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堪称中国“第一养生宝典”,是一本讲述生命智慧的经典著作。下面是内经感悟,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经曰: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这一节,分两段,一为黄帝问,一为岐伯答。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说明天地之阴阳与人之三阴三阳相应的原因与道理,并举例说明阴阳衍化之道、之作用和及于人身上同样适用的道理。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这一段是黄帝问。这一段的意思很明显,即为黄帝问道:“我听说天为阳,地为阴,太阳为阳,月亮为阴,一年十二个大小月三百六十天,人也应该与之相应,而人却有三阴三阳,不应天地之阴阳,这是什么缘故啊?”这一段可以拎出来解释的就是“三阴三阳”。什么是人之三阴三阳?即为,人之手足三阳经与三阴经也,分别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与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人有这三阴三阳,而天地只有天为阳、地为阴、太阳为阳、月亮为阴,这其间似乎并不相照应,这是为什么呢?下边,就是歧伯的解答。
歧伯的解答,分三层意思:其一是说明阴阳衍化;其二是举例具体来解说阴阳衍化及其作用影响;其三是阴阳衍化的道理,同样可以适用于人身之阴阳。所谓阴阳衍化,即阴阳可以无限地分化,即阴阳之中还可以再分阴阳。下面,我们具体来解读一下:
一,“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这一层是说阴阳可以无限分化,即离;也可以归一,即合。其中的要领,即一也。这个“一”,就是阴阳离合。阴阳可以无限分离,也可总归为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于阴阳。这一句扣题。“阴阳者,数之可十”这是为什么?因为,据河图知,天数五,一、三、五、七、九;地数五,二、四、六、八、十。天为阳,地为阴,阴阳数是十。“推之”者,展开它,即拆分它、分化它,可以为百、为千、为万、为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然而,其要领,其旨用只有一,便是阴阳离合。阴阳是可以分分合合的。怎么样离合呢?下边,歧伯便举例来具体说明之:
二,“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
这一层是举例来说明阴阳衍化之道及其作用与影响。
“天覆地载,万物方生”。天为阳,雨出阳气,雨下灌;地为阴,阴出云气,云升腾;云雨相搏,阴阳合,万物生。
“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
没有长出地面的,在地之下,地之下为阴处,地也为阴,所以叫阴中之阴。
“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
已长出地面的,即在地上,上为阳,地为阴,所以叫阴中之阳。
“阳予之正,阴为之主。”
“予”,给予、施予;“正”,正气、精气。“为”,做为;“主”,即神。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天阳给它精气,地阴给它神。一个生物有了精神,才有生命的迹象。没精没神的,这个生物就打蔫了,人也就病恹恹的了。
“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
一年分为四季,冬春为阴,冬为阴中之阴,春为阴中之阳;夏秋为阳,夏天为阳中之阳,秋天为阳中之阴,所以才有了生长收藏。生长收藏,分别相应阴中之阳、阳中之阳、阳中之阴、阴中之阴。
“失常则天地四塞。”
“常”者,规律也,道也。万事万物都是遵循着这样一个规律生生灭灭的。“失”者,丢失,言外之意就是不遵循规律,不守道,那么就阴阳气乱气结,天昏地暗,闭塞不通了。风调雨顺的日子,就是阴阳守常的;灾难性天气,即为阴阳失常了。比如冬天打雷,夏天下雪,就是失常天气,其原因便是阴阳悖乱运行无序了。
三,“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这一句是说,这阴阳衍化,甚至变化的规律,也同样适应于人身,所以也是同样有规律可以考察的。此句中,第一个“数”,是指规律讲;第二个“数”,当考察讲。总之,是教我们要知天地之道,以纠人身之病。
拓展阅读:《黄帝内经》的源与流
春秋以前,巫医一体,春秋之时,二者渐分,《左传》载医缓、医和入晋视疾,已辟鬼神之说。《论语·子路》载“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说明春秋时南方地区巫医尚未区别。到战国时,学术昌明,巫医基本分离。盖社会愈演进,对各领域的专业要求愈高,巫之业越分越细,且越剥越少,到秦汉时,惟剩祝祷舞雩之责而已。
《周礼》相传为周公所作,学者一般认为是战国之书,《周礼》中,医师、食医、疾医、疡医之职已属天官,卜师、筮人、大祝、男巫之员并归春官。区分明显。秦汉设九卿,以太常总领宗庙礼仪祭祀之事,其属官——太宰掌祭祀供牲,太乐掌祭祀演乐,太史掌天时星历,太卜掌卜筮,太祝掌祝文,太医掌医药。这些事宜在上古都是巫的职责,而此时,庙堂之上巫已无立足之地,只在江湖山野尚存身影。《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仓公所谓六不治,直言:“信巫不信医,不治。”可见,巫与医已彻底分道扬镳。
《黄帝内经》既然为战国后期在齐国成书,那之后的流传又如何呢?秦始皇攻灭六国,六国珍玩图籍悉入咸阳,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又下令焚书,儒士学者抱简册远遁,以避秦火,诗书史录,赖之保存。然而始皇焚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黄帝内经》应该得以流传。秦末战乱,官方图书零散,无人顾及。
汉初,天下大定,典籍间出。汉武帝有感于“书缺简脱,礼崩乐坏”,于是广开献书之路,大量文献典籍被征集到长安,充实秘府。之后宣帝、元帝、成帝仿效,皇家所收书籍,渐积如山。汉成帝时,开始对藏书进行全面整理,于是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刘向总其成。校书工作持续十九年之久,刘向将已校之书编了目录,方面检索,这就是《别录》,呈给皇帝御览。刘向死后书仍未整理完毕,汉哀帝命其子刘歆继承父业,继续校书,终于完成。刘歆在《别录》基础上编成《七略》,当时整理的所有书籍,其名称、卷数都罗列其中,可惜这本书已失传,幸好《汉书·艺文志》将其主要内容都保存了下来。
《七略》将天下图书分为七类,其中“方技略”又分“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个子目,共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医经”有:
《黄帝内经》十八卷 《黄帝外经》三十七卷
《扁鹊内经》九卷 《扁鹊外经》十二卷
《白氏内经》三十八卷 《白氏外经》三十六卷
《旁篇》二十五卷
医经共七家,一百七十五卷,可惜除了《黄帝内经》,其余六家全都散佚不存。据《艺文志》定义,“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剂)和之所宜。至齐(剂)之得,犹磁石取铁,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愈为剧,以生为死。”我们今天所见之《黄帝内经》,内容与之完全相应,可以肯定,就是《七略》所辑《黄帝内经》。
既然《黄帝内经》书目著于《汉书·艺文志》,且未说不存,说明东汉班固那个时代还能见到此书。到了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序中云“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仲景未称《黄帝内经》,惟言《素问》《九卷》,尚不知二者关系。后世很多学者认为仲景为伤寒学派,与《黄帝内经》无涉,实际《伤寒论》之六经辨证,是从《素问·热论》中脱胎而来,二者关系密切。读书不多不明之人,乃有割裂之论。
西晋时名医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序中称“《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皇甫谧去仲景未远,其言当有所本。说明东汉时医家已将《黄帝内经》分作两部分,一部分以论析医理为主,一部分以经络针灸为主,前者名之以《素问》,后者署名不定,或直称《九卷》如仲景,或称《针经》如皇甫谧。从此《黄帝内经》分为两部,两部命运亦各有起伏。
西晋末年,五胡乱华,中原板荡,衣冠图籍随之南渡。东晋时,《黄帝内经》或《素问》之名未曾出现于史册。南朝时有一人名 全元起,注解了《素问》,他曾就砭石一事造访王僧儒,依此当为齐梁时人。其作注释,以训诂为主,朴实无华,是已知《黄帝内经》的最早注本。《隋书?经籍志》载“《黄帝素问》八卷,全元起注,今亡。”说明隋唐之际,此书已不存。唐朝的王冰,宋朝的林亿,校正《素问》时所见全元起注本,只是断简残编,宋以后全部湮没无闻。从一些引文我们可以看到全元起对《素问》之名的解释:“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岐伯也。方陈性情之源,五行之本,故曰《素问》。”
隋朝的杨上善撰《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将《黄帝内经》的内容分为数十类如“摄生、阴阳、藏府、经脉、诊候”等等,以类汇编条文,依次注解,极具特色,其内容包括今之《素问》《灵枢》。据传杨上善是道士,隋炀帝大业年间为太医侍御。他的《黄帝内经太素》在《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中都有存目。宋代林亿校正《素问》时,此书尚在。大约在南宋时散佚,中国无由得见。此书在日本一直有流传,当是唐朝时遣唐使带去,1825年左右,日本人在京都仁和寺发现了《太素》古抄本,较为完备,日本学者参阅各本进行整理,得二十三卷,并刊刻发行,清末学人杨守敬赴东瀛访书,遂将刊本带回。时隔千年,中国医者方得再见《黄帝内经太素》。
《素问》流传过程中,贡献最著者当属唐代的王冰。王冰,号启玄子,亦是道家人物,雅好医药,潜心研究《素问》十二年之久,感慨《素问》“世本纰缪,篇目重叠,前后不伦,文义悬隔”,确实,《素问》经过口耳相传,之后录于竹简、布帛,接着钞于纸本卷子,损坏、佚失、错简、误字等实属难免,王冰决定重新进行校勘整理。《素问》当时第七卷已不存,王冰自称从他处得先师张公秘本以补入,这部分就是“运气七篇”。他经过分合增删,《素问》由原来的九卷变为二十四卷,并重新调整篇目次序,每篇冠以名称,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完成《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素问》,完全以王冰的本子为基础,从篇目可知,王冰将道家的观念贯穿其中,对后世影响很大。
《隋书?经籍志》载:“《素问》九卷,《针经》九卷。”说明隋唐之际,《灵枢》仍然以《针经》之名流传。王冰注解《素问》时,在自序中说:“《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其注文也大量引用《灵枢》。这是《灵枢》这个名称的最早记录。但当时《灵枢》篇目似已不全。
唐末五代,战乱频仍,图书之厄不及备载。北宋初期,朝廷重开献书之路。宋朝皇帝,特别重视医学。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 ,仁宗皇帝诏令编修院置校正医书局,命集贤院、崇文院学士带领医官,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搜集整理、考证、校勘,并予以出版。校正医书局堪称世界最早的国家卫生出版机构。高宝衡、林亿负责校正《素问》,林亿等人搜集了当时流传的多种《素问》古本,决定以王冰的《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为底本,参考《难经》、《脉经》、《针灸甲乙经》、《素问》全元起注本、《黄帝内经太素》等,进行极为严谨的校勘,“正谬误者六千余字,增注义者两千余条,”所增所减,必详明出处缘由,最后撰成《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北宋已兴雕版印刷之术,朝廷下令将此书刊印发行,流传天下,从此《素问》再无散佚之虞。宋以后医家注解《素问》皆本于此。
林亿在校正《素问》时指出:“按今《素问》注中引《针经》者,多《灵枢》之文,但以《灵枢》今不全,故未得尽知也。”表明,北宋时《灵枢》已难窥全貌。林亿注《素问》时,又引《九墟》《九灵》之文,内容多与《灵枢》重合,当是《灵枢》在民间流传时的别称,其别称也颇具道家色彩。
北宋哲宗元佑七年(1092年)十二月,高丽国派使臣朝贡,并献书于宋廷,其中有一部《黄帝针经》。高丽更有所求,希望天朝准许其购买中国历代史籍及《册府元龟》等书。时任端明殿学士兼礼部尚书的苏轼上书,认为不宜许,史书包含历代兴亡治乱之理,又兼山川地理形势,不可遗他国。苏轼从朝廷安危考虑,很有道理。然而哲宗皇帝于元佑八年(1093年)正月下诏颁布高丽国所献《黄帝针经》于天下,显然已经答应了高丽的请求。此《黄帝针经》有九卷,乃完本,于是《灵枢》也得以刊刻流传。北宋末年,靖康之难,中原又遭金人荡涤,到南宋建立时,官方已不见《黄帝针经》。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四川成都的史崧献出家藏旧本《灵枢》,当是北宋所刻《黄帝针经》的后继本。史崧所献《灵枢》后经南宋朝廷刊印发行,流传至今,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灵枢》。今本《灵枢》对比《黄帝内经太素》及王冰注《素问》所引《灵枢》条文,都能相合,差别极小,确为《灵枢》真本。
宋以后,《黄帝内经》之《素问》《灵枢》再未失传,研究并注释《内经》的医家层出不穷。金代刘完素研究《素问》三十五载,对原文进行阐发,著有《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素问玄机原病式》。元代的滑寿研究《素问》颇有心得,著《读素问抄》三卷。明代的马莳,字玄台,对《素问》《灵枢》原文逐篇逐段加以注解,并阐发精义,撰成《素问注证发微》《灵枢注证发微》两书。马莳擅长针灸,对《灵枢》的注释更加精妙,对后人启发不少。之后明代的吴昆亦对《素问》进行全文注释,著有《素问吴注》二十四卷。明末张介宾穷三十年之力,撰成《类经》三十二卷。他将《素问》《灵枢》内容按主题重新编排,分为十二大类,三百九十节,逐次注释,条理井然,便于查阅,其方法与隋朝杨上善不谋而合。张介宾集历代注家之要,参以己见,很多注解极为精要,对后世影响很大。明末清初的李中梓,编有《内经知要》,将《内经》的内容节选分类,加以注解,如《类经》的简要版,颇受后世学医者的欢迎。
清初张志聪仿照历代注释儒家经典的方法,与其门人汇集各家注解,著有《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灵枢经集注》,亦颇有影响。此后又有高世栻的《黄帝素问直解》,姚止庵的《素问经注节解》,汪昂的《素灵类纂约注》,黄元御的《素问悬解》《灵枢悬解》,皆可资参考。 日本的丹波元简著有《素问识》《灵枢识》,专门挑出《内经》中的难解之处进行注释,在学界评价很高。
《黄帝内经》能保存至今,历代医家都为此付出过大量心血,今我梳理其本末,见者当知华夏医学之源远流长,亦知经典流传之不易,愿读《黄帝内经》者能惜之!
【内经感悟】相关文章:
内经的精华06-10
内经与伤寒07-31
内经的圣人06-19
内经的意思06-21
内经的来源06-13
内经的认识06-13
内经之中的汗05-29
《内经》养生与美容02-09
内经经脉别论10-14
《内经》脉解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