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来自于平凡中的坚守散文

2020-07-18 散文

  一

  戊戌年的最后几天,红红火火的年味越来越浓,正值人们忙碌的购置年货之际,我前往何文华盆景瓷艺馆,拜访了老同学何文华。

  认识他早于少年,同住于华亭水利局机关大院,同在一个班级,参加工作后,他工作有幸安排在了市电信局,后分流到了移动公司至今,而我却久居小城,由于各自多年忙于家庭、工作,彼此见面甚少,了解更是甚乎其微。正真了解他还是在近年报刊和网络上,才知他已是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

  今天带着对他的一丝神秘感,走进位于崆峒西路109号,他的艺瓷盆景馆。彼此见面,如春风化雨般温暖。深感他依然是那样健谈乐观,诙谐幽默,谈笑间看到了岁月留给他的几缕白发,但丝毫没有影响到他豁达沉稳的心态。随着他走进盆景瓷艺馆,眼前的景色让我眼前豁然一亮。此时此刻,虽然外面寒风萧瑟,滴水成冰,但室内却花团锦簇,春意盎然。只见翠竹青青,文竹萦绕,一株株植物,一个个盆景映入眼帘,让我目不暇接。此刻,我仿佛走进了一座世外桃园,感受着一个个瓷艺盆景的艺术魅力,真是惬意至极啊。

  瓷艺盆景馆约四百多平米,分为三个展区。第一展区展示着他创作的几百件盆景作品,静默于展示架上,接受着每一位来访者的观赏。只见一个个盆景造型各异,千奇百怪,古朴典雅。细细观察,才知这一个个艺术盆景却是用酒瓶加工制作,市场上的陶瓷废酒瓶几乎都成了他手中的艺术品,造型达到了极致淋漓的美,真是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工巧匠。第二展馆是植物园。走进植物馆,我见到了许多认识或不认识的植物,青葱、唯美、蓬勃,生长在一块块润泽的地里,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我问他:“这些植物都是那里来的?”他说都是自己买来种子栽培而成的“。我诧异,一个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何以达到如此之高的园艺技能,这一片片植被,浸透着他几十年的汗水和勤奋。在这里,我看到了一大片如莲的小花,呈现出勃勃生机。我问此花是什么花?他告诉我是肉肉花。他开始介绍此话的性能。原来此花的生长特别奇特,不能扎在土里,只能平放在地上,透过阳光、雨露的浸润,慢慢就会从边上发芽,几天后,一朵朵鲜嫩的花瓣就会脱颖而出,变成莲花瓣的花型。在此,已经有很多肉肉花被栽到盆景里,清雅如莲,如禅打坐。在地里,还有他亲自从山上采集来的各种药材,在盆景中常常被采用。在植物园,我看到了一株巨型文竹,藤蔓缠绕,自然合成了一个拱门,如一位谦谦君子,迎接着八方来客。

  在植物圆的上空,悬挂着几条醒目的横幅,其中一条上写:“平凉市幼儿园小三班种下希望,收获幸福亲子种植活动”。原来,这是各幼儿园组织的户外种植体验课,意在让孩子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接受更多的知识.。通过体验,让孩子知道大自然是多么丰富多彩。在展示台上,有很多精巧的小盆景,都是来自小朋友亲手栽培的植物。这种独具匠心的教学理念,不但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趣,还增加了瓷艺馆的知名度,真是独具匠心,可见他的睿智之高,心胸之大,非常人之怀也。

  在艺瓷加工间,我看到了正在加工的艺瓷盆景,被他一双灵巧的手打磨成了一对镂空熊猫,生动唯美,栩栩如生,准备参加2018年中俄民间艺术家交流活动。为了让我直观的了解盆景陶艺的流程,他一边为我介绍,一边拿起一个废酒瓶,用笔勾画成图形,在切割机上碰撞出刺啦、刺啦的旋律,一块块瓷片如烟花散去,留下了一地的瓷灰烟尘。不多时,一个唯美的镂空造型出现在我面前,为了便于透气,在酒瓶的底座上打了几个针眼大的孔洞,在放上早已配置好的土,随手摘来几株植物,啊,一件漂亮的盆景如出水芙蓉,脱颖而出。

  其实,这只是展示艺瓷盆景的加工过程,要想看到一个正真的艺瓷盆景,则程序非常复杂、据他介绍:“盆景是将水锈石、泾河石、瓷料等镶嵌在陶瓷制品上,创作出精巧雅致、精美绝伦、科技含量很高的盆景作品,使传统的盆景艺术与陶瓷艺术得到了完美组合,达到艺术上的雅俗共赏。制作艺瓷盆景的过程,是利用瓷盘、茶壶、酒瓶、花瓶等和山石、景观树、草药、苔藓以及各种陶瓷摆件,通过严格的选材、构思、设计、镶嵌、打磨、切割、粘贴、栽植、布局等一系列复杂的程序,才能创作出独具匠心,美轮美奂的艺瓷盆景作品,这个制作过程,要花费三个多月的时间,对植被进行培育根植,才能成为正真的盆景艺术品,将这样一件唯美的作品放置家中,不但能起到装饰家庭的作用,又能净化室内空气,即使不出门,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一缕暗香”。听着他的介绍,内心除了震撼,就是对老同学的敬仰,这份敬仰化作一种动力,一定要用自己的浅析的.素笔,抒写他,传播他,让更多的人了解他和他的瓷艺盆景,让他的精神家园开出更加瑰丽的花朵。

  身临其境,指尖流溢出的瓷艺,是那样富有诗意,充满韵味,不时让我陶醉其中。

  二

  叙旧中,话题不觉又回到了三十几年前。

  从艺的启蒙来自于家庭的熏陶。在他少年时期,当别人的父母都在温饱的边缘奔波的时候,但热爱生活的父亲却时常弄点花草栽培在自家院落,点缀着庭院的景致,渐渐的他也喜欢上了花花草草、瓶瓶罐罐。

  八十年代初,走向工作岗位的他,一次偶然的机缘,让他深陷于这项爱好。记得一次去南方旅游,有幸参观了盆景交流会,一件件充满灵性的盆景,让他痴迷,随之,内心升腾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欲火燃烧着他,灵魂开始奔放。于时,他走进书店,买来关于盆景方面的书籍,一边开始学习盆景知识,一边利用节假日考察平凉市场。八十年代,人们的思维还很封闭,瓷艺更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名词。智者的选择,就是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他庆幸自己的选择。几十年里,在挖掘自身艺术潜质的同时,他远离喧嚣,选择了和常人不一样的生活。二三十岁,真是青春舞动、张力飞扬的年龄,他却独自走行走,在大自然的物象中,启发自己的艺术思维。蜿蜒起伏的山脉,逶迤绵延的河流、幽谷深处的野花虉草、怪石枯木,都能带给他灵感,让他情不自禁,醉心于此,潜心钻研。但,探索的过程,也是及其孤独、艰辛的。那时候,没有交通工具,他只有靠一辆自行车和一双脚,去野外采风、选料。饿了,一块饼子充饥,渴了,路边的溪水便是最好的饮料,说餐风露宿、风雨兼程一点都不夸张。几十年里,他走遍了平凉六县一区的每条河流、每座大山,在沟沟坎坎中体验生命本真,寻找艺术起源,这就是他探索艺术的真实写照。多少年来,在潜心研究瓷艺盆景的同时,他失去了和亲人的团聚,和同学朋友的联系,在属于他的角落,品尝着孤独、艰辛,但也收获着成功的甘霖。

  艺术之路,需要资金支撑。没有太多资金垫铺,他睿智的目光盯在了那些人们废弃的各种酒瓶,便捡来作为原材料,用最低廉的成本,打造最耀眼的品质,这就是他艺术生涯的开始。最初,他买来工具,在自己家的庭院里加工制作。在加工过程中,他发现由于南北气温的不同,盆景植物的生长,制约了盆景的发展。他便无数次的试验,摸索,渐渐的,他在无数次失败中总结出了适合北方生长栽培的植物,经过几十年的钻研,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艺瓷盆景专利,成为平凉艺瓷盆景发展第一人。

  在这条充满艰辛的路上磕磕碰碰的走过,一颗深藏不露的艺术之星渐渐浮出水面,他的盆景艺术在国内市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得到了不少盆景专家的充分肯定。但也掀起了一阵旋风。各种言论传到了他的耳边。有的人说他是不务正业,有的说他好高鹭远,有的说他自不量力等等。认为,盆景历来都属于温润的南方,而北方气候干燥,不适合栽培植物,面对一股股冷风阴语,他没有退缩,而是淡然一笑,继续坚守着自己的爱好。

  三

  “宝刀锋从磨砺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经过他几十年对艺瓷盆景艺术的不懈努力、钻研,也是为了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1996年,何文华在平凉创建了首家艺瓷盆景工作室,开始了系统的创作、设计、研发。这一举措,把他的事业推向了一个高度。2014年,他又创办了甘肃何文华艺瓷盆景开发有限公司,使他的艺瓷盆景有序、稳步、健康的发展。在创作的同时,也多次应邀参加了大型的文博会展览。2016年9月,瓷雕作品参加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2017年8月,作品《崆峒山景观》艺瓷参加了2017中国,平凉崆峒养生文化旅游节特色养生旅游商品展。同年12月,作品《崆峒山景观》艺瓷盆景,作为特色旅游商品进驻丝绸之路(敦煌)会展中心。每一次展出,他的作品引起了盆景爱好者的共鸣和青睐,并给予高度评价,订单也接连不断。在创作的同时,他力争打造精品,参加国内的一些盆景艺术大奖赛。他认为,只有通过参赛,才能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阔,才能找出自己的不足。2014年,艺术陶瓷《花盆》荣获第十三届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创作创新二等奖。2016年1月,何文华被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授予“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光荣称号。2017年,被平凉市崆峒区总工会授予”崆峒工匠“光荣称号,同时,受到市委宣传部、文化局的重视,并被命名为“文化集市”。随着事业的发展,他担任起了更多的社会职务。2016他被吸收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2017年,被推选为平凉市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说道这些,他谦虚地说:”这只是我人生的一次经历,离我对自己的要求相差还很远,在人才辈出的平凉,我还要继续努力,不负众望,创作出富有地方特色的艺术作品“。就在笔者的文字还未落笔,又传来喜讯,就在今天,甘肃省委宣传部和甘肃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授予瓷艺馆为“文化集市”生产基地和“文化集市”固定经营点的大红牌匾,这对于他而言,又是锦上添花,给予他无限的动力和巨大的鼓舞。

  近几年,她的盆景艺术也得到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专访,曾有江苏《海门日报》《甘肃卫视》《甘肃工人日报》《兰州晚报》《平凉电视台》《平凉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还有来自网络的腾讯、搜狐、新浪、网易、今日头条、央视网等都对他进行了报道,一时间,他成了平凉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

  在成功面前,他没有沾沾自喜,而是保持着一颗平常心,谦虚的向同仁学习、谨慎的走好每一步,用内心的强大,向更高的彼岸迈进。

  谈起他的发展规划,他兴致勃勃地说,一定要用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去对待每一件作品,让更多的精品走向中国,走向世界,以展示国人的风采,提升人们的文化品味,来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如今,年过半百的他又在酝酿新的发展目标,他说为了让这门技艺更好的发展、传承下去,他已收了九名弟子,传授技艺,让平凉的盆景瓷艺发扬光大。他帅气的儿子,子承父业,也开始向父亲学习瓷艺盆景,帮助父亲开拓文化市场,意在让父亲的这门技艺后继有人。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想必,他的儿子何青翰,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中,定能在陇东,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走出更宽广的路……

  握手言别,心中祈祷,愿老同学在平凉这块丰益厚重的大地上,如一颗恒星在艺海中搏击,实现人生的最高境界。

【成功,来自于平凡中的坚守散文】相关文章:

平凡的感动散文08-15

平凡中望星空认知里看世界散文11-27

易经中的成功之道01-01

余光中的散文06-13

记忆中的暑假-散文10-06

虚妄中的回忆散文10-05

平凡路上的王勃与我们散文随笔08-29

余光中散文散文有哪些12-29

余光中散文09-12

余光中的经典散文10-08

我的语文老师及卖鱼散文 纪念册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