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十四岁的画架》练习及答案

2024-09-09 席慕容

  答案指对有关问题所作的解答。对有关问题所作的解答的结果;对提出的问题所做的解答,练习的答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席慕容《十四岁的画架》练习及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席慕容《十四岁的画架》原文】

  别人提到她总喜欢说她出身于师大艺术系,以及后来的比利时布鲁塞尔的皇家艺术学院,但她自己总不服气,她总记得自己十四岁,背着新画袋和画架,第一次离家,到台北师范的艺术科去读书的那一段。学校原来是为训练小学师资而设的,课程安排当然不能全是画画,可是她把一切的休息和假期全用来作画了,硬把学校画成“艺术中学”。

  一年级,暑假还没到,天却炎热起来,别人都乖乖的在校区里画,她却离开同学,一个人走到学校后面去,当时的和平东路是一片田野,她怔怔的望着小河兀自出神。正午,阳光是透明的,河水是透明的,一些奇异的倒影在光和水的双重晃动下如水草一般的生长着。一切是如此喧哗,一切又是如此安静,她忘我的画着,只觉自己和阳光已混然为一,她甚至不觉得热,直到黄昏回到宿舍,才猛然发现,短袖衬衫已把胳膊明显的划分成棕红和白色两部分。奇怪的是,她一点都没有感到风吹日晒,唯一的解释大概就是那天下午她自己也变成太阳族了。

  “啊!我好喜欢那时候的自己,如果我一直都那么拼命,我应该不是现在的我。”

  大四,国画大师傅心畲来上课,那是他的最后一年,课程尚未结束,他已撒手而去。他是一个古怪的老师,到师大来上课,从来不肯上楼,学校只好将就他,把学生从三楼搬到楼下来,他上课一面吃花生糖.一面问:“有谁做了诗了?有谁填了词了?”他可以跟别人谈五代官制,可以跟别人谈四书五经谈诗词,偏偏就是不肯谈画。

  每次他问到诗词的时候,同学就把席慕蓉推出来,班上只有她对诗词有兴趣,傅老师因此对她很另眼相看。当然也许还有另外一个理由,他们同属于“少数民族”,同样具有傅老师的那方小印上刻“旧王孙”的身分。有一天,傅老师心血来潮,当堂写了一个“璞”字送给席慕蓉,不料有个男同学斜冲出来一把就抢跑了。当然,即使是学生,当时大家也都知道傅老师的字是“有价的”,傅老师和席慕蓉当时都吓了一跳,两人彼此无言的相望了一眼,什么话也没说。老师的那一眼似乎在说:“奇怪,我是写给你的,你不去抢回来吗?”但她回答的眼神却是:“老师,谢谢你用这么好的一个字来形容我,你所给我的,我已经收到了,你给我那就是我的,此生此世我会感激,我不必去跟别人抢那幅字了……”

  隔着十几年,师生间那一望之际的千言万语仍然点滴在心。

  【练习】

  1、给加点字注音

  一个“璞”字()棕红()傅心畲()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加点词语的理解

  (1)可是她把一切的休息和假期全用来作画了,硬把学校画成“艺术中学”。

  (2)唯一的解释大概就是那天下午她自己也变成太阳族了。

  3、结合前后文,说说她“总是不服气”的原因是什么?

  4、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什么表达方式,它的作用是什么?

  5、你怎样理解文中的“一切是如此喧哗,一切又是如此安静”?

  6、请概括“傅心畲”老师的两个古怪特点。

  7、你觉得老师给“她”写那个“璞”字的含义是什么?

  8、你能从师生之间那一望中感受到他们各自的感情吗?

  9、作者明明是在写自己,却用第三人称来写,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0、生活中你也有很多恩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你的一位恩师的特点。

  【参考答案】

  1、略

  2、(1)“硬”表面出“她”的极度用功,“画成‘艺术学校’”字面的意思是表现作者在勤奋地作画,实际表达了作者对画画的热爱。

  (2)是指常常晒太阳以表示自己是健康一族的那一群人。

  3、是因为,作者自己认为自己之所以有那样的成就,是得益于自己在师专时期的努力作画与老师的赏识和培养。那一段日子甚至影响了作者的一生。

  4、环境描写,烘托出一种美丽静谧的气氛,同时也衬托作者陶醉于山水和作画之中的痴迷心情。

  5、喧哗是指溪水的流动,宁静是指没有外人的打扰,也是作者内心的宁静。

  6、一是不肯上楼。二是上美术课不肯讲画画。

  7、老师题这个字,意思是想向作者表达出自己认为她像璞玉一样的美丽、质朴、纯洁而又高贵。

  8、老师对学生的赞赏和欣慰,学生对老师的感激和理解。

  9、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作者可以在这当中选择最典型的事例来展开情节,

  10、略。

  扩展资料:席慕蓉简介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原籍内蒙古察哈尔部。

  1963年,席慕蓉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1966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完成进修,获得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等多项奖项。著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一棵开花的树》等诗篇脍炙人口,成为经典。

  席慕蓉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2017年12月,席慕蓉作词、吕学东作曲、姜丽娜演唱《故乡的歌》获第十届中国金唱片奖民族类最佳原创单曲奖。

  创作风格

  写作情感

  席慕容的诗歌多写爱情、乡愁、时光和生命,爱的抒发已成为席慕容诗歌的第一主题。而在这些爱的情感中,有甜蜜,也有忧愁。席慕容以一个女性特有的细腻的视角,来体验着生命中的温存。

  写作技巧

  席慕蓉席慕蓉的诗作一直颇受瞩目,其中亦有异于诗作的特色,评论其诗作的文章颇多,散文作品较特殊之处,如‘花’在席作之中所占地位十分重要,另外,兼论席慕蓉的写作技巧,如颜色的搭配、问句的运用、重覆句型的使用。

  特色——花的描述及色彩的使用

  席慕蓉散文作品中最大的特色有两大方面,一为对花卉的描述,二为颜色的词汇使用。在于“花”的描述上,各式各样的花都能入文,其中又以荷花与她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席慕蓉本身具有是画家的身份,在颜色的运用上,自然比较于其他作家贴切,形成她的一种特色。

  特色——重覆的句型及问句的使用

  席慕蓉的写作笔法擅长运用重覆的句型,使她的文章呈现舒缓的音乐风格而充满了田园式的牧歌情调,在句法的经营上,除了着重整体的效果外,也追求词藻的华美。她的文章都以人物作中心,在浅白的诉说里,很容易看出她的真诚,具有冲澹型散文的特点。

  在席慕蓉的作品中‘问句的使用’是一大特色,无论是在文中或文末出现,事实上,她想要表达出的可能是一种模糊、不确定的心态,她不仅在自问同时也在向读者发问。尤其,当席慕蓉在使用问句时,通常不会只使用一次,常常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覆运用,连接而下,营造出一股沉重的气氛将全文笼罩。

  • 相关推荐

【席慕容《十四岁的画架》练习及答案】相关文章:

《男孩的十四岁》阅读答案05-16

席慕容《成熟》原文及练习05-25

乡愁席慕容阅读答案10-25

席慕容《乡愁》阅读及答案06-14

乡愁席慕容阅读答案09-25

席慕容《无题》阅读答案05-24

席慕容《燕子》原文及阅读答案02-23

席慕容《夏日草原》阅读答案05-27

席慕容诗篇《成熟》阅读答案05-05

席慕容《无边的回忆》阅读答案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