,美食,就如同英雄与美人一般。那么元稹、灯影牛肉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是什么将元稹与灯影牛肉缠在一起?这里,就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小插曲,可解其谜。
灯影牛肉摄影图
元稹,仕宦坎坷,升沉不定与“灯影牛肉”结下“姻缘”就在他任通州司马与这一仕途轨迹之中。通州,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地处四川省东部,今达州市也。
元和年间的一天,案牍劳形之后的元稹,到一家酒肆小酌,兴致盎然。下酒菜中的一种“牛肉片”,色泽油润红亮,十分悦目,味道麻辣鲜香。吃进口里,酥脆化渣,回味无穷,使元稹赞叹不已。更使他惊奇的是,这牛肉片特薄,呈半透明状,用筷子搛起来,在灯光下,肉片上丝丝纹理会在墙壁上反映出清晰的影像来,他顿时想起当时在京城里盛行的“灯影戏”(现称皮影戏),当即称之为“灯影牛肉”。于是达州这种牛肉就以“灯影牛肉”之名传开,成为四川的一道名小吃。
灯影牛肉之所以色、香、味俱佳,令人回味悠长。其秘诀在何?
灯影牛肉选料和做工非常讲究。一头牛,只能取其腿肉、里脊肉十几块,一共才十几公斤,用长竹片刀切成十分薄的肉片,经暴晒去除水分,再放进特制的烤炉烘烤至熟,装入用油纸衬里的竹筒或纸罐,掺满纯香麻油,撒上少许花椒粉,密封而成。
巴山蜀水长,灯影牛肉香。据史书记载,清光绪年间,达县城关大西街上有一家店主名叫刘光平的酒店所制作的灯影牛肉最为有名,1935年,这家酒店制作的灯影牛肉作为地方特产送到成都青羊花会展出被评为甲级食品,可见,灯影牛肉已为广大消费者所厚爱,其风靡之势,可见一斑。
美食,因名人而美。然今人只知灯影牛肉是四川达州的传统名食。有谁知那仕宦坎坷,升沉不定的元稹?又有谁知那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之“元和体”。时光荏苒,人已化土,稹之盛名随风而逝,爱灯影牛肉者,甚蕃!为何?
- 相关推荐
【元稹唱和诗的艺术特色】相关文章:
元稹唱和诗语言表达特点03-24
李清照的艺术特色06-28
秦观词的艺术特色04-20
李清照词艺术特色04-18
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06-23
白居易诗歌的艺术特色03-23
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12-01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07-04
《雨巷》的艺术特色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