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知识点

2024-07-04 沁园春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沁园春长沙》知识点,欢迎大家分享。

  一、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二、文学常识

  作者毛泽东,字润之。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伟大的革命领袖。

  这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四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的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该词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战斗精神。

  三、拼音

  百舸(gě)争流 挥斥方遒(qiú) 浪遏(è)飞舟

  四、词类活用

  粪土当年万户侯 粪土:把看作粪土(意动用法)

  五、重点词语

  漫 满。 漫:满、遍

  2. 百舸争流 舸:大船 争流:争着行驶

  3. 鹰击长空 击:搏击,这里指鹰飞得矫健有力。

  4. 鱼翔浅底 翔:这里指鱼在清澈的水中轻快地游动 浅底:水清澈,显得很浅

  5. 万类霜天竞自由 万类:一切生物 秋天:深秋。

  6. 怅寥廓 怅: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 寥廓:高院空阔,指宇宙的广阔

  7. 谁主沉浮 主:主宰 沉浮:事物的盛衰、消长

  8. 峥嵘岁月稠 峥嵘:不平常 稠:多

  9. 恰同学少年 恰:正当、刚好。

  10. 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

  11.书生意气 书生:青年学生 意气:意志和概念

  12. 挥斥方遒 挥斥:奔放 遒:强劲有力

  13.激扬文字 激扬:激浊扬清

  14. 粪土:把……看做粪土

  15. 击水:游泳

  16. 浪遏飞舟 遏:阻止

  六、课文理解

  1.词的上、下阙各写了什么内容?

  上阙:写橘子洲头所见的湘秋景。下阙:回忆往事,寄托胸襟和抱负。 2. 全词共有几幅画面?各取一个小标题。

  4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3. ①上阙写到了哪些景物(意象)?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用词中的一句话概括) 上阙中的景物(意象):山、林、、舸、鹰、鱼。特点:万类霜天竞自由。(绚丽多姿,生机勃勃)

  ②作者面对此情此景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4. “主沉浮”的深层含义是什么?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深意:词人由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引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主沉浮”在这里是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前途之意,实质是词人进入深沉的历史思索,提出革命领导权的问题。抒写出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壮志豪情。

  作用:上阙交代时间、地点,写绚丽多姿,生机勃勃的秋景,并生发感慨,设问;下阙回忆青年时代的革命活动,抒发自己的壮志情怀——巧妙作答。因此这三句在全词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5.在全文中起过渡作用的是哪一句?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6.中流击水图的情景中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采取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的凌云壮志,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志振兴中华的慷慨豪情,含蓄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主沉浮”的正是我辈同学少年。

  7.《沁园春·长沙》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本文的“景”,由“看”领出。诗人看到山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水中“漫碧透,百舸争流”,天上“鹰击长空”,水底“鱼翔浅底”,最后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则从眼前的山、林、水、船、鹰、鱼,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面对如此壮丽的山河和生机勃勃、奋发自强的大自然,作者情不自禁:“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通过询问大自然盛衰荣枯应该由谁主宰的问题,表现出诗人博大胸怀和革命者的凌云壮志。从而实现了由“景”到“情”的飞跃,达到借景抒情的目的。

  8. 内容概括

  在长沙逗留期间毛泽东重游橘子洲,面对湘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年的革命形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这首《沁园春》,抒写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强信心,表现了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革命战斗精神。 9. 艺术手法

  景中寓情,情景交融;用词准确,富有表现力。

  七、 拓展提升

  毛泽东的“独立寒秋”的形象与柳宗元的《雪》中“独钓寒”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雪》是柳宗元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身处逆境时所做,表现了诗人与恶势力不妥协的心志,两诗意境相似,然而士大夫与革命伟人的胸襟境界又不可相提并论。

【《沁园春长沙》知识点】相关文章:

沁园春·长沙03-07

沁园春·长沙12-28

沁园春 长沙06-25

沁园春·长沙鉴赏03-21

《沁园春·长沙》的赏析06-11

沁园春 长沙 课件05-15

沁园春 长沙教案03-29

沁园春 长沙 赏析03-29

《沁园春长沙》赏析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