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诗词《蝉》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2020-11-02 诗词

  《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首托物寓意的诗。全诗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注释:虞世南:初唐重臣,诗人 、书法家。唐太宗曾多次称赞其人格。

  绥(音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流响:连绵的声音。

  疏桐:稀疏、高大的梧桐树。

  (1)这是一首咏物诗,从形状、习性、声音等三个方面写出了蝉的特点。

  (2)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蝉,其实是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达含蓄,寓意深刻。

  (3)虞世南的《蝉》中,借蝉鸣表现自己品格高洁的诗句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4)这首诗给我们以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答]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那些外在的凭借,像地位、权势、吹捧等,他本身自然会有很强的昭示力,能够声名远扬。

  (5)作者借“蝉”的形象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①作者写蝉居于高处、鸣声远播,而不需借助秋风,

  ②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③这首诗以蝉的形象表现了封建士大夫的志得意满和清高。

  二:

  5.读这首咏物诗,你的眼前呈现出怎样一幅画面?请描绘出来。(2分)

  6.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来刻画蝉,请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5.一只蝉落在高拔疏朗的梧桐树上,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不时自在地长鸣,声音悦耳动听,传出很远(2分)。

  6.本诗通过刻画人格化的蝉,热情地赞美了那种高洁(高尚或洁身自好等)的人格(2分)。

  三:

  1.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出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蝉的特点?

  3.通过这首诗作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

  1.托物寓意,借助具体的对象表达丰富的含义,理趣情致跃然纸上,引人人胜。

  2.“饮清露”:表达了诗人对蝉性高沽、栖高饮露品性的褒扬:“流响”:形象地写出了蝉的悦耳长鸣。

  3.这首诗告诉我们:贤能之人,不需凭借权势,自然声名远扬。

  四:

  【注释】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藉(jiè):凭借。

  1.本诗前两句所写的.“蝉”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这首诗所写的蝉尊贵清高。(2分)它角须下垂,栖于疏桐,饮吸清露,鸣响流播。(3分)

  2.托物寓意(2分;答比兴、象征、联想亦可。答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寓情于物、融情于物给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蝉”的形态、习性、鸣响,(1分)自然引出立身尊贵而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的道理,(2分)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1分)

  译文:

  蝉垂下像帽带似的触角吮吸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绵的声音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住在高树上,而不是借助了秋风。

  赏析:

  本诗与骆宾王、李商隐的《咏蝉》同为当时咏蝉诗三绝。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虞世南诗词《蝉》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元稹《菊花》和虞世南《蝉》对比阅读05-12

早蝉白居易阅读附答案12-20

韩愈《春雪》的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12-23

杜甫的《望岳》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12-23

曾巩《西楼子》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01-04

关于杜牧《秋夕》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12-23

李商隐《蝉》诗词赏析09-04

关于杜牧《初冬夜饮》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12-23

落花李商隐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11-10

《沁园春 长沙》诗词阅读附答案11-15

大寒节气的古诗词 金昌绪诗词《春怨》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