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4-10-15 陶渊明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练习题,多做练习方可真正记牢知识点,明确知识点则做练习效果事半功倍,必须双管齐下。你知道什么样的习题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阅读练习及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阅读练习及答案 1

  归园田居五首(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14.下列对这首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墟曲”写出了经过战乱,到处都是废墟,诗人只能拨开荒芜的草,和村子里的乡邻来往,生活很艰辛。

  B.诗歌写出诗人与乡邻相见,谈话的主要内容是桑麻的长势,显示诗人与乡邻关系友好的'淳朴之情。

  C.开辟的荒地越来越多,令人喜悦,同时又感到霜霰将至,生怕自己的辛劳毁于一旦,心怀恐惧,这是一种单纯的喜惧。

  D.诗人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悠然自在的语调,叙述乡居生活日常片段,让读者在其中领略乡村的生活的特点。

  15.这首诗的前四句写出了怎样的乡村生活?并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

  答案:

  14、A(墟曲是乡野,曲是隐辟的地方,不能理解成废墟)

  15、写出了宁静的乡村生活。“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写出居住偏僻,没有俗事打扰宁静的乡村生活。“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写出虚掩柴门,幽静的居室,内心的安静,身心俱静。(4分)诗人借乡居安静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抱贫收志的高洁之心。(2分)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阅读练习及答案 2

  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①。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②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庥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释:①轮鞅,泛指车马。②墟曲,乡野。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中的“人事”指和官场交结往来之事,“杂言”指仕宦求禄等言论,语带贬义。

  B. 诗人紧闭柴门,在空寂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杂念,也不和任何人来往。

  C. 庄稼生长旺盛、开垦土地越来越多令诗人喜悦,但又时时担心辛勤劳动毁于霜雪。

  D. 全诗叙述了诗人村居日常生活的片段,表现了乡村生活与官场截然不同的感受。

  15. 这首诗是如何表现“静”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

  14. B

  15. ①前四句正面写静。诗人的村居生活,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造访,幽静的居室把尘世喧嚣远远隔绝,生活环境安静。②中间四句以动衬静。诗人与乡邻共话桑麻,披草往来,关系友好淳厚,外在的'“动”衬托出乡居生活内心的“静”。③最后四句进一步以动衬静。对庄稼盛衰的单纯喜惧,反映了诗人心灵的单纯澄澈,心之“动”进一步展示了心之“静”。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阅读练习及答案 3

  归园田居五首(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阅读练习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开头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两句,描绘了乡居生活的偏僻宁静,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和车马贵客造访。

  B.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体现了诗人在幽静的居室中,内心纯净,断绝了世俗的杂念,享受着内心的宁静。

  C.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写出了诗人与乡邻们关系疏远,见面只是简单寒暄。

  D. 全诗叙述了诗人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段,语言质朴,语调悠然,营造出一种宁静谐美的乡村氛围。

  诗中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是如何表现乡村之 “静” 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请结合全诗,分析陶渊明在这首诗中所展现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

  答案

  C。“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写出了诗人与乡邻们关系友好淳厚,他们见面不谈世俗之事,只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体现了乡村生活的淳朴和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而非关系疏远。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庄稼生长的喜悦之情,“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表明诗人看到自己辛勤劳作的成果不断扩大,内心充满喜悦;同时也表达了对霜雪可能破坏庄稼的担忧和恐惧,“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体现出诗人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珍视和对自然风险的担忧,这种喜忧交织的情感反映了诗人作为农夫的真实心境。

  ①前四句正面写静。“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写出了居住环境的偏僻,没有世俗的打扰;“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则描写了诗人在幽静的居室中,内心的安静,身心俱静。②中间四句以动衬静。诗人与乡邻 “披草共来往”,一起谈论桑麻生长,外在的 “动” 衬托出乡居生活内心的 “静”。③最后四句进一步以动衬静。诗人对庄稼盛衰的单纯喜惧,反映了他心灵的单纯澄澈,心之 “动” 进一步展示了心之 “静”3。

  陶渊明在这首诗中展现出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他远离官场的喧嚣和世俗的纷扰,享受着乡村的宁静与淳朴。他的生活态度是抱贫守志、安贫乐道,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在简单的农耕生活中寻找快乐和满足。他的人生追求是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在田园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3。

  • 相关推荐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阅读练习及答案】相关文章: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阅读答案06-26

陶渊明《归园田居》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03-11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全文及鉴赏07-20

归园田居陶渊明12-22

陶渊明归园田居04-14

陶渊明归园田居全诗阅读04-19

陶渊明诗作《归园田居》06-22

陶渊明归园田居赏析06-15

陶渊明归园田居赏析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