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每年四月中旬,在社区庙会中有一场大戏,今年都快四月二十出头了,还没有唱戏的动静,心里难免回忆着唱戏的情景。在如今只是想到唱戏的时间了,没有像小时候一样急得要命。要是在小时候,就盼望唱戏的时间到来。
当听到四月二十三日(阴历)唱戏了,女儿就像我小时候一样,高兴得不得了,闹着要我的手机,给她爸爸打电话:“爸爸——明天咱们这里唱戏,你回来看戏来嘛!”“爸爸这几天忙,不得回来”看到女儿对看戏的热情劲,仿佛看到我当初爱看戏的影子。
到了二十三的下午,戏台搭起了,在院子里看见人们的头在蠕动,各种供孩子游玩娱乐的,有木马,有秋千,还有各种玩耍的彩色气球,手里扬的各色夜光棒,五花八门应有竟有;再往四周看,都是搭起的小吃店帐篷,有烧烤店,凉面店,各种饮料店……
七点多钟,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我和邻居也走入戏场,看到“下午演出‘狸猫换太子’”几个大字,于是乎,挤入稠密的人群当中,也想一饱眼福。好长时间没有看戏了,尤其是喜欢听得秦腔。当戏演到中段“十二岁的太子殿下和十二年未曾见面的亲生母亲,冷宫里的李妃娘娘”时,不由得泪流满面,想到母子分别的十二年,见面是泪纷纷的时刻,不争气的泪水流出来。剧情越来越激烈,当看到:刘妃和郭槐联手加害于“陈琳”和“寇珠”时,他们狼狈为奸,让“陈琳”对“寇珠”使刑,“陈琳”左右为难,而“寇珠”坚决不承认事实,那种顽强的意志让人佩服。看得人泪水涟涟,再加上如今都是说一句,上面的字一清二楚,真是看的.人入迷,看的人留恋忘返。
一会夜戏完了,回到家里,回忆着小时候看戏的热情劲。小的时候看戏可不像现在一样,要到远达二三十里路以外的村庄去看戏,那个时候,看一天戏不带一分钱,步行走去,到了下午回到家里,吃口饭,还要看夜戏去。看夜戏的时候,和好多人商量一同去,当然都是同龄的姑娘小伙子。看完戏,二十多里的路程,一直往回跑,男孩子们在前面跑,女孩子们在后面跑,男孩子们老是吓唬那孩子们:“来鬼了,快跑”怕的胆小的我,拼命地跑啊!跑,实在跑的肚子痛得不行了,还不敢嫌隙一下,等回到家里,真是精疲力尽了。
小时候看戏的热情是想像不到的,一去了,往戏台中央一坐,专爱往懂戏的老爷爷身边坐,一边看,一边听老爷爷们讲着戏里的情节,很是过瘾。人家戏唱三天,我就跟着看三天。回到家里,问爸爸:“爸爸——你说那些唱戏的经常死人,你说死了以后,下次到了下一站,又来人顶这个角色吗?”爸爸笑着说:“傻孩子,那不是真的死了,而是演做死了,其实他们在荧屏后面站起来把脸一洗,这个人物就算演完了啊!要不他再不出来了。”“哦,是吗?我明明看见那些坏人把他杀死了,他直挺挺的躺在那里,几个人抬起都是硬的了,还说没死。”我反驳着爸爸的话。爸爸说:“孩子,那就是演戏人得真功夫,要不你就看出破绽了。”我终于明白了,现在想想自己真是傻,不会想问题,要是演一回戏,死几个人,那谁还敢再演。
跟戏,撵戏是我从小的爱好,只要在较近的地方有戏,就少不了我。自从结婚以后,头年离村二十里外的地方唱戏,也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白天我去了,晚上还想去,爸爸妈妈不让我去,爸爸对我说:“你现在是嫁出去的人了,晚上看戏不安全(因为我那时怀孕了。),你要去,在你们家起身,在我家走了,我承担不起这个安全保障。”我也就打消了去看夜戏的念头。从此以后,孩子们小,再也没有像女孩子那个时候一样看戏的热情了。
等到孩子都大了,有了电视以后,再也没有那种看戏的热情了。其实觉得过去的看戏也好,最起码可以见到常见不到的亲戚。记得小时候妈妈经常说:“唱戏时不是为了看戏,而是想遇遇亲戚。”每次唱戏妈妈和我们去了,就会指着这个人对我们姐妹说:“这是你姨姨”“那是你姑姑”“这是你表叔”“那是你老姨”……这些亲戚们都会摸着我们姐妹的头说:“哦,这么大了,都认不得了。”说着给我们不是塞一颗煮熟的鸡蛋,就是给一根家里炸的麻花,这些亲戚们真是热情,大多数是妈妈的表姐妹,爸爸的表姐妹。回到家里,妈妈给爸爸说:“我见三姨间的梅梅”“见舅舅家的小丽了”……,妈妈见到这些亲人,是多么高兴啊!这都是戏场拉近了她老人家的关系,要不哪能见到啊!
现在清闲了,真想重返原来对戏场的热情。现在的人可不像原来,没时间看戏,而是人们懒得去看戏,不是怕晒,就是怕累。其实在外看看这些古老的文化遗产也真是享受啊!
【看戏引起的回忆优秀散文】相关文章:
消失的回忆散文10-01
虚妄中的回忆散文10-05
冬日里的回忆散文10-04
鲁迅的回忆性散文11-05
回不去的只能回忆散文10-02
贾平凹的回忆性散文01-19
课文看戏的教后反思12-18
林清玄的优秀散文11-10
秋分优秀散文12-25
优秀的散文随笔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