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详解: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2022-03-17 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字经详解: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这里介绍的五子有荀子、扬雄、文中子王通、以及老子和庄子。诸子百家既然是指先秦时期,各主要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和学术观点,杨雄是西汉人还算沾点边,王通是隋唐时期的,怎么也放进来了呢?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因为历史上一向认为,中国文化思想的传承大体上走的是两条路线:

  第一条路线,是以继承、整理传统文化为主,也就是孔子说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如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曾子、子思一系。

  “述”是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保留传统文化的种子,使其能够以本来面目流传下去;“不作”是自己不搞创作、不对传统文化加注自己的观点,以保持其纯洁性。孔子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都是对传统文化的整理,自己并没有创作。《论语》是在孔子身后,弟子们讨论老师的言行,集结而成的,并不是孔子的本意。

  老子的《道德经》也是因为出不了函谷关,生生被守关的尹喜子逼着说出来的。老子明知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反而留下五千言,不是自己掴自己的脸吗?释迦摩尼佛做得最彻底,他将经说法四十九年,一路说一路擦,说完了也擦完了。在《金刚经》中,佛告诉弟子们:我一个字也没说,有谁以为我留下了什么法,那是诽谤我。三藏十二部中的佛经是释迦摩尼圆寂后,弟子们集结的,也不是佛的本意。

  为什么儒释道三教的圣人要“述而不作”?他们自己不能著书立说吗?非不能也,实不敢也。他们怕传统被弄走了样、怕文化被自己的思想污染、怕后人“拿着鸡毛当令箭”,歪曲、利用自己思想来害人。一言以蔽之,对后代人负责任。

  我们今天刚好相反,都是“作而不述”,不讲继承、不要传统。作不出来,就东抄一段、西抄一篇,反正是“千古文章一大抄”。

  第二条路线,是以发展创新为主,这里说的发展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在传统学术思想中融入自己的观点,绝不是东抄西抄的大杂烩。其中有在全面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如孟子,他将孔子“仁”的学术思想,具体落实为“仁政”建设,不但继承而且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其次,有就传统文化的某一点进行创新,发展出另外一种全新的学术思想,如荀子,他就孔子思想“礼”的部分进行创新,融合自己“性恶论”的观点,发展出后世的法家学派。

  诸子虽有189家之多,实际上都是走这两大路线。所以宋代学者孙明复在《孙氏小集?信道堂记》中说:“吾之所谓道者,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也;孟轲、荀卿、扬雄、王通、韩愈之道也”,前者是继承派,后者是发展创新派。我们学习诸子的学术思想,首先要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是传统的东西,还是后人创新的观点,这是很重要的。

  荀子

  首先出场的是荀子。荀子是继孟子之后,战国末期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虽然还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但是他综合了儒、墨、道三家的思想,属于创新派,不代表原汁原味的孔子思想体系。

  荀子自称继承了孔子、仲弓的儒家传统,不同意子张、子夏、子游、子思、孟子等人的学术观点。荀子提出“性恶论”,认为人的善良是后天教育出来的,不用礼法去约束,人的行为永远不会变善。他将孔子“礼”的思想,向自己“法”的观点转变,所以荀子的学生中才出了李斯、韩非这样代表法家思想的人物。

  司马迁在《史记?孟子旬卿列传》里,用两段话介绍了荀子的生平。

  其文说:“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淳于髡久与处,时有得善言。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髡。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

  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

  荀子名况,尊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临猗县)人。五十岁的时候才到齐国来游说讲学。齐国有遐迩闻名的“稷下学宫”,相当于今天的社科院,荀子“三为祭酒,最为老师”,三次被推为年高望重者、最高职务做到学宫校长,培养了一大批学者。他的思想更多地吸收了齐文化里道家和法家的思想,使儒学达到王道、霸道并重的高度。

  司马迁认为,战国时期虽然有许多大思想家,但邹衍的学说曲折夸大,论辩空洞;邹奭的文章完备周密,但却难以实行;淳于髡,非与他相处日久,才能学到一些精辟的言论。田骈等名人都已在齐襄王时代就死了,此时的荀卿最年长、资历最深,故被视为宗师。

  后来,齐国有人毁谤他,荀子就到了楚国,春申君让他担任兰陵令。春申君死后,荀卿被罢了官,便定居在兰陵(今山东苍水县兰陵镇),不几年就去世了,死后就葬在兰陵。

  荀子憎恶乱世的黑暗政治,鄙视亡国昏乱的君主,他们不走常理正道,却被装神弄鬼的巫祝迷惑,信奉求神祈福这一套迷信的把戏。于是综合儒家、墨家、道家的思想精华,编著了几万字的文章。汉代流传的荀子著作有三百多篇,经过刘向的删订,定为《荀子》三十二篇,也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荀子》一书。著名的“劝学篇”,就是《荀子》32篇之一。

  杨雄

  第二位出场的是杨雄。杨雄(公元前58-公元18),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汉成帝时任给事黄门郎,王莽时校书天禄阁被升为大夫。

  杨雄以文章词赋闻名于世,早年所作的《长杨赋》、《甘泉赋》,在形式上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等赋,故与司马相如、班固、张衡,并称“汉赋四大家”。

  扬雄博学多才,年长后以后,觉悟到“词赋非贤人君子诗赋之正”,于是不再搞这些“雕虫篆刻”的辞赋,转而研究哲学。他仿《论语》的体裁作《法言》,仿《易经》体裁作《太玄》。老子之学已经是“玄之又玄”,杨雄自称“太玄”,比老子还玄。

  杨雄还著有《方言》一书,记述了西汉时代中国各地的方言,是研究中国古代语言的重要资料。现存的`杨雄文学作品有《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何东赋》;专著有《法言》、《太玄》、《方言》等。尚有其他文籍,但多已散佚。明人辑有《杨子云集》,清代人严可均曾有重编,是了解杨雄学术思想最为详备的资料。

  文中子

  第三位是文中子王通。王通,字仲淹,隋朝龙门人,是隋唐时期著名教育家、学问家、也是历史上著名的隐士,著有《元经》、《众说》等著作。

  王通本来有志于天下,想干一番大事业,但在见过隋炀帝杨广以后很失望,觉得隋朝没救了。接着就是隋末的大乱,他觉得自己再出头已经没有必要了,于是归隐乡里,著书讲学、培养年轻一代。唐太宗手下的一大批开国元勋,如李靖、房玄龄、魏征等文臣武将,几乎都是他的学生。如果说到开创唐朝文化思想的代表人物,文中子应居首位,是最有功劳的人。

  唐《语林校证?卷一》中有一段描述:“文中子,隋末隐于白牛溪,著王氏六经。北面受学者皆时伟人,国初移居佐命之列。自贞观后,三百年间号至治,而王氏六经卒不传。至元和初,刘禹锡撰宣州观察使王赟碑,盛称文中子能昭明王道,以大中立言,游其门者皆天下俊杰;自余士大夫拟议及史册,未有言文中子者”。

  历史上有“自比尼山”的故事,王通的弟子不但多,而且都是天下俊杰,简直可与孔子相媲美。实际上以功业来说,他确实比孔子还要幸运,孔子三千弟子中的七十二贤,大都是在孔子死后成名的,而王通亲眼看着自己培养的一代年轻人,开创了唐代的国运与文化。初唐四杰之一,作《腾王阁序》的王勃,就是文中子王通的嫡孙。今天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经济”,也是文中子最早使用的,《文中子?礼乐篇》中就有“经济之道”的用语。

  可是唐史里面没有文中子王通的传记,经后人考证,是文中子的儿子得罪了唐太宗的亲戚,因二人的学术观点不同,所以在修唐史的时候,没有把文中子的思想放进去。连文中子这个缢号,还是在他死后,朝中一班大臣(也就是他的学生)私下赠与他的。我们今天重新评价文中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王通先生应含笑九泉了。

  老子

  最后两位是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秦汉以前,主要以儒、墨、道三家为主。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佛教传入中国,唐宋以后的文化思想变成儒、释、道三家,影响着整个中国文化思想,一直到中华民国建立。

  三家文化思想中,佛家偏重于出世,虽然大乘菩萨道是入世普度众生,但一般学佛的人,特别是出家的僧人,还是偏重于出世。儒家的学问,则是偏重于入世,教人从伦理入手,然后进入形而上的道。当然,《大学》、《中庸》中都谈了一部分形而上的思想,但到底还是偏重入世。道家的学问,老庄之道就更妙了,可以出世,亦可以入世,或出或入,随心所欲。像一个人站着,一只脚在门里,一只脚在门外,所以道家的学问,是出世的,也亦是入世的,可出可入,能出能入。在个人的养生之道上,亦有如此之妙。

  南怀老认为,研究中国历史会发现一个秘密,就是每个朝代的统治者都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自汉、唐开始,到宋元明清为止,都是如此。内在真正的指导思想,是黄(黄帝)、老(老子)之学,即中国文化中的道家思想;而在外面标榜的(宣传教育上),则是孔孟的儒家思想,从来都是说的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曲仁里人。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是掌管图书典籍的史官。老子是世人皆知的古代的哲人,他的《道德经》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哲学思想和由此建立的道家学说,不但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生活于春秋末期,与孔子同时代,确切的生卒年月已无可考,大约比孔子年长30岁。据说他的母亲感应到有一颗大流星入腹,怀孕十一个月才生下老子,母亲却因难产而死。神奇的是,老子在李树下“从母左腋出”,出生时上唇有一道淡淡的白胡子,两只耳朵大得出奇,因而取名为李耳。

  老子博学多闻,是一个颇有声望的学者,因此作了周朝守藏室的史官,负责管理周王室的藏书典籍和档案资料,这个机会使老子接触大量的王室密藏的典籍、绝密的档案和史料,其他学者对此是望尘莫及的。老子的声名越来越大,许多学者都前来讨教,孔子也专程前往洛邑,向老子请教有关礼的问题。

  司马迁的《史记?老子列传》记述,庙堂阶前有一尊“三缄其口”的金人,孔子问其背后的铭文“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虑”是何意?老子回答:“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斋已”。

  孔子离开后对弟子们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内乱,周景王崩,王子朝(庶子)叛变,携带大批王室的典籍文物逃到楚国。老子是守藏室史官,负责管理图书典籍,为此受到了牵连。老子只好辞职,离开周都,准备从此隐居。行至函谷关时,关吏尹喜请求:“先生要隐居了,请为我们后人留下点东西吧。”于是老子口授了一部书,就是《老子》。

  《神仙传》讲得就更神奇了:有一天清晨,函谷关的关长尹喜子,在关楼上看到紫气由东而来,断定必有圣人过关,决定向他求道。果然,须发皆白的老子倒骑着一条青牛,踱到函谷关要出关西行。关员要他出示通关文碟(今日的护照、签证),老子拿不出来,这可给了尹喜子机会。他正言正色地对老子说:没有关碟,是不能过关的。你一定要过关,就得留下点“好处”。老子穷得都没钱买马,哪里交得出“好处费”?被尹喜子逼得无奈,才传了这部《道德经》,然后出关西去,不知所终。

  尹喜子得到老子的传授,果然也成道了。于是,官也不做了,挂冠而去,亦不知所终。依道教的说法,老子之道的传承顺序是:老子传尹喜子,接下去是壶子、列子、庄子,一路传下去。到了唐朝,道家学说摇身一变而成为国教,老子变成“太上老君”,《老子》改称《道德经》;庄子变成“南华真人”,《庄子》改称《南华经》;列子变成“冲虚真人”,《列子》改称《冲虚经》。

  后世对道家思想与《老子》的研究趋向和应用领域,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大类:

  第一类是学术的老子,纯粹走哲学思想的研究路线,此类研究者,大都各有心得,各有各的“老子”。乃至后世“谋谋老子”何其多也,西方“老子”也为数不少。

  第二类是修身的老子,就是把《老子》的思想,纯粹地用于个人的修身工夫、神仙丹道上面去,从唐朝的吕洞宾,一直到清朝的黄元吉,几千年来自成一个体系。

  第三类是政治的老子,把《老子》归到谋略学中去,而且错误地认为《老子》讲的是谋略之术。于是说到老庄,就联想到谋略;说到谋略,就联想到老子学说是很阴险的学问,是搞阴谋的,这就大错特错。老子是主张用阴、用柔。但阴与阳一体两面,只是在用上有正面与反面的不同而已,但目的是一个,即达到阴阳间的平衡。

  所谓用阴柔,是因势利导,不搞对抗、不勉强而为。是用顺道、不用逆道。后世的人误以为老庄的阴柔之学,是阴谋之学,学老庄的人、用老庄之学的人自然都是阴谋家。历史上的陈平,曾帮助刘邦奠定汉朝四百年的基业,刘邦有六次重大决策都是采用陈平的计谋而成功的。但是陈平自己却说:“我多阴谋,道家之所禁,其无后乎”!道家最忌讳阴谋,所以陈平断定自己没有后代,至少后代的福泽不会长久,后来果真如此。

  至于老子其人,由于缺乏可以考证的资料,历史上一直就是个谜。司马迁自己也搞不明白,所以在《史记?老子列传》中谈了李耳、老莱子和太史儋三个老子。老莱子著书十五篇,肯定不是他。但李耳与太史儋历史上都确有其人,到底哪一位是真老子呢?孔子见老子、老子西出函谷关,历史上都确有其事。老子西出函谷关,发生在公元前374年,如果是李耳老子,那他至少也有200岁了。200岁的老人还移民,这事连司马迁也不信。莫非是周太史儋,又没有证据,所以老子的身世在历史上一直就是个谜。

  1993年,中国湖北荆门郭店发掘的楚墓,出土了战国中期的竹简804枚,绝大部分作品是子思的儒家著作,但内中有《老子》,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儒道早期是不分家的。此次出土的竹简《老子》为战国中期的文物,墓主人的身份属“士”级,从出土的耳杯上镌刻的“东宫之杯”四个字看,墓主很可能是东宫太子之师。

  子思少于孔子65岁,少于老子95岁,子思时代的竹简《老子》不是李耳亲笔,也是的直接弟子所书,几乎就是原版《老子》。竹简《老子》才二千言,而非后世的五千言。比较发现,二千言《老子》的140句话被改动,五千言《老子》的四分之一不符古意,显然我们今天见到的《老子》五千言是秦汉时期的修订版。

  因此老子其人的悬案,可以下结论了:第一个老子是李耳,他是二千言《老子》原著的作者;第二个老子是“周太史儋”,是他西出函谷关,到秦国去见秦献公。太史儋是五千言《老子》修订本的作者,他在老子原著的基础上扩充、改造,重新组合篇章,使《老子》一书从内容到深度,都更加高远、深邃。

  庄子

  老子《道德经》最能代表道家思想,而阐扬、诠解老子最清晰、最正确,发扬道家思想最透彻、最彻底的,则是庄子。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蒙邑(今河南商丘)人,宋后为楚所灭,故又称庄子为楚国人。早年曾为漆园吏,楚威王曾以千金聘他为相,庄子拒而不仕,隐居抱犊山中,据传得道成仙而去。唐玄宗时诏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宋徽宗时封为“微妙元通真君”。

  庄子著书五十二篇,现仅存三十三篇。其文汪洋恣肆,构思奇特,机智幽默,善用寓言。其中所论辩的道理,无论在政治、军事、教育、经济等各方面,都可以致用。对个人修道、养气,以及立身、处世、建功立业等诸多方面,也有大用处,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巨大。

  《庄子》一书号称“难读”,一难是言简,庄子是语言巨匠,从不用赘词;二难是庄子惯用寓言,常常是“假语存”而“真事隐”;三难是庄子性情飘逸洒脱,语言幽默诙谐,爱论辩、爱说反话,思维跳跃,很难把握得住。四难是《庄子》一书,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共计三十三篇文章。学者们一向认为《庄子》内篇是庄子的亲笔,外篇、杂篇则是庄子的门人后学所为,因为前后思想不连贯,有抵牾之处。因此如果对先秦道家思想没有研究,对文化背景不了解,就很难透彻理解庄子的意思。

  几千年来,历代人物偷偷运用庄子的学术,都取《外篇》和《杂篇》中的精华。因此,真正把五千年来中国文化,发挥得光辉灿烂的,就是道家的老庄之学,尤其是《庄子》的《外篇》与《杂篇》部分贡献最大。

  前面说到,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三家,佛家偏重于出世思想,儒家偏重于入世思想,道家则偏重于可出可入、或出或入的“间世”思想。“间世”一词,就语出《庄子?内篇》之四,“人间世”。

  实际上《庄子》内七篇是一个圆满的整体,讲了完整的七步修身功夫,不可以割裂开来。第一篇“逍遥游”,言明做人首先必须逍遥,不能为名利等世间的枷锁束缚羁绊。能逍遥才能齐物,才能天人合一,与天地万物一体等齐,所以第二篇是“齐物论”。能齐物方知养生,才有第三篇的“养生主”。知道养生就不去找死,懂得养生之理,才能间世。所以第四篇就是“人间世”。前四步功夫为修因,后面三步功夫是果报,就是“德充符”,此为第五篇。德充满了就是“大宗师”,应用于世间法就是“应帝王”,此为第六、第七篇。

  庄子说:“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一个得道的圣贤之人,对于帝王之术、谋略之学,不过是闲暇余事而已。如果只是求为帝王师,志在谋略学,那是下等中的下等。

  《庄子·内篇》是完整的七步修身功夫,与曾子《大学》提出的,“内圣外王”的八步功夫,没有区别。庄子七步功夫的关键在“人间世”,“间”字是动词居中央,前可间人,后可间世。庄子告诫我们,处人处事都要“间”,就是要独立、不走偏锋,这就又合于子思的《中庸》思想。要间人间事,就不能硬碰硬,所以给你讲寓言“庖丁解牛”,懂了“以无厚入有间”的道理,就可以在人世间游刃有余了。

  与厌世、弃世、愤世嫉俗的“出世主义”相反,庄子主张“间世主义”,视天地万物之有若无、视功名如粪土、视帝王如蔽履,热爱自然、珍视生命、不走极端、不感情用事。这种间世思想是充满智慧的人生哲学,是道家思想的最高结晶。后世将庄子的“间世”曲解为“玩世”,一字之差,结果则完全不同。

  至于养生之道,最好先读读《庄子》的“天下篇”和“让王篇”。“让王篇”中说:“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这是老庄之道的人生原则,懂了此道的人,就知道富贵虽然是舒服的事,但太过了,就会缩短寿命。所以处富贵中时,要不以养而伤害自己。相反地,在贫贱之间不应以利累形。人在贫贱中,就要为生活而奔波,但过分的贪求、过分的劳累,同样地会损害健康而危及生命,也就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道理。

  以上是《三字经》的第四部分,介绍了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典籍四书、五经和诸子百家,以及读书求学必须遵守的次第。这一部分内容,以四书、五经为先导,引领我们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使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整体内容,得以窥斑见豹。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与下面的中国通史纲要一起构成《三字经》全篇的主体。

  古人总结求学的最佳途境,就是“听话”二字。“听话”就是遵从古训,就是听老师的话,按部就班的求学,不搞躐等、不好高骛远,踏踏实实地做学问。这种传统的治学方法,正是我们现代人最缺乏的,是治疗浮躁病的良方。

  治学一定要按部就班,不能揠苗助长,不能搞想当然。所以先读《孝经》、次读《四书》、再读《六经》,不能逆道而行。四书五经的底子打好了再涉猎诸子百家,一上来就学百家之言会迷失方向,失掉自我。

  拓展资料:全文原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

  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师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

  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

  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

  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

  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彼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三字经详解: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相关文章:

贾平凹《高老庄》创作背景及艺术手法09-20

易经详解:善《易》者不卜10-08

贾平凹高老庄11-18

贾平凹《高老庄》节选12-29

苏轼《满庭芳有王长官者》诗词翻译及鉴赏09-01

扬之水诗经11-26

沫扬散文10-06

柳宗元文者以明道的文学思想08-23

三字经有哪些渊源08-07

齐人有冯谖者阅读答案07-06

三字经详解: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三字经详解:经即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