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乾坤入手谈《周易》“位”的思想

2020-08-25 易经

  《周易》是一部解释自然界物质关系变化引起后果的哲学著作,对中国的文化影响殊大,其中的许多观念对于整个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

  “位”就是这样的一个观念,研究《周易》中“位”的思想对理解《周易》乃至中国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乾坤入手,浅析《周易》中的“位”的思想。同时,《论语·述而》篇中说:“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喜易说明他的思想与《周易》中的思想有所共鸣。本文以“位”为切入点,兼谈《周易》与孔子思想关系,试找出两者思想中的共鸣。

  “位”在《周易》中有两层含义:一是“爻位”之“位”,即以表示阳爻的“——”和表示阴爻“——”作为基本符号的排列组合方式;另一指则是指人类社会中的“人之所立”之“位”。“爻位”之“位”,分“初、二、三、四、五、上”,以示各爻之间的联系与活动;“人之所立”之“位”反映了人类社会中人的所处的环境,古人强调要依循所处之位而行事。《周易》本身是古人对自然界的描述,但古人又将这种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放置到社会生活中作为社会规律使用。《乾卦》很好的体现了古人将从自然界中观察到的规律转换到人类社会中,做人行动的指导。

  乾卦的初九作为初爻是事物的开端,位于下位,处于不利之位需潜藏自己,所以爻辞说潜龙勿用。放诸到人类社会中,初九是人成长的起点。这个时候应潜心修学,而不要起浮躁之心。学问不通,不应该有所作为,不然欲速则不达。古代的圣贤人物,多有潜龙勿用之时。孟子在《告子·下》中说:“舜发于畎亩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增益其所不能。”凡是成大事之人,必先经过“潜龙勿用”。同时初九爻虽为“潜龙勿用”,但仍要有进取之心。初九阳气初生,是有勃勃生机的。有这样的生机,阳长而阴退是为必然。古时的圣贤如是,《史记·太史公自序》曰:“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戹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爻位之位表示事物在不同阶段上状况,对于分居各位的阴爻阳爻而言,就有“中位”、“正位”之分。乾坤九二与九五位分处于上、下爻的中间在“中位”,表示有君子为人“中”,有人君之德。但九二处于下卦阴位,阳爻居阴位,其位不正,君子有德无位。而九五于上卦阳位,阳爻居阳位是 “正位”,是如朱熹所说:“刚健中正以居尊位”,君子有德有位。爻位还有“当位”不“当位”之别。“当位”意味着“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同一个“位”上得吉获凶,要根据每一卦的“卦时”以及阴阳各爻的具体位置而言。九二阳爻居阴位,阳长而处于阴消之境,君子性情刚正却处位不正,这种情况下如果可以由阳变阴,君子怀“柔”,那阴居阴位也是“当位”,同九五爻相应。九二爻要求君子在不得位的情况下依然要“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这样总会有“正位”的一天。九二和九五爻“位”吉、凶其实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君子对各个因素作全面的考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得位”且“不失其位”。

  “位”对于人来说是可以选择的,人的能动性,就体现在对“位”的选择与调整中。九四爻辞曰:或跃在渊,无咎。对于九四爻的解释历来争议较大,各家的说法不同,但单就爻辞可以看出,九四爻描述的一个可进可退的位置,且进退皆不会损害自己。君子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进位”或“守位”。但无论是“进位”或“守位”君子都要守德。正如文言中所说:“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对于在“位”的吉凶,更多的取决于人的态度。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上九:亢龙有悔。九三爻和上九爻都是处于上位,危位。九三无咎,上九有悔。根本原因就是二爻人的态度不同。文言中说九三爻“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王弼也说:“上不在天,未可以安其尊;下不在田,未可以宁其居也”,所以九三的位置很是凶险,但君子若能“知终终也”保持“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心态就能无咎,“知终终也”是居危而无咎的主要原因,上九正是因为“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才会“亢龙有悔”。

  孔子继承了《周易》中这种“位”的观念,《论语·乡党》中记载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孔子说:“君子不以绀诹饰,红紫不以为亵服。……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同上)孔子恪守礼节,根据不同的身处之位,所在之境有不同的表现。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还说:“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他所主张根据自己所在之“位”决定自己的作为和内在思想,认为君子需坚守本份做到“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孔子还说:“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孔子一向反对怪力乱神之流,他之所以举这句话说明他对在位之德的看重,即使是巫医之流也要有恒德。且同《易》中思想相同,孔子认为即使在不得位的情况下仍要坚守自身的德行,做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孔子认为立“位”之本本于“德”,“德”立而“位”生,同乾卦九二爻所追求的“宽以居之,仁以行之”颇有相似之处。同乾卦九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的思想相同,孔子认为身处不利之位时要学会藏匿自己,否则“小不忍则乱大谋”。

  《周易》与孔子关于“位”的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强调做事要守位,两者关于“位”的思想中最大的共同点,即是对德的看重、强调在困境对德的坚守。文言解释“元亨利贞”道“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元亨利贞”是君子应具有的德行,具有这种品格的人即使在不利的外在条件下也能坚守住其心,无论是失位、得位都能坚守自身的德性。如《象传》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即是《易》和孔子共同追求的,也是历来中国文人所固有的节气。

【从乾坤入手谈《周易》“位”的思想】相关文章:

《周易》的思想11-08

《周易》乾坤两卦卦爻辞五考09-01

《周易》的养生思想10-31

《周易》养生思想11-28

《周易》管理思想11-28

《周易》美学思想11-28

关于《周易》乾坤两卦卦爻辞五考09-15

《周易》中的设计思想11-19

《周易》中“时”的思想11-19

《周易》和克苏鲁神话体系中宇宙观 千万不要读《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