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宋代词人中,苏轼是一位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的人物,他为中国的文学有着卓越的贡献。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有关词人苏轼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
苏轼的作文素材 篇1
1苏东坡的幽默
无才官员卖弄不成反被嘲
历朝历代,名人品评都是文人士子们的梦想,“一经品题,便作佳士”的机遇吸引着他们趋之若鹜。苏东坡作为文坛巨擘,这种点石成金的奇效更是灵验无比,“苏门四学士”的成名便是明证。
当时,很多青年才俊以在苏东坡面前吟诗为荣,倘若得其一二点评,则有登堂入室、无上荣耀之感。
一位叫王祈的官员,颇以才华自诩,常在苏东坡面前卖弄。一次,他作了一首《竹诗》,对其中两句尤为得意,便在苏东坡面前吟诵道:“叶垂千口剑,干耸万条枪。”
苏东坡一听,不禁哈哈大笑道:“这两句好是好,不过,万竹千叶,无异于说十根竹子方生一片叶,天下何处有此竹?”苏东坡遂下一评语说:“世间事忍笑为易,惟读王祈大夫诗,不笑为难!”苏东坡一评天下知,王祈因此落下了愚钝之名。
2讥笑有名无实的'养生经
1080—1084年,苏东坡贬官黄州(今湖北黄冈)五年余。期间,他与隐居于黄州岐亭的名士陈慥成了至交,两人畅谈用兵之策,兴亡之道,过从甚密。陈慥好谈养生,经常吹嘘自己的养生功效,洋洋自得。
一次,陈慥生了场大病,整整一月都不见好转,于是,苏东坡“幸灾乐祸”地写了一封信戏弄陈慥说:“公养生之效,岁有成绩,今又示病弥月,虽使皋陶听之,未易平反。公之养生,正如小子之圆觉,可谓‘害脚法师鹦鹉禅,五通气球黄门妾’也。”
意思是你平日吹嘘养生效果如何如何,如今一病不起,整月未愈,即使狱官皋陶听了,也没法给你平反了。你的所谓养生经验,好比小子圆觉、蹩脚法师、鹦鹉谈禅、五孔的气球、太监的小妾,不过是无用的摆设罢了!
苏东坡用一连串俏皮的比喻,把陈慥有名无实的养生经大大讥笑了一番。
苏轼的作文素材 篇2
苏轼:1037年——1101年
字号: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籍贯: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时代:北宋
仕途: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曾任杭州通判,又知密州、徐州、湖州,政绩卓著。 作品:著作有《东坡全集》一百多卷,遗留两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和许多优美的散文。如《赤壁赋》、《后赤壁赋》、《石钟山记》、《放鹤亭记》、《念奴娇 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
名望:苏轼是北宋文坛领袖,建立了多方面的文学业绩,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开创一代诗歌新貌;在词方面和南宋词人辛弃疾共为豪放派的代表,常以苏辛并称。苏轼的书法、 绘画皆善,在书画方面和蔡襄、黄庭坚、米芾共称宋四家。
贡献概述
苏轼在文学艺术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在中国文学史上极为罕见。 苏轼的诗、词和散文都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 苏轼的诗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
苏轼的词题材广泛,记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 苏轼散文中议论文汪洋恣肆,记叙文结构谨严,明白条畅。 苏轼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致力提拔后进,黄庭坚、秦观等均出其门下。
突出成就
(1)变俗的柳永新声为雅的士大夫抒怀。
对柳永的慢词一方面改革,一方面超越。其一,变俗为雅。 其二,变婉约为豪放。
一扫过去词坛上轻柔绮丽、缠绵悱恻的婉约之风,代之以纵横捭阖,意境博大的豪迈气象。
(2)以诗为词。
其一,以诗的内容入词。
苏轼在词的题材上有很大突破,从整体上改变词以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为主体的`特征,而开始以士大夫抒情为主体,是题材上一次质的飞跃。
其二,以诗的境界入词。
以往的词内容多局限在花间、樽前、闺阁,词境小、狭、深;而苏词则以开阔高远的境界入词,把词从景到情都塑造成壮观的风格,故苏词表里俱刚大。在词史上,李煜柳永对词开阔之在深,苏词开阔之在大,故词境之大自苏轼始。
其三,以诗之音节、气势入词。
苏轼所创制的豪放词刚劲粗宏,具有阳刚之美;其音域宽广,可放声高唱。
(3)突破词律。
原因:①自觉突破。②才气大。③不精音律。苏自称三样不如人:饮酒,下棋,唱曲。
苏轼的作文素材 篇3
1“河东狮吼”成专称
陈慥本是眉州(四川眉山)人,字季常,北宋名宦陈希亮膝下四公子,青年时嗜酒好剑,视钱财如粪土。中年折节读书,但终未考取功名。晚年,他放弃家财,自号龙邱居士,隐居岐亭,好蓄养声妓(歌姬舞女),爱交朋结友,平日里弦歌曼舞,宾客盈门,不亦乐乎。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有一悍妻柳氏,每每苏东坡等好友前来聚饮,倘有声妓在侧,柳氏总是妒恨交加,以杖猛击照壁(屏风墙),大吵大闹,让宾客们不欢而散。
1085年,苏东坡移居常州后,常常怀念陈慥,便写了一首长诗《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一给蕲春名士吴瑛(字德仁),一给好友陈慥。
诗中有句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苏东坡又把陈慥惧内之态大大戏弄了一番。此诗一度在士大夫间疯传,“河东狮吼”也从此成为了悍妇的专属。
2给和尚了然“判死刑”
1089—1091年,苏东坡在杭州任知州期间,曾写过一篇绝妙的判决书。事情是这样的,灵隐寺和尚了然,虽入空门,心里不空,迷恋上了勾栏院风尘女子李秀奴。和尚养小三,花钱自然如流水,来往日久,终弄得家光业尽,身无分文。
和尚的钱袋子空了,李秀奴就和他断绝了关系。然而,了然一往情深,不能自拔,依然纠缠不休。某日,了然喝多了,去找李秀奴,谁知又吃了闭门羹。了然勃然大怒,乘着酒性,一顿拳打脚踢,将李秀奴当场打死,于是,了然以谋杀罪受审。
在审案的过程中,苏东坡看到了然胳膊上刺了一副对联:“但愿生同极乐国,免教今世苦相思。”和尚恋爱不成反将人打死,罪不容诛,苏东坡愤然写下判词说:“这个秃奴,修行忒煞,灵山顶上空持戒,一从迷恋玉楼人,鹑衣百结浑无奈。毒手伤人,花容粉碎,空空色色今何在?臂间刺道苦相思,这回还了相思债。”随即判决了然死罪。
苏东坡评事品人,雅俗兼具,谑而不虐,于机智诙谐的调侃中给人启迪,句句堪称酷评。不过,尽管苏东坡说话率直,但他却是极为通透、通达之人。他只是对那些自鸣得意的'庸人、唯利是图的小人看不惯,好嘲讽讥刺而已,正如他自己所说:“如食内有蝇,吐之乃已。”
对于文朋诗侣,性情之交,他则爱开开玩笑,挖苦挖苦,也只是打趣搞笑,不至于失欢。而对那些真正有才学、有识见的人,哪怕是自己的敌人,例如排挤过自己的王安石、迫害过自己的章惇,他都采取宽容的态度,不记仇,不记恨,往往一笑而过,这是他敦厚达观的一面。
苏轼的作文素材 篇4
无法想象在两千多年的文学史册上缺少了他会是怎样一番情景:黯然失色,严重缺失,深深遗憾……中国古代文人中,受到后世喜欢的,苏东坡绝对排第一。陶渊明太淡泊了,他的那份心境一般人难以体验;李白太飘逸了,让人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杜甫太沉重了,让人不敢和他并肩而立,生怕自己的命途也会沾染舛运;欧阳修太高贵了,连苏舜卿、梅尧臣、王安石都是他的晚辈后学,还敢有几个人忝列其中?所以我们喜欢苏东坡,他让人能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而他又丝毫不亚于任何一个人的才华,让我们喜欢的时候也理所当然,心甘情愿。
【人物介绍】
苏轼是北宋文坛领袖,建立了多方面的文学业绩,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创一代诗歌新貌;在词方面和南宋词人辛弃疾共为豪放派的代表,常以“苏辛”并称。苏轼的书法、绘画皆善,在书画方面和蔡襄、黄庭坚、米芾共称“宋四家”。
【走近苏轼】
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为了他的出现,中国,也许等待了一千年,又一千年。
他的出现,是偶然也是必然;他的才华,是凡人而又超凡;他的思想,出于瞬间而又影响深远;他的性格,既洒脱而又有常人的一面。
苏轼——中国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罕见的多面手,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不仅仅是文学——巨子。神奇的文笔、渊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高尚的人格、丰富的人生经历、多方面的巨大成就,还有,它永远不灭的那一份诙谐,真可谓: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他的名字就是一座丰碑!
他长于散文创作,《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名篇佳作脍炙人口,体现了中国文人的忧患意识和人文精神。他的诗,把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风格巧妙结合起来,多姿多彩,美轮美奂,代表了宋诗最高水平。他的词,清新豪健,题材广阔,挥洒自如,气势磅礴,开创了豪放词风。他的书法、绘画,也都达到了很高水平。除此之外,在哲学、茶道、烹飪、养生、园林艺术方面,他都有独到的造诣。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推崇苏轼:“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他将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列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并且将他们的思想、人品、学问、才华、待人接物、立身行事,看成浑然一个整体,是有一定道理的。更足称道者,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苏轼身上,既无头巾气,无山林隐逸气,亦无以富贵骄人气,无忠臣孝子气,无大作家架子气;既无大臣杜门思过之态,亦无谪宦战战兢兢之态。他与你我同在,同悲同喜,丝毫也不刻板,浑是率然纯真的真性情,真品格。
苏轼的一生,可以用“四个三”来概括:不忘三事——金榜题名、乌台诗案、太后恩宠;不忘三人——敬如父师的欧阳修、素为敬重又有矛盾的王安石、司马光;不忘三地——黄州、惠州、儋州;不忘三情——与苏辙的手足情、与王弗的生死情、与朝云的不了情。他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断,几乎都与传奇相联系。例如,金榜题名时,他由第一变成了第二,却反而更为出名;乌台诗案中,他九死一生,被贬黄州,却反而出现了创作的黄金时期;他赠弟辙、悼亡妻的词篇,被人们万口流传,历久而不衰……
在为人上,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徐州防汛,杭州筑堤,儋州授馆,兴修水利,架桥凿井,赈灾施药,都于史有征;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在身处绝境时,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
由于苏轼多方面的巨大成就,由于他更多的人民性,由于他时时闪现着智慧光芒的睿智思想,由于他超凡脱俗的旷代才华,千年以来,他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而有口皆碑;更由于生活经历的丰富性,他常常成为人们谈话的话题及内容。自然而然,学生们在作文时,也往往喜欢用东坡事迹作话题或材料,毫不夸张地说,有作文处尽可以有东坡。这正是因为,苏轼的精神与思想,早已融入了中国的文化与历史,还在影响着我们生生不息的文化创造和传承。
【优秀作文赏析】
苏轼的赤壁
风飘飘,水潺潺,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苍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
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
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
他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都督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而此时,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水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
后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浅廉从政。黄州的百姓感念这一位父母官。后来修了一祠庙来纪缅这一伟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学的殿堂里永远可以听见那《赤壁赋》华美的乐章。
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呼“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
“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
苏东坡是关东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赤壁记载了苏东坡的崛起。
赤壁沉淀了苏东坡的不屈。
赤壁诉说着苏东坡的豪迈与诗情不朽。
赤壁只为苏轼而光芒四射。
赤壁,只属于苏轼。
【评析】:
以“苏轼的赤壁”为文题,意味深长,对豪放派大诗人苏东坡的评价,从具体的历史事实、苏的原著下笔,展开分析,内容真实可靠。语言精粹,富有文采,文中缅怀古人的写法极为别致,无论是在叙述、引用,还是在议论、抒情中,都处处散发着浓烈的文学情趣,时时展现着深厚的文化氛围,将阅读者领进“历史”“文学”的情境之中,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品味高雅,底蕴深厚,耐读、耐品,有味、有趣。
苏轼的作文素材 篇5
苏轼!一个震撼人们心灵的诗人,他的词或空旷,或雄放,或凝重,或空灵,可以到达人们心灵深处,一个出生于北宋时期的人,留下百篇诗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首咏月抒怀的词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月下有一抹清影正在独自望月的情景,只是那一抹清影可是他正念着“水调歌头”词一首?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点点是离人泪”一首“水龙吟”仿佛已苍老了前世今生。一朵朵鲜艳的红花已衰零坠地,却再也无法将它重坠到枝头上,三分的春容,其中两份化为尘土,一份坠入流水已无踪影,其实那是离人的眼泪啊。一份份缠绵悱恻的情思,早已到达物语神游的境界。又有何人能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周郎赤壁。”他的词婉转,空灵,却也很豪放。奔腾的大江滚滚的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风流千古的人物,他感慨:人生如梦,岁月流逝的遗憾。他说,千古风流人物即使身名惧灭,但江山在,江月长留,当举酒当杯。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惟有泪千行。”整整十年,唯有相思伴终生,可惜相思比梦长,望也望不到尽头……凄美的感慨,永明深处的是一份执着的感情。满腹的凄凉,唯有对千里之外的.孤坟倾诉,到生命的尽头,也只有泪千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情。”披一身蓑衣任海湖中度平生,等到老的时候,再回首来程风雨潇潇时的情景,早已不管它是风雨或是晴,只要飘摇一生,长夜漫漫也不会觉晓……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暗中流年偷换。”流年似水,抓也抓不住,漫步在寂院中,时而可见稀疏流行度过银河,夜色已过,月波淡玉绳,星随着北斗低旋。是的,苏轼在感慨,年华似水,岁月如此轻易的逝去。因思秋风而感念流光飞逝的胀惋之情,无一显露。
“墙里秋千墙里到,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墙里佳人一笑,便让墙外行人枉自多情,而徒加惆胀,不知这些“愁”是不是诗人的一番情操。
《水调歌头》、《蝶恋花》、《念奴娇》、《江城子》都是他留下的宝物,婉约清丽的词震撼了人们的心灵,也影响了我们,无论怎样,她是一个流芳千古的诗词家,谁又会忘得了……
苏轼的作文素材 篇6
十年生死两茫茫
坟茔漫山,松影婆娑。一块块墓碑上的铭文依稀见得。苍劲的笔划刻出一段段悲情往事,凿出的沟壑追忆着不堪回首的过去。寒寂的秋风横扫墓地,枯枝败叶漫天飞舞,凌乱无章。凄凉的月色笼着薄薄寒烟,撕裂了诗人脆弱的情感。
你,子瞻,抬望眼,一片泪影模糊,散乱的发髻舞着孤苦,诉着沉寂。风中伫立良久,仍难离去。失妻之痛,丧夫之苦,这沉重的打击叫你如何承受?凝碑伤逝,乃是天地之隔。夜单影只,黯然神伤。一首首悲怆的诗词中饱含了你多少的辛酸和血泪!我了解你的悲苦,读懂了你的落寞。
持节云中何日谴冯唐
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太守在前,布衣其后。苏子牵黄擎苍,意气风发;布衣人群攒动,热情高涨。酒过三旬,太守双颊绯然,虽鬓角霜雪,仍不减当年神威,意和孙王一比高低。你飞扬起的马鞭,映着你那精神抖擞的面庞和矫健的身躯,在马蹄奔腾中,更显骁勇;你壮志满怀,激情澎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国的忠贞;你热切地期盼着能像魏尚一样得到重用,以示以身报国、贡献朝廷的那颗火热的'心。
西北望,射天狼。我敬佩你的赤诚,读懂了你的火热。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云隐皓月,风探花枝。在这样一个和家团聚的中秋之夜,诗人独饮一杯浊酒,对月吟唱。皎洁的光华萦绕楼台,桂花烂漫,招摇出墙,牵扯着诗人的心绪。轻煽一下鼻翼,满堂馥郁荡气回肠;轻呷一口浓酒,万千情愫涌上心头;即兴一挥长笔,千古名作跃然纸上。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好一句被诠释得淋漓尽致的哲理。
月下独酌,酒杯中圆月飞花的倩影乃是你深深的牵挂:惦念胞弟子由是否安康,生活是否幸福。这埋藏在心底的思念何处可寄?只有明月相依。我感动于你的细腻,读懂了你的真情。
大江东去浪淘尽
波浪汹涌,惊涛拍岸,东去无归,逝者如斯。赤壁之地,众军纷争,几度得失,今日依旧。滚滚长江东逝水,万千气象尽收于胸,诸此种种历历在目。在波澜壮阔的长江面前,一切都显的渺小而精致,在历史古迹的面前,过往烟云仿佛昨日重现。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字字句句,饱蘸深情,感怀着多少对古人的崇敬之意!一切尽在不言中。我感受到你的豪迈,读懂了你的隽永。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他的人生就是一首诗,一首壮烈开阔的诗,一首遒劲深刻的诗,一首酣畅淋漓的诗。他用乐观面对坎坷,用豁达迈过苦难,用他那高亢的文字谱写了一段永不褪色的篇章!我,读懂了苏轼,读懂了他不平凡的人生。
书房的门后有几幅很久以前自己用铅笔瞎画的画,其中一幅是苏轼的《木石图》,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幅画,就深深的震撼了我,此刻我读懂了苏轼。那块饱经风霜、沟壑纵横的巨石;那棵历经风雨,歪歪扭扭的老树。你看,你看,巨石依然深沉,你看,你看,树枝依然刺向天空!它们是有鲜活生命的,此刻宛如穿越时空,东坡先生正与我促膝交谈,我笑了。曾经读了不少古今中外的书籍,了解了不少思想人物,但唯有东坡先生是我的最爱。与他的思想是共通的。
苏轼是正直的:因为政见相左,不同意王安石的变法措施,被贬黄州,等到自己那一派复起,又反对司马光尽废新法的做法,再遭外贬,这种坚持自己主张,不妥协,不屈膝,不献媚的精神,还有几人?
苏轼是有情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能对自己去世十年的妻子有如此真切的感情,是真性情也。
苏轼是豁达的:"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吴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种高远的意境,这种坦然的心情,谁人能比呢?
苏轼是善良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自己落魄失意却能把真诚美好的祝愿送给天下人,不是真善吗?
如果能回到过去,我愿做苏轼的兄弟,一起喝酒,一同吃肉,一起吟诗,一同作赋。一起哭,一起笑。可以不要电脑、网络,不要汽车、洋房,不要数码相机,mp3...永远不回来。
苏轼的作文素材 篇7
1、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 ”。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
2、一枝一叶一世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轮明月,放射出悲天悯人的光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一排短松,守候着生死离别的深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杯浊酒,凝结着壮志难酬的感慨;“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片沙洲,见证了孤苦无依的飘零;“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只小舟,带走了蝇营狗苟的烦懑;“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袭蓑衣,织就了风吹雨打后的宁静……一枝一叶一世界,一词一句总关情。
3、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
4、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
5、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周瑜在赤壁谈笑风生,而真正带给赤壁完美壮烈的是苏轼。官场上的险恶风波并没有消沉他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贫并没有销蚀掉他那乐观向上的心。伴着涓涓细泉,聆听习习古风,故园神游中,苍银白发与皎洁月光交相辉映。一尊还酹江月,多么豪迈的举杯,淡逝了多少哀伤及生活磨难――纪念苏轼,让我懂得了在困难逆境中应保持有奋勇向前的心……
6、苏轼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黄州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越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
7、在险峻陡峭的石壁下,在奔腾怒吼的大江边,一个人在捋着胡须,昂首挺胸,眺望着那江水与天的边际。他在想些什么呢?
每当我看见这幅名为《赤壁赋》的国画时,心中就有种想读懂苏轼的欲望。
8,读苏轼,不能不读他的多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有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流传千古;《念奴娇赤壁怀古》里有一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脍炙人口;他思念亡妻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更是感人肺腑。文人便是多情,寄情于文,才使文学作品有生命、有活力,活到现在,活到永远!
9,很久,我才知道东坡肉是不是也与苏轼你有渊源呢,但此刻,我只想沉浸在这中秋之夜这豁达的情怀里,苏轼,我也许并没看透你,但你对祖国的热爱,对一切事物的豁达,我想,我会永远铭记!
10,朦胧中,似乎在梦里,我看见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在月下,为我论诗品文,为我阐释宋词的奥义,为天下苍生阐释人生的价值。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依然用他的热血,在历史的殿堂,挥毫书写着属于他的人生。
苏轼的作文素材 篇8
苏轼水落石出的名人故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书画家。他生性豪放,学识渊博,极富文采。在被贬嫡黄州时,曾两次游历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下了两篇传世之作《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当时,十月夜晚的月光分外皎洁明媚。苏轼和他的两个朋友沐浴着和煦的秋风,兴致勃勃地一起在城外散步。月白风清的美丽夜景,使他们诗兴大发,和朋友相聚,畅叙友情,更使他们忘记了一切烦恼,他们和歌吟诗,畅所欲言,欢乐之至,无以形容。苏轼突然想到了酒。他急忙赶回家中,询问妻子家中是否有酒。妻子笑了,拿出一罐藏了很久的酒,说这就是供给他临时需用的。
苏轼大喜过望,连连称谢,拿了酒,赶回朋友中间,来到赤壁下的长江岸边,登上小舟,泛舟游玩。苏轼水落石出的名人故事
这时,只听见东流的江水发出潺潺的声响,在万籁寂静的夜晚显得特别清脆,岸边千尺陡壁,峻峭如削。一座座高大的.山峰屹立,悬在山峰间的月亮显得小了;江水下落,沉在江水之下的石头,露了出来。
出处宋·苏轼《后赤壁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匕水落石出。”
释义:江水下落,水下的石头自然露了出来。比喻事情经过调查研究和对证,终将真相大白。
苏轼的作文素材 篇9
流转的时光,褪色的过往,有言,欲与君。题记
欧阳修一时的多虑将你判为第二,而你,只是淡然的笑了;朝中无人同你一样看透朝政,你毅然请求外调,离开时,不舍的笑了;被人冤枉,差点送命,再次出京,你依旧是笑,无奈的笑了。你,竟如此爱笑么?本属于你的东西没了,本可保住的官职丢了,本子虚乌有的事情将你闭上绝路。但你,却还能如此释怀的去面对生活,依旧高唱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爱国之歌,依旧感慨出物与我皆无尽的人生哲理。是你的性格使然,让你如此乐观。还是被一次又一次重创的你,已无力去品味悲伤?
自古文人大都是不愿涉足政坛的。但你,却总怀揣着治理国家的志向。纵使被伤害,甚至赔上性命。你还是不放弃,是你不知道腐败的官场很难去改变么?我想,你是知道的。但在左边胸膛跳动的那颗爱民之心,是不允许你独自离开,置百姓与不顾的。
谁说一进入官场,心就会如岩石般坚硬、冰冷?你还是那么多愁善感。与兄弟的离别内心很难受吧?七年未见,其实很挂念他吧?为什么一直忍着不说呢?是怕自己的思念会使弟弟的生活受到影响,还是要证明自己的坚强?七年了,七年,喝的大醉之时,才敢吐露真言,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话来安慰自己。与妻子的分离内心很痛苦吧?刹那间,那样深爱过并承诺要厮守一生的人,就这么远去了。这痛苦,你怎能忍受十年?这十年中,你的内心承受着多大的煎熬?白天与他人吟诗作赋,在寂静无人的黑夜,恐怕只有你一人在偷偷落泪吧?末了,只可诵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样悲伤的词句来表达深情。你啊,面对这亲情与爱情,你的直率又跑到哪里去了呢?
跌宕起伏的人生,连绵不断的情缘,塑造了怎样的一个你啊!你这一生确像词中所写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无论时光怎样流转,无论岁月怎样变迁,每一次回首和凝望,清晰在记忆里的,总是你荡气回肠的诗篇。曾经江山已经改变,曾经沧海已经桑田,任历史的潮涨潮落,始终不变的,是你心中永远的那片天。
读懂苏轼
在险峻陡峭的石壁下,在奔腾怒吼的大江边,一个人在捋着胡须,昂首挺胸,眺望着那江水与天的边际。他在想些什么呢?
每当我看见这幅名为《赤壁赋》的国画时,心中就有种想读懂苏轼的欲望。
苏轼,这位不羁的东坡居士,他的经历是很苦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他被贬黄州,来到这个叫赤鼻矶的地方,开始了他曲折的经历。诚然,正是他的不平经历,才促使他写下一系列被称作铁板铜琶的豪放派诗词。
读苏轼,首先要读他的胸襟。要遣出心中的郁闷,自然要饮酒,于是有了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酒酣胸胆尚开张。苏轼的饮酒是遣怀,并非消沉。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就是在赤壁这里写下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好一个天涯何处无芳草!我苏轼才高八斗,厚积薄发,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一句一句,字里行间不都透露出他的志存高远,他的豁达胸襟吗?所以,我常常想起苏轼把酒临江的这一幕,这是一种豪迈气概,是豪放派的力量!
读苏轼,不能不读他的多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有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流传千古;《念奴娇·赤壁怀古》里有一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脍炙人口;他思念亡妻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更是感人肺腑。文人便是多情,寄情于文,才使文学作品有生命、有活力,活到现在,活到永远!
读苏轼,更要读他的爱国。尽管他被贬,但这丝毫没有削弱他的精忠报国之心,反而激起了他的报国激情。在他想起周瑜当年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飒爽英姿时,多么渴望自己能够像他那样为国家建立奇功呀。只可惜,报国无门!在他官场失意、心中的压抑再度被触动了的时候,又回到现实中来了。他是一个无处施展能力的人,只能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做我傲霜挺立的苏轼;莫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喝我的酒,作我的诗,趁着年轻气盛的时候。
风起了,卷起江水撼动着石壁。明朗的月光下,一叶扁舟渐渐远去,只留下那读不尽的苏轼的背影。
- 相关推荐
【苏轼的作文素材】相关文章:
苏轼赤壁赋作文素材07-23
苏轼07-14
走进苏轼作文04-07
走进苏轼作文01-30
苏轼黄庭坚04-10
花影苏轼10-13
苏轼的古诗04-02
苏轼--《水调歌头》01-04
苏轼趣事11-07
苏轼的经典诗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