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本是淡然出之的。但情深意浓,意境浑成,淡中自有几分炽烈的情愫。下面是小石潭记优秀教学实录,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导入
师:孔子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之磅礴,水之灵动,使人迷醉山水之美,自然的折光,更是心灵世界的折光置身于优美的山水之中,看山山有情,赏水水有意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永州觅得了一处这样的清幽之境让我们随他一起走进《小石潭记》,看文章描绘了哪些优美的景物,看作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及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步骤、方法)
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疏通文意赏析优美的景物,培养热爱山水自然的情操
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借景抒情的写法
三会:会诵读、会译释、会品析
二、诵读课文
师:跟着古人游名胜,有两道门槛我们必须迈过去,那就是读准字音和疏通文意文言文学习的第一步或者说首要的方法是“读”文言文的“读”是有一定讲究的(课件展示)
诵读指南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语速、停顿)读出情味(文字背后作者的情感)
请同学们先听老师范读,听读时注意留心字音、节奏,初步感受流淌在文字中的作者的情感
(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配古
筝曲《渔光曲》,课件展示和课文意
境相吻合的画面)
师:谢谢同学们的鼓励我们~ 起来注意一下这些宇词的读音(课件展示字词及读音)
师:全班同学一起大声朗读这些字词,每个读两遍(生朗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正确,现在可以自由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要读得通顺,流畅
(生读)
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分段朗读课文,男同学读第l、2段,女同学读3、4、5段,请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相信你们一定比老师读得更好!
(男女生分别朗读课文, 教师配乐)
师: 大家说说男生读得好,还是女生读得好?
生1:男生读得总的来说还行,很流畅,字音好像都对,节奏也没听出什么问题, 情味— — 有一点点
生2:女生读得好些,读出了起伏感,情味也读出来了声音很悦耳,不过声音— — 还可以大些
师:真是精彩的朗读,精彩的点评
三、整体感知
师: 同学们再各自读一读课文,注意思考这个问题
(课件展示)
文章哪些部分主要写景?哪些部分主要写感受?
生l:第1、2、3段主要写景
生2:第4段主要写感受
师:那么第5段写的是什么呢?
生3:第5段是附录部分
师:回答非常正确
(课件展示)
四、疏通文意
师:这篇文章作者就是借小石潭的景物描写,来渲染周遭的气氛,抒发自己在特殊处境中的心绪那么,是怎样的景致触动了作者的心绪呢?我们要好好领略
这是一篇文言文, 疏通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文章,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同学们可以借助课文注解联系上下文推断,可以和前后排同学交流,还可以举手问老师,先自行疏通、翻译课文
(生自行疏通文意)
生1:“水尤清洌”中的“尤”是什么意思?
师:哪位同学可以帮助他?
生2:是“特别”的意思,这句应该翻译为“水特别清澈、甘冽”
师:这位同学不但助人为乐,还一助到底,把整句话的意思也翻译了,非常好
生3:“斗折蛇行”,课文注释翻译为“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我不理解
生(七嘴八舌地):就是呀,没有哪个字翻译为“像”呀?
师(面带微笑地):同学们很细
心,这里的“斗”和“蛇”两个字用法很特殊,分别解释为“像北斗七星~ 样”,“像蛇一样”,它们本身是名词,现在作状语了
(师边说边板书)
师:老师要考考大家,文中和这个用法一样的字句还有吗?找一找,看看谁的眼力最好?
生4(犹豫地):是不是“犬牙差互”里的“犬”? 解释为“像狗的牙
师:找得很准,就是这句,翻译也很;隹确
(师生共同鼓掌)
师:另外,在这篇文章里还有一些方位名词的用法很特别,也作状语比如“下见小潭”中的“下”,要解释为“向下,或者往下”大家学着举一反三,看看还有哪些方位词语的用法和这个一样?可以相互交流
(生讨论交流)
生5:“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中的“西”
生6:“目光下彻”中的“下”
生7:“潭西南而望”中的“西南”
师: 同学们真是独具慧眼,又快又;隹地找出了这些词语,自行决了困难下面由老师提问,.来翻译,好吗?
师(众):“潭中鱼可百许头”
生(众):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师:记住这一句中“可”的意思注意与其他句中“可”的意思进行比较如“不可知其源” 中的“可”
生1:这里的“可”是“大约”的意思,“不可知其源” 中的“可”是“能”的j还有“不可久居” 中的“可”,“明灭可见”中的“可”
师:好,学会比较记忆也是掌握文言词汇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下面把这几个“可”的用法记一下
(生自由记诵“可”的意思)
师: 我.继续我们的翻译提
问下一句是:“坐潭上? ?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生(众):坐在潭边,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抱着寂静冷落没有人来往,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忧愁悲伤的情感也更深了
师:这一句中也有两个词的用法有点特殊,大家注意到了吗?看“凄”和“寒”,它们本来是什么意思? 在这儿该怎样解释它们呢?
生(众):“凄”是“凄凉”,“寒”是“寒冷”的意思
师:确切地说,是该这样解释:使? ? 凄,使? ? 寒这叫使动用法,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提问暂告一段落,还有疑难的地方我们在下面的研读品味中继续攻克
五、赏景探情
师:下面我们先来学习文章第1段,请同学们思考:第1段从哪几个方面写出小石潭的美?它们的特点各是什么? 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生1:写了“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师:这是写的哪个方面? 特点
是— —
生2:水声,特点是悦耳动听, “如鸣佩环”
生3:还有“水尤清冽”,写的是水清,“清冽”
生4:小石潭的美,美在“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 为坻,为屿,为嵫,为岩”,体现小石潭的 “石”
生5:还美在“青树翠蔓,参差披拂”,岸上树木葱郁苍翠
师:很好!同学们能抓住文中句子来谈小石潭之美整段文字围绕“石”的特点写出了小石潭的概貌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再次感受小石潭的概貌
初步展现的小石潭之美,就已经让我们沉浸陶醉了那再走近一步,我们来看看清冽的潭中,又有怎样的景致?
(课件展示问题)
第2段写出了潭中鱼的哪些状态? 突出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生I:写鱼的句子有“空游无所依”、“傲而远逝”、“往来翕忽”、“似
与游者相乐”
师:能说说这些句子是什么意思吗?
生2: 意思是鱼在水中如同在空中游动,没有依傍,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像是和游者相互玩乐
师:理解得不错这描写的是鱼的哪种情态?
生3:游动时的状态
师:除此以外,还有对鱼的描写吗?
生4:“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这是说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静静地一动不动这是对鱼的静态描写
师:分析得很到位作者分别描写了鱼的动态和静态,真的就是为了表现小石潭里鱼多吗?
1=5:不是是为了写水清
师:愿闻其详
生5:“空游无所依” 突出了水之清,清到了透明的程度,鱼儿在水里游,竟像是在空中没有凭依似的
生6:写“日光下彻”,可以一直照到潭底,把鱼儿的影子都印在石头上,鱼、石、影全都清清楚楚,足见水是多么清澈透明,突出了水的 “清冽”
师: 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可是课文明摆着写的就是鱼呀,你们偏说是水?
生7:这是侧面描写,借写鱼的情态来表现水的清澈透明
师:(情不自禁鼓掌)精彩!准确!为什么游鱼先是“怡然不动”,继而“傲尔远逝”,复而“往来翕忽”?
生8:“怡然不动” 说明游鱼静处饱享阳光的恩赐,并没觉察人的到来
生9:“傲尔远逝”表明游鱼的灵敏迅捷,一旦发现岸上有人就迅速跑开
生i0:“往来翕忽”则又说明游鱼的善解人意,隔会儿后,鱼儿发现人并无害己之意,于是乎往来穿梭,结伴游行
生1l:游鱼忽静忽动的变化, “往来翕忽”,就是“似与游者相乐”
师:让我们一起朗读,边读边在脑海里涌现这幅生动画面,感受小石潭水的清澈透明
(生读)
师:小石潭景美、水清、鱼有灵性,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古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小石潭的源头活水又是怎样的呢?
(课件展示问题)
第3段描写了小石潭溪水、溪岸的什么特点?
生1:用“斗折蛇行”写溪水的情状,用“犬牙差互”写溪岸的情状
师:找得很准请给大家描述一下溪水、溪岸的样子吧
生2:溪水“斗折蛇行”,像北斗七星那么曲折, 像蛇爬行那样弯曲,写溪岸“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
师:潭是“石”潭,岸是“石”岸,小石潭的特征突出啊柳宗元带着我们从“隔篁竹,闻水声”的竹林中“伐竹取道”发现小石潭,然后将远镜头逐渐地拉近到潭底,让我们看到了潭底的全石,近岸旁如坻、如屿、如堪、如岩的卷石,又让我们欣赏了覆盖、缠绕、摇动、连接,随风飘荡的青树翠蔓他又渐渐走近到潭中,对潭中的鱼儿进行了特写,然后又把我们带到潭水的西南方向去探寻源头引领我们欣赏到不同的景点,他在无形中已经教给了我们游记散文的一种写法— — “移步换景”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前三段的景物描写,让我们置身于美景当中,去体会作者的心情感受
(课件展示问题)
从这些景物描写中,你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感受?
生l:是“乐”可从“心乐之”和 “似与游者相乐”看出
师:是啊这里的小石潭可观、可闻、可听、可触,这里的小石潭石异、水清、鱼乐、树青、蔓翠,真是一个旅游休闲的世外桃源,让人抑制不住地乐由心生
看来,作者的笔下是:一切景语— —
生(众):— — 皆情语
师:对,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一大特色,难怪有人称赞他是继《水经注》郦道元之后的又一山水能手,有人甚至称他为“游记之祖”
如此美景, 按理应该乐不思蜀,而柳宗元为何却说“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他怎么了?
生1: 因为这里“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他受不了这种透彻心骨的凄凉,不忍独自品味那种孤独和无奈,所以离开了
生2:他的心情由“乐”转成了 “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说明作者心里不高兴,就像天气变阴了
师:真妙!用比喻揭示了作者感情的变化确实如你所说,作者的感情有一个由“乐”到“凄”的变化过程为什么会这样呢?
(课件展示柳宗元的身世介绍及情感分析的文字)
(师让学生交流、讨论、发言)
师:柳宗元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满腹才华,并想用自己的智慧和谋略为朝廷出力,因此他积极参与政治改革但不幸的是,改革失败,一纸调令将他发配到了偏远的永州地区,并让他做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司马没想到祸不单行,此时他老母病故,居处遭火,但他不想把自己蜷缩在悲痛和无助中,他“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把自己流放到了永州的山水中所幸的是,永州的山水接纳了他,也读懂了他的快乐与悲哀,更可幸的是,他在永州的小石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一个无人问津却秀丽奇特的地方,这难道不是他自己的写照吗?难怪有人说,读《小石潭记》,就如同品一杯淡淡的苦丁茶,清香在前,仔细品味却有一种悲苦在后试朗读全文,品味小石潭的美景,感受作者凄怆、哀怨的心境
(师请学生选取自己最喜爱的一处景,朗读或者背诵)
六、拓展延伸
师:以导游的身份,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个方面,为游客介绍文中你最喜欢的一处景
(生分小组, 纷纷做拓展训练)
组1:游客朋友们,大家来看看潭里的鱼,你们看,它们在清澈见底的水中快活地摇着尾巴,似乎与阳光玩着捉迷藏的游戏,有的静静地倚在岩石上,透过清澈的水,阳光似乎找不到它们畦,鱼儿们全游开了,透过斑斑驳驳的树影,看,它们张开嘴,调皮地对着阳光吐出了一串串的水气这是和大家在摇尾问好呢!
师:哈,展开了想象,拟人的手法让小石潭的鱼JL也仿佛游进我们的思维中了
组2:朋友们,往前走了,来看这溪水,它顺着崎岖的山路弯弯曲曲地流来,一会儿溪水被巨大的山石遮住,大家听,这潺潺的水声,怎么只闻其声,不见其形呢? 别急,看,延伸而来,穿过了一段山石后,在阳光的照耀下, 溪水又熠熠闪光
七、结束语
师:小石潭这个清幽之境,潭以石为底,潭因石而美,水由石而清,人由石而感,小石潭的一草一木,小石潭的一石一鱼,在柳宗元笔下,散落成字字传情的精粹让我们学习古人寄情山水、陶冶性情的潇洒,在欣赏美文中感悟人生。
- 相关推荐
【小石潭记优秀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小石潭记》的教学实录03-22
《小石潭记》教学实录04-07
小石潭记教学实录04-08
《小石潭记》执教实录04-15
《小石潭记》的教学课堂实录04-14
小石潭记教学课堂实录04-06
小石潭记优秀课堂实录04-18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03-23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