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从军行其五》阅读答案

2022-10-21 王昌龄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分析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王昌龄《从军行其五》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从军行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阅读及答案

  (1)此诗的前两句用“日色昏”和“红旗”构成了怎样的一幅边塞军旅图?简要分析。

  答:“日色昏”极言大漠风沙遮天蔽日,也烘托了军事形势的紧张;“红旗”即写色彩的明丽,也写的强劲凌厉.由此构成了一幅在大漠苍苍、天昏地暗之中,一支大军半卷红旗,卷尘挟风,奋勇挺进的画面。

  (2)作为边塞此诗,本此诗洋溢着怎样的感情基调?为什么?简要回答。

  答:因为主动骁勇,战事大捷喜人,所以整此诗洋溢着轻快振奋的感情基调。

  二

  ①题目“从军行”中的“行”的意思是指(表示此诗歌体裁,“歌行体”的意思)。说明这首此诗的体裁是歌行体。

  ②这首此诗写“夜战”的前军用侧面描写,而写增援的后军则是用(正)面描写。从此诗中的描写来看,增援的后军出发的时间是在(第二天清晨)。

  ③这首此诗在写法上很有特色,给读者很多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试说说从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描写中,提供了让读者怎样的联想和想象的余地?

  答:从“红旗半卷出辕门”可以想象到(唐军出征时迅猛声威)

  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可以想象到(唐军在战场上勇猛善战的情景)

  三:

  ①.第一句写景对于此诗歌所描写的战事起了什么作用? (2分)

  ②.请设想“红旗半卷”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此诗要表现什么? (2分)

  ③.这首此诗在写法上很有特色,给读者很多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试说说从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描写中,提供了让读者怎样的联想和想象的余地?(4分)

  答:从“红旗半卷出辕门”可以想象到(2分)

  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可以想象到(2分)

  参考答案

  ①.第一句描写浩瀚的沙漠,呼啸的狂风,漫天的尘土,黯淡的阳光,衬托出战事的紧张艰苦。

  ②.“红旗半卷”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③. 从“红旗半卷出辕门”可以想象到唐军出征时迅猛声威和紧张气氛。

  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可以想象到唐军在战场上勇猛善战的情景和捷报传来时的振奋喜悦情景。

  全此诗赏析

  这首此诗描写的是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 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歌颂了他们奋勇杀 敌、忘我报国的英雄主义精神。这首此诗气魄宏大,热情洋溢,一扫边塞此诗凄婉悲凉的一贯风格。

  琵琶起舞换新声 。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此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 胡琴琵琶与羌笛。 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或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既然是 换新声 ,应该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但是, 总是关山旧别情 。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 旧别情 而已。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没有一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的。 别情 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乐府古题要解》云: 《关山月》,伤离也。 句中 关山 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此句的 旧 对应上句的 新 ,成为此诗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坠扬抑的音情,特别是以 总是 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次句强调别情之 旧 ,但这乐曲也并不是太乏味。 撩乱边愁听不尽 ,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所以那奏不完、 听不尽 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这是此诗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扬。 听不尽 三字,或是怨,或是叹,或是赞,意味深长。作 奏不完 解,自然是偏于怨叹。然作 听不够 讲,则又含有赞美了。所以这句提到的 边愁 既是久戍思归的苦情,又未尝没有更多的意味。当时北方边患未除,尚不能尽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会心不宁意不平的。前人多只看到它 意调酸楚 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此此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 边愁 用了 听不尽 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 不尽 就最见功力。此诗人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可以有多种理解:无限的乡愁,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读者也许会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换新声 旧别情 听不尽)后,到此却汇成一汪深沉的湖水,荡漾回旋。 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里离情入景,使此诗情得到升华。正因为情不可尽,此诗人 以不尽尽之 , 思入微茫,似脱实粘 ,才使人感到那样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此此诗之臻于七绝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这绝处生姿的一笔也是不容轻忽的。

  大意

  这首乐府此诗描写边塞战斗生活的一个片断,寥寥数笔,即写出一次夜袭战的过程、将士们的勇武和取得胜利的豪情——大漠之上,狂风大作,尘土飞扬,日色昏暗,军情紧迫,战士们迎着朔风,半卷红旗,迅猛出击;前军在洮河北夜战末归,后军增援,刚刚开拔,前军捷报已到:一夜奋战,击溃敌军主力,生擒敌酋。一场夜战写得有始有终,有声有色,大处落墨,声情激昂,精炼传神,艺术形象完整,不愧为佳作。

  译文

  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

  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夜在洮河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刚才还在交战,现在就传来俘获敌军首领的消息。

  创作背景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从军行七首》就是王昌龄采用乐府古题写的此类边塞诗。

  鉴赏

  这首诗写唐军前后齐出,夜战歼敌的过程,颂扬了唐军所向无敌的声威。首句写景。“大漠风尘”遮天蔽日,故白昼“昏”暗,这雄浑苍茫之景,既展示出战场恶劣的气候,又衬托出军情的紧急。第二句写人。在这飞沙走石的天气里,唐军不畏风沙之烈,挥师疾进。“红旗半卷”,状风沙肆虐,四面横吹,致使旗难全张,形象十分生动。诗思之奇在第三句的突转,诗人放下顶风疾进之旅不说,一下跳跃到传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的战斗捷报,结果干净利落,出人意料。至此乃知前两句所写为后出之增援部队,诗人正面写增援部队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乃为“前军夜战”“生擒”敌首张目,三、四句写“前军”虽是侧面着笔,但有前两句后军形象的烘托,表现出了“前军”高昂的士气,战斗的激烈和决战决胜的勇猛。将一场大战压缩到一首绝句之中,写得如此壮怀激烈,如此摇曳多姿,如此含蕴深厚,真不愧为“千秋绝调”。

  名家点评

  唐汝询《唐诗解》:江宁《从军》诸首,大都戍卒旅情,独此有献凯意。亦乐府所不可少。

  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战捷凯歌之词。末即歼厥巨魁之意,谓大寇既擒,馀不足论矣。横逸之气,壮烈之志,合并而出。旲山民曰:健。陆士鈨曰:跌宕。

  朱宝莹《诗式》:首句大漠之乡,风尘迷霾,日色欲昏,盖已近暮天。先写塞外情境,此为凌空盘旋起法。二句言风起尘扬,红旗难以全张,故半卷也。出辕门,出战也。前军所指,连夜接战,地在洮河以北,先已擒得吐谷浑。曰“前军”,则全军尚未齐至。曰“已报”,有不待全军至而己获胜者。“夜”字应上“昏”字,“已报”应上“前军”二字。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此诗总结前数章,故言扫老上之庭,饮黄龙之府,以告武成。为塞下曲之凄调悲歌别开面目也。

  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第四首(指其五)但写边军战胜之事。

  作者简介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属陕西)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晚年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因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宫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从军行其五》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从军行王昌龄其五阅读11-01

从军行其五王昌龄阅读理解11-13

从军行王昌龄其一其五对比阅读答案10-29

从军行其五王昌龄10-29

《从军行》其五王昌龄11-08

《从军行》王昌龄阅读答案04-25

从军行阅读答案王昌龄10-28

从军行其五王昌龄意思11-09

从军行王昌龄其五翻译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