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周颂·闵予小子之什·桓

2020-12-01 诗经

  原文:

  绥万邦,屡丰年。天命匪解,桓桓武王。

  保有士,于以四方,克定家。

  于昭于天,皇以间之。

  译文

  万国和睦,

  连年丰收,

  全靠上天降福祥。

  威风凛凛的武王,

  拥有英勇的兵将,

  安抚了天下四方,

  周室安定兴旺。

  啊,功德昭著于上苍,

  请皇天监察我周室家邦。

  注释

  ⑴绥:和。万邦:指天下各诸侯国。

  ⑵娄(lǚ):同“屡”。

  ⑶匪解(fēi xiè):非懈,不懈怠。

  ⑷桓桓:威武的样子。

  ⑸保:拥有。士:指武士。

  ⑹于:往。以:有。有四方,即征服四方之国而拥有天下。

  ⑺克:能。家:周室,周王宗室。

  ⑻於(wū):叹词。昭:光明,显耀。

  ⑼皇:皇天。间(jiàn):通“”,监察。

  诗经鉴赏:

  据《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曰:‘武王克商,作《颂》曰:……又作《武》,……其六曰:‘绥万邦,屡丰年。”’可知《桓》是乐舞《大武》六成(第六场)的歌诗(关于《大武》的详细介绍,见《周颂·我将》一诗的鉴赏文字)。据《礼记·乐记》,孔子对《大武》六成所表现的历史事件作有如下说明:“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按,旧读“崇”下断句,非)。”郑玄注解“六成”为“六奏象兵还振旅也”。而《毛诗序》云:“《桓》,讲武类也。桓,武志也。”孔颖达疏云:“《桓》诗者,讲武类之乐歌也,武王将欲伐殷,陈列六军,讲习武事,又为类祭于上帝,为祭于所征之地,治兵祭神,然后克纣,至周公、成王大平之时,诗人追述其事,而为此歌焉。”则所述与《礼记》所引孔子之言不合。按谥法辟土服远曰桓,此篇文字又有“于以四方,克定家”之句,表明周王朝已经统有四方,则毛序孔疏谓此诗为武王伐殷讲武类之乐歌与原诗文本不合。今按:《大武》六成的乐舞表现的是周公带成王东伐奄国之后,回到镐京,大会四方诸侯及远国使者,举行阅兵仪式,即所谓“兵还振旅”,以扬天子之威的史实,《桓》诗即为举行阅兵仪式前的词。

  诗的前三句,是以“绥万邦,娄丰年”来证明天命是完全支持周朝的。“娄丰年”在农耕社会对赢得民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百姓对能致物年丰的`王朝总会表示拥护;而获得农业丰收,在上古时代离不开风调雨顺的自然条件,“娄丰年”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天意的象征。中间四句歌颂英勇的武王和全体将士,并告诉全体诸侯,武王的将士有能力征服天下、保卫周室。叠字词“桓桓”领出整段文字,有威武雄壮的气势,而“于以四方”云云,与首句“绥万邦”上下绾合,一强调国泰民安,一强调征服统治,而都有周室君临天下的自豪感。最后两句是告上苍、让天帝来作证,以加强肯定,同时也是对第三句“天命匪解”的呼应。诗的核心就是扬军威以震诸侯,从而达到树立周天子崇高权威的目的,其内容正与《尚书·周书·多方》一致。诗名为《桓》,“桓”即威武之貌,正点明了主题。诗的语言雍容典雅,威严而出之以和平,呈现出一种欢乐的氛围,涌动着新王朝的蓬勃朝气。

【诗经·周颂·闵予小子之什·桓】相关文章:

诗经闵予小子原文及赏析08-25

《诗经·颂·周颂·清庙之什·维清》原文注释翻译12-05

诗经颂的名句04-01

诗经颂《泽陂》赏析09-04

诗经颂《噫嘻》赏析09-04

诗经颂有多少篇04-09

有关诗经国风之周南05-11

诗经国风之周南英文版12-13

诗经国风之周南中英文05-11

风雅颂是什么诗经的12-26

诗经·周颂·闵予小子之什·丝衣 诗经·周颂·闵予小子之什·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