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日喻说》阅读答案

2023-06-20 苏轼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要用到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轼《日喻说》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轼《日喻说》阅读答案1

  【原文】:

  生而眇①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扣②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③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④,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选自《东坡小品·日喻》

  【注释】:①眇(miǎo):目盲。②扣:敲打。③扪(mén):用手摸。④龠(yuè):古代一种乐器,形状像笛子,但比笛子短。

  【翻译】:

  一个生下来就是瞎子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太阳,他就向眼睛好的人询问。一个人对他说:“日之状如铜盘。”盲人就敲铜盘听到了它的声音。后来他听到钟的声音就以为是太阳。另一个人对他说:“日之光如烛。”盲人摸蜡烛知道了其形状。后来他摸到一支短笛,便以为是太阳。太阳和钟、笛相差甚远,可盲人却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差别,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太阳,只是从别人那里间接地听到的啊!

  【阅读训练一】:

  ⒈“问之有目者”省略了什么?请从文中找出原词补充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⒉“眇者”为什么会把“钟”和“龠”当作“日”?请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⒊“扣”、“扪烛”的行为和下列哪一个成语的意思相同?()

  A.盲人摸象 B.缘木求鱼 C.掩耳盗铃 D.利令智昏

  ⒋“盲人识日”的错误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⒌传统上习惯把“眇者”看作贬抑对象,如果换个角度思考,进行逆向思维,你就会发现“眇者”有许多值得肯定和称道的地方。请把你的发现写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训练二】:

  一、解释加点的词

  1.生而眇者不识日(    ) 2.他日揣,以为日也(    )

  3.而人之未达也(    )   4.扪烛而得其形(    )

  二、翻译

  1.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盘而至钟,自烛而至,转而相之,岂有既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盲人识日”的错误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

  ⒈生而眇者。

  ⒉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⒊B

  ⒋“盲人识日”的错误在于只是依据间接的、片面的经验来认识事物,因此得出违反客观实际的错误结论。

  ⒌①勇于求学,不以求知为耻;②没有思想束缚,大胆探索,敢于尝试,勇于类推和应用。(只要有理有据,能自圆其说,以理服人即可)

  【参考答案二】:

  一、1.眼瞎  2.古代乐器,形状像笛  3.洞晓  4.用手摸

  二、1.即使有巧妙的譬喻,好的诱导,也超不过盘和烛的。2.从盘到钟,从蜡烛到短笛,辗转推求下去,还会有终结吗?

  三、只了解事物的'局部,甚或是皮毛。它告诫我们,单凭道听途说或者走马观花,至多不过是一知半解;要真正了解事物,一定要接触它、观察它,亲自实践。

  【补充新解】:

  “眇者识日”的故事出自《东坡小品·日喻》,苏东坡讲这个故事是强调接触实际和直接体验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说明学习上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实践,才能深入了解客观事物,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技能。

  但是,换一种眼光看问题,我们就会发现那个“眇者”闹出了把钟、笛当太阳的笑话,与那两个“有目者”有直接关系。因为“眇者”有先天性生理缺陷,他无法看到太阳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可是那两个“有目者”却不考虑“眇者”的实际情况,且没有抓住太阳的主要特征,只是就太阳某一方面特点而各持一端,一个讲“日之状”,一个讲“日之光”。这样对一个从未见过,也无法见到太阳的人去讲什么是太阳,尽管引譬设喻,最终也只能是枉费苦心,因为这两个“有目者”违反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当然,“眇者”也是有过错的。人家讲形状,他偏去听声音,人家讲光亮,他偏去摸形状。这样去认识事物,怎能不误入歧途?

苏轼《日喻说》阅读答案2

  日喻

  苏轼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樾,以为日也。日之与钟、樾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樾,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注】①眇:盲人。②樾:一种形状像笛的乐器。③子夏:卜商,字子夏,孔子弟子。④没人:能潜入深水的人。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扪烛而得其形扪:触摸

  B.皆求道之过也过:弊病

  C.然则道卒不可求欤?卒:通“猝”,仓猝

  D.昔者以声律取士取:择取

  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错误的求“道”方法的一组是(3分)

  ①扣盘而得其声②未尝见而求之人③莫之见而意之

  ④学以致其道⑤莫之求而自至⑥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盲人识日”比喻—个人只靠片面地拾取零碎的知识而对事物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难免犯错误。

  B.作者指出了“昔”“今”之士对待“道”的错误态度和不足,肯定吴彦律的“有志于学”,劝勉吴彦律下功夫读书。

  C.作者认为,有的人求道就他自己的见解来阐明它,有的人求道虽没有理解它但借助主观猜度它,这都是求道中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D.作者运用“盲人识日”“北人学没”等寓言故事,让读者从对具体形象的体悟中明白所要讲的道理,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3分)

  (2)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3分)

  (3)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3分)

  答案:

  9.C(卒:终于、最终)

  10.A(排除④⑤即可)

  11.C(“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与原文意思相悖)

  12.(1)(一个)一出生就双目失明的人不认识太阳,向眼睛好的人问太阳是什么样子。

  (“者”“之”各1分,整体通顺1分)

  (2)而人们不通晓道的情况与生来就不认识太阳的瞎子没有什么不同。

  (“达”“异”各1分,整体通顺1分)

  (3)所以凡是不(老老实实地)刻苦学习而专力强求道的,都是像北方的学习潜水的一类的人。(“务”“学没”各1分,整体通顺1分)

  附加注释

  ①日喻:关于太阳的比喻。

  ②眇:瞎子。

  ③樾:笛类乐器,比笛短,有七孔、三孔等说。

  ④苏子:苏轼自称。

  ⑤子夏:卜商,字子夏,孔子弟子。

  ⑥没人:能潜入深水的人。

  ⑦渤海:唐代郡名,在今山东滨县一代。

  译文

  一出生就双目失明的人不认识太阳,问看得见的人太阳是什么样子。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样子像铜盘。”这个失明的人敲铜盘听到了它的声音,一天听到钟声,就把发出声音的钟当做了太阳。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光像蜡烛。”失明的人用手摸蜡烛,晓得了它的形状。一天,摸到一支形状像蜡烛的乐器龠,就把它当做了太阳。

  太阳和钟、龠的差别太大了,但是天生双目失明的人却不知道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因为他不曾亲眼看见,而是向他人求得关于太阳的知识。抽象的道理很难被认识,这一点比太阳难认识的情况更加严重,人们不通晓抽象的道理的情况,和生来就不认识太阳的盲人没有什么不同。通晓的'人告诉他,即使有巧妙的比喻和很好的启发诱导,也无法使这些比喻或教法比用铜盘和用蜡烛来说明太阳的比喻或教法好。从用铜盘比喻太阳到把铜钟当做太阳,从把铜钟当做太阳而到把乐器龠当做太阳,像这样辗转连续地推导,难道还有个完吗?所以人世上大谈“道”的人,有的就他自己的理解来阐明它,有的没有理解它却主观猜度它,这都是研求“道”的弊病。

  既然如此,那么这个“道”最终不可能求得吗?苏轼说:“道能够通过自己的虚心学习,循序渐进使其自然来到,但不能不学而强求它。”那么什么叫做自然来到呢?孙武说:“会作战的将军能招致敌人,而不被敌人所招致,不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境地。”子夏说:“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坐在店铺作坊里,完成他们制造和出售产品的业务。有才德的人刻苦学习,来使道自然到来。”不是强求它而使它自己到来!

  南方有很多会潜水的人,他们天天都生活在水边,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五岁就能潜入水里了。潜水的人能长时间地潜入水里,哪里是马虎草率而能这样的呢?一定是对水的活动规律有所领悟才能做到。天天生活在水边,那么十五岁就能掌握它的规律。生来不识水性,那么即使到了壮年,见到了船也会害怕。所以北方的勇士,向南方会潜水的人询问来求得他们能潜入水里的技术,按照他们说的技术到河里试验,没有不淹死的。所以凡是不老老实实地刻苦学习而专力强求道的,都是像北方的学潜水的人一样。

  从前以讲究声律的诗赋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学习儒家、墨家还兼及名家、法家,而不是立志在求儒家之道;现在以经学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只知道强求义理,而不是踏踏实实地学。渤海人吴彦律,是有志对经学做实实在在地学习的人,正要到京城接受由礼部主管的进士考试,因此,写《日喻》来勉励他。

  创作背景

  《日喻》是1078年(宋神宗元丰元年),苏轼任徐州知州时所作。“日喻”的“喻”,是“比喻”的意思,借用形象生动的事物进行比喻说理,是议论中常见的一种论证方法,《日喻》是一篇议论文,作者善于用形象比喻来逐层推进,引出观点,因之成文。

  赏析

  苏轼之文长于说理,往往“昭晰无疑”(《艺概·文概》),长篇论说文是这样,短小精悍的杂说也莫不如此。而且杂说较之正式的议论文更灵活,笔调更从容,“能道意所欲言”(《答王庠书》),充满了诗一样的情趣和哲理,愈加耐人寻味咀嚼。本文就是其杂说中的代表作。

  文章一开头就叙述故事,这种故事中的人物、时间、地点,都不明确(即使虚拟的也没有),其结构是抽象的,是作为论据的“寓言”。因其描写生动,故而显得具体实在,说服力极强。可以得出,任何知识都来源于感性经验,如果撇开感性经验而单靠间接经验,就像瞎子那样“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那么势必会“转而相之”,混淆这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臆测,杜撰,闹出“闻钟以为日”“扪烛以为日”的笑话,那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作者指出:“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求达也无以异于眇。”如果单凭“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然而单有感性经验还不够,还得亲自实践,多次探索,方能掌握道;作者认为“道可致而不可求”。而“致”与“求”的区别,作者引古人语对“致”作了解释:“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这里的“致”就是一种“循序渐进”,平时积学,自然得“道”的意思,学至则道自致。譬如军队能够掌握主动权,可进则进,可退则退,待时机成熟就行出击,才能获胜,若牵“求”胜利,就成了“致于人”了,就会失败。求道也是如此,如果经过平时不断的实践,而不是急于求成,那么道是可致的。

  作者为了论证这个观点,又讲了另一个寓言故事。作者发现“南方多没人”,而北方则少有,原因就在于“南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因为“日与水居”,故能渐识水性,“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水之道者。”懂得水性(“水之道”)方才能“没”,“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可见求“道”单凭勇气是不行的,还得经过长期的实践。如果想一蹴而就,“不学而务求道”,走捷径,投机取巧,那就只能像北方学“没”者那样,没有不被溺死的。

  作者运用寓言阐述道理时,夹叙夹议,深入浅出,寓言讲完,道理也就清楚了。而且作者连续运用两个寓言说明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丝丝入扣,环环相接,可称之为“螺旋式”的比喻方式——即运用两个内容相近但有连续性发展性的寓言故事构成层出不穷、变化多端的结构,使寓言的主旨和理念更趋深入和加强,这是苏轼的创新。

  最后一段联系实际并交代为文的目的。“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相反,“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经术本来就是载道的,所以“士知求道而不务学”,他们不知道“道”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想真正理解“道”,不能单靠读几本经书,应该杂学旁收,既不能忽略感性经验,又要经过长期的摸索思考,以渐进于道。这里,作者是针对王安石以经术取士而发的。《御选唐宋文醇》卷三十八云:“宋自王安石始以经术取士,一时求仕者皆改其妃青媲白,而谈道德仁义;及致之于用,则茫然失据,亦与妃青媲白无二焉,此苏轼《日喻》所以作也。”

  总之,作者运轻灵之笔娓娓道来,仿佛与人对面而谈,亲切动人,语浅道明,毫无论说文的板滞之弊。且本文还继承了战国议论文的优点,以寓言作为论据,使行文简洁明了,形象生动。

苏轼《日喻说》阅读答案3

  日喻说 苏 轼

  ①生而眇者[1]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2],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②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③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④南方多没人[3],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⑤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世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选自《唐宋六十家小品文精品》)

  注:[1]眇(miǎo):瞎一只眼睛,文中指天生双眼失明的瞎子。[2]籥(yuè):古代的竹制管乐器。[3]没人:能潜水的人。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扪烛而得其形 扪:抚摸 B.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异于眇 达:传达

  C.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致:自然获得、得到 D.士知求道而不务学 务:致力、从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扣盘而得其声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B.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C.士杂学而不志于道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

  B. 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

  C. 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

  D. 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

  4.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主要在阐述治学做学问所应有的态度。文章开头用双目失明的眇者为喻,指出当今不务学者正如眇者之求日一般,自己不曾痛下苦功钻研学问之道,而是依赖他人片面的见解,却就此而满足,这是极其错误的。

  B.文章第4段,作者以“没人”一事设喻,强调做学问,要“致道”,没有捷径,不能速成。唯有老老实实,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才是唯一的法则。

  C.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除了赞赏、鼓励吴彦律有志于学外,更主要的是在揭露、批判社会上的`士人如同眇者得日、南方之人学游泳一样,对学习马马虎虎,急功近利,“不学而务求道”的不良学风。

  D.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说理形象生动,语言流畅亲切,没有板起面孔一味说教的味道。但是在轻松、风趣的后面,我们又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郑重与严肃。

  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0分) ①然则道卒不可求欤?(3分)

  ②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4分) ③夫没者,岂苟然哉!(3分)

  三 、0.

  1.B (知道、明白)

  2.B (B项“其”代词,他们。前句指瞎子,后句指古之圣人;A项“而”,前句连词,表承接,后句连词,表修饰;C项“于”,前句介词,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后句“比”;D项“则”,前句用在假设关系中,相当于那么,后句连词表转折,却。)

  3.A

  4.C (“南方之人”的说法错,应是“北方之人”。)

  5.①既然这样,那么这个“道”最终不可能求得吗? ②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坐在店铺作坊里,来完成他们的工作;君子通过学习来获得他所追求的道。(“肆”1分,“成其事”1分,“致”1分,句意1分。)

  ③那些会潜水的人,难道是随随便便学会潜水的吗?(“岂”1分,“苟然”1分,句意1分)

  【译文】(一个)一出生就双目失明的人,不认识太阳,向有眼睛的人问太阳是什么样子。有人告诉他说:“太阳的样子像铜盘。”敲铜盘就听到了它的声音。有一天(他)听到了(有人)敲钟的声音,把发出声音的铜盘当作太阳。有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光像蜡烛。”用手摸蜡烛就晓得了它的形状。有一天,(他)揣摩一支形状像蜡烛的乐器龠(yuè),把它当作太阳。太阳和敲的钟、吹奏的龠(yuè)差别也太远了,但是天生双眼失明的人却不知道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不是因为他不曾亲眼看见而是因为没有向他人求得太阳的知识啊。

  抽象的“道”(道理、规律等)难认识的情况比太阳难认识的情况严重,而人们不通晓道的情况比生来就认识太阳的瞎子没有什么不同。通晓的人告诉他,即使有巧妙的比喻和很好的启发诱导,也无法使这些比喻或教法比用铜盘和用蜡烛来说明太阳的比喻或教法好。从用铜盘比喻太阳而到把铜钟当作太阳,从把铜钟当作太阳而到把乐器龠yuè当作太阳,像这样辗转连续地推导它,难道还有个完吗?所以人世上的大谈“道”的人,有的就他自己的理解来阐明它,有的没有理解它却主观猜度它,这都是研求道的弊病。

  既然这样,那么这个“道”最终不可能求得吗?苏先生说:“道是(通过自己的虚心学习,循序渐进而)自然得到的而不能强求的。”什么叫自然而然地得到?孙武说:“会作战的将军能招致敌人,而不被敌人所招致(处于被动的境地)。”子夏说:“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坐在店铺作坊里,来完成他们的工作;君子通过学习来获得他所追求的道。”不是强求道而是使道自己自然到来,这就是“致”的意思啊!

  南方有很多能潜水的人,这是因为天天与水为伴的缘故。他们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五岁就能潜入水里了。那些会潜水的人,难道是随随便便学会潜水的吗?一定是掌握了水的规律。天天与水生活在一起,那么十五岁就能掌握它的规律。如果生来不识水性,那么即使到了壮年,见到了船也会害怕。所以北方的勇士,向南方潜水的人请教怎样潜水的方法,按照他们说的方法到河里试着游泳,没有不淹死的。所以凡是不老老实实地刻苦学习而专力于强求道的,其实都象北方人学潜水一样。

  过去国家以讲究声律的诗赋考试择取人才,所以士人所学繁杂而不是立志学习儒家之道;现在以经学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知道要追求儒道而不是专力踏踏实实地学。渤海人吴彦律,是有志对经学作实实在在地学习的人,正要到京城应试由礼部主管的进士考试,我写《日喻》来勉励他。

  • 相关推荐

【苏轼《日喻说》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苏轼《日喻》阅读答案03-24

苏轼日喻说原文及翻译04-13

苏轼《稼说送张琥》阅读答案及翻译07-16

苏轼《浣溪沙》阅读理解及答案05-27

苏轼《浣溪沙》阅读题及答案01-09

苏轼《蝶恋花·春景》阅读答案06-14

苏轼《蝶恋花》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03-29

苏轼的水调歌头有阅读答案及赏析04-27

苏轼望江南阅读答案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