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太素》是隋代杨上善撰中医学著作。原书30卷,今国内只存23卷残本。此书是《黄帝内经》早期传本之一,包括《素问》、《针经》(即《灵枢》)两部分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黄帝内经太素.知祝由》,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黄帝内经太素.知祝由》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四第十三《移精变气论篇》。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古之治病者,唯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也。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
上古之时有疾,但以祝为去病所由,其病即已。今代之人,苦于针药而疗病不愈者,为是病有轻重?为是方术不妙?
平按:《素问》无“于岐伯三字。“古之治病者,“者字《素问》无;“而已下无“也字。
岐伯曰:往古民人,居禽兽之间,上古禽兽多而人少,人在禽兽之间,巢居以避禽兽,故称有巢氏也。
平按:《素问》“曰上有“对字;“人上无“民字。
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以躁胜寒,故动作以避寒。以静胜热,故阴居以避暑。
内无眷慕之累,外无申宦之形,此恬惔之世,邪不能入也。故毒药不治其内,针石不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也。
既为恬惔之世,有性莫不恬惔自得。恬然自得,内无眷慕之情;惔然至乐,外无申宦之役。申宦不役于躯,故外物不形;眷慕不劳于志,故内欲不累。内外恬惔,自然泰和,外邪轻入,何所深哉?是以有病以祝为由,移精变气去之,无假于针药也。
平按:“申宦《素问》作“伸官;“惔作“憺。新校正云:“全元起,伸作臾。注“既,袁刻作“此。新校正云:“全元起云:祝由,南方神。
当今世不然,忧患琢其内,苦形伤其外,眷慕起于心,则忧其内;申宦苦其形,则伤于外也。
平按:《素问》“世上有“之字;“琢作“缘。
又失四时之逆顺、寒暑之宜,贼风数至,阴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故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者,故祝由不能已也。黄帝曰:善。
夏则凉风以适情,冬则求温以从欲。不领四时逆顺之宜,不依冬夏寒暑之适,由是贼风至于腠理,虚邪朝夕以伤体。虚邪伤体,内入脏而客髓;贼风开腠,外客肌以伤窍。所以微疾积而成大病也。加而致死,苦之针药尚不能愈,况祝由之轻其可遣也。
《黄帝内经太素》简介
其文先列述义较完整之篇段,而以所移迻之短章碎文附于其后,不使原文杂糅。其相承旧本有可疑者,于注中详加训释,不轻易改动原文,不仅保存了《黄帝内经》各篇之早期文字形态,而杨氏注文在考校字义,诠释发挥以及引录古籍佚文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文献价值。现存日本天保年间写本、日本影抄卷子本、清刻本、《丛书集成》本等多种抄本、刊本。建国后,人民卫生出版社将萧延平兰陵堂仿宋刻本予以影印出版。
本书是早期分类编纂、研究、注解《黄帝内经》的《黄帝内经太素》的语译本。本书以与其成姊妹篇的《黄帝内经太素校注》中的《黄帝内经》条文为底本,保持了原书体例、分类,对缺佚之卷有所增补。原文部分尽量减少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只对原文中生僻古奥的字词和术语做了简要注释。语译部分以直译为主,参以意译。 全书30卷(缺卷第一、四、七、十八、二十),仍保持《黄帝内经太素》的体例、分类。对全书每卷原文中的生僻古奥字词或中医术语,在自然段末予以注释。语译工作是本书重点,以直译为主,间或参以意译。全书译文深入浅出,晓畅通达,既反映了原书原意,又便于读者学习研究,是语译《黄帝内经太素》的上佳之作。
《黄帝内经太素》是分类编纂、研究、注解《内经》的早期典籍,在医学史上与《内》、《难》齐名,列为“七经”之一。《黄帝内经太素》为其点校本,由中医文献专家,精心选择底本,对十部经典进行了系统整理和点校,将原繁体竖排经典原文改为简体横排,并加现代标点,对经典原文中冷僻字词释义,辅助读者理解。
平按:“逆顺《素问》作“从逆;“虚上无“阴字。
作者简介
杨上善,隋唐时代医学家。约生于575年,卒于670年,曾在隋大业年间(605年至616年)任太医侍御,精于医术,诊疗出奇,能起沉疴。对《黄帝内经》有着较深研究,曾奉敕注《内经》,取《素问》及《灵枢》的内容,重新编次,著成《黄帝内经太素》一书,共30卷,是分类研究《内经》的第一家。故宋代林亿等指出:“及隋杨上善纂而为《太素》,今睹其例。取《素问》、《灵枢》之文,错综以致注解者,后世有两经分类之书,上善实为此唱首。”另外,还著有《黄帝内经明堂类成》,今仅存钱本第一卷,名为《黄帝内经明堂》。
在学术思想方面,杨上善著《黄帝内经太素》在对《内经》分类研究的同时,保存了《内经》中一些原文的较早面貌,而且在考校字义、诠释发挥和引录古书佚文方面,均有其学术价值。
- 相关推荐
【《黄帝内经太素.知祝由》】相关文章:
黄帝内经原文03-02
《黄帝内经》介绍05-10
解读黄帝内经06-29
《黄帝内经》精华典章11-30
黄帝内经原文及翻译10-12
黄帝内经立春养生06-11
黄帝内经运气与养生03-28
《黄帝内经》人体的奥秘02-21
《黄帝内经》静与躁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