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五味学说

2020-11-03 内经

  五味学说指导中医临床用药,为中医遣方用药提供重要依据。下面是《内经》五味学说,一起来看看吧。

  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五味理论早在《内经》已具雏形,但由于《内经》中关于五味的论述是零散的,缺乏系统性,故亟待整理和提高。

  1.五味的产生

  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种基本的味道。始见于《吕氏春秋》一书。而最早论述中药五味的,则首推《内经》。如“草(指药物,因中药以草类为本)生五味”(《素问·六节藏论篇第九》),“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灵枢·邪气藏腑病形第四》),“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灵枢·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说明药物具有五味,是通过口尝而得知的。如甘草味甘,苦参味苦,细辛味辛,昆布味咸,乌梅味酸等,都是药物实际味道的客观反应。相传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尝试药味,认识药物过程的真实写照。

  在长期的生活与医疗实践中,人们还发现不同味道的药物,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内经》把药味与药理作用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了中药性能的味,如“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这就是古人对五味作用的最早认识,为后世五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世医药学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行补充和发挥,使之日臻完善,如清·吴仪洛《本草从新》云:“凡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斯为历代医家中对五味作用最全面的概括,现行《中药学》教科书亦多宗此说。

  由是观之,五味源于口尝,在实践中逐步抽象为中药性能的味,成为药物作用的重要标志。

  2.五味与阴阳、五行、脏腑的关系

  作为中药性能的五味,它必须要接受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因此,要掌握中药的五味,必须娴熟五味与阴阳、五行、脏腑的关系。

  (1)五味与阴阳药味分阴阳,肇始于《内经》。如“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味厚则泄,薄则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即说明辛、甘、淡为阳,具有发散渗利的作用;酸、苦、咸为阴,具有涌吐泄降作用。《内经》把五味按阴阳属性分为两大类,执简驭繁,开后学之门径。

  (2)五味与五行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内经》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把五味与五行相配,即木生酸,火生苦,土生甘,金生辛,水生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并以五行学说为依据,阐明了五味之间的相互关系。如酸生苦,胜甘;苦生甘,胜辛;甘生辛,胜咸;辛生咸、胜酸;咸生酸,胜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对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五味与脏腑《内经》认为,五脏对五味的嗜欲各有不同,而五味对五脏也各有所通。如“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 (《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灵枢·九针论七十八》)。“走”与“入”其义相同,均表明了不同的药味,对机体的不同部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亲和力),揭示了五味喜归本脏的一般规律,成为后世五味归经说的基础。

  3.五味的作用

  五味是药物作用的标志。一般而言,不同的药味,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相同的味,可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这是五味理论的核心,是辨证用药的基础。

  [辛味]

  (1)发散风淫于内……以辛散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辛善走肌表,具有开发腠理,宣通阳气,发汗散邪的作用。如麻黄辛温,功能发散风寒,主治风寒表证。

  (2)散郁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肝性条达,喜畅恶郁,郁之则病。辛能散之,解其束缚,使之畅达。如柴胡味辛,功能疏肝解郁,主治肝气郁结诸证。

  (3)润燥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肾为水脏,藏精而恶燥,“燥则津液枯,腠理闭,上下之气不通矣”(《素问经注节解》),多表现为口渴、小便不利等津液运行受阻,敷布异常的病证。“以辛能开腠理,致在内之津液而通气于外,在下之津液而通气于上,故能润也”(《黄帝素问直解》),从而使燥象得以解除,如五苓散中之桂枝,能宣通太阳之气,使水自下行而小便利,津液上承而消渴止(辛味本无润燥之功,实乃“发散”,之间接作用)。

  [甘味]

  (1)补脾“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灵枢·终始第九》)。阴阳俱不足者,多责之于脾胃。以甘入脾,培补中宫,使化源充足,阴阳两虚渐可恢复。如甘草味甘,功能补中益气,主治脾气虚弱的病证。

  (2)缓急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肝主筋,其志怒,其气急,急则自伤,多表现为筋脉挛急一类的病证。可选用甘味药以舒缓之。如甘草味甘,功能缓急止痛,主治挛急作痛。

  [酸味]

  收涩,酸,“其气涩以收”(《灵枢·味论第六十三》),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主要用于精气耗散,体虚滑脱之证,如自汗、盗汗、遗精等,常用药物有五味子、诃子等。

  [苦味]

  (1)降气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肺气以肃降为顺,逆之则喘满。苦能降其上逆之气而平喘止咳,如杏仁、厚朴等。

  (2)泻下 “阳明之复,……以苦泄之,以苦下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阳明主燥,在腑为大肠。若邪热过甚,势必津枯便燥,“以苦泄之下之,开燥结以通实邪”(《类经》),如大黄味苦,功能泻下通便,主治大便秘结。

  (3)燥湿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脾主运化,属土制水,喜燥而恶湿。若脾为湿困者,常运用苦味药(如黄连、苍术等)以治之,使湿运脾健。

  (4)利水 “太阴之复……以苦泻之,燥之泄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泻以夺其壅,燥以胜其湿,泄以利其水也”(《类经》),苦味具有利水渗湿之功,如木通。

  (5)坚阴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坚即坚阴,乃泻火存阴之义。凡肾精失固,阴虚火旺者,常选用苦味药以坚之,如知母、黄柏等。

  [咸味]

  (1)催吐、泻下 “咸味涌泄为阴”(《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咸味俱有催吐和泻下的双向作用。“上以涌痰积于胸喉,下以泄垢秽于肠胃”(《素问经注节解》),如盐汤催吐,芒硝润下。

  (2)软坚对于病有坚结不解者,如癥瘕积聚、痰核瘰疬等证,可首选咸味药(如海藻、昆布等)以软坚散结。所谓“坚者软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之意

  4.五味的运用

  五味理论是指导临床用药的基础,正确地运用五味理论,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以五行规律指导用药如“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素问·至真要大沦篇第七十四》),本条论述了六气过胜(六淫)致病的治疗用药原则。以风淫为例,概及其余。

  风为百病之长,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多自皮毛腠理入侵人体而致病。“在其皮者,汗而发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当首选辛味发散之药(如薄荷、麻黄之类)以治之,使邪从汗出而解。然辛味药取效亦速,失效亦快,且用之不当,又易耗散人体正气。故常佐以苦味或甘味药物。苦胜辛,甘缓急,既可防止辛散太过,又可延缓药物效能,使其发散祛邪而无伤正之忧。这种配伍用药原则,是以五行生克制化关系作为理论依据的。其配伍精当,丝丝入扣,颇堪效法。

  (2)以藏象学说指导用药《内经》认为,五脏各有“苦”、“欲”,苦为五脏之所恶,欲为五脏之所喜。如肺苦气上逆,欲收;心苦缓,欲软;肾苦燥,欲坚;肝苦急,欲散;脾苦湿,欲缓(《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临证用药,首当明此,因而调之,方可无误。以肺为例加以说明:

  肺为华盖,主一身之气,具有宣发和肃降之能,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持肺的正常生理活动。若肺气失宣、或气逆于上、或肺气失于正常的收敛,均会导致肺的功能失调而表现为咳嗽、喘促等病证。其治:肺气失宣,散(宣)之以辛,如麻黄;肺气上逆,泄(降)之以苦,如杏仁;肺气不敛,收之以酸,如诃子。总之根据疾病的.不同特点,具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味的药物进行调治,使其失调的功能恢复到正常的状态。若肺气不敛而反用辛味或苦味的药物则易耗气阴,重伤其正。病当宣降而反用酸收的药物,则敛邪益疾,重助其害,此皆不明五脏特性所致。由是悟出肺病的三大治疗法则,即宣肺用辛,降肺用苦,敛肺用酸,余脏仿此。这些治疗大法衍至今日,仍为医家所习用。

  (3)注重饮食五味调养饮食调养是治疗疾病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也是《内经》一贯的主导思想。《内经》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又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明确指出了治疗疾病,不能单纯地依靠药物,还必须配合饮食调养。且饮食要适中,多样化。并针对五脏不同的病理特点,制定了具体的饮食五味调养的方法。如“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开后世饮食疗法之先河。

  5.五味的使用注意

  《内经》说:“阴之所在,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五味虽能养五脏,但过食或偏嗜亦能伤及五脏,导致疾病的发生。如“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就是五味偏盛致病的具体体现。若偏盛日久,甚则会影响生命,导致早死或夭折,“气增日久,夭之由也”(《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这些都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医疗实践中,观察到药食五味过甚(或偏嗜)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并提出“五禁”(《灵枢·五味第六十五》)、“五裁”(《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之戒,以示人们要“谨和五味”(《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做到药食有节,切忌偏嗜或过量。

  此外,五味之用,还应结合四时五脏与疾病的关系,结合四气等药性理论来综合考虑。这样,才能全面地认识和运用药物,才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凡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

【《内经》五味学说】相关文章:

《内经》五味学说探讨12-12

内经天地五味11-19

《内经》五味养生01-26

内经阴阳学说解读11-09

内经阴阳学说的魅力11-29

《黄帝内经》五味第五十六01-05

黄帝内经:经络学说12-20

内经的阴阳五行学说和藏象学说01-18

黄帝内经:阴阳五行学说12-08

内经中人体健康的标准 《内经》论五脏之通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