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在咱们江西省九江市就有一座享誉世界的名山,它就是——庐山。宋代诗人苏轼游观庐山后作下了名诗《题西林壁》,诗文告诉我们一些关于做事的道理: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下面小编分享一篇三年级《题西林壁》标准教案。
三年级《题西林壁》标准教案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读题释题
1.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在咱们江西省九江市就有一座享誉世界的名山,它就是——庐山。我们一起去领略庐山风光吧!(出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庐山各山峰图片)
2.西林寺有块石壁,看,石壁上还写着一首诗呢!这是宋朝大诗人苏轼游览庐山后题写在上面的。诗题叫《题西林壁》。(板书课题)
3.释题。“题”是什么意思?(提示学生借助注释是学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题西林壁”又该怎么解释呢?
4.指导读题。
点评:情境的创设,能使学生进入到古诗描述的意境中。出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庐山各山峰图片,既让学生对庐山有一定的了解,又使其对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山的 形貌有一定的体验,为学习“远近高低各不同”做准备。最后一幅画面定格在西林寺的石壁,自然引到诗题,又有助于学生对诗题的理解。
二、初读,读通读顺
1.学生自读诗句两遍,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第二遍力求读通句子,读出节奏。
2.指名朗读,学生评价。相机正音,如:“岭”“此”等。练读诗句。
3.读古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谁能试一试?其他同学注意倾听。
4.教师相机范读,学生评议。重点指导读“横看成岭侧成峰”,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读出“峰”和“岭”的区别。
5.师生合作读。(如:教师读完一句,学生重复这一句的后三个字;教师读诗题,男同学读诗句,女同学重复后三个字。)
点评:初读有三个层次:读准,读通,读出韵律。通过学生自读、教师范读、引导想象读、师生合作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边体会诗意,边读出节奏韵律。
三、再读,感受“不同”
1.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将这首诗读了好几遍,但好诗不厌百回读。读多了,你就会对诗句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感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你们再轻声读这首诗,借助注释,一行行地读,一行行地想,看看能不能自己读懂诗句的意思。
2.同桌交流。
3.问题检测:苏轼身在何处?(具体在山中的哪些位置观察庐山呢?)
4.理解“横看”:怎样看是横看?看我的五指山(教师以手示意),怎样看是横看?也就是正面,前面。苏轼还身在何处?理解苏轼身处位置不同。
5.教师:苏轼身在山前,身在山侧,身在远方,身在近处,身在高山,身在低谷,但无论在哪儿,他都身在一个范围之内,那就是——庐山之中。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想象身处这不同位置看到的景象。
6.出示图片,真切感受“不同”,引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点评:本诗的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 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为更好地突破这一难点,教师精心选择问“点”,抓一个“身”字,“身不同,景不同。”抓住问题 的源头,通过让学生站立在不同的位置加深理解,进一步感受“不同”,领悟“不识”。
7.苏轼看到了哪些景象呢?让我们沿着苏轼的踪迹到庐山去看看吧!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朗读,你仿佛来到了何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8.理解身处不同位置看到的庐山景象也不同。
出示图片,教师引读。
他横看庐山,山峦起伏;侧看庐山,山峰耸立,他不禁吟诵——横看成岭侧成峰。
他远望庐山,云天飘渺,若隐若现;近观庐山,巍峨雄伟,犹如巨人;从高处俯视,庐山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从低处仰望,山峰高峭险峻,直插云霄;他不禁吟诵——远近高低各不同。
他再变换位置看,发现庐山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他从各个角度看,发现庐山依然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点评: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行补充、扩展后再提供丰富的比较直观的图片资料,帮助学生获得完整的形象,体会到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后的“不识”。
四、品读,感悟“不识”
1.看到庐山的`这千般面貌,苏轼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不识庐山真面目。指名读。
引导学生在诗句前加上叹词“唉”进行感叹。把“唉”字留在心底,我们再来感慨。
点评:感情朗读注重一个“情”字。“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一声长叹,来自心底,韵味皆出。
2.出示《初入庐山》:“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学生自读。引导对比苏轼“要识庐山面”的初衷与结果的“不识庐山真面目”。
3.引导质疑:苏轼为什么会“不识庐山真面目”?
4.链接作者简介:他是唐宋八人家之一的苏轼,他是多才多艺的苏东坡,他还是学识渊博的“苏学士”,他不愿停留在“不识”,他还想知道为什么“不识”。于是,他问自己,他问山中游客,他还问你们:孩子,我为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可是,我都身在庐山之中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观察了呀,怎么还会“不识”呢?(感悟因“不同”而“不识”。)揭示哲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
6.于是,苏轼文思泉涌,挥毫在西林壁上写下了这千古流传的诗篇——(学生读全诗)
点评:通过对比苏轼“要识”的初衷与最终“不识”的结果,引发学生心底的疑问;通过创设情境让苏轼与学生对话,最终在对话中明白“在山中”与“不同”“不识”之间的关系,并揭示道理。拓展和作者简介的链接点选择恰当,降低了学生“悟诗理”的难度。
五、升华,积累运用
1.结合生活经历运用诗句谈感受。
2.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诗句。
3.课堂练习。
有时候,人们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4.链接其他诗人歌咏庐山的诗句:(出示图片,诗句,学生诵读)
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毛泽东——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引导学生感悟:同是庐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这也正是《题西林壁》中所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啊!
5.练习背诵。
点评:情境的创设,促进了学生理解和体会古诗文的情与理;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出于心,在诵读中通晓诗中理趣。
【知识扩展】
庐山的神话传说
一种传说,早在商初,也有说在周威烈王时候,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庐山学道求仙。据说匡俗字君孝,有的书称匡裕,字子孝,也有称为匡续的。从中国传统的名与字的联义看,其名为裕,是较为合理的,俗字是误传,俗、续二字罔音,也是传闻之悦。但普遍流传的名字是称他匡俗,匡裕很少有人知道了。为了方便,这里依照人们熟悉的称呼。此外,还有称匡俗为庐俗,这种传说乃是因名山而臆想其人,以地名为氏,以氏为姓,倒还符合古代的惯例。至于他确切的姓氏,自然毋庸予以追究,要追究也无从着手。据说,匡俗在庐山寻道求仙的事迹,为朝廷所获悉。于是,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匡俗也屡次回避,潜入深山之中。后来,匡俗其人无影无踪。有人说他成仙去了,这自然是无稽之谈。后来人们美化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并说庐山这一名称,就是这样出现的。因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称‘匡山’,或称为‘匡庐’。到了宋朝,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胤脱匡字的讳,而改称‘庐山’。
另一种传说,在周武王时候,有一位方辅先生。同老子李耳一道, 骑着白色驴子,入山炼丹,二人也都“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庐。人们把这座“人去庐存”的山,称为庐山。“成仙”的先生名辅,所以又称为“辅山”。但是老子与武王并不同时,这同样是神话故事。
【三年级《题西林壁》标准教案】相关文章:
题西林壁教案范文12-29
小学题西林壁教案09-04
题西林壁 优秀教案06-13
苏轼题西林壁教案06-09
2017题西林壁教案05-26
《题西林壁》名师教案05-20
《题西林壁》教案示例05-18
小学《题西林壁》教案05-09
苏轼《题西林壁》教案12-01
题西林壁教案五篇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