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精细阅读(附答案)

2024-07-18 小石潭记

  一、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  )竹 清洌(  )(  )然 为( ) ( )忽 (  )

  为屿( ) 为堪( ) 幽(  )  ( )尔 差 ( )互

  二、解释加点字

  ①下见( )小潭 ②隔竹( ) ③如鸣佩环( )

  ④心乐之( ) ⑤水尤( )清冽( ) ⑥近岸( )

  ⑦青树翠( ),蒙( )络( )摇( )缀( )

  ⑧参差( )披拂 ( ) ⑨潭中鱼可( )百许( )头。

  ⑩无所依( )⑾日光下( )彻( ),影布( )石上

  ⑿然( )不动;尔( )远逝 ⒀往来忽( )

  ⒁斗( )折蛇( )行,明灭( )可见

  ⒂犬牙( )差互( )⒃凄( )神寒( )骨

  ⒄悄( )幽( ) (18)其境过清( )

  (19)不可久居( ),乃( )记之而去( )(20)隶( )而从( )者

  三、一词多义

  (1)环 如鸣佩环______________ 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

  (2)清 水尤清冽_____________ 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

  (3)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 明灭可见____________

  不可知其源_______________ 不可久居____________

  (4)以 卷石底以出 全石以为底 以其境过清

  (5)而 潭西南而望 记之而去 隶而从者

  (6)其 其岸势 不可知其源 以其境过清

  (7)为 为 全石以为底

  (8)之 心乐之 全石以为底

  (9)差 参差 犬牙差互

  (10)从 从小丘 隶而从者

  (11)乐 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四、词类活用

  1. 心乐之 2.从小丘西行 3.日光下彻

  4.斗折蛇行 5.犬牙差互

  五、判断句式

  1.心乐之 ( ) 2.斗折蛇行 ( )

  3日光下彻 ( ). 4.坐潭上 ( )

  5.如鸣佩环( )6.全石以为底( )7.卷石底以出( )

  六、译下列句子

  1、近岸,卷石底以出,为,为屿,为堪为岩。

  2、青树翠,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忽,似与游者相乐。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

  8、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隔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10、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七、填空

  1、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   代文学家 ,因为他生于河东,又称 。

  本文的体裁是 。从文中可知同游小石潭的共有    人

  2、 本文按 顺序写:发现小石潭、     、      、潭中的气氛。

  3、 小石潭的特点是

  4、第四段的景物描写采用了 的写法,“凄神寒骨,悄”八个字高度括了小石潭的 氛围,表现了作者 的心情。

  5、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 作者是发现小石潭的句子

  (2) 描写小石潭的全貌的句子

  (3) 描写游鱼静态的句子

  (4) 描写游鱼动态的句子

  (5)描写描写潭上多姿的树的句子

  (6)溪水曲折蜿蜒的句子

  (7)岸势参差不齐的句子

  (8)侧面写水清的句子

  (9)表现潭上凄凉寂静气氛的句子

  (10)离去的原因的句子

  八、问答题

  1.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2. 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

  3.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九、比较阅读

  (一)[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为屿,为,为岩。青树翠,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然不动;尔远逝,往来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夫⑥云通县,或所云“江从口来”是也。 (选自《浣花溪记》)

  [注]①(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②琅\\\(láng gān ):像珠子的美石。③回:水流回旋。④委:聚集。⑤荠(jì):荠菜。⑥(yú)夫:轿夫。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水尤清冽 冽: (2)然不动 :

  (3)西折纤秀长曲 西: (4)尽溪,平坦如荠 尽:

  2.译下列句子。(4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3.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2分)

  4.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

  5、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二)[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注]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 [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

  是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②以其境过清 清:

  ③南流数十步 南: ④不可名状 名: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2分)

  5.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4分)

  甲文:

  乙文:

  6.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

  (三)(甲)同上(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子城①西北隅,雉毁②,莽③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④通。远吞山光,平江濑⑤,幽辽?⑥,不可具状⑦。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⑧然;宜投壶⑨,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⑩之暇,被?鹤,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也。(节选自王《黄冈竹楼记》)(12分)

  【注】①子城:城门之外的套城,也叫瓮城、月城。②雉(zhìdié):城墙上矮而短的墙。(pǐ):毁坏。③:丛生的杂树。莽:深密的荒草。④月波楼:在湖北省黄冈县城上。⑤平(yì)江濑(lài):意思是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汲。:汲取。濑:沙滩上的流水。⑥(qù):静。?(xiònɡ ):远。⑦状:描述。⑧丁丁:棋子敲击声。⑨投壶:古代宴饮时举行的一种娱乐游戏,用箭往壶里投,以投中次数决定胜负。⑩公退:办公归来。?被:同“披”。?华阳巾:道士戴的头巾。?第:只。

  1、解释句中加黑的词。(2分)

  (1)水尤清冽( ) (2)不可具状(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乃记之而去 公退之暇 B. 其岸势犬牙差互 待其酒力醒

  C. 潭西南而望 野芳发而幽香 D. 以其境过清 以中有足乐者

  3、用现代汉语译下边句子。(2分)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4、文段理解。(6分)

  (1)甲文侧面描写潭水清澈透明的是 ;乙文第一段中由远及近写景的对偶句是“ ”;乙文中暗示了作者在政治上的遭遇的一个词是“ ”。(3分)

  (2)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遭贬后为排解内心愤而寄情山水的心境,请根据两文内容,结合作者的心境,补写下面的对联。(3分)

  见永州石潭,乐山水树竹,感受凄寒之景;登黄冈竹楼,宜琴棋诗壶, 。

  1.作者浏览小石潭之初的心情是欢快的,但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随之而来。

  2. 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3清、澄。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比较阅读答案

  答案(一)1.(1)寒冷(2)愣住(3)向西(4)走到……尽头(每词1分,共4分)

  2.(1)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或:太阳光直射水底,(鱼的)影子散布在潭底的石头上。)(2分)(2)走了三四里路,就是青羊宫,溪水有时远有时近,竹子和柏树苍翠碧绿。(2分)3.相同点:都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1分)不同点:甲文写景动静结合;乙文以静景为主。(1分)4.杜甫。(1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1分)5.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著述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二)1、(潭)水和(游)鱼清流触石,悬激注2、①大约,大②凄清,冷清清③向南④说出3、①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②秀美的树木奇异的竹林,垂下的阴影相互掩映。4、这里景色优美却无人赏爱,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5:甲文:侧面(间接)描写清澈透明 乙文:正面(直接)描写 水流湍急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6: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三)1.(1)格外(或:特别、尤其) (2)详细(或:全部) 2.D 3.江流山峦之外(或:江流山峦的远处),只看到风中的白帆,沙滩上的水鸟,轻烟淡云,翠竹绿树而已(或:翠竹绿树罢了)。 4.(1)第一空: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第二空:远吞山光,平江濑 第三空:谪(或:谪居) (2)示例:“消遣世虑之情”、“排解谪居之忧”等。

  • 相关推荐

【小石潭记精细阅读(附答案)】相关文章:

《小石潭记》习题附答案04-26

阅读答案《小石潭记》03-25

小石潭记阅读及答案04-03

小石潭记阅读及答案04-03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04-19

《小石潭记》的阅读及答案04-20

小石潭记同步训练附答案11-14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题03-26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与答案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