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案与课堂实录

2023-04-15 乡愁

  《乡愁》以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如油画的着色,那色彩便是乡愁,一层层加深。下面是乡愁教案与课堂实录,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乡愁教案

  教学目的:

  1、 学习作者巧妙的比喻形象的写法。

  2、 学习作者用具体形象的事物表现抽象的概念的写法。

  3、 提高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思国的感情。

  4、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渴望统一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乡愁》通过新奇而形象的比喻表达感情的写法。

  2、 注意诗人思想感情的升华和各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能力训练点:

  1、搜集有关表达思乡感情的诗,词,曲或现代散文,体会思乡愁绪。

  2、仿照《乡愁》诗中比喻的句式,运用博喻的形式,描写一种事物,表达一种感情。

  教学思路:

  1、 运用思乡歌曲导入,创设情境,营造气氛。

  2、 引导联系学过的诗、词、曲或散文,体会自古以来人们的思乡愁绪。

  3、 引导学生赏析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新奇比喻的用意及含义。

  4、 引导学生学会朗读诗歌,给诗歌划分停顿,标记重音,把握语调,并配乐朗读,体会作者感情。

  5、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感受,设想自己是一位久居台湾的游子,体会作者的思乡及思国的愁绪,体会海外华人的恋根情绪。

  6、 拓展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四韵》,散文《冬季到台北来看雨》。进一步体会海外华人渴望祖国统一的热切希望。

  7、 仿照诗歌说出或写出几句“诗”运用博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谈话法

  学法设计:朗读、联想,想象;联系实际各抒己见;对比阅读;仿写诗歌。

  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思乡歌曲,创设情境:[多媒体画面]

  导言:同学们,一年一度的元旦即将来临,每当这时,远居海外的.游子会是怎样的心情?[学生回答] 谁能用一句诗来表达?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游子思乡”是中国诗歌一个永恒的话题,那么,请同学们回顾你曾经学过或读过的作品,说出有关描写乡愁的诗,词,曲。[学生各抒己见]

  有关作品:

  1、马致远的曲:《天净沙. 秋思》

  “ 枯藤老树昏鸦,…….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李煜的词《虞美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见欢》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3、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5、李白的《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是啊!抹不去的相思,挥不走的乡愁,牵动着多少游子的心!看多少英雄少年,白了头在一夜间!风流少帅张学良,困居台湾几十年,有多少离愁别恨,客死他乡,团聚梦难圆?多少年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人民与大陆两地相隔,饱受相思之苦,因而对乡愁有着其他任何时代不可比拟的深刻的理解。其的乡愁诗也是异彩分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二、简介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幻灯片]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现居台湾。当代诗人和诗评家,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诗创作。主要诗作《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诗集有《灵河》、《余光中诗选》。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细,抒情缠绵,含蓄隽永。其乡愁诗别具特色,有很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意味深长。

  这首诗写于1972年,当时,大陆与台湾互不往来,几乎隔绝。[鼓励同学们向老一辈、历史老师请教或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情况]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全班同学自由朗读,认真体会诗的内涵,讨论朗读的技巧。

  思考讨论以下问题:[幻灯片]

  ① 这首诗表达怎样的思绪?应该用怎样的语调去读?[学生体会,讨论]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刻骨铭心的思乡之愁,应该用深沉,哀婉的语调来朗读。

  ② 每首诗的节奏以及重音如何把握?[学生讨论,试读,体会]

  2、训练朗读:

  ①指定一名同学试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刚才强调的有关问题

  ②齐读,男、女分读,师生对读,于反复朗读中体会诗的意境和内涵。

  四、赏析全诗:

  老师配乐范读全诗,请同学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思考讨论:[幻灯片]

  ①全诗以什么为顺序贯穿全诗?

  全诗以时空的变化为线索,以个人的经历贯穿全诗。

  ②这首诗运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乡愁?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有什么深刻含义?

  诗人将不可捕捉的抽象的乡愁描写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使乡愁有了寄托,变得具体可感,形象生动感人。

  小时侯外出求学,“小小的邮票”,使我可以用家信来寄托着作者对母亲,对故乡绵绵的思念;

  长大后,出外谋生,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思念,“窄窄的船票”能使我来往于大陆和台湾之间,了却我的无尽的牵挂。

  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使我与母亲永远生死相隔,永生无缘再见,也许,在母亲临死时还满含热泪盼望着团圆!

  现在,“一弯浅浅的海峡”使多少骨肉同胞两地相隔,日夜思念!诗人将个人的悲欢与伟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感情撩人愁思。暗含了渴望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全诗运用新奇的比喻,从纷繁的世事与旷远的时空中,提炼出四个意象。除此而外,还运用了对比,反复,反衬的修辞手法,将游子思乡的愁绪写得具体可感,如泣如诉,哀怨动人。前三节犹如汹涌而进的波涛,最后一节轰然汇成全诗的九级大浪,感情的潮水奔涌而出,达到高潮。正如诗人所说:“纵的是历史感,横的是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诗人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了以往任何时代可比拟广度与深度。

  ③拓展讨论:

  乡愁是凝重的,诗中为何却说“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

  作者正语反出,以一种轻描淡写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上,反衬出乡愁的浓烈。托物寄情,表达绵绵不尽的乡愁。含蓄委婉,而又深沉哀怨。

  ④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有什么感受?[各抒己见]

  表达了作者渴望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2、拓展延伸讨论:[幻灯片] [学生各抒己见]

  ①假如当时你的亲人有在台湾的,你的感受如何?

  ②假如你是一位台湾同胞,面对香港收复,澳门回归,你会有什么感受?

  ③就我国目前的现状,你有什么看法?

  五、拓展练习:

  1、 对比阅读:学生作品《乡愁》[自制幻灯片]

  2、 拓展阅读有关余光中的诗句《舟子的悲歌》,《乡愁四韵》[其二]

  六、布置作业:[幻灯片]

  1、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 仿照本诗的托物寄情的手法,以“母爱”为题,发挥想象,巧设比喻

  写一首小诗。

  3、 拓展阅读:

  ①余光中的《乡愁四韵》体会诗人的感情。

  ②阅读散文,《冬季到台北来看雨》体会海外游子的心情。[印发材料]

  乡愁课堂实录

  教学设想

  1、新课标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在具体操作上要努力搭建好师生课堂交流的平台,创造一种宽松、祥和、愉快的对话氛围,利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碰撞,激起智慧的火花,从而共同探疑、解疑,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培养个性。《乡愁》一诗的内容不算太难懂,教学中应加强朗读,借助多媒体增强可感性,并在与其它乡愁诗的比较中去体会内容、感悟乡愁,所以本文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⑴通过反复朗诵,体会诗歌的结构美和音乐美。

  ⑵理解独创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对表达乡愁的作用。

  ⑶明确祖国的统一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

  2、教学思路定位为:

  ⑴情感导入,创设情景。

  ⑵自读质疑,整体感知。

  ⑶合作探究,品味研读。

  ⑷点拔释疑,拓展延伸。

  ⑸朗读指导,比较阅读。

  教学流程

  课前活动:作为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往往十天半月才能回家一次,那么,在这期间,当你想家、想父母的时候是怎样的感受呢?学生七嘴八舌的说。

  一、情感导入,创设情景

  师:是啊,同学们,你或许有过与亲人小别而倍感思念的时候,你或许有过因与亲人永别而深感切肤伤痛的时候,那丝丝缕缕的对亲人的怀念与痛悼,那刻骨铭心难于言表的伤感与惆怅,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样的愁,这样的痛,该用怎样的艺术形式和语言形象来表达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欣赏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诗歌《乡愁》。(师生共同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自读质疑,整体感知

  1、下面,先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比比看谁字音读的准。如有读错字音的,请其它同学举手帮助更正。

  2、指名读(一人读一节,共十几人读)。〔如有读错字音的,则说停,并引导学生更正,教师并板书;如无,则罢。〕

  (可能读错的字音:一枚 méi海峡 xiá)

  3、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指导自学:

  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乡愁》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4分钟后,比谁能背诵课文,并能回答课文后的三道思考和练习题。

  4、检查自学:

  师:会背的同学举手,比比谁背得好。

  (若举手多,则检查;如不多,则再给2分钟)

  (生若背错了,请其它同学更正;背的比较流利的要多加表扬,坚持鼓励性评价)

  三、合作探究,品味研读

  同学们,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已能背熟整首诗了,这是理解课文的必由之路。下面咱们通过自学看看能否把课文后的题目都正确回答出来,如有不会的.,那就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去讨论(可进一步弄懂某些词语的含义,如这头、那头指什么?),3分钟后看谁回答得好。

  师:谁来回答第1题?〔结合课文,说说你由“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而产生的联想〕

  生: “这头”指自己,“那头”指思念的对方。

  生:“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是指自己在不同时间段的思念。

  生:前三种乡愁,是衬托第四种乡愁,使爱国之情更加突出。(多名学生回答)

  师:对以上同学所说,你同意吗?

  生:议论纷纷。

  师:为什么?

  生:多名学生回答后,有一学生逐个分析各个时期的乡愁。(此时师相机概括)

  1、小时候,我外出求学、打工,最使自己思念的便是家中的母亲。对母亲的思念寄托在一封封家书之中,而保证这封信能够从“这头”到“那头”,关键就在一张邮票上。小时候的“我”一定最关注邮票;邮票便是小时候最突出的“乡愁”。

  2、长大后,在外边了,最思念的是新娘,以此来衬托现在的乡愁。

  3、后来呵,大概中年的我,祭扫母亲的坟墓时,脑海里浮现出昔日亲人的面容,还有那一 抔黄土,黄土下安睡的母亲。 “这一方矮矮的坟墓”是多么令人痛楚,黄土的里外是两个决然不能沟通的世界,无家书可达意,无舟船可抵达,它牵动着自己的全部思绪。中年丧母最令自己痛楚的,以此来衬托现在的乡愁。(无法解决的愁,终身的痛苦)以上三乡愁是在三个特定时期最令作者思念的。

  4、台湾与大陆,本应密切往来,但却相互隔绝,既不能通邮,也不能通航,最令人痛心!(应该可以通的,而没有通,令人心痛)

  四、点拔释疑,朗读指导

  师:你能读出这些感情吗?(点名读)谁能有感情地背诵?点名背。

  师:太棒了!你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读诗的经验?

  生:感情要饱满,语速不能太快。

  师: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生纷纷发言,略。)

  师(小结):读诗首先要把握好感情,语速适当,还要读出节奏和重音。(板书:感情语速节奏重音)

  师:评价某位同学读得如何,可以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下面请大家四人一组讨论一下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然后互相听读,选出读得最好的同学。

  (教师巡回了解各组读的情况,学生积极性很高。)

  师:下面我们开始朗读欣赏,谁先来?

  生:(生争相朗读,并自由发言评价。约有六七个同学作了范读,大都声情并茂。)

  师:(重点指导)重音并不一定重读,有时根据感情需要应处理为重音轻读。例如:“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中“小小的”三字读为重音,但不能重读,而应轻读。

  师:在读诗的过程中,同学们和诗人的心沟通了,我们读懂了余光中那殷殷赤子情怀。下面咱们听听余光中是如何用自己的心声来诠释乡愁的(大屏幕播放余光中的朗读)。

  师:诗言志,同学们能不能用形象的语言即兴表达出你思念父母的感觉呢?

  多名学生回答:

  母爱是一台电话机;

  母爱是一座桥梁;

  母爱是一本厚厚的日记本;

  母爱是一只洁白的信鸽;

  母爱是一轮圆月。

  (富有创造性的要表扬,如生比喻不恰当,则让他说出理由)

  五、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师:思乡是游子共同的心声。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另一位台湾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自由朗读几遍,比较席诗和余诗的异同。

  (学生朗读,然后讨论,自由发言)

  生:这两首诗都表现了作者的乡愁。

  师:不错,这是两首诗的相同点,除此之外还有吗?

  生: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喻。

  师:乡愁本来是抽象的,作者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把它表现出来,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像。

  生:我觉得两首诗在形式上不一样。

  师:能不能具体说说?

  生:余光中的诗分了四节,每节的句数和字数基本上一样多,看上去比较整齐,而席慕蓉的诗看上去参差不齐。

  师:说得非常好。还有吗?

  生:席慕蓉的诗表达感情比较朦胧含蓄,余光中的诗比较直接清晰。

  师:是啊,余诗与席诗尽管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表达的感情却是一样的,那就是乡愁,这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古今中外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乡愁诗,大家可把范围放大些,课下把能搜集到的所有乡愁诗整理成《乡愁专集》。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此诗完美的形式,也学会了以形象写抽象的方法,那么让我们模仿此诗来写自己的母爱吧,请大家把自己刚才没有完成的诗句完成,大屏幕出示模仿展示:

  小时候,母爱是……

  长大后,母爱是……

  而今后,母爱是……

  师:(大屏幕播放罗大佑演唱的歌曲──余光中的《乡愁四韵》)伴随着余光中的乡愁,咱们就要说再见了。今后无论走到哪里,同学们都不要忘记故乡,月是故乡明,回家的感觉真好!而这种感觉,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也找到了,祝愿饱受海峡隔离之苦的同胞都能早日找到这种感觉。

  • 相关推荐

【乡愁教案与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乡愁的课堂实录06-13

《乡愁》的课堂实录06-10

乡愁席慕容教案01-07

《乡愁》教案(通用10篇)08-15

《乡愁》获奖教案(通用13篇)09-06

《乡愁》试讲教案(通用7篇)05-16

关于《乡愁》的教案(通用13篇)11-26

《乡愁》教案设计(通用11篇)06-13

乡愁的诗句12-07

席慕蓉的《乡愁》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