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河套黄肥绿廋,丰收笑语满田畴。
在原巴盟文联副主席、诗人杨若飞的提议下,我随盟报社的几位同行一起,驱车直奔杭锦后旗三道桥镇永跃,叩开“苦菜花”诗社的柴门。
望着这一群不速之客,犬吠,鸡鸣,兔跑!
诗社成员越玉柱、刘文忠、潘发春、王老师闻讯赶来。
刘文忠,四十岁刚过,却有着二十年民办教师的教龄。他满脸憨笑,一身泥土刚从地里刨回甜菜,又忙着到永跃小学行使他教导主任的小小职权。越玉柱、潘发春、王老师都在镇所在地设立的旗三中任教,但他们的双脚始终没离开这乡间的泥土、乡间的小路。
几碟酸盐菜,几杯薄水酒;苦菜味不苦,笑谈撼土屋。刘文忠两只大手重重压在大腿上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民富了,可精神生活感到不足了!xx年,我们几个文学爱好者一碰头,‘苦菜花’诗社就诞生了。我们把别人喝烧酒、打麻将的时间利用起来,写诗、写剧本、写小说……”
诗社起家就这么简单,却引发一个令人深省的共鸣——改革逐步深化的农村,农民渴望精神食粮!是一种神圣的使命,是一腔酷爱文学的激情,把十几位农民、教师、基层干部凝聚在一起。他们像当地生命力极强的苦菜一样,自己创作,自己刻印,自己花钱,自己邮寄,顽强地存活下来。而且从不定期改出月报,从两版扩大到八版。截止1991年10月份,《苦菜花》诗报已出刊51期,刊登各种诗歌800多首,被区内外报刊采用近百首……
谈笑间,越玉柱郑重而自豪地捧出51期《苦菜花》合订本。浓郁的乡土气,执着的乡亲爱,不赶新潮,不附风雅,一股苦涩、苦鲜、苦香的苦菜花味儿,扑面袭来!农民诗人们在《爱河》里畅游,在《沉思集》中憧憬;他们踩着《瘠土地》开拓,他们在《大千世界》里成长……曾几何时,巴盟等地似雨后春笋般地崛起的文学社团,随着时序频移,一个个烟消云散,唯有“苦菜花”诗社一枝独秀,红杏出墙。他们教书是好教师,种地是好把式,创作是硬笔头;然而,他们又何尝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相见时难别也难,满腹情怀道不完。一声声“再来哇”,惊飞一群群麻雀,我望着这块与河套其他农村一样富庶的田野,突发奇想,下次再来,也许会从这苦菜花丛中,腾起几只雄鹰!
- 相关推荐
【苦菜花诗社访问记散文】相关文章:
季羡林散文精选《漫谈散文》08-13
散文07-19
经典散文(精选)07-26
经典散文07-01
经典的哲理散文09-01
庐山散文05-12
精美散文09-07
精选冬至的散文09-14
儿童散文精选09-10
刘墉经典散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