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玩儿散文

2024-10-19 散文

  1

  读王世襄老先生《秋虫六忆》读的是没黑没白废寝忘食的。

  “立秋刚一过”,思绪就随着少年的王老走出北京的朝阳门,顺着城墙根往东,行三里路,过水塔,至李家菜园身后的水沟子。接下来随他就着身子、弯着腰,伏在沟旁的坡上、或高粱地里,静静地等蛐蛐出现,好捉它。日头当午,秋阳如火,庄家地土湿叶密,蒸笼一般。不一会儿,人就热了。脚下踩着露珠子,头上流着汗珠子,顷刻间,帽子湿了、褂子湿了、裤子湿了,鞋子也湿了。奇怪,蛐蛐怎么还不出现……

  意念得了这个空,倒不禁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来。

  我虽是个女孩子,可自小淘劣,实像个男娃儿,也常约些小伙伴,干这种捉虫欺蚁的事。记得那时常逮来玩儿的,除了蝴蝶、蜻蜓、蚂蚱、拉拉蛄、摇头娘娘外,也逮蛐蛐。我们那时逮虫,不像王世襄老先生那么专业,用什么钎子、罩子、芭蕉扇之类,我们就只徒手捉逮,倒也少不得弯腰哈背蹑手蹑脚。逮住蝴蝶、蜻蜓类的,就圈在旧玻璃洋瓶里,撒些菜叶子在里面,算做“圈养”。逮住蚂蚱,就用小手捏紧其双腿,嘴里念叨着:“簸簸箕,簸簸箕,簸上三年我放你。”那蚂蚱果真就头一点一点,屁股一撅一撅的动起来,像极了场院里人们用簸箕簸物的样子,很有意思。那些簸的好看的,能逗我们开怀大笑的,我们一高兴,就将它们放生了。反之,如果遇到懒惰的,呆头呆脑不听指挥的,我们就会将其碎尸万段毁尸灭迹。逮住树身子栖在茧子里的摇头娘娘,也是捏着其尾端,也是口里念念着“摇头娘娘摇头娘娘摇一摇”的话。若摇,就大赦,若不摇,便斩立决。如今想来,人之暴虐心性,原是与身就有的。

  2

  秋虫,是农村小孩子们几乎都玩儿过的一种“玩具”。

  玩儿秋虫的年纪,已然是八九岁的时候了。这往前了数,作为农村的娃儿,经事第一眼认识的,概就是泥土。遂,“泥巴”算是人生之初第一个玩具。

  家乡所在的大后套,是典型的红泥土地。每到春来,万物复苏,一些渠畔,水沟,小海子的水就融化了,随之,旁边的冻土也消了,在太阳渐暖的光照下,散发着袅袅的热气。孩童们就会寻上前去,抓上几把,和成面状。红泥土有粘性,一经揉搓,就光溜溜地了,柔软而筋道。三五小伙伴捧着这些泥块儿,坐在一个墙角的阳窝窝里,玩儿起了“补窟窿”的游戏。有一个“庄家”,把泥巴用小手圈成一个玉米面钵钵样儿,再把“钵”底部的泥面捏的薄薄的,卧在一只手掌心里,大声喊“瓷牛板片儿补不补?”其它的几位就和声说到“补”或“不补”,像现在赌场里下注一样。话罢了,那个小“庄家”就立时会扬起手中的泥钵,用力倒扣在地下,只听见“啪”的一声响,那钵底原被捏成薄薄的部位,就瞬间炸开一个窟窿,看上去像朵无蕊之花。这样的窟窿有时大,有时小,有时也没有,这就要看那“庄家”捏泥钵的技巧与摔泥钵的力度了。当没有窟窿的时候,“庄家”就得赔给那个先前回答说“不补”者一块儿泥巴,反之,若是有窟窿,那个原本喊“补”的人,就会把自己泥巴揪扯一块儿,捏成片儿,给补在那个窟窿上;原本回答“不补”的人,就会补上双分的泥巴。接下来,就由另外一个人坐庄家。如此这样,一圈一圈的轮流着。最后,谁的泥巴赢的多,谁就是胜利家。

  泥巴还有别的玩儿法。将泥巴分成若干小份儿,捏个糖果了,盘碗了,桌凳什么的,总之,那小小心眼里凡能见着的东西,能捏来就捏,捏不来的,就胡邹着乱捏。将捏好的物件摆在太阳下晒干了,也会拿出去比赛。这样,一个春天下来,娃儿们皆把个小手皴的糙糙的,涩涩的,就那样,也玩儿的顾不得。

  泥巴,是很小时候的玩具。再大些,就跟在老爷屁股后头,编草人儿玩儿。

  玉米秸,或高粱秸,是编制草人儿的主要原料。把玉米秸秆掰成小段儿,用嘴咬着秸秆的皮儿,顺势撕扯,一条儿一条儿地剥干净了,再把剥下的皮断成若干长长短短的小扁棍儿,随后是组装。用白白的软软的杆心做小人儿的头,身子,用坚硬的皮做脖子,胳膊,腿,再找些高粱穗子做头发,高粱米粒做眼睛,鼻子,嘴巴。眨眼功夫,一个小人儿就成型了。做的好的话,还能站立呢!

  除了做小人儿,用秸秆还可做小车,石磨,笊篱。记得有次老爷给做了一个双套辕的马车,就是由两匹马拉的大车,光车轱辘就四个,车轴还打着花样。那马更是好看,个儿大,腿粗,脖子昂着,十分威武,不逊徐悲鸿的八骏。那套马车我曾玩儿很久,宝贝似得,谁都不准碰。

  高粱的秸秆,还能做风车用。找来年下写春联用过的旧红纸,老爷用剪刀给剪成四扇,中间留一个窟窿眼,扎在高粱秸秆上,再用秸秆里的软芯掰成小块儿,塞子一样压死中心。风车是逆风玩儿的。风力很关键,风小,转的就不欢,风大了,容易扯烂纸瓣儿。

  3

  再大些,有了力气,便不捏泥人、扎草人了,就开始玩儿扇纸盒。

  纸盒,也叫三角,是用大人抽罢了的纸烟盒,拆了,叠成的三角形,或四角形的片儿片儿,三角的就叫三角,四角的叫四宝。记得自己最初的烟盒三角,总是父亲搜罗积攒起来他抽过的烟盒纸,或他一同教书的同事抽过的烟盒纸,一页一页撸平了,放在热炕底下压压,再帮我一个一个叠成三角。那时我很笨,力气也不大,又没有巧宗,一沓子烟盒三角不出两日全都输给别人了,气的两眼发红急的两眼掉泪,再返回身去找父亲。父亲从不觉厌烦,他不仅会源源不断的供给我“战资”,还曾手把手教我煽烟盒三角的技巧,我当然是巴不得,他更似乐此不疲。

  扇纸盒的年纪,还玩儿一种玩具,叫陀螺。我们村儿的人称其为抽毛猴儿(儿音,去声)。也有地方叫“打牛”。

  陀螺最早出现在后魏时期的史籍,当时称为“独乐”。据闻,从山西夏县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发掘了石制的陀螺。可见,陀螺在我国最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我们玩儿陀螺,可不是石头做的,是木头做的。上半部分成圆柱形,下半部分是圆锥形,于柱体上面刻画一些个图案,染成七彩色;于锥底部掏一小洞,按一颗铁滚珠进去。另外还需要一条鞭子。木棍削的光溜溜的,梢头绑一麻绳子。长短要适中。玩儿的时候,自鞭稍头开始,将陀螺柱体部分一圈一圈紧紧缠绕好了,寻找一处平整无碍的土地,将陀螺的锥底及地,一甩,陀螺便如小兽打滚的转起来,旋即,就用手中的鞭子瞅准了陀螺的锥体上半部分,用力抽打,得了力,它就会越转越欢实。那柱体顶端原本刻画好的图案,便会随着陀螺的转动而转动起来,好看的要命。抽陀螺最关键两点是,一要有平整的地面,二要会抽。地面不平整,容易绊倒陀螺。而不会抽,也会抽死陀螺。这其中的奥妙,我是最清楚的了。估计现在叫我玩儿,我定亦不逊色。

  4

  与玩陀螺一样的年纪里,还玩儿风筝。

  风筝是个极优雅好玩儿的玩具,现在的孩子们也常玩儿。社会进步了,人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就像风筝一样,时下随便花几个钱,小卖部里买几个,方便、快捷。我小的时候,人们生活还贫困,谁家也不会给孩子们花钱买玩具的,所以,只能自己动手做。而做风筝又是件很巧妙的事,如果没有大人帮忙,孩子们是做不来的。记得我玩儿风筝的年龄要比同龄的孩子们早些,因为有哥哥姐姐们帮着做。

  做风筝需要有纸,有葵花杆子或玉米杆子,还要有长长的尼龙线。我小时候玩儿的风筝都是水墨色的。因为也没有其它什么好看的纸张,哥哥就会找来普通的旧报纸,用粗粗细细的秸秆扎成各种形状,一般多是三角形,四方形,或长方形的。再用黑毛笔在那上面画出些个图案,什么人面了,西瓜了,燕子了的。那时放风筝最佳的去处就是打麦场。那里空阔无阻,跑起来不用担心被绊倒了。有风的时候,我就会跟在哥哥屁股后头,跌跌地跑去看。没有风,哥哥还会用口哨引风,我那时觉着他极有本事。现在想起来,我们做的那些风筝,真正能飞的高,飞的远,飞的久的很少,几乎没有。但在那时,就是觉得快乐。那水墨色的风筝在未起飞时,还可辨别其上图案,然一旦飞起来,就什么图案也看不见了,就见一团白花花的纸。但在那时,就是觉得好看。

  玩儿风筝的年纪还玩儿冰车。

  所谓冰车,就是冬天在冰面上滑行的车。这种车一般都是用干透的木板子做的。将木板锯成方形或长形,板子下面两侧钉两根约两指宽与板等长的木棍儿,木棍儿下方在抠出细细的槽,再将等长的锯条齿状向内嵌进去。另外再找两根木棍,削的光滑些,做撑子用。玩儿的时候,把冰车放在冰面上,人盘腿坐其上,一手握一撑子,像撑筏子一样,冰车吱遛一下跑起来。在大大的冰面上,真有天空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感觉,很有意思。

  5

  孩童年代过的很快,一晃就上了学。

  上学之后玩儿的最多的,是跳方方,抓骨子。

  跳方方,即用木棍在平地上划出一块阵营来,有方的,有长的。把自己手里圆圆的铁盒(一般多是手油盒)放置于第一个方格里,一腿曲起,一腿独立,用直立的那只脚的脚尖尖,或脚侧,或脚后跟去踢那个盒子,像上台阶似的,一级一级的进级,谁先踢完了所有的格子,谁就算赢。这跳方方是最讲究耐力与轻巧劲儿的。因为跳方方时人是单腿直立的,你若没有足够的耐力,一条腿翘立不了多久就会累极,就踢不了盒子了。二来因那盒子是圆形的,你踢的力度不够,它就不行进,若踢的太过,又会翻转,甚至会像滚环一样溜溜地溜走了。我们踢方方时,一般就不带那些个笨手笨脚的,谁一旦与其是同个阵营的,势必会输的惨不忍睹。

  骨子,就是羊骨头关节处的纽带骨,人们啃骨头时将它啃的干干净净的,再用小磨石打磨光滑了,用红红的指甲油涂抹上色彩,配以上面踢方方的铁盒子,或是小皮球,坐在地上抓着玩儿。不过,那个年月里,人们很少大鱼大肉的吃,所以羊骨子搜集起来特别费事。我有一副,约二十几颗,都是家姐好些年积攒下来的。她玩儿过的,就传给我玩儿,就像她穿过的衣服,也传给我穿一样。那个年月的孩子们,几乎都是这样接力赛一样成长起来的。

  与如上年龄相仿时,还玩儿沙包、皮筋。

  沙包做起来是很快的。找来旧花布,剪成片儿,缝纫机上噔噔噔噔一会儿就做成个漂亮的沙包皮。拿着沙包皮往梁仓里抓一把麸子或小米装里去,缝住口子,即可。也有孩子会往沙包里装玉米粒和小麦粒,那样的沙包打到人,会很疼的。我少时所玩过的所有沙包,全都是父亲帮做的,都很漂亮。而且,我还是玩儿沙包的高手。记得那时常玩儿的一种游戏叫“跑千米”,回回我都能跑好几个千米,是同伴里最机灵最有耐力的一个。因为玩儿丢沙包,我还摔折了自己的左臂,至今还“残疾”着。

  相比沙包,皮筋做起来就费时费事些。要先搜罗几个旧自行车的红色里带,顺着纹路,用剪刀细细剪开,接头处或用挽成小小结,或用针线密密缝合。做成的皮筋要宽窄匀称,接口牢靠才行,要不,等你正玩儿的起兴时,啪嗒断了,就不好了。我曾拥有过一条全村、乃至全校最长最好的皮筋。为了跳我的皮筋,有不少小伙伴都争抢着跟我要好,我骄傲的不得了。那也是父亲给予我的。

  6

  再大些,就是踢毽子。

  毽子的踢法有很多种。有单踢个儿的,有翻毽子股的,有打绦的,还有一种是绦、翘、跪、战、毽子股、懒汉一套的。我那时最会踢毽子了,从来不玩儿什么简单的踢个子,只要毽子一上脚,一气能打几整套。即使如今想来,也觉得佩服自己。

  毽子的踢法多,做法却很简单,但做一个很好踢的却很难。首先要选做毽子的底座,也或叫做毽托。有的孩子会从家里的工具箱里,搜罗一些个自行车或马车上用剩下的有眼儿螺母铁片儿,那种铁片儿要么很轻,扎的毽子会栽头;要么很沉,踢的时候砸脚。而且,那铁片儿彼此大小形状不一样,组合在一块儿也不服帖,做出毽子来十分的不好踢。我做的毽子那是最讲究的。家姐很疼我,总会从她的同学那里弄来一二铜钱,也叫字钱,也叫麻钱(清朝用币)。这种钱币薄薄的,中间有一方型孔,四周上刻“顺治通宝”,“宣统通宝”,“光绪通宝”等字样。选好这些字钱,两枚合叠在一起,放在一约寸宽、三寸长、中间预先取好孔的布条上,将布条两端从字钱的孔处穿出,翻成两瓣儿。再取鸡毛短羽一撮,长羽四五根或五六根不等。长羽围簇短羽成一束花状,栽于原来准备好的基座上,用线扎紧,即成。

  毽子不仅要好踢,而且还要漂亮,这样人玩儿起来才悦目才尽意。毽子的好看与否,关键是在毽羽上。毽子的大羽,一般都用公鸡屁股后面的尾羽,因那个部位的羽毛宽而柔软,光泽性及垂坠性很强,栽成的毽子踢起来,悠忽上下,丽羽灵动,光芒闪烁,像鸟雀与空中曼舞,好的不能说。少时,自己为了制作这样好看的毽子,曾没少摸过鸡屁股,没少薅过鸡屁股上的毛。

  有一次,前院邻居家的一只五彩大公鸡,钻出他家的篱笆墙,跑到我家的粪堆上刨食,被我贼一样的发觉,且惦记上了。那只公鸡十分肥硕,通身羽毛暗红色,脖颈及额头呈亮红,尾羽则格外漂亮,纯墨色,油亮油亮的,稍头有些许红色,高高翘起在肉肉地屁股顶端,一副雄赳赳气昂昂的架势。一日,我约了个小伙伴,还叫上她的哥哥,手里拿着棍棒及玉米粒,一番威逼利诱与围追堵截后,将其困在我家的柴火垛里。我与小伙伴做外围防御,她的哥哥做突击手,乘其挪动身体周旋着欲以张翅飞起时,一个箭步朴过去,稳稳地将其拿住,像生擒鬼子的英勇战士。那公鸡心有不甘,还在抵死顽抗,并发出虚张声势的大叫。我们怕被人发现了,抱着公鸡一溜烟跑进柴火垛旁边的小房里,从其屁股上生生揪下五根尾羽来。那羽毛还带着鸡的温度与血迹。之后,我于小房外鬼猫六眼的巡视一圈,见四下无人,便将它放了。公鸡逃脱缚手,一阵嘎嘎地跑远了。我们各自拍拍身上的土,拿着强抢豪夺来的战利品,相互诡秘的笑着。

  那五根羽毛扎成的毽子,像一种荣耀,在小伙伴的中间可羡慕了好一阵。我用那只毽子,还在学校组织的比赛中拿过奖呢,那也让同学们赞叹了好些天。

  再往大些,就开始玩儿学校里的大绳,滚环,排球,足球,乒乓球之类的。

  再往大些,关于玩儿的记忆,似乎就断篇儿了。

  再往后了数,人越长越大,需要背负与面对的也就越来越多,似就渐次把孩提时代那些个玩儿的劲头丢在脑后,丢在生活之外了。然,不论多大多老,人之内里总还是会潜藏一些好(四声)玩儿的心思,随着岁月的积淀日子的安稳,尤其是在睡足了,吃饱了,穿暖了以后,就会想着找些乐子来玩儿。说的雅些,是精神享受,说的俗些,就是乐子。比如打麻将、斗扑克、跳舞、钓鱼,及电子时代的QQ、微信、微博、网络游戏,乃至笔者现下噼噼啪啪所敲写的这些个文字。想来也是,人活着,就该时时保有一颗纯善无忧的童心,活到老,玩儿到老。毕竟,像有玩意儿的童年方是快乐的童年一样,有玩意儿的生活才是有意思的生活。

  王世襄老先生所写之《秋虫六忆》,讲的就是其童年关于玩儿的一些旧事,篇篇读来都极有趣。王老先生还深谙生之意义,他将这样一颗好玩儿的童心一直保存着,从未丢弃。他小的时候玩儿蛐蛐,玩儿獾狗,玩儿鸽子。长大了,就玩儿漆器,玩儿铜器,玩儿竹器。别人玩物丧志,他玩物不仅怡情而且养性,他玩物不仅玩物还研物,如此,生生就玩儿出了名堂,玩儿出了一部惊世大作——《锦灰堆》。想来,这概是“玩儿”之一事上的最高境界了。

  • 相关推荐

【忆玩儿散文】相关文章:

忆儿时散文10-08

忆岳母散文06-03

忆故人散文10-19

忆初-散文09-03

八四琐忆散文07-13

丰子恺散文《忆儿时》05-31

流年浅忆散文09-20

六一忆童年的散文05-31

闲忆崖洞散文07-04

高一散文《忆夏天》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