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它的格式不同于其它经典,它前面没有如是我闻这一段证信的序分,结尾也没有大家欢喜,信受奉行,作礼而去之类的流通分。
一、心经两种形式
在我国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心经》,是唐代大德玄奘法师的译本。它的格式不同于其它经典,它前面没有如是我闻这一段证信的序分,结尾也没有大家欢喜,信受奉行,作礼而去之类的流通分。秦代罗什大师所译也与此相同,但其它多种古译(到清季共有七种)以及在西藏的藏文心经,则仍和其它经典一样,包括了首尾这两部份,玄奘、罗什两大师译本的不同,乃由于他们的简化,心经正宗分(即常见的心经)只二百多字,首尾两部份所占的百分比数过大,为了重点突出,故删除未译。
现在把玄奘大师没有译出的部份,简单介绍于下:
甲、序分(证明分)「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在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俱,尔时婆伽梵入深明法门三昧,是时复有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观照般若波罗蜜多深妙之行,照见五蕴皆自性空,尔时寿命具足舍利子承佛威力自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佛的聚会在王舍城灵鹫山,很多大比丘大菩萨都在左右,佛入了深明法门三昧。这时观自在菩萨也正在观照般若波罗蜜多甚深微妙之行,这时就照见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皆是空幻。这时舍利子(即舍利弗)依仗佛的加持,乘此威力敬问观自在菩萨说:善男子,若欲修般若波罗蜜多深妙行者作何修习?舍利弗代我们大众而问,所说非常切要。我们如果现在想修般若波罗蜜多深妙行的人应该怎样修习呢?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寿命具足舍利子言(这里就肯定了,是观自在菩萨答复舍利子的话。近代中日的著者,有人根据「大般若经学观品」中,世尊所说有与本经几乎全同的文句,就主张《心经》也是释迦牟尼佛说的,《心经》的首尾乃是后人所增添。此说不敢苟同,佛说与《心经》一致,正表佛佛道同,且古译中有首尾居绝对多数,西藏经本亦有首尾,焉可都看成妄作。且古德对经文极为尊重,妄以己意编造经文,实为戒律所不许也。且流通分中复有世尊赞叹印证观音所说之文、殊不应全看成是伪造。
乙、流通分(结尾),观世音菩萨说咒之后对舍利子说:「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修行深妙般若波罗蜜多。」于是「婆伽梵」(就是世尊,就是佛)释迦牟尼佛从三昧起,出定后就告圣观自在菩萨说:「善哉!善哉!」两个善重复说,表明世尊非常赞叹。佛又说:「善男子如是如是。」(善男子就是这样,就是这样。)来证明观世音菩萨所说的话,就是这样,就是这样。这是世尊由衷的无以复加的证明与赞叹。我国唐代禅宗祖师证明人的开悟时说,「如是,如是,汝如是,余亦如是。」这就是以心印心。「如汝所说(就像你所说的),深妙般若波罗蜜多应如是行,一切如来亦皆随喜。」佛证明了,深妙般若波罗蜜就应该这样做。一切如来都欢喜赞欢,都跟你一样做。释迦牟尼佛说话后,「寿命具足舍利子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及诸眷属、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一切世间皆大欢喜、宣赞佛旨。」最后舍利子,观世音菩萨和他们的眷属(道友弟子)、天、人和会中的天龙八部,阿修罗等,和一切世间的修学道众,都产生了前所未有且无法形容的安乐和欢喜,此等安乐和欢喜,超越一切世间所有的安乐和欢喜,所以叫作大欢喜。向佛礼拜辞去,大众感受佛恩,感恩便要报恩;于是便宣扬赞叹本人所亲闻的般若妙法。把从佛所听到的向具有根器的人传播,这才是真的恭敬。
二、玄奘大师承受本经的殊胜因缘
我们念诵这部经,是玄奘大师蒙一位神僧亲授的本子。经过是这样的:他和唐太宗李世民很相知,李世民很敬重他,他感到有些经典翻译不够好,他想再去印度找原本对证一下,但是李世民觉得大师是国宝,不愿他冒这么大的风险,所以不肯放他出国。用现在的话,他就偷越国境,私自出国的。出发时约有三百多人随从,但因他又没有得到国家的批准,所以困难重重,回国时跟著的人几乎死光了。可见是十分困难的。途中走到一个地方,他正赶路,突然听到有人呼叫的声音,他找到一个庙,看到一个人生病了,长了一身癞,正在呻吟,他就给他医治。本来他要赶路去取经,但有人要死,不救不符合本心,就把自己取经的事暂时搁下,照顾这病人。这个病是传染的,他也不管,一直照顾他,他把这个病人照顾好了,病人感谢他,就送他一本梵文的《心经》。玄奘大师就一路念这个经。念经免难有很具体的实况。一次走到一个河边上看到很热闹,正是外道婆罗门举行祭祀的时候。婆罗门有九十五种外道,有很高的,也有很低的,有很原始的,甚至是很野蛮的。这种外道就是野蛮的,他们相信河神,并且每年拿一个活人扔到河里,就象中国的河伯娶妇一样,都是极端迷信。这时玄奘大师碰到他们,正是他们举行祭祀,而且已经指定了一个人,要把这个人扔到河里去。这个人有家眷,他要与家里人死别,自己也哭,家里人也哭。正在这极度悲伤的时候,突然看见一个外国人(玄奘大师)来了,就决定把这个外国人送到河里祭祀。家属都很高兴,把玄奘大师用绳子捆起来,要把他往河里丢。他这个时候看到大众无理可喻,也就无话可说了。只是有个要求说:「我们出家人都要修行,要念经的,你们送我祭神,我也没有办法,你们让我念念经好不好?我死之前想念念经。」大众说:「好吧!你念吧!」他拿起《心经》就念。念到第三遍时,天地变色,飞沙走石,这些人害怕了,忙说,这样的人我们不能得罪,赶快把他放了,并且给他磕头。于是玄奘大师非常感谢给经的和尚,等他取经回来,循原路去找;不但这个和尚没有了,就是当初那个庙也找不到了。于是就感觉当初所遇不是世间的凡人,这是《心经》到玄奘大师手里的经过。玄奘大师翻的是这部经,我们念的也就是这部经。玄奘大师得到神僧传授本经,一路消灾免难,证明《心经》威力无穷。般若妙力不可思议,更重要的是显示了经中般若妙义无上尊贵不可思议。以下步入正文,我还不是正式讲经,只是宣说一下我对《心经》的点滴体会。
三、经题
常念《心经》的经题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括弧中的「摩诃」,见余译,「摩诃」就是大、多、殊胜三方面。意义很多,往往就不翻了。「大」不是大小的大,就是说这个道理是极其究竟,彻底,离开我们世俗的相对的这些概念。这是一个绝对的大,不是对比。这个火炉和房子比,说房子大,房子和楼比,它又小了。世间上哪有什么大小,小的就是大的,大的又是小的,都是相对的,这个大不是比较的,是绝对的,「多」「胜」也都是这样。
「般若」也是梵文,我们可以把摩诃般若翻成大智慧,这都很勉强。因为翻成我们的话表示不足,翻成智慧就很容易和汉文的智慧这个名词相混。我们常说的智慧,再说就是聪明,再一混变成伶俐。世上这种聪明伶俐成了智慧了?恰恰相反,世智辩聪是我们学佛的八种障难之一,跟聋子瞎子神经病是一样的,成为学佛的障难呀!这样混淆就失掉了原文的意思。经中的智慧,是一种怎么能够了悟实相,契入证入实相的智慧。实相是什么,我能够悟;我不但能悟,而且能够证。也可以这样说,实相就是佛的知见。所以《法华经》说:「十方的如来,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只是为了一件大事,一个大的因缘,所以出现于世。什么事?就是开示悟入佛的知见,就是要向众生开显佛的知见,宣示佛的知见。众生听到这些开示,就能开悟明了佛的知见,入佛知见就契入,证入。众生本来是凡夫的知见,所以大事因缘是什么呢?告诉我们什么是佛的知见,我们就从我们的知见逐渐的:有的快,有的慢,快就是顿法,慢就是渐法,把我们原来的知见舍弃了,换成了佛的知见。般若是什么呢?就是这样的智慧,你能够明了,了解,悟到佛的知见是什么,然后就做到、证实到佛的知见。说句很粗俗的话,佛的思想(当然佛不是想,这是打比方的话),成了你的思想了。不是一个勉强的,这个事情就像要追随一个领袖,要把领袖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那你就自然地、忠实地接受领袖的领导。现在要比这个例子更深一步,是知和见。佛之所知,佛之所见,把佛的知见转成了我们自身的知见。而佛知见是我们本有的,只是我们现在是迷惑了,所以成为众生知见。般若就是这样一种智慧,不是一般的聪明。你能拿诺贝尔奖金,你能写出多少好文学作品,都不是般若。
般若一体而有三义:(一)实相般若,(二)观照般若,(三)文字般若。(一)实相般若是观照与文字的本体,实相不是有相,不是无相,不是非有相,不是非无相,不是也有也无相,永离一切幻妄的相。可是体性不空,遍为诸法作相,具足过恒沙等等性德的妙用。六度万行都是本性所具所起。(二)观照般若如实相之本体而起照用,照时仍是寂然不动。(三)文字般若如实显示本体与观照。以上三者即一,实相是观照与文字的体,观照是照实相照文字,文字是表达实相同观照。学人从文字般若入手,而起照用,一旦契悟,入于实相。实相是体,文字是相,观照是用。
「波罗蜜多」是梵文。可以译为「彼岸到」和「度」(即六度之度)。生死岸中很苦,这一生变人道,不信佛的人来生保人身不容易。你要是儒家,仁、义、礼、智、信这五种都具足;或在佛道里要守五戒,若不达到这个水平,人身保不住。信佛的人很少。有仁、有义、有礼、有智、有信,这也是稀有的人。既然稀有,就是说来生能变人的人很稀有,所以很苦。变畜生,落汤的螃蟹,在锅里活活地蒸死。鸡、猪、羊等等动物,都得被杀。并且子子孙孙注定了都是被人吃的。谁愿意自己的孩子被人吃,但猪等就注定了。变成鬼就更苦了,鬼比动物还苦,喉小腹大,不能饮食。重罪的鬼判入地狱,鬼在地狱中是极苦的,一日之中生死千万次。六道中比人好点是修罗。阿修罗很聪明,很能干,很有神通。但是他心不纯,不善,他忌妒。另一类是皈依正法作护法、是好的。还有一类忌妒释迦牟尼佛,总想破坏,怕人皈依释迦牟尼佛减少了自己的群众。这类阿修罗忌妒障碍,破坏佛法,死后堕地狱。六道中最高是天界,外道想升天,但升天还是在六道里头。外道以升天做为解脱,佛教以升天看成堕落。因为本来是佛,你现在跑到天界里去了,没出六道,早晚一天要转入三恶道,很可悲。不能以眼前的幸福认为问题都解决了,未出六道早晚还会变猪、变狗、入地狱,所以在六道中同处于堕落,这是此岸。(是指生死六道轮回这一边)。诸佛以大智慧,勇猛修行,觉悟正道,永离苦趣,证入涅盘,这是彼岸。一切都寂灭了,寂灭就得到真实的乐。所以佛菩萨是常乐我净,所以涅盘是彼岸。中流就是烦恼流。为什么我们度不过去?烦恼无尽就度不过去,能越过这些烦恼就到彼岸了。到了彼岸,就是从生死这一岸到本自无生也就无灭、常乐我净、寂灭为乐、圆满无碍的境界称为彼岸。「波罗蜜多」原来直译为「彼岸到」,现翻成「到彼岸」。所以,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就是大智慧到彼岸。
「心」,经题中「心」字的涵义有两个:一个是中心,心要与核心的意思。佛说般若二十二年,佛说法一共四十九年,几乎用了一半的时间,足见般若的重要。经中说:「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如盲,般若为导(又云般若为目)。」般若经很多,《大般若经》六百卷,而这个经最短只有二百多字,如同般若中的心,心是中心的意思,核心和心要的意思。例如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心。大乘佛法是全部佛教的核心,般若是大乘佛法的核心,而《心经》是般若经典的核心,所以称为《心经》。二者,心是指明当人的本心,人人都有一个真心,但我们现在本有的真心被妄心所遮盖。现在这个我是个妄我,不是真的我。我们现在不实,我们在上当受骗。我们的真心,释迦牟尼佛在成佛的那一刹那就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任何一个众生,不但在座的你我,任何一位,就如飞的苍蝇,小小的蚂蚁,以至于作为地狱中的鬼,都有和佛一样的智慧,和佛一样的德相。这是我们的本心,具有如来智慧德相的那个心,就是我们的`本心,是我们妙明真心。这一点是我们学佛的最要紧的信念和基础。要相信自己的心。这是释迦牟尼佛成佛时说的第一句话,对于这一句话不相信,虽能信佛说的其他的话,你就没信到根本上,而是信到一些枝叶问题上。要相信这个心。佛接著说:「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我们有这个心,为什么你没有佛那么大的功德和神通妙用?就因有妄想、有执著,自己把自己束缚住了,所以就不能证得。所以我们的一切经典,一方面显明这个真心,叫你恢复你的本心;一方面是帮助你扫除这些妄见,去掉这一切妄,你本有的真就自然显现,所以跟道教不一样。道教叫九转丹成,炼丹,修婴儿,一次又一次的尸解,要修出一个什么,证出一个什么来。佛教是说,我们本来就是,众生只是错了,只是睡著了,正在做梦,种种颠倒。你把梦醒了,叫醒你,一醒就完事了。「如梦幻泡影」,在梦中被老虎吃了,何须找人帮助打老虎,只要拍醒你就没事了。本来没有老虎嘛!就是这么个事。所以我们要明白,我们都有本心,我们的修行方法也就是如此,不是真的把老虎赶走,赶走老虎干什么?老虎是虚妄的,你梦里才有老虎呢,你醒了之后明白了,原来是个梦。所以这是般若之心,所指是我们的真心。
这个「心」字在《金刚经》中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如是生清净心」,「应生无所住心」。在《观经》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以上两经中的「心」字,即是本经经题中的「心」字。藕益大师在《心经释要》中说:「此直指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即是三般若也」。既然我们当前一念介尔之心就是三般若,足见一切般若经典和一大藏教无非显明当人各各的自心。而《心经》正是一大藏教的核心,所以直截了当称为《心经》。大师又说:「实相般若……达此现前一念即实相。」「观照般若……照此现前一念即实相。」「文字般若……显此现前一念即实相。」「是故此心即三般若,三般若是一心。此理常然,不可改变,故名为经。」大师开示精妙绝伦。《华严经》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故当人本心与佛无别,若能了达现前之念即是实相,亦即了达当人之心即是佛心,心佛两者毫无差别,若能了达即是实相般若。若能观照现前一念,虽是水上生波,但全波无不是水,凡有动念何非实相,这即是观照般若。文字般若只是显示本体与照用,显明当前一念即实相。
「经」。「经」是通名,「般若波罗蜜多」是本经独有之名,称为别名。经的涵义是贯摄常法。贯通古今(贯),广摄一切(摄),此理常然(常),永为法则(法)。可见经题概括很深的意思。古云:「智者见经题,便知全部意。」有智慧的人看见经题,这个经的全部意思也就知道了。
四、经文
「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这是大士的两个名号。《普门品》是观世音菩萨,正好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昨天来了一位核电站的朋友,他母亲信佛很虔诚,常念观音。他开飞机突然发生障碍,在很危险的时候就听见有人告诉他,你应该如何操作,他完全照著做,结果平安降落。所以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庇护我们一切苦难中的众生。这人的妈妈念观世音菩萨得到观世音大士的加被。大家只要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功德都不可思议。那怕平时不念佛的人,在急难之中,临时抱佛脚都有用。你只要肯念,就会有明显的感应。我们这莲华精舍有一个同学,他是留学生,从美国回国不久,结婚了。一次坐飞机,觉得今天飞机很不平稳,等一会儿就看见驾驶员从驾驶仓的门里出来了,向大家宣布:「今天飞机的机械出了故障,我没有本事使飞机到达目的地了。所以大家你们各自决定吧!愿意跳伞的就跳伞,愿意如何的从便,总之我是没有办法了。」说完了,他就回到他的驾驶舱。全舱的人先一听很意外,思想还没转过来,等思想一转过来一片哭声,命在旦夕。这个留学生说,当时第一念是知道这事危险了,但心里想的倒不是自己怕死。第一想到的是新婚的爱人和孩子,我死了他们怎么办,刚结婚,孩子还小,先动了这一念,再动一念是什么呢?他突然想到,我们中国不是有菩萨吗?当时他的思想活动就是这样,一听这话知道是要死,首先想到老婆孩子很可怜,再一想中国有菩萨,就念起观音菩萨来了。他虽然不信,可是在这种生死关头的念,往往比平常在佛堂里念要恳切。只是一片求救的心,念著!念著!他就看见观世音菩萨现身了。他就大声喊说:「大家不要哭,你们哭没有用。」他就把自己看到的事情一说:「我已经看见观世音菩萨了,决定是有,我们大家一块儿念。」这时大家一想,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没有别的道路,大家就念吧!所以全舱就都念了,念著念著,大家不知念了多少时间了。就都一心去念了。念得很诚,很专一,也很自然,渐渐觉得飞机平稳了,很平静,很平静,大家闭著眼睛不知道,只是一心的念,忽然接飞机的人把舱门打开来接他们了,到了!大家喜出望外,飞机已经著陆了。而驾驶舱的门不开,别人把驾驶舱打开,看见开飞机的人昏死过去了,他穿的飞行服都汗透了,当然有医生急救了。他睁开眼第一句话,「你去问后舱的人干什么来著?今天我是绝对没有办法把飞机著陆了,不知他们做什么了。」机场人问客人:「你们在后边干什么哪?」他们说:「我们在念菩萨。」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所以《大乘无量寿经》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很多很多证明,有许多事情甚至超过古代的《观音灵感录》。我知道得很多,但没有时间去写,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要把这些写下来可以写很厚的一本书,都是很直接的,不是辗转道听途说的。
本经大士名号是「观自在」,「观自在」表示观照般若已经自在无碍了。再者,观什么呢?先师夏老说:「观自,身体是自否?那是假的。」所以要观真我,即是观自性,自家的主人翁在不在,是不是在做主,是不是被妄心所蒙蔽。夏师又说:「如不知观自己,不知自在不在,则不能算入门。」「菩萨」全名是菩提萨缍。菩提是觉悟,萨缍是有情,合起来是觉有情。把菩提萨缍简化称为菩萨。所以看见名字就知道,不但自利更要利他了,不是自了。藕益大师说:「智契实相则自利满足,智宣文字则利他普遍,故名菩萨。」这是能行般若波罗蜜的人。
前面说了,在法会上释迦牟尼佛入定,观世音菩萨也在行很深的般若波罗蜜多。「深」就是深浅的深。加一「深」字就分别于小乘也能修习的通(天台宗通教指大小乘相通之道)般若,而是只有大乘才可以明白入手的般若。唯有大乘行人才能信受奉行,所以称为深般若波罗蜜。在修行深般若的时候,「照见五蕴皆空」。「照」即观照般若的照。「蕴」是蕴藏,遮盖的意思。我们刚才说了,人人有佛性,为什么佛性不显呢?就是因为这五样给遮盖住了。五蕴是色、受、想、行、识。色蕴是物质这方面,一切万物,凡眼所见,耳所闻,鼻所嗅,舌所□、身所觉,以及意所想到的东西都是色蕴。受蕴,例如,我们现在看见了风扇,看见有一个东西,这个就是色蕴。我们一看,脑子就有所领受。内心生起一种领纳的作用,来领纳乐境(乐受)、苦境(苦受)及不苦不乐境(舍受)。想蕴就是种种思想,当内心与外境接触时所引起的思想活动,如了解、联想、综合与分析。而我们这个想是念念不断的,念念迁流就是行蕴。识蕴是我们能够了别、认识,例如上述风扇转动发声。人最初只听到声音,随即知道是声音,这是耳识;同时传达到意,能分别了知这是风扇转动所发的声音,这就是意识;意识是了别,这个了别的念头相续不断,似水长流,前浪后浪滚滚不停就叫作行蕴。所以行蕴以迁流为义。至于受蕴,当听悦耳顺心之声就欢喜,听到刺耳违心的声音则烦恼,所以它以领受为义。受想行识四蕴属于心的,因为心、身两方面,心上的障碍更多。所以五蕴里,四个说的都是心,都是精神方面的,只有一个色蕴是有关物质方面的。五蕴都遮盖我们本性,是妙明真心的障碍。
「照」,无心就叫作照,有心叫作想。我们也念《心经》,也能讲经,法师也能说五蕴皆空,但是他并没有度一切苦厄。因为他不是照,他是有心叫作想;观世音菩萨他是照,他能照见五蕴皆空。照的意思是离开我们的妄念,像镜子照东西一样,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一根头发也不会给你照错,毫发不爽。但是镜子没有分别,没有爱憎,不留痕迹。照像的底片照了一张,再按一下就不行了,留了痕迹,再照就照重了,就毁了;镜子没有这样的事,你照一千次、一万次,都是一点儿也不会错的,他就是无心。你这个「像」,你东西没来的时候,它不会来迎接你,东西走了以后,马上就不再留一点痕迹。这就是它没有取舍,没有爱憎;也不是说白种人我就多照你的优点,黑种人我就不照你的优点,都没有分别。它无心,无心所以清楚,这就叫作照。也就是观照般若。观世音菩萨「照见五蕴皆空」,藕益大师说:「五蕴无不即空假中,四句俱离,百非性绝,强名为空耳」。也就是说,五蕴没有任何一蕴不是空谛,假谛,中谛。提出五蕴皆空,这是空谛,但有五蕴的假名,这是假谛,两方面合起来,即空即假,便是中谛。因之它们也就离开了「有」、「无」、「非有非无」、「亦有亦无」这四句,既离开了四句,便自然不堕百非。现称之为空乃勉强之说。实际应说是第一义空。
「度一切苦厄」,苦是痛苦,厄是穷困疾厄。苦有各种各种的苦,基本的,人生有八种苦,生、老、病、死,都是苦。在母胎的时候很苦,出生与刚降生的时候都很苦,这是生苦。等到老了,跟老年人谈谈,也就要诉苦了,美国人说,儿童像在天堂,老人像入牢狱。这儿有病,那儿酸了,这儿疼了,吃东西也不行了,听东西也费劲了,行走也困难了,甚至脑力也衰了,好多年青时所能享受的,这时候都享受不到了。老是一苦。死是一苦不用说了,说我难受得要死,那就是说死是最难受的。佛说:如活的乌龟,你把它的壳儿扒下来;一只活的牛,你把它的皮剥下来。人之死所受的痛苦是难免的,还有病苦,「病来方知健是仙」。可见一生病便不是神仙而是受罪了。在生老病死四苦之外,还有怨憎会苦,这个人就是跟我有意见,怎么也不行,偏偏碰到一块儿,或做你的上级,或做你的朋友,做你的邻居,甚至于成为你的眷属。为什么有的人离婚,这是怨憎会,与别人都很好,就是这两个人要吵,这是很苦的一件事,怨憎相会。有的人一生怨憎相会,所碰到的都是不如意,到处都有人事问题,到处很苦恼,非常苦。这是八种苦中的一种,「怨憎会」,相怨相憎,偏偏相见。有的人最好不见,偏偏天天见面,偏偏要来找毛病。这是怨憎会,人生不免,知道这个我们就心平气和了。「爱别离」又是一苦,你最喜欢,你最爱的人偏偏要别离,所以生离死别,死别当然是最后一次,但是生离的情况大家都会遇到,相爱的人偏偏要别离。「求不得苦」,不管是谁,你总会有一件事是你要求而求不到的,例如成吉思汗,他那么大的武功,什么敌人都被他打败了,他想求的事情还是求不到。他想求不死,找多少道士,最后给他做了个结论,这不死是不可能的。求不得苦,终有求不得的。一个根本的苦是「五蕴炽盛」,色受想行识这五种东西荫盖了你,它很盛,使你的妙明真心不能显现,因此你有烦恼,这是苦的根本。所以称为八苦,八苦交煎。
观自在菩萨在修习甚深的大智慧到彼岸时,以般若妙慧观照五蕴了达五蕴并非实有,当体即空,又不是空无,乃是第一义空。于是「度一切苦厄」,使自己身心出离分段与变易两种生死的苦因和苦果,也令全法界众生同出生死的苦因苦果(根据《心经释要》)。初机听到这话,不易信受。自度生死还易信,怎么能令法界全体众生同出生死呢?应知菩萨发心,便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在修耳根圆通「寂灭现前」时,便得两种殊胜,上与诸佛同一慈力,下与众生同一悲仰,证入了三无差别的本心,自心与众生无别。所以自身心出生死,众生同出生死。般若妙用难思,这就是波罗蜜多。
在首尾三分俱全的译本中:修习般若波罗蜜多深妙行的人应当怎么修习呢?他提一个问。观自在菩萨答复舍利子所提的问题,所以首先称他的名字,舍利子。由于关键是「照见五蕴皆空」,所以首先要谈五蕴和五蕴皆空。五蕴头一个是色蕴,色受想行识称为五蕴。五蕴之中以色蕴是空最不好领会。色是看得见的,摸得著的,听得到的,这样一些能感受到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现在听到「色即是空」就不能理解。明明有个风扇在转,可以看得见,有风吹到自己身上,明明是有,为什么说是空?众生颠倒就在这个地方。风扇是在这里,但当体即空。它虽在这里,但它就是空。不但佛法,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这样说:「物质是由于人类的错觉。」爱因斯坦又说:「宇宙中的存在只有场。」磁有磁场,电有电场。现在上海交通大学已经证实人体有场,人的身体能形成一个场,像磁石一样在空间就成一个场。如要把废铁拿回来重化,就把收到很多很多废料用电磁铁一吸,其中铁就吸上去了,这样就把铁挑出来了,为什么能把铁挑出来?因为有个磁场作用。爱因斯坦曾说:「宇宙间只有场和物质这两样东西。」底下他又补充一句:「实际只有场,物质不过是场里场强特别高(能量特别强)的地方。」所以就把目前人类头脑中,有物质存在的认识给否定了。再看所有的物体,不过是一百多种元素,氢、氧等等,种种的化合而成了千变万化的种种物质。一切原子不过是带负电的电子,带正电的质子,还有中子所形成的。所有这些颗粒都带有二重性,一重是波动性,声音有声波,光线有光波,无线电有无线电波。所以无线电、电视,我们为什么能收到?就是通过电磁波。发射台把携带节目的电磁波输送到我们这里,就在我们这一小间房子里,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节目,都是电磁波的作用。波你抓不著,看不见,闻不著,一点物质性都没有,但是有很大的作用。它把千万里外的足球决赛让你看见了。另外一重是颗粒性,颗粒性就是说,能量集中的地方称之为颗粒。那么就没有什么叫物质的。现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不只是佛教徒的语言,也成了科学家的语言。在高级试验中,把粒子打破,可以得到比电子小多少万倍的东西,新的家族,许许多多种类的子,试验当中,你把它们封起来,有时有些「子」忽然间就没有了,就变空了,另外有的「子」就是在空之中又可以生出来。宏观世界宇宙也证明,有的天体在崩溃,有的天体在新生。可以从空变成有,也可以从有变成空。所以我们从现代科学来理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比过去容易了。过去我们老认为,它是明明白白看得见摸得著的东西,怎么说它是空,实际它当体就空。这些是木头,木头不过是元素,元素不过是电子、质子、中子。电子、质子、中子,不过是二重性,二重性就是波动和能量,没有什么叫木头。木头就没有了,木头空了。这个是金属,金属还是一样,它不过是电子、质子、中子,它有二重性,波动和能量,这个金属的概念也没有了。所以现代的第一流的大科学家,他们在研究佛法,一种是想从佛法中对科研的方向找到一点启示,再一种就是他们在试验中观察到的一些新的现象,他们认为不可思议,已经突破科学的领域,科学已有的规律对现在科学试验所发生的现象解释不了,他们想从佛经上找到一些启发,以求得解释。这是一个崭新的形势,所以我常说:这是世界文化大飞跃的前夕。同时,电脑的发明解放了人脑的劳动。过去瓦特发明了蒸气机可以代替人的体力,起了工业革命,现在电脑可以代替人的脑力,电脑可以替你查资料,给你计算,我写了一部书,简体字翻成繁体字,很麻烦,通过电脑去翻就会很快,电脑代替人的脑力劳动,人就可以做别的事情。这是一个很伟大的时代。
我们还回到「色即是空」上,这个地方从科学上说,东西根本就是波动和作用。能量就是作用,不是什么都没有,有这种动。再做个比方,这个试验谁都可以做,今天晚上回到家里,你把电灯都关了,你点一枝香,你把香拿来旋转,就看见一个亮的圆圈出来了。你要是按8字形转,就出现一个8字。从前演节目,把火棒点起来,可以出现各种花,哪里有这些东西?可是你看到这些东西。实实在在就是一个点著了的香头,一个点,它在动。所以佛说这一切物质如旋火轮,一个火在旋转,成了一个轮子。实际上没有这个轮子。所以只是一个东西的动相。现在我们全是动相,我们不要以为桌子是在静止,桌子的每一个每一个小原子通通都在动,原子中的电子在乱动,忙乱极了在那儿动。桌子本体也在动,我们人呢?你我也在动,有句诗:「坐地日行八万里。」人坐在地上,地球在转,转一圈八万多里,你在动,桌子也动,一天转八万里,都在动。地球自转一圈八万多里,而且地球围著太阳也在转。太阳围著它的中心也在转,这个中心也要围著它的中心在转,到哪个中心找到头,不知道。实际是不可穷尽的,一切都在动,本来没有东西,只是动,动中感觉有。一根香一动就出来圈了,没有这个圈,这是一种错觉,认为它是个圈。这就能解释「色即是空」。
再说,所谓这一切东西都是因缘而生,有种种条件,这些条件凑出来的,就形成这么个东西。例如水因风在吹动,水面上产生了波。波就因有水有风而出现的,它没有固定的「自性」。风停波息,波又回复成水。这个譬喻说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水代表第一义空,中道和本有的妙明真心。波代表色。从水中生出了波,说明「空即是色」,波又回归于水,说明「色即是空」。
「色即是空」四句为什么要重复,有个说明:第一句是对凡夫说的。因为凡夫执著这些物质的东西是实有,所以告诉你是空。破除你这样一个执著。小乘证了空,他就执著空,空成了你执著的东西,空也就同于色,故说「空即是色」。第三、四两句,两者完全是一味的,是对菩萨。菩萨本来如此。这一切本来是不二的,所以「维摩诘经」直指不二法门。我们把色跟空看成是对立的两个东西,是色便不能是空,是空就不能是色,这是形式逻辑。菩萨是圆融无碍、色空不二。
色所产生的东西既然是空,眼睛所接受的也都是空,接受也就不存在了,所引起的想当然也是虚妄的,于是表示思想迁流的行蕴也是虚妄的,那些了别当然也是虚妄的。「色」字一破,下面的就都破了。所以「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是一个精简的笔法,否则每个都有四句: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不异空,空不异受。一直到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识不异空,空不异识。「亦复如是」概括了好多文字。
说五蕴皆空,但不可以产生断灭见。消除这些相,正是显本相。打个比方说,如果你来参观故宫博物馆,这里许多器件都是金的,我就告诉你说:这些东西都是一样的,都是金的。这句话是成立的。我又告诉你,这个是金子做的塔、佛像、坛城,彼此都是不一样的,当然这话也成立。刚才说一样的是我,现在说不一样的也是我,可是这两句话都对。因为金子代表性,性则相同,事相就千变万化。性是一样的,这就是佛性。佛性、妙明真心、实相,这些都是名词,这些名词不同,说的是一样的事情。这个佛性也可以拿磁性做比方。一个带电的电线放在磁场里它就要旋转,这是电动机的原理。眼前的电风扇就是电动机,电风扇一开就动了。另外,你要是在磁场里安装一个旋转的线圈,它就要生电,就是发电机的原理。所以磁场的作用很大,产生作用的是磁性,但是你要找出这个磁性是找不到的。磁铁有磁性,但是找磁性就不可得。通过磁性,可以理解人的自性(佛性),但你要找是找不著的。人人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正由于我们的自性,我们的本心啊,而这一切事相都是从本心本性所显出来的,并无实体,所以说五蕴皆空,唯有一心。
大士再唤舍利弗,并进一步开示说,所以五蕴诸法,当下的本体就是真空实相(空相)。以上面所举两例来说明:(一)风静波停,满池清水,波表事物,水喻空相。(二)金杯熔化,杯空金在。杯表诸法,金喻本体。两喻是同样的,水与金都是譬喻我们佛性,我们的妙明真心,这是不生不灭的。把金子造成一金杯,金没有变化,而金杯出生了。把金杯再熔化,于是金杯没有了,灭了。好像金杯有生有灭,可是金杯的本体是什么?只是金并无别物。金表真空,所以「杯」当体就是空。杯成时,金也没有生,杯灭时,金也没有灭。所谓生灭只是众生于无生无灭之中妄见种种生灭而已。五蕴如水上之波,本身就是水。看见波动,实际只是水动,水表空性,故可喻明五蕴即是空相,本自「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满天是云,黑暗的时候,太阳并没有脏。既然没有脏,也就没有什么要恢复乾净,它本来就是如此。进一步说,一切万物,从本以来是清净的,众生以分别心来看万物,认为太阳为净,乌云为秽,其实乌云与太阳平等,有什么秽浊。再者,以烦恼等为伪,真心为净,其实烦恼由于妄念,妄念源于真心,如水生波,波全体是水,并无别物。水喻真心,波喻妄念,若论本体,妄即是真,有什么垢净。
「不增不灭」,我们的本性在做众生的时候显不出佛的智慧。好像阴天看不见太阳。虽一点也看不见,但不是没有太阳了,太阳还是在。等到雨停了,太阳就出来了。正下雨时,太阳没有减少,晴了天,太阳也没有增加。真空实性连增减都没有,还有什么生死,还有什么生灭,这个东西减少减少,减到零,那就灭了。根本不减少,那有什么叫灭。
这一切诸法本来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末后综合前文指出真空本性中,本来没有五蕴。
这十二个名为十二入(或十二处),也就是前面的五蕴。因众生根器不同,乃有侧重点不同的种种方式的说法。眼耳鼻舌身是色蕴,意就是受想行识四蕴,这六样称为六根,色声香味触法,眼睛所对的是色,耳所对的是声,鼻所对是香,舌所对是味,身所对是触,风一来,吹到身上很凉快,是一种触觉。前五个眼耳鼻舌身,这是属于身的,还有属于心的,意是第六个,这六根代表我们身内的。外境就色声香味触法称为六尘。「法」字是一切事物,有形的、无形的、道理、概念、抽象的、具体的,一切一切都可以称之为法。在此是指我们不见、不闻、无香、无味、无触时,自己内心所缘的境界。这些境界实际是前五尘留落的影子。例如去年曾上泰山观日出,此时回忆旧时的景象,心中所念只是旧时泰山日出的影像,这就是法尘。就是我们意的对象,属于外境的是色声香味触法。前面说了五蕴皆空,第一个是色蕴空,色空,所以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都空了。前五尘都空,它们的影子法尘当然也就空了。再有,五蕴受想行识都空了,那当然我们的意也就空了。所以「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六根加六尘,这两个是相对的,互相起一些联系,这十二样东西称为十二入,十二入皆空。
这句话代表十八界皆是真空。界是界限,区别,种类。例如可把人区别为政界,军界,商界,教育界等。十八界的界正是此意。眼等六根成六界,色等六尘又成六界,眼识到意识是六识,又成六界,共成十八界。其中能取是六根,所取是六尘,六尘和合发起六识。例如一个设备,手能触及机体,启动开关,眼能看到屏上的形像色彩,耳能听到语言音乐,意根生意识能起综合作用,而认识这是一部彩色电视机。所以依眼根而能了别色尘的是眼识,依耳根而能了别声尘者是耳识…依身根了别触尘的是身识,依意根而能了别法尘的是意识。一般称眼到身是前五识,意识是第六识。眼看见色,内有镜头,外有要照的对象。人是活物,还有识的作用,不是简单的照相机,这是眼识。耳朵听见声,耳和声,耳是根,声是尘,能了别的还有一个耳识。所以六根六尘再六个识就称为十八界。(十八界是: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
经中指出:「无眼耳鼻舌身意」,内无六根。「无色声和味触法」,外无六尘。「十二入」都无了。因为根尘都没有,识又从何发生呢?所以十八界也空。就是把有关「人我」的五蕴、十二入、十八界这些东西让你理解了,这些都是空。你不外乎内有六根,外有六尘,再加上你识的作用,总之这一切过去我们都认为这个是我,是真实的,「心经」告诉你这一切皆无。在真实的法性中,这一切都是虚妄所显之相。如水上之波,正波动时,波整体是水,即是真空,所以说都无。让你破除人我。(第六识是分别一切的。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縻是是,什么是非;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第七识(末那识)是执我,老执著一个我。这就是说:我们之所以成为一个我,想保持自己,种种思想一来,都有个我,不知不觉都从我字出发,这就是第七识的作用。第八识称为藏识,叫作阿赖耶识,一切档案都贮存在里面。眼耳鼻舌身相当于摄像机的镜头,把在外的东西摄收进来,从第六识第七识传达到第八识,即阿赖耶识。这一切都贮存了,也就是种子,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它是真正代表你的,所以去后来先。死的时候,身体都坏了,眼耳鼻舌身都没有作用了,第六识也就不行了,第七识也不行了,还有第八识最后从身体离开,这人就是真的死。我们不说灵魂,我们说第八识。我们佛教没有断见,也没有常见。所以就高于其他一切的宗教和科学。阿赖耶识是档案室,大家现在听我说的许多话,脑子里增加了许多新的档案,档案里增加了新材料跟刚才不一样了,你跟刚才是相似,不是刚才那个我了。天天增加新的东西,所以是相似相续。它因为相似,所以不是常,不是老不变。但它又相续,所以就不断。不断不常、相似相续是阿赖耶识,即八识。现在只谈前六识。)
上面的五蕴、十二入、十八界都无,破人我执,叫做为凡人法。从「无无明亦无无明尽」起,破法我执,叫做为圣人法。从无明到老死叫做十二因缘,是缘觉主要所修之法。其内容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十二因缘,互相依赖而有,有此法才有彼法。经云:「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说明了从因缘而起的法则,例如「老死」,为什么有老死?就是因为有生,有生就必然有老死。推到源头则是由于无明,正是由于无明,生死不已。要破除这十二因缘,只要其中一处灭,就一切都灭。这是缘觉的法执,也叫做法我,破此法我,故说十二因缘皆空:《金刚经》说得很好:「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大家要知道,佛说的一切法,就是拿船做比喻,因为你要渡河,没有船不行,所以佛告诉你这些法。但是上了岸还要这些船做什么?所以「渡河需用筏,登岸不需舟」。
十二因缘又名十二支。「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是教导我们,破除十二因缘的法执,十二因缘相互联系,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也是包括我们怎么出轮回的办法。轮回不已就因这十二件事情相续不已,所以要修行,断这十二因缘。「无明」浅说很容易理解,就是糊涂愚疑、障碍你明白真理。深一点说,不了达真如一相,妄生分别执著,就成了无明。无明是我们生死的根本,愚疑是最大的障碍。无明就糊涂,糊涂后就颠倒,颠倒就会造业,造业就是行。第二个是「行」。以上就是过去生中,我们所作的因。过去生中,我们一直是糊涂造业,驱使阿赖耶识堕入母胎,一念看见父母的情况,一动□念就跑到胎里去了。这就是今生生命的开始,这是「识」。在胎里慢慢长大,还不能形成一个人,这是在胎中身心渐发育之位,已有受想行识等名字,这是心法,所以叫做「名」。还有眼等,这是色法,所以全名是「名色」。第五「六入」,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都慢慢成长起来了,就是快出胎之位,叫做「六入」。第六「触」,出了胎之后,便与六尘相接触,在两三岁的时候,对外界的事物只是接触而已,他没有什么思维和领略。再大一点,到了六、七岁就能领略一点,也会说话了,很多事情都知道了。第七「受」,六、七岁便对事物有苦乐的感受。(三)至(七)这一段就是今生的开始,是我们从过去生中所得的果,是前生决定的。所以小孩有的聪明;有的不聪明,有的听话,有的不听话,这一切由于过去所造的业,通过识而带来的。第八「爱」,既能领受,便贪爱种种美妙事物。十四、五岁的时候就有强盛的爱欲之心。于是今生又迷惑了。第九「取」,成年之后,对所爱之境贪求不息执著追取。不仅仅爱而已,必要得到就是取。爱和取是现在我们所生的迷惑,为什么你要喜欢这些?本来是空,这是错觉,你偏偏要喜欢,本来是不垢不净,你偏认为他清净美好。妄生分别,妄自取著,爱和取就是现在的迷惑。底下第十就是「有」,由于有爱有取的烦恼,做种种的业,定招有当来的果报。(八)(九)(十)三支是现在所做之因,要招来生之果。(十一)「生」,既造种种之因,来生定又于六道四生之中受生。(十二)「老死」,出生之后当然还是要老死,这二支就是来生的果。这十二因缘修的时候,你从某个地方一截断,你或从爱取断,或从无明照破,让它不是这样相续不已,使这种东西不是老按这种规律支配你,那么你就出离生死了。缘觉修的法就是如此,确实可以了生死,可以成为辟支佛,是小乘的极果。若是大乘菩萨就能了达十二因缘,三世循环、一切境界、因果名目都是水上之波,如梦如幻,故曰:「无无明」乃至「无老死」。举出首尾二支,则其中十支皆可概括。经中又说:「亦无无明尽」,乃至「亦无老死尽」,是破法执,本无无明,再说尽或不尽都成戏论。「乃至」两字同样是带过其中十支。
再者,进一步体会「无无明」的深义,在佛将入涅盘的时候,入种种境界,入种种禅定,入种种空间去找这个无明,找无明找不到,于是说无明不可得。无明要是不可得,无明都没有实性,无明就没有了,这是《涅盘经》中,世尊,大悲慈父给我们的最宝贵的开示。入种种禅定,种种境界所得的结论,就是佛找无明实性不可得。「无无明」,所以这是顿法的关键。你要对这个问题体会很深,根本没有无明,你又本来成佛,你跟佛还有多少距离?所以是有顿(刹那成就)、有渐(须三大阿僧只劫),就看你自己的根器,你能信多少。大家想想是不是。释迦牟尼佛告诉大家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是因为无明,就因为妄想执著成为众生。但是无明实性找不到,譬如是做梦,梦见老虎吃你了,或者跟一个美女谈恋爱,这种种惊吓,种种欢喜,梦一醒全没有了。所以只要醒醒,梦就完了,不须把老虎赶掉,请大家捉老虎,用不著呵。日本有个笑话很好玩,一个人愚疑,他做梦(日本人很喜欢喝酒),梦中得到一瓶很好的酒,他马上要吃酒,酒很好,要烫了吃才好,于是叫他的老婆给烫一烫。就在叫老婆烫酒的时候,他忽然间醒了,醒了一想是个梦,很遗憾,酒没吃成,早知道如此不烫就吃就好了。哈哈……很可笑,众生就是这样。实在是做梦,这一切都是空的。梦中有老虎,根本不存在,大梦一醒,原来自己安卧在席梦思的床上。一切现成,本来是佛。所以永明大师说:世尊涅盘时关于无明不可得的开示,众生应拿骨头做笔,皮做纸,血当墨来书写报恩。大乘经中说:菩萨要断尽四十二品无明,方才究竟成佛。为什么此处又说「无无明」?这可用一个比方来说明。水(喻佛)与冰(喻众生)都是氢二氧一,毫无分别,可是水无碍,放在任何形式的容器中都能适应。冰就有碍,处处都不能适应,原因只在水已凝结成冰。毛病只在凝结(结字很巧,恰恰就是结缚的结字),于是就有碍了,可是请你找出这个「凝结」是什么?不可得。「凝结」譬喻无明,众生因有无明就有凝了。可是无明不可得。
苦集灭道叫做四谛法。含义是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这个话又是倒装的。因为有集才有苦,修道才能灭。人生是苦,真实不虚,就称为苦谛。一切可以招引苦果的种种恶因,例如无明,爱见等烦恼叫做集谛。一切苦恼永远消灭叫灭谛。一切圣道(道即道路与方法)修了能灭除苦恼的叫做道谛。谛是真实不颠倒之义,人道的八苦在「度一切苦厄」处,已经介绍过了。八苦交煎,苦恼无边,所以首先是知苦,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苦这么可怕,我们要消掉苦的因,苦的因是烦恼、造业。由于这些因就要受到苦果;为除苦的因所以要断集。烦恼、造业种种恶因不出现于我们的心、身、口,希望苦恼永灭,这就是灭谛。怎样才能灭苦,修习三无漏学,六波罗密,八正道等等圣道,即是道谛。声闻乘行人,厌苦乃断一切苦因,羡灭尽烦恼之乐而修道,以此为法是即声闻的法执。大乘菩萨了知根本无无明,也就没有烦恼,也就没有苦,都是事相的显现,都是梦中事,醒来之后就没有这些事。当体全空,只是一心,本来无苦无集,醒来就是,无道可修。故曰:「无苦集灭道」。阿罗汉修的四谛法也破了。
「无智」。菩萨修行成佛,就是把八识转成四智。前五识转成所作智,第六识意识成为妙观察智,如镜照物,观察得很清楚,但是没有受影响,没有分别,没有痕迹。第七是执我,末那识变为平等性智。执我有自、有他就不平等。自他都一样,一切都同体,就转为平等性智。第八识变为大圆镜智。这也是个比喻,镜子无所不照,一个又大又圆的镜子。我们的镜子是平面的,只照一方,如果镜子是大的圆球,就无所不照。这个智慧无所不照,称为大圆镜智,成佛的智慧,所以佛就是把八识转成四智。
这为什么说无智?就是说,转识成智还是在你没有成佛之前,修行道路上的事。真正到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候是什么呢?就是这句话: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不是还要你转,你本来就具一切如来智慧。成所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大圆镜智,本自具足,不是你修持转而得的。所以「无智」。又《破空论》说:「是故此心即三般若,三般若只是一心。」般若者,殊胜大智慧,只是一心,智如波,心如水,水上生波,全波是水,只是一心,故曰「无智」。
「无得」。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成就无上正等菩提。所谓新成只是恢复原来的本有,若有新得,就会有所增。(原是一百,又得一,应为一百零一)经中前已示明「不增不减」,若有所得,就会有所增,便与经意相违。故《金刚经》说:「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是「以无所得故」的含义。
这里从西藏本补充一句做为参考。「是以无苦集灭道,无智无得亦无不得」。就怕你落空,一切都无,流于断灭。
「菩提萨缍」这一句的衔接,在中国、日本皆有两种。一种是菩提萨缍紧接前文作为结束,成为「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缍」。一种是放在后头作为开始,藏本译文正是这样。西藏跟印度相接,彼此间的大德往返很容易,两国的往来很频繁。所以很多经典是到了西藏,没有传到大陆,还有好多经典到了西藏,西藏就翻译了,中国没有翻译的也不少。所以现在大家对于西藏的佛教很重视,它有一些经典是大陆、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印度也没有了。还有一些它已经翻译成藏文了,而别的国家还没有翻译的。西藏还有个特点,他们翻的东西也是求准确,比如《阿弥陀经》,鸠摩罗什翻译,六方佛赞,东、西、南、北方,上、下方。真正的原来的梵文本是十方佛赞,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角,都有很多佛在赞。玄奘翻译的就是十方佛赞,和西藏翻译的相同。至于「菩提萨缍」连接下文,日本宏法大师也正是这样主张。
「菩提萨缍」就是菩萨,因为是无所得故,依止般若波罗蜜多,就心无挂碍。若老存有所得心,就走不上般若的道路,要有所得,就有所求了,有所求就有所为,那么都成了有为法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法就不是般若了,所以就必须除尽有所得心,方能行至行不到处。这个般若,是大家行所不能到的地方,你要行到,必须把有所得的心,除得一乾二净才可以。这个地方我们就很清楚了,菩提萨□是以无所得故,因为无所得故,你就无求无为。你无求无为,才能依止般若波罗蜜多,时时观照眼前的万事万物当体就是空。如梦中物,梦中见老虎真实是有,要咬自己,而其实完全是虚妄,用不著害怕,对于一切都应这样对待。时时处处长久地这样观照薰习,到纯熟时就能够对境无心,妄念不起,这是自然的不起,不是强之使无也。若离妄念还有什么牵挂障碍。故经曰:「心无挂碍」,也就自然「无有恐怖」了。
无有恐怖,就自然「远离颠倒梦想」,颠倒是一切不理智的思想行动。颠倒者,凡夫有四倒,二乘有四倒。凡夫的四倒是把不净的当乾净的,把无常的当作常,把没有我的当做我,把苦当做乐,这是凡夫的四倒。
凡夫的四倒为:(一)以不净为净:明明是一些很脏的东西,大家看它很乾净,实际都是些很污秽的东西。人就是一层皮好看,揭掉一层皮,恐怕谁都不愿摸一摸,都是些血肉模糊,到处都是虫子,这只是一个行走的厕所,哪里会乾净?哪里会美丽?凡夫就觉得美好清净,这是以不净为净。(二)以苦为乐:这个世界一切都是苦,没有享乐,顶多只有一点点的享乐,如刀口上的一点蜜,很锋利的刀口上一点儿蜜,舌头一舔,刚□到甜味的时候,舌头就破了。这是八苦交煎,可是大家不觉悟,乐此不疲,在里头终日忙碌,为衣、食、金钱、恋爱在那战斗、拚命得很苦。(三)以无我为我:一切本来无我,那里找一个我?镜子里看看,当年的我不知那去了。谁都是一样,一切一切,老朋友一见面都变成头白面皱了,那个算是我呢?而这个我,是个主宰的意思,而自己焉能主宰,都是业缘牵引,以无我为我。(四)以无常为常:一切事情都是无常,偏把无常当作常,这是凡夫的颠倒。本来时时都在转变,转眼间都变化了,无常,什么都在改变,人生百岁,便把一百年认为是无穷无尽,拼死在那营谋。这是凡夫的四倒。阿罗汉也有四倒,到了菩萨是常乐我净。
阿罗汉的四倒为(一)阿罗汉认为一切都无常。他又颠倒了,菩萨是常。(二)阿罗汉认为世间不净。但常乐我净、清净本然,极乐世界一切都清净。阿罗汉以净为不净,又一倒。(三)阿罗汉证人我空,可是菩萨是真我,妙明真心,常乐我净嘛!阿罗汉有我说无我,又是颠倒。(四)以乐为苦。阿罗汉知苦断集,而菩萨境界,慈悲喜舍,是喜。常乐我净是乐,皆大欢喜。到了大乘境界,皆大欢喜。二乘境界不得其乐,只是执苦。这是二乘的颠倒。
《心经》是文字般若,体会其中深奥妙义,而起观照,五蕴皆空,一切不可得,反复薰习,渐渐入于无为,远离凡夫四倒、阿罗汉四倒、种种颠倒见,并且远离梦想,梦想即是妄想。观照纯熟,妄想自然不起,一念不生,这就叫做究竟涅盘。阿罗汉所证只是人空,没有证法空,只是有余涅盘。大乘则人法俱空,证无余涅盘。涅盘之义是寂灭或翻圆寂。涅盘有三德:(一)法身,(二)般若,(三)解脱。因般若才能从无量烦恼中得到解脱,而成解脱德。至于法身德,也须般若德才能恢复本身的法身。迷时不知,智光明照才能显现。
不但是菩萨依般若而修,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一切诸佛也都是依般若而得最高无上之正觉。十方诸佛从最初发菩提心,中间行菩萨道,直到最后成佛,没有不是以般若为先导,所以般若称为诸佛之母。「阿耨多罗」,可译作「无上」。「三藐三菩提」译为「正等正觉」。合称无上正等正觉。这是所证的最高无上之果。至于以前一直讲「无得」,此处突然出现佛得无上正等正觉,这正显中道,无得之得,才是真得。得而无得,佛不作是念,认为自己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密咒为什么称为密,因它的奥义不是众生的思维所能了达。般若也正是这样,「众生之心处处能缘,独不能缘于般若」。此两者都是不可思议,所以用咒来形容赞叹般若。故云《心经》的深般若即是「大神咒」,因为同具无比的妙用;「大明咒」,因同具智光普照之相;是「无上咒」,因都是以实相为体。是「无等等咒」,般若与咒同是一心,无有一法能同此心相等,此心能等同一切诸法,令它们同归实相正印。故知咒与般若都能「度一切苦厄」,能惠予众生真实之利,「真实不虚」。
以前经文是显说,观自在菩萨指出般若即咒,此处经文是咒,乃是密说,指示咒即般若。所以本经显密圆融不可思议。即有言说又有离言说。可是无言说中,正说般若妙法:有言说中,正含无边密义。所以□益大师说,此咒「正以不翻为妙」。
总之咒最好是不解释,因为你解释,只是把咒中无量的意思中说出一两个,反而是局限了。你现在要体会本经,从有说到无说,从显到密,到离开一切思想,离开一切含义,就更殊胜。所以不需要解释。因为它巧妙就是从有说的文字到无说,从可思议到不可思议,从显到密,如果你把它翻出来,通通变成可以理解的东西了,它的密意就消失了。禅宗往往单提一句无意味的话头,也就是离开你现在这些思想、这些道理,叫你体会你本来面目,你的本性,你本来的妙明真心,所以密咒同样也是如此。
五、《心经》是一切众生出苦慈航
这是先师夏莲老讲《心经》时的一句宝贵开示,现在引用作为本文结语,正是画龙点晴。修行无论那一宗,都必须以般若为导引,才能直趋觉岸。般若有三:(一)实相是体,(二)文字是相,(三)观照是用。从文字起观照,从观照入实相。可见从闻法到证果之间,所依的只是般若的照用。这个照用不是局限于道场佛堂之内,而是根据自身领会,贯彻到一切日用(办公、管家、待人接物、饮食起居、,运动游戏等等)当中,使人们记得、认识、了悟五蕴皆空,诸法空相,而自然离开挂碍恐怖,颠倒梦想,自然渐入大觉之路。道理不再多说,只举一个有趣的事例,一小则日本的故事,可以做为参考,结束今天谈话,也就说明我们只要有智慧在心中,就可以免除很多烦恼。
日本有个一休和尚,很小就很聪明。在他八、九岁时,一天他的师父出去了。他就在玩,跑到方丈室,看见师兄在那儿哭,师兄比他大几岁,哭得很伤心,他说:「我们是学禅的人应无所怕,不应该哭,你哭什么呢?师兄说:「你不知道,我这儿不得了了,师父就是这个盒子最宝重,从来不许我看、不许我动,不知什么东西?我就想看,想动;今天师父出去了,我就把这个盒子偷偷打开来看,是件瓷器,我不小心给摔了,师父回来我怎么办呢?我今天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哭了。」一休说:「你不要哭了,说是我摔的。」师兄说:「那我对不起你,你要受责打怎么辨呢?」两个都是小孩,最后商定,今天师兄应得的馒头给一休吃,让一休承认瓷器是他摔的,他拿著一包碎瓷走了。师父回来了,问一休:「在干什么?又在玩?」答:「没有,我在参禅呢!我参究问题,我在用功。」师父问:「你参什么?」一休说:「我参一切都无常啊!究竟有没有一个人能够不死呢?如果能够,有什么办法可以达到呢?」师父笑了说:「咳,糊涂啊!没有,都是无常,没有例外,哪有一个人老活,没有的事情。」一休又问:「噢,是这样。人是这样,东西呢?」师父说:「东西也不能常存,法是一样的,都是无常,没有一样东西常有的。一休又问:「是这样,咱们最心爱最喜欢的东西要坏了呢?」师父说:「那也没办法,一切都是不能常存的,时节因缘到了它就要坏,那有什么办法。」一休交出一个布包说:「师父,这儿就有一个时节因缘到了,坏了的东西。……」师父看了也就一笑了之,没话可说。所以我们心中如果有智慧,碰到忍耐不住或舍不得的事情,也就很平静。从这小事,我们可以体会观照般若的妙用。我们在生活中,根据这些道理对待一切事物,那么我们就会比凡夫,比其他不学佛的人减轻很多烦恼苦痛。如果在烦恼苦痛中,这位日僧可能大发脾气,打这孩子一顿,这便是恼害众生;由于一休提醒了一切无常,这样一来,老和尚就只好一笑了。这很自然,这就是观照的作用。
我们谈到很深的般若之心,因为六百部的般若经可以浓缩为一部《金刚经》五千字;五千字的《金刚经》可以浓缩为一部《心经》二百六十字。所以这一部《心经》就代表了六百卷的般若,是如来一代时教的精华,摄无不尽。
先师夏莲老继续发挥说:一部《心经》可再浓缩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几句可再浓缩成「观自在菩萨」五个字;再浓缩就只是一个「照」字。六百卷大般若经全入一个「照」字,是多字入一字,是一多相即。一个「照」字开展为六百卷大经,正是「破微尘出大千经卷」,大千经卷中每一字又含无量经卷,是重重无尽。所以般若功德不可说、不可说。普愿有情般若为导,净土为归,「南无阿弥陀佛」。先师又说:「这句佛号即是真般若,这是最秘的核心」。
【心经略说】相关文章:
温庭筠略说11-13
本愿经略说10-03
治心经11-27
小结心经06-07
张爱玲的心经11-06
管理多心经11-25
心经典散文07-14
育儿心经随笔12-05
《心经》经典句子08-16
般若心经译文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