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学实录

2024-06-27 乡愁

《乡愁》教学实录1

  师:我们今天学习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诗《乡愁》,请大家推荐位朗读最好的男同学把这首诗读一读。(学生推荐,一男生起立朗读)

  师:读得不错,还没有学习,就读得这样,确实读得好。女同学读得好的是哪一位? 站起来,给大家读一读。(女生读)

  师:读得不错,清楚。也有一定感情,当然,要读得很好,还要深入读。

  (教师范读。掌声)

  刚才听了同学读了两遍,我读了遍。你们感觉,在读这首诗的时候,语调应该是明快的还是深沉的?(生齐答:深沉的。)节奏应该是急促的还是舒缓的?(生齐答:舒缓的。)语调应该是深沉的,节奏应该是舒缓的!(板书“语调深沉节奏:舒缓”)

  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这首诗,我想提几个问题请大家思考。

  【问题一】

  这首诗共有四个小节,大家觉得它们之间的顺序能傍改变吗?

  生:不可以!

  师:请说说理由。

  生1:这首诗好像是按照从小到大,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师:你怎么知道是按时间来写的?

  生:每小节的开头,都有一个时间的标志。“小时候” “长大” “后来啊”“而现在”等标志明显。

  师:还有没有理由?

  生2:我觉得是按照把“乡愁”比喻的事物由小到大排列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师:作比的事物是由小到大,她发现这个特点,好像也是存在的。看看还有什么顺序?

  生3:我觉得感情方面它是层层递进的。

  师:它是怎么层层递进的?

  生.先是对母亲的想念,那个时候母亲还在人世;然后是对新娘的爱恋。后来是对母亲离去的悲痛,我觉得这段也为后面作了铺垫,借用这段来抒发感情,因为大陆也是他的母亲。从这个角度看,是无法改变顺序的。

  师:她发现了这样一个感情发展的顺序特点。大家同不同意?

  生:同意!

  师:我顺便介绍一下余光中。

  他是大陆人,祖籍福建。 21岁离开大陆到台湾,台湾大学毕业又到美国进修,回来之后,先后在台湾大学和香港大学当教授,从60年代开始写了很多怀乡诗,这首诗是70年代写成的,据他说,写这首诗酝酿的时间很长,真正写的时候只用了20分钟。原来,第一小节,写他小时候,读寄宿小学,不能每天回家,想念母亲,母子之思;后来结婚了,到美国进修,当时大概航空不发达来回坐船,借助船票回家探亲,夫妻之恋;后来母亲去世了,生死之别;最后,是关怀祖国的统一,是对祖国的情感,感情的升华,从个人的情感升华到对祖国统一的关切,对祖国的眷恋。这一点,他也说过:我后来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以及文化内容的整个祖国的眷恋。

  师:同学们的水平很高,回答问题很好!

  【问题二】

  第四节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觉得“浅浅的”用得不好,我想改为“深深的”,好吗?

  师:请看,我这样一改就强调了台湾跟大陆隔离的状况,大雾赞不赞成?赞成我的举手(一个也没有):不赞成的举手(哟,100% )那你们说说理由,要说服我!

  生1:因为“浅浅”的海峡,比喻可以逾越的一种希望,作者的希望是有一天台湾可以回归嘛!

  师:回归?

  生:台湾回归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师:特别地纠正一下,“回归祖国怀抱”说法不妥。香港、澳门被外国人占领了,后来回归到祖国的怀抱。台湾曾经被日本人占领,抗战胜利后,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现在还是中国人在掌权呢,不是外围人,台湾与大陆是“统一”同题,不是“回归”祖国怀抱的问题。明白吗?这句话说得不妥当。但是,她表达的意思很好,觉得用“浅浅的”,祖国统一就有希望。

  生2:我觉得这是一种反衬方法,前面“小小的” “窄窄的” “矮矮的”都是反衬,“浅浅的”反衬出那一代人对回旧祖国的乡愁的深度。

  师:用“小小的” “窄窄的” “矮矮的” “浅浅的”反衬作者乡愁之浓、之深。还有没有? 你们开始说服我了。确是“浅浅的”好像更好,不仅是跟前面的用词取得一致。还说明台湾、大陆本来就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现在的分裂完全是人为的原因造成的。大陆和台湾一定要统一,一定会统一。

  【问题三】

  我总觉得这首诗表达的`意思较为含糊,诗人内心的思想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我改写一下,大家评一评怎样:

  小时候,乡愁是对母亲的思念,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对爱人的恋挂。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对亲人的哀悼,我在坟墓外头,母亲在坟墓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对祖国统一的渴望,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师:怎么样? 洪老师改得怎么样?

  众生:不怎么样。

  师:我觉得还挺不错的。那你们说说怎么“不怎样”?(指后排学生)来,那个同学。

  生l:改过以后,感觉返首诗显得很浅显,不像原来那么有韵味,很难得到感情上的共鸣。

  师我觉得我改得不浅显,还没有说服我。还有谁说说?

  生2:我觉得原诗表达得更为婉转,让读者更能体会作者深深思念的感情。改写后,虽然也有感情。但是少了那种耐人寻味的东西。

  生3:余光中用四种事物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洪老师直接说出对乡愁的思念,这样不耐人寻味,意思太直接了。如果用比喻的方法,更能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到那种思念的情感。

  师:现在差不多能说服我了。他说采光中借用了四个事物,耐人寻味,老师直接说出来了,反而不耐人寻味。

  生4:我说的和他们说的差不多。因为诗本身就是一种韵昧,用直白的手法写出来就不叫诗了。而且用比喻的手法,会更深刻。

  师:诗歌这种文学作品,是越含蓄、越形象越好,直白就不是诗了,这是诗歌的特点。是的,我的改句太直白了。刚才那个男同学说得挺好,原诗借助了四个具体的事物,来寄托作者的乡愁。显得特别的形象,特别含蓄婉转、耐人寻味,这确实说服我了。

  【问题四】

  还有一个问题:每一段第二句都有一个“是”,把所有的“是”全改为“像”,“乡愁像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像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像 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像一湾浅浅的海峡”行不行?为什么?

  生1:老师上课前说过,作者写这首诗是酝酿了很长时间写的,如果改为“像”就感觉作者好像对这种情感不是特别深刻。可实际上,作者是被这种情感困扰了很久的,所以我认为用“是”更好一点。

  师:这个没有说服我。“是”就深刻,改个“像”就好像不深刻,这个好像没有道理。谁再说?

  生2:我觉得改为“像”给人置身事外的感觉,用“是”就是把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邮票上“船票上”坟墓上”和“海峡上”。

  师:也没有说服我,可能这个问题有点难。大家想想,有时“是”是可以改为“像”的:

  “我是一只小鸟”和“我像一只小鸟”是相通的。“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跟“邮票”有相似关系吗?有没有?有哪些地方相像,是不是个比喻呢? 这里不是比喻,其实是个省略句。应为“小时候,乡愁是寄托在一张小小的邮票上的”,这里不能改,不是暗喻。注意这一点,大家要朗读好,作者的感情发展是有层次的,要读出这种层次来。

  请刚才这个女同学来读。

  (女生读)

  师:不错,基础很好,但是还没有突出出来。特别是第三小节。(师范读第三节,并且解说作者很悲伤。师反复吟咏第三节的“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然后让学生自己读全诗,要求放声读,各自读自己的,不要齐读。)

  师:再读几遍,背诵下来,我要检查。

  师:会背了,请举手!

  (两女生分别背诵)

  师:不仅背得准确。而且朗诵得很好。下课。

  【老师说课】

  今天的课,我称之为“语感教学课”。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对一种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它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语言的能力。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领域存在着一种怪现象:我们经常把语文课教变了昧儿,或者教成了历史课.或者教成了政治课,或者教成了科普课,唯独不是语文课,我们都热心去种别人的田,却荒了自己的地。这个问题到今天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语感教学的主要手段是实施语感训练,语感训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感实践,二是语感分析。语感实践,就是指导学生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也就是要让学生多读、多听、多背、多说、多写成套的语言,这是语感形成的基础。但是,仅有语感实践是不够的,为了使学生由无意识的自发状态提高到有意识的自觉状态,个材料等等。语感教学还要注意把握四个“结合”:语感训练与思想教育结合,与思维训练结合,与审美陶冶结合,与语言知识传授结合。

  我今天的课就是按照这一意图进行的。首先我的课堂重视读,不但要反复读,而且还要背。在此基础上,对语言进行琢磨。这就是语感分析。“四个结合”也有体现.不搞架空分析,不是大讲一通时代背景,不是大讲一通祖国统一,但学生还是感受到了余光中那种热爱祖国、希望祖国尽早统一这样一种情感、思想。课堂上我提出的几个问题,除了第一个问题的“时间顺序”比较容易.其他都不容易,需要动动脑筋,这就是与思维训练的结合。此外,对诗歌的欣赏,读出美感来就是一种审美:至于语文知识传授,我今天也传授了一点——在本诗中“是”不能改为“像”,“是”在这里不是暗喻。

  语感教学要运用多种方法.我们主要运用四种。

  A.美读感染法。“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教学法.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要领。不能把思想情感读出来。不能把美感读出来,这样的语文教学,能说成功吗?

  B.比较揣摩法。就是“加一加、减一减、调一调、联一联、换一换、改一改”。采用这些办法对文本的标点、字词、句子、段落进行“加、减、调、联、换、改”,设置一个参照物,让学生在比较中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进而培养语感。今天采用了这个方法。

  C.语境创设法。根据教学需要,创设特定的言语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以特定的身份“参与”言语活动,从动态语言中获得语感。

  D.切己体验法。在学习课文语言时,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去体察语言的意蕴、情感和韵味。以培养语感。

《乡愁》教学实录2

  课前3分钟播放佟铁鑫演唱的《乡愁》歌曲,创设氛围。用二胡曲《江河水》作为整节课的背景音乐。

  一、导入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创设情景,导人新课。

  师:(微笑)同学们,当你离家三五天,或十天半个月的时候,你们会想家吗?

  生:(齐声)会。

  师:(微笑,亲切的俯身询问)想家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哪位同学来说说看?

  (生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纷纷举手)

  生1:想哭又哭不出来。

  生2:酸酸的,涩涩的。

  师(微笑):什么地方酸酸的,涩涩的。

  生3:鼻子、心里,还有眼泪也想掉下来。

  师:(深情地说)同学们,其实老师跟你们一样,想当年老师在异地求学,每当夜深人静时,就是想家的时候,想起家中年迈的父母,想起家中门前屋后的小树,彻夜难眠。这时老师心里总是默默吟诵着王慧玲的一首短诗──《想家的心情》,其中有两句老师特别喜欢,至今还记忆犹新。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听呢?

  生(急切齐声):有。

  师:想家的心情,是母亲倚栏凝望的眼睛;想家的心情,是游子凭窗凝阵的懂惯;想家的心情,谁都感受得到,谁也说不清。

  (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是啊,想家的心情,谁都说不清,同学们想家的时候还可以常回家看看,可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异乡的游子,特别是台湾同胞,因为海峡的阻隔,亲人们长期不得相见,那才是真正的愁呀,真正的痛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诗《乡愁》。一起走进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吧,哪个同学根据你积累的资料,简要的把你所认识的余光中先生介绍给大家。

  (生纷纷找出资料竞先举手)

  生:余光中,1928年出生,祖籍泉州永春,著名的诗人、学者。

  师:介绍得很好。同学们,请看屏幕,这是老师搜集的。(播放多媒体,余光中的介绍,年幼时与母亲的合影、晚年的照片及主要代表作)。

  这就是余光中先生,是泉州永春人,跟我们是──

  生:同乡(老乡)。

  二、诵读

  师:请同学们继续看屏幕,认真听录音朗读,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播放课件。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录音看课件上的演示,朗读深沉、图文并茂,学生深深地被感染了。)

  师: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生(急切):是深沉的。

  师:对,是深沉中略带哀伤的,那我们朗读时的速度应该是──

  生:缓慢的。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根据课后习题三的提示,边标出节奏边小声朗读。

  (生边小声试读边快速标出朗读节奏,师来回巡视着,指导有疑难的同学)

  师(用掌声示意学生停下):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试读这首诗。

  生齐读第一二小节。

  师(用掌声示意学生停下):这两节语速耍再慢点,要读出思念之情。)

  生齐读第三小节。

  师(用手示意停下):“啊”这里要变音,读作“y(呀)”,因为“啊”的前一个字的韵母如果是“B、O、e、i”就要读成“y(呀)”。“母亲在里头”的“头”要读轻声。这个小节表达的是生离死别,要读出适当的颤音。

  师示范,学生齐读第三小节。

  接着学生读第四小节。

  师(用手示意停下):这一节音调要上扬,要有荡气回肠的感觉,“在那头”要一字一顿的,(老师示范)。我们把这首诗完整地再读一遍。

  (学生齐读,比第一次更有感情。)

  三、解读

  1、想景悟情: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这首诗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生一阵小议论,有人举手。)

  生:抒发诗人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师:这种感情看得见吗?

  生(齐声):看不见。

  师:要把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感情具体表达出来,就要借助意象,意象就是诗中的形象。请同学们帮老师找找看,这首诗借助什么样的意象表达这浓浓的思乡之情?

  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师:同学们,对吗?

  生(齐声):对。

  师板书:

  小时候 邮票

  长大后 船票

  后 来 坟墓

  现 在 海峡

  师:其实诗人是巧妙的运用诗歌创作的一种方法:托物寄情(板书)。诗是精当而含蓄的艺术,只懂得这四个意象还不够,还应该根据意象想象诗歌表达的具体内容。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想景悟情。再现诗申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

  (生六人一组,师来回巡视,具体指导。)(5分钟后总括)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通过想像,演释诗的内容。哪一个同学先来?

  生:小时候,作者外出求学,他想念母亲时就给母亲写信,他想:邮票呀邮票,请你带去我对母亲的思念;逐渐的作者变成了青年成家立业了,船票联结他与妻子的感情;到了中年,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乡,看到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他痛哭流涕。(生饱含感情)母亲呀,母亲,我再也见不到您了;后来作者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每当他登上台湾的最高峰时,眺望家乡,不由思绪万千,祖国呀祖国,你什么时候才能统一呢?(全班掌声热烈)

  师:哪个同学来评点一下这个同学说得怎样?

  生:我觉得他第三小节说得不够好,感情不够。

  师:那请你有感情地体现一下。

  生:到了后来,他终于回到故乡,看到的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冰冷的坟墓。却看不见母亲那慈祥的面容,他跪在坟前痛哭道:母亲呀母亲,你在哪里,不孝儿回来了。(生感情哀痛,声音已是有点哭腔,眼角湿润。)

  (全班学生一片沉寂后,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师:这两位同学评点得很好。老师特别刚才这位同学用了“邮票呀邮票,请捎去我对母亲的思念”和“祖国呀祖国,你什么时候才能统一”,我觉得这些语句饱含着这位同学深深的.感情,老师还欣赏地是,他很好地演译了诗中的时间,从“小时候(生跟着齐念)长大后 后来 现在”,而且说到晚年的时候,有外貌的细节描写,头发是:白发苍苍。

  师:哪位同学能再来演绎诗中的内容。

  生:小时候,作者出外求学,当夜静时总想起母亲,就拿笔写信,望着那小小的邮票,他希望这邮票能带去他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后来他渐渐长大了,成家立业了,为了养家糊口,外出工作。每当要回家时,望着那窄窄的船票,想着新娘做好了可口的饭菜在家等待着;后来作者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母亲却在一方矮矮的坟墓里,作者心酸极了,那种辛酸是无法言喻的。而现在,作者己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站在台湾的高山上,眺望祖国大陆:这浅浅海峡饱含着多少人的辛酸泪水,什么时候祖国才能统一啊!(此时这个学生流下了眼泪,其他同学也轻轻拭起眼角的泪水。全班同学和所有听课老师掌声热烈。)

  师:这个同学讲得太好了,动了感情,眼泪都流下来了,老师也被深深感动了。这首诗的第一小节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之情。这是一种──

  生(齐声):亲情(教师板书)

  师:第二节是对妻子的怀念,这是一种──

  生(齐声):爱情(教师板书)

  师:第三节则是写诗人回到家乡时看到的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这时候诗人表达的是一种深深的哀痛(板书:哀痛);而第四节表现的是诗人盼望祖国统一(板书:盼统一)。作者由个人的悲欢到民族感情的寄托,由前三小节的思亲之情上升到最后一个小节的浓浓的爱国之情(板书:“思乡之情”与“爱国之情”)

  2、质疑:

  师:同学们对这首诗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1:海峡明明是“深深的”,为什么诗人说是“浅浅的”?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哪个同学来说说看,这是为什么?(生一阵小议论)

  生2:作者是因为盼望祖国统一,才说是“浅浅的”。

  生3:他相信祖国早晚要统一,所以说是“浅浅的”。

  生4(急切地站起来):因为作者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远远深于海峡,所以说是“浅浅的”。(生交头议论。)

  师(用手示意停下):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海峡浅浅”、“邮票小小”、“船票窄窄”、“坟墓矮矮”,看起来都是很小的,但它们却反衬了诗人那种深深浓浓的思乡爱国之情。

  3、欣赏诗歌:

  师:通过朗读,想景悟,情,我们己经感受到诗人独具的艺术匠心。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这首诗美在哪里?同学们可以从结构、主题、意境、修辞等去欣赏。(生议论开来,有人举手。)

  生1: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富有音乐美。

  生2: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富有结构美。

  生3:意象美,每一小节诗人都把乡愁比某一种东西。

  师(环顾四周):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像这么美的诗,应该把它背下来,但不要死记硬背,找找看这首诗有什么规律可帮我们快速背诵。

  生1:每一小节的第一句都是表示时间,从小时候到现在。

  生2:叠词。还有每一小节的开头都是“乡愁是……在这头……在那头”

  师:刚才同学们总结的是这首诗的结构特点。只要掌握了这些特点,背诵就容易了。老师先背给同学们听听,会背的同学也可轻声跟着(教师饱含深情地背诵这首诗,部分同学轻声跟着。)

  (背诵完毕,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哪位同学愿意到讲台上来背给同学们听听。(有两位女生自告奋勇上台背诵,教室里一片寂静,每一声朗读都叩动同学的心弦。思乡之愁之痛,在每一张稚气而又严肃的脸上。)

  师:这两位同学背得很好,现在我们全班一齐背。不会背的可以看书。

  (学生充满感情地背诵着。)(背诵完毕。听课老师鼓掌。)

  四、拓展

  1、仿句:

  师:这首诗作者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寄托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其实除了这些事物外,还有许多东西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引起我们的思乡情绪。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具体的事物为“乡愁”打个比方吗?(学生争着举手回答)

  生1:乡愁是一枚青橄榄,苦苦的、涩涩的,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师:非常好,巧借了李煜的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生2:乡愁是一根电话线,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生3:乡愁是一碗老醋,每尝一口,都让人心酸。

  (师微笑,生给予热烈的掌声)

  师:很形象,很具体。

  生4:乡愁是一串风铃,叮叮咚咚的,让人忧愁。

  生5:乡愁是一滴泪水,酸酸的,涩涩的。

  生6:乡愁是母亲头上的乱发,理也理不清。

  生7:乡愁是一湾湛蓝的海洋,望不着边际,看不到底。

  生8:乡愁是河,流淌人生最初的梦。

  生9:乡愁是一缕清烟,飘忽不止。

  生10:乡愁是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苦苦的、涩涩的。

  生11:乡愁是家乡的小路,让人留恋忘返。(听课老师,香港课程专家点头微笑)

  生12:乡愁是家乡的河,永远在我们的心中流淌。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可以把这些句子整理起来,就是一首很美的乡愁诗了,同学们就是这首诗的作者,也可尝试做诗人了。(学生笑)

  2、各领风骚话说愁:

  师:愁,有乡愁,离愁,国愁,也有家愁,古往今来,愁是许多文人笔下的主颠,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积累,说一句含有“愁”的古诗词句。最好能够说出作者。

  生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

  生2: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

  生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生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下课铃声响了,还有许多同学举手想要发言。)

  师:时间关系,我们暂时说到这里,课后同学们再互相交流。请同学们看一下老师的积累。(多媒体演示积累的有关“愁”的古诗词句,学生快速地抄写在笔记本上)

  师:在结束这堂课时,我还想让同学们看看余光中先生创作此诗时的情景。(演示余光中的介绍,鼠标点在“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眺望……”)

  师:老师也来想景悟情,想象诗人创作这首诗的情景。

  师:一个深秋的夜晚,夜深了,一轮明月升上了天空,如水的月光推开了门窗,洒进了屋里,一位诗人倚窗而立,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眺望,一股思乡之情如潮水般地涌出,一首诗从他的心中流淌出来:“小时候,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学生充满感情地跟着考师背诵。)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向所有的来宾表示我们的谢意。 (学生转身向后鼓掌致谢)

《乡愁》教学实录3

  师:我们中国有个非常著名的散文作家,他的名字叫余秋雨。他说,很多外国友人都曾问我一个同样的问题,如果让你推荐一个中国最值得观赏的地方,只选择一个,你会推荐哪里?他说,我总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三峡。

  我想说的是,如果有同学问我,老师,请你向我们介绍一种中国最值得欣赏的文学体裁,只介绍一种。我相信,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诗歌,中国的诗歌艺术。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无不浸润着诗歌所留下的印记。它早已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潜移默化中流传下来。

  师: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在生活中,当我们吃饭时不小心浪费了一些粮食,我们的父母会敲敲桌子说,谁知盘中餐——

  生(集体):粒粒皆辛苦。

  师:非常好。或者当我们在家里玩耍,浪费了时间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又会告诫我们说,少壮——

  生(集体):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师:再或者当我们取得成绩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又会教诲我们,欲穷——

  生(集体):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非常好,不必再举太多的例子,诗歌早已渗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分离不开。因为诗中有爱,诗中有恨,诗中有温暖的友情,诗中有温馨的亲情。然而,更让我牵肠挂肚、费尽思量的却是那些带着忧伤的思乡之情。不必把栏杆拍遍,在唐诗的高峰中苦苦寻觅;也不必细说从头,在宋词的柔波里轻轻荡舟。单是书上的两首小诗就足以让我们感受到思乡所带来的惆怅与美丽。我们先来看一幅画面。(点击鼠标,屏幕显示画面,音乐响起。)

  师:“乡愁”,当我们轻声朗读这两个字的时候,当我们在课前预习这两首诗歌的时候,心中是否会油然而生一种情感?那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生:淡淡的怅惘和迷茫。

  生:我感到一种忧伤。

  师:很好,这正是诗人在诗歌中所着力营造的一种意境之美,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意境产生呢?诗歌又是怎样在字里行间悄悄地将忧伤传递到每一个读者的心灵之中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这样的疑问进入“乡愁”,一起在“乡愁”中漫步!

  师:请大家打开语文课本,翻到103页,我们先来看一下作者,哪位同学告诉我,余光中和席慕蓉是何处的诗人?

  生:余光中和席慕蓉都是台湾人。

  师:很好,他们都是台湾诗人。书上的介绍非常简单,我们再了解得稍微详细一些。请大家看屏幕。先看余光中。(点击鼠标,屏幕显示余光中的介绍)(生朗读)

  师:《乡愁》写于1972年,作者是在1950年赴台,当时他年方——

  生(集体):22岁。

  师:大家要记住这个数字,22岁到台湾。好,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诗人——席慕蓉。(点击鼠标,屏幕显示席慕蓉的介绍)(生朗读)

  师:余光中的诗写于1972年。席慕蓉的诗写于80年代早期,当时的台湾与大陆之间仍不可以公开互相来往。但是很多台湾人,包括海外的游子,都是身在海外,但心在大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写下了柔情而又不失真挚的两首《乡愁》。

  师:我们说诗歌是文字跳动的音符,而欣赏诗歌正是将这一个个音符串成一段精美的华彩乐章。我们先一起回忆一下欣赏诗歌的四个乐章。(点击鼠标,屏幕显示诗歌欣赏的四个步骤)(生朗读)

  师:好,下面让我们一起奏响第一乐章:朗读吟诵——感受诗歌音乐美。(点击鼠标,屏幕显示)先听老师朗读一遍余光中的《乡愁》。请同学用心地体会一下诗中的那样一种淡淡的忧伤之情。我读完之后,也请同学们集体朗读一下。(师朗读)(生朗读)

  师:好,我们再来看最后一节,感受一下我的朗读和大家的朗读有什么不同?(师朗读)(生朗读)

  师:大家读得比前面有进步,但似乎仍然有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是不是还有什么真挚的情感隐匿在诗歌的字里行间,没有被我们所发现呢?让我们每人都随身携带一个探测器,进入诗歌欣赏的第二乐章,这就是——

  生(集体):咬文嚼字——感受诗歌的语言美。(点击鼠标,屏幕显示)(点击鼠标,音乐停)

  师:《三国演义》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我非常不忍心把我们的同学分成两块,我右手这边的同学请你欣赏余光中的《乡愁》,我左手这边的同学请你欣赏席慕蓉的《乡愁》。(向右)当然你可以说我对席慕蓉,(向左)你可以说我对余光中特别有感觉,你也可以背离你的组织,去自由欣赏。

  师:好,给你们几分钟时间,请大家前后左右,一边讨论,一边圈点批注。要做到手中有笔,心中有书。(几分钟后)

  师:有没有什么不太明白的地方,比如说诗里面有些词语、有些句子还不太理解?(没有同学举手)

  师:没有,那就请同学开始发言了。先看甲方。

  生:我所要讲的是《乡愁》这首诗,就是余光中写的,我觉得写得比较好的地方就是它的形容词,比如说在每一节里面,第二句话“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和“浅浅的海峡”都很有味道,我就从第一节开始说,好吗?

  师:好。

  生:“小小的邮票”说明邮票很小,但是却把年轻的作者和他亲爱的母亲分别两地。

  师:一枚“小小的邮票”却造成这么大的伤害。

  生:对,还有那个“窄窄的船票”,船票是“窄窄”的,却把作者与他美丽的新娘分隔两地。

  师:一张“窄窄的船票”却造成了宽宽的伤痕。

  生:对呀,还有“矮矮的坟墓”,坟墓只不过是一个包裹着他母亲躯体的土包,但是却把他与他亲爱的母亲生死相隔。

  师:这是一种无比的悲痛。

  生:嗯,还有那个“浅浅的海峡”,海峡虽然是浅浅的,却把作者的祖国相隔两地。

  师:海峡是否真的很浅?

  生:海峡当然非常深,但作者为什么说是“浅浅的海峡”呢?

  生:我觉得表现出作者的一种无奈。这样更能体现出作者对祖国的深切思念。

  师:更显出作者思念家乡的一种急切心情,非常好!

  师:别急着坐下,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在前面还有什么地方讲到“浅浅的”?

  生:“浅浅的天河。”

  师:很好,“我想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么你说这边的'海峡宽不宽广?

  生:应该是比较宽广的吧!

  师:哪个词语能看出来?

  生:“一湾。”

  师:一个“湾”字,写出海峡非常宽广!这个“湾”字还有什么含义?

  生:我觉得好像是绕来绕去,非常曲折。

  师:很好,作者非常想回家看看,但是呢,他又不得不面对宽广而又曲折的回家之途,叫作者怎能不愁从中来?

  师:正因为这样,诗歌带着一种很自然的淡淡的忧伤。那么怎样才能抚平作者心中的伤痕?怎样才能消除作者心中的惆怅?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怎样才能让作者不再有乡愁?

  生: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作者回他的家乡,见他的故土。

  师:但是现在不能回去,台湾和大陆之间还不仅仅只有一个海峡。

  生:那就是他盼望着祖国两地早日统一。

  师:非常好。掌声鼓励一下!(掌声)

  师:盼望海峡两岸早日统一,这正是作者立意所在。他所想到的乡愁,不仅仅是一种个人之愁,更是一种民族之愁、国家之愁。这正是这一首诗境界高妙的地方。

  师:大家欣赏得非常出色。我们把最后一节再来朗读一下,就更能体会作者心中那种难以抑制的惆怅。特别要注意,为什么在朗读的时候,“大陆”要停顿那么长时间?然后才缓缓地道出“在那头”。(师生朗读)

  师:停顿最好再长一些。(师朗读)大陆可以望见,却不可以达到!真是可望而——

  生(集体):不可及。

  师:这才是忧伤的根源。(师生朗读最后一句,朗读最后一节)

  师:非常好,我们掌声鼓励一下。(掌声)

  师:好,下面来看一看席慕蓉这一方,乙方。

  生:我觉得这一首诗的每一节都有不少词可以让人来体会。比如说第一节的“清远”,“清远”首先给人一种感受,声音非常空旷,它给人一种很大的空间感觉。

  师:很好,而且这个笛声,我们在前面介绍过李益的一首诗:不知何处吹芦管——

  生:一夜征人尽望乡。

  生:还有那个“月亮”,“月亮”我理解成中秋节,古诗不是说过“每逢佳节倍思亲”吗?而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作者却在异地孤单地看着月亮,想着家人,写出他回不了家的一种孤单感觉。

  师:不是中秋节看到月亮想不想家人?

  生:想。

  师:举个例子来说。

  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读得好一点。将李白全诗朗读一下。(生朗读)

  师:很好,继续往下。

  生:还有第二节的“模糊”。“模糊”给人一种感觉是朦朦胧胧的。而她说“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说明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也可以体现出她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生:最后一节“没有年轮”,也写得很好,说明他的思想感情是不能用年份来概括的,写了它的思乡之情非常浓厚。

  师:而且是“永不老去”,永远不会消失。

  师: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写“树”?为什么把“乡愁”比喻成“树”?

  师:树有什么特点?

  生:长长的。(笑声)

  师:长长的,而且会越长——

  生:越高。

  师:乡愁也是——

  生:越长越多。(笑声)

  师:越积越多。再讲一点:树啊,树到了秋天会有——

  生:落叶。

  师:落叶都是——

  生:都要归根。

  师:非常好,落叶归根,所以作者用树写出了乡愁的浓厚。

  师:我们再一起朗读一下这首诗的最后一节。(师生朗读)

  师:美丽的语言,忧伤的乡愁。

  师:还有没有什么问题?真的没有问题了。(停顿)不,还有。诗歌是读不尽的,它还需要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那美丽的画面中飞翔。这就是欣赏诗歌的第三乐章:联想想象——感受诗歌的图画美。(点击鼠标,屏幕显示)

  诗中有画,这是多数抒情诗所共有的一个特点。我们先一起观看几幅跟诗意相近的画面。(点击鼠标,屏幕显示画面)

  师:请同学们一起静思片刻,在书的空白处用你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属于你心中的那一幅优美的图画。(几分钟后)

  师:好,请同学们停下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聆听最精彩的想象。

  生:我想象的是余光中的《乡愁》第四节。“夕阳西下,我坐在沙滩的礁石上,倾听着来自远方的声音。夕阳就像是一团熊熊的火焰,似乎永不燃尽,但我知道,夕阳会离我远去,就像这海浪一样,有一天我也会听不到它的声音。一串串脚印在沙滩上,望不到边,那正是我走向家乡的路。我问苍天,向着大海母亲喊道:‘妈妈!’可是我却听不到任何的回答。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我听见了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这海浪是来自祖国的,可对面的亲人们,你们听见这里的声音吗?”

  生:我想象的是席慕蓉的《乡愁》第一节。

  师:请说。

  生:“夜轻了,静了;风缓了,停了;窗前的老树也似乎更苍老了。树梢上挂着一轮盈盈的满月,趁着柔和的夜撒下冷冷的月光,落叶夹杂着叹息从树上飘下,但是它终于还是回归到它所希望的地方——那一片深情的土地。而我,只是孤单地倚在窗前,想念着,期盼着……一团愁云遮住了月光,明亮的月光在凝重的云下挣扎着,试图想挣脱,但最终还是无力地放弃。直到一阵风吹过,吹散了云,吹散了那月光上的忧伤。风,何时也从我心上掠过,吹走我心头的愁。不知不觉,我已轻轻哼起故乡童年的歌谣。”

  师:好一幅略带忧郁的远眺思归图,好一幅充满伤感的月下思乡图。温婉的声音,美丽的画面。让我们掌声鼓励一下。(掌声)

  师:两首《乡愁》都是情景交融的佳作。如果说余光中的诗是手心,席慕蓉的诗是手背,手心、手背都是肉,问大家一个或许会令你难以回答的问题:你最喜欢哪一首?手心?手背?

  生:我比较喜欢手背,(笑声)也就是席慕蓉的《乡愁》。我觉得作者比喻用得非常好,她把故乡的面貌比喻成“一种模糊的怅惘”,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得独特而有新意,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生:我也是比较喜欢席慕蓉的《乡愁》,我认为这一首诗她写得比较含蓄,意境更加深远一些,给人很多想象的空间。

  师:非常好。有没有喜欢余光中的?有请男同学。

  生:我觉得这一首诗,它的层次感非常强,给人一种在时光隧道驰骋的感觉。它从“小时候”一直到“而现在”,中间穿过很多的时空。另外,我觉得它的比喻也非常的贴近人心。

  生:我更加喜欢余光中的《乡愁》,因为这首诗,第一个,它的时间感比较强。还有一个就是这首诗从他很小的时候,也就是童年时,他渴望见到他的母亲,一直写到长大以后,隔海远望,一层一层递进。这里面的乡愁有爱的冉冉上升,而且到最后一句话,他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他萌生了一种对海峡的恨,他恨海峡阻隔了他与大陆的距离,而正是这种爱与恨之间的距离,才会有乡愁这种不可逾越的距离。

  师:他是生活在爱与恨的边缘。非常好,刚才几位同学的回答都非常精彩,掌声鼓励一下。(掌声)

  师:两首诗都有它美丽的地方,相对来说,余光中的《乡愁》境界更胜一筹,它表达了对祖国统一的期望,所以它的诗里面体现了一丝阳刚之美,更带有一点男子的气概;而席慕蓉的《乡愁》,语言非常清新,感情非常细腻,更多的是一种阴柔之美,体现了女子的妩媚。

  师:刚才这一步,正是我们欣赏诗歌的第四乐章——比较映衬。

  生(集体):感受诗歌新奇美。(点击鼠标,屏幕显示)

  师:只不过我们所进行的还只是课内的比较。现在请同学们选择我们曾学过的,或者老师曾介绍过的,再或者你课外所掌握的关于“乡愁”的诗歌,和本文中的其中一首进行比较映衬,感受课文中的《乡愁》所具有的独特风韵。(思考讨论)(几分钟后)

  师:好,你可能想得还不够成熟,还只是一些简单的比较,没关系,只要你把最真实的想法讲出来。

  生:我觉得,从艺术手法来比较,余光中的比喻非常贴切,而郭沫若的《静夜》联想想象很丰富,使人感觉到“鲛犹如此,人何以堪”;从内容上,余光中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被一湾海峡相阻隔,而李觏的《乡思》中说,“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我觉得在这里可以改成:“已恨碧海相阻隔,碧海还被暮云遮”。

  师:讲得不错,大家鼓励一下。(掌声)

  师:我们再来听听这边将席慕蓉的诗和哪一首进行比较?

  生:我是将席慕蓉的《乡愁》和闻一多的《七子之歌》作比较。席慕蓉的诗从艺术上讲比较含蓄,《七子之歌》相对来说表达得就比较明显,像孩子急切地盼着就要回家的心情。席慕蓉她身在台湾,和祖国是分开的,还没有回到祖国,所以她的心情就有一些淡淡的忧伤。

  生:我是先拿席慕蓉的《乡愁》和《教我如何不想她》作了一下比较。

  师: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你能不能背出一段给大家听听。(生背诵)

  师:非常好,就背到这儿,你说吧!

  生:刘半农是将祖国比喻成“她”,一个女性,我理解的是母亲。而《乡愁》中的比喻都是“物”,以物来传情。另外,《乡愁》中选取的一些事物都非常有特点,比如说“清远的笛”,笛自古以来就是表现一种忧愁,在李益的《受降城外闻笛》中也写到了“笛”。还有后面的月亮,“月有阴晴圆缺”,她就想到了人的“悲欢离合”。还有后面的“雾”,“雾里的挥手别离”,她有可能是泪眼模糊。

  师:泪眼模糊,所以才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生:对,“雾”,它既阻隔了她和亲人之间的距离,而且也阻隔了她和祖国之间的一种交往。但作者没有特别地点出来,而是隐隐约约地去表现。

  师:主要表现了她一种迷茫的心境。

  生:对,而且这一首诗还写得非常含蓄,里面没有一句直接说“啊,我非常的思乡”,而是把那样一种思乡的感情寄托在字里行间。

  师:非常好,掌声鼓励一下。(掌声)

  师:诗中有音乐,诗中有图画,诗中还有语言与新奇的美,正是这一切构成了诗歌的情景交融,使整首诗充满了意境之美。淡淡的月光,浅浅的海峡,一棵没有年轮的树,一方矮矮的坟墓,它们共同传递出的情感是一种淡淡的忧伤。但究竟为什么而忧伤呢?忧伤什么?

  生:在忧伤很多东西啊!(笑声)

  师:举个例子来说。

  生:比如说他很想家,想妈妈给他包饺子,包的饺子比外面的好吃(笑声);也比如说他看到这支笔,然后想到这是妈妈给买的。

  师:一种想家的感觉,作者在此的忧伤仅仅只是思家的忧伤吗?还有什么忧伤?

  生:我想是两岸不能统一,也很想念自己的亲人。

  师:这已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忧伤,更是一种民族的忧伤,国家的忧伤。所以说虽然是一种淡淡的忧伤,却是一种浓浓的意境之美啊!这正是我们欣赏诗歌的最主要的地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师:让我们一起再次通过朗读吟诵,来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崇高的情感。(点击鼠标,音乐响起)(生朗读)

  师:很好。听,这样一首时时在耳边浮现的歌曲,这样一段轻轻在耳边萦绕的旋律,正是余光中作词,罗大佑谱曲并演唱的《乡愁四韵》。让我们静静聆听一分钟吧!(一分钟后)

  师:实在不忍心打断我们同学满是“乡愁”的思绪。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会老去。

  师:好,下课!

  附:诗歌欣赏的四个步骤

《乡愁》教学实录4

  案例描述

  师:同学们,乡愁是思念家乡的忧伤心情,可以说是中国诗歌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下面就请同学们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乡愁的诗句。

  生1:我搜集的诗句是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2:我搜集的诗句是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生3:我搜集的诗句是王湾的“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

  生4:我搜集的诗句是杜甫的“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

  师: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台湾当代诗人的思乡之作——《乡愁》。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第98页,先来了解作者。书上的介绍非常简单,哪位同学能介绍得更详细些?

  生1:余光中,1949年去香港,1950年去台湾,1958年赴美进修,1959年任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讲师,1974年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生2:我补充一下,余光中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

  生3:余光中诗作的特点是具有浓重的中国意识和深厚的历史感,构思奇巧,意象新奇。

  师:同学们能充分利用课外学习资源获取信息,非常好。这首诗写于1972年,当时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写下了这首诗。

  师:同学们,诗歌是跳动的音符,而欣赏诗歌正是将这一个个音符串成一段精美的华彩乐章。下面我们将奏响的是第一乐章,朗读吟诵,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先听老师朗读一遍余光中的《乡愁》,注意朗读的语调、语速、节奏。

  伴随着“思乡曲”,教师范读课文。

  师:听完老师的朗读,谁说说这首诗的语调、语速、节奏?

  生1:这首诗语调深沉,语速舒缓。

  生2:诗歌的节奏按照课后习题三的示例,以此类推,就可以划出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一名学生朗读后,有个学生点评:“语速稍快。”

  又一名学生朗读,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

  接着同学们采取男女生交叉朗读,同桌之间交叉朗读的方式。

  ……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首诗既然采用了叙事的形式,叙述了什么事?

  生:诗人从小到大的经历。

  师:概括很准确。诗言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理由是什么?

  生1:思乡之情,因为“乡愁”一词贯穿全诗。

  生2:对家乡的思念及对祖国统一的'期盼,“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可以看出诗人渴望和祖国团圆。

  师:这两名同学学习诗歌的方法很巧妙,“诗以一字为工”,光靠读是不够的,还要仔细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以挖掘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我们进入第二乐章,这就是琢磨品味,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同学们分组讨论:诗歌当中有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

  师: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讨论的结果。

  生1:“小小的”、“窄窄的”这两个形容词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反衬出浓烈的思乡之情。

  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生2:“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组意象是乡愁这一抽象情绪的具体对应物,具体生动。

  生3:“小时候……而现在”,这些表示时间的诗,既写出了诗人的经历,又体现出了诗人情感的步步增强。

  师:把握住了诗歌的内在联系。

  生4:“这头”、“那头”,这两个表示方位的词语,用空间上的隔离来表示诗人产生的乡愁。

  ……

  师:美丽的语言,忧伤的乡愁,通过对局部语言的品味,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诗歌语言的精练含蓄、富有感染力,加深了对诗人情感的理解。让我们大家从整体上再去发现、总结诗歌的新奇美。

  生1:这首诗意象独特,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邮票”等前三个意象是铺垫,末节抒发了爱国主义深情。

  生2:诗歌用表示时间的词语来组构全篇,层层深入,及至最后,集中抒发了诗人思念大陆的强烈感情,构思精巧。

  生3:全诗都采用“乡愁是……”的句式,既写出了乡愁,又分清了层次脉络。

  ……

  师:《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丽的恋歌,我们在感受诗人这种真挚的情感之余,何不来尝试一下,模仿“乡愁是……”这一句式来写一写乡愁?

  生1: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生2: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的童话。

  生3:乡愁是远行时母亲久久的伫望。

  生4:乡愁是故乡的天空中放飞的风筝。

  ……

  师:同学们,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会老去。让我们期盼大陆和台湾的统一早日来到。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乡愁》是一首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诗人以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对于这首诗歌的学习,我既没有要求学生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也没有概括诗歌每节的内容,而是按照“朗读——品味——发现”这样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发现诗歌的新奇美,使学生对诗歌的赏析上升到一定的审美的层次。

  高尔基说:“真正的诗,永远是心灵的诗,永远是灵魂的歌。”诗歌是最富情感的,诗人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针对学生对诗歌的朗读能力较差的现状,结合诗歌的特点,在课上我加强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主要是读出感情、节奏、重音,注意语速、语调等。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诗中所抒发的情感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共鸣,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情感。《乡愁》就诗的每一节来看,句子有长有短,参差不齐,节奏感很强,很适合学生的朗读。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学生第一次接触新诗,教师的配乐范读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这首诗的感情基调、语速、节奏,对学生的朗读起到了较强的指导作用。一是可以使学生增加读诗的兴趣,另外还可以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他人的朗读情况进行点评。在这里,有感情地朗读始终是放在首位的,事实上,我们在学习诗歌时,都是在诵读中逐渐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诗以一字为工。”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深刻地感受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在这一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的精神,既有个人的见解,又有集体的智慧,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结合对词语的品析,简单描述想像到的画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去发现这首诗的新奇之处。学生入情后,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有新发现,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先去发现,然后说出依据,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激活。这首诗学生的发现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诗歌的层次结构,二是诗歌的立意。用时空的变化顺序来组诗,使这首诗的层次非常清楚,由对家人的思念上升到对祖国大陆的思念,正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升华,学生这么多的发现,可见他们的潜力是无穷的。

  学生的即兴写诗,是让他们借助这种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人生体验,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是他们积累的学习语文的宝贵财富。当学生的生活体验被引发时,学生的情感就会自然地抒发出来,而不是刻意地模仿。这个练习的目的不在于他们能说出多么富有韵味的诗句,而是在于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

  在这样开放的课堂中,教师要时时认识到,对学生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尊重,这对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往往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已不单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多时候是一名参与者、引导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强调自主、合作、探究,这样学生才可以自主理解,感受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和发展,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充满个性。

【《乡愁》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乡愁》教学实录03-23

《乡愁》教学实录02-04

乡愁教学实录03-23

《乡愁》的教学实录04-19

课文《乡愁》教学实录04-15

《乡愁》教学实录与教学反思04-05

《乡愁》实录04-20

《乡愁》课堂教学实录03-29

《乡愁》的教学课堂实录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