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2024-04-03 内经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养生法1:

  本节主要叙述了四时生长收藏的气候物候变化规律及特点,指出四季之中,一定的气候因素与某种疾病的发生有具体的内在联系,春温、夏热、秋燥、冬寒各有特点,对于人体的影响也是各有不同。

  【原文】

  春三月,此谓发陈(1),天地俱生,万物以荣(2),夜卧早起,广步于庭(3),被发缓形(4),以使志生(5),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6),此春气之应,养生(7)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8),奉长者少(9)。

  夏三月,此谓蕃秀(10),天地气交,万物华实(11),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12),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疟(13),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14),天气以急,地气以明(15),早卧早起,与鸡俱兴(16),使志安宁,以缓秋刑(17),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18),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19),水冰地坼(20),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21),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22),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23),奉生者少。

  【注释】

  (1)发陈:发,指草木发芽。陈,敷陈。发陈,指草木枝叶舒展。

  (2)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指自然界焕发生机,万物因此欣欣向荣。

  (3)广步于庭:广步,缓步而行。

  (4)被发缓形:被,同“披”,披散,散开。披散头发,解开衣服,使形体舒缓无拘束。

  (5)以使志生:使意志如春天生发之气宣发舒畅。

  (6)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生、予、赏,是指精神、行为活动需顺应春阳生发之气。杀、夺、罚,是指违逆春阳生发之气。全句强调春之养生需要与春阳生发之气相顺和,不可相左。

  (7)养生:此处养生强调养护春生之气。

  (8)夏为寒变:春季失于调养,生发之气不足而导致夏日发生的寒性病变。

  (9)奉长者少:奉,奉养。春气不能生发,便不能奉养夏令长气。

  下文奉收、奉藏、奉生之义皆仿此。

  (10)蕃秀:蕃,繁茂之义。秀,华美。形容万物茂盛壮美。

  (11)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华,开花。实,果实。指天地阴阳之气相交合。万物繁茂充实。

  (12)使华英成秀:华英与成秀是对比词。华英,人的容色神气。秀,草木开花,形容人精神容光焕发之意。

  (13)痎(jiē)疟:疟疾的总称。

  (14)容平:容,生态,相貌。平,平定。形容万物成熟,形态平定不再生长的自然景象。

  (15)天气以急,地气以明:秋令天气清凉劲急,大地万物萧条,山川清肃景净。

  (16)俱兴:兴,起身,起床。

  (17)以缓秋刑:秋刑,指深秋的肃杀之气。缓,减缓,减少。

  (18)飧泄:指完谷不化的泄泻。

  (19)闭藏:冬季阳气内伏,万物潜藏。

  (20)坼:裂开。

  (21)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使神志内藏,安静自若。

  (22)亟夺:亟,频数,多次之意。夺,耗夺,剥夺。

  (23)痿厥:四肢痿软无力而逆冷的病症。

  【白话详解】

  春天3个月,草木发芽,天地一派生机,万物欣欣向荣。此时人们应该晚睡早起,在庭院缓步而行,披散头发,舒展形体,使意志顺应春生之气而舒畅条达,而不要损害、克伐它。要顺应春天的生养法则,违背这个法则,就要伤及肝气,生长之气不足,到夏天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夏季3个月,是万物繁盛的季节。天地阴阳之气不断相交,植物开花结果。此时人们应该晚睡早起,适应夏天的阳光,让精神充实饱满,并使腠理宣通,卫气疏泄,使人心舒畅向外,如同所喜欢的东西在外界。这是与夏季相应的保养“长气”的道理,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就要伤及心气。到了秋天就容易发生疟疾,供给秋天收养的精力就少了,冬天就会得重病。

  秋天3个月,是万物成实的季节。此时天高气爽,西风渐起,地气清肃明朗,此时人们应该早睡早起,闻鸡起床,精神内守不急不躁,使秋天肃杀之气得以平和,意志不外越,从而使得肺气清平。这是与秋季相适应的保养方法,如果与之相违背,肺气则会受伤,到了冬天就会变生腹泻完谷不化的疾病,供给冬季闭藏的精气就少了。

  冬季3个月,是万物潜伏的季节。此时水结成冰,地冻开裂,这时节,人们不要扰乱阳气,要早睡晚起,早晨等待太阳升起后而起床,使精神内守伏藏而不外露,保持若有所得的心态,还要避免寒气侵袭,保持温暖,但不要过热而致皮肤开泄出汗,以致阳气频繁耗伤。这是与冬气相适应的保养藏蓄的道理,若违背这一原则,就会伤及肾气,到了春天,就会得痿厥一类的疾病,供给春季发生的精气也就少了。

  【按语】

  本节主要叙述了四时生长收藏的气候物候变化规律及特点,指出四季之中,一定的气候因素与某种疾病的发生有具体的内在联系,春温、夏热、秋燥、冬寒各有特点,对于人体的影响也是各有不同。从而体现了《内经》所强调的“天人合一”的观点,进一步指出人体应当顺应四时的变化规律,并且达到机体与自然界变化的相互协调而养生调神。

  人的五脏通应于四时,一旦违逆,则内伤五脏,并且在下一季节发生不同病变。这在上述条文中已有详细的论述。《内经》中有关顺四时变化而积极调整情绪、作息从而达到保养身体的观点,为养生学的发展奠定了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后人多有所发挥,并在预防养生以及病人病后调养等方面取得较大成就。

  【应用举例】

  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高年之人,多有宿疾,春气所攻,则精神昏倦,宿病发动。又兼冬时,拥炉熏衣,啗炙炊煿成积,至春发泄。体热头昏,壅隔疫嗽,四肢倦怠,腰脚无力,皆冬所蓄之疾,常当体候。春日融和,当眺园林亭阁,虚敞之处,用摅滞怀,以畅生气。不可兀坐,以生抑郁。饭酒不可过多,米面团饼,不可多食,致伤脾胃,难以消化。天气寒暄不一,不可顿去棉衣。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冷易伤腠里,时备夹衣,遇暖易之一重,渐减一重,不可暴去。

  当夏饮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三伏内腹中常冷时,忌下利,恐泄阴气,故不宜针灸,惟宜发汗。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密冰、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平居檐下、过廊、街堂、破窗,皆不可纳凉,此等所在虽凉,贼风中人最暴,惟宜虚堂、净室、水亭、木阴洁净空敞之处,自然清凉。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夏三月,每日梳头一二百下,不得梳著头皮,当在无风处梳之,自然去风明目矣。

  当秋之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肺盛则用咽以泄之。

  秋间不宜吐并发汗,令人消烁,以致脏腑不安。惟宜针灸,下利进汤散以助阳气。又若患积劳、五痔、消渴等病,不宜吃干饭炙煿,并自死牛肉、生绘鸡猪、浊酒陈臭、咸醋黏滑难消之物,及生菜、瓜果、蚱酱之类,若风气、冷病、痃癖之人,亦不宜食。又当清晨,睡觉闭目叩齿21下,咽津,以两手搓热熨眼数次,多于秋三月行此,极能明目。

  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心受病耳,故宜养心。宜居处密室,温暖衣衾,调其饮食,适其寒温,不可冒触寒风。老人尤甚,恐寒邪感冒,为嗽逆麻痹昏眩等疾;冬月阳气在内,阴气在外,老人多有上热下冷之患;不宜沐浴,阳气内蕴之时,若加汤火所逼,必出大汗,高年骨肉疏薄,易于感动,多生外疾,不可早出,以犯霜威;早起,服醇酒一杯以御寒,晚服消痰凉膈之药以平和心气,不令热气上涌,切忌房事,不可多食炙肉面馄饨之类。(《摄生消息论》)

  黄帝内经简介

  医经著作简称《内经》。以黄帝、岐伯等问答的形式写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部系统性的理论医著,成书约在战国时期。原书十八卷,即《素问》和《针经》(唐以后的传本改称《灵枢》)各九卷。

  《内经》具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举凡人与自然、摄生、防病、生理、脏腑、经络、病证、诊断治疗、中药、方剂、针刺灸熨、导引、按挢,以及五运六气等等学说莫不赅备,堪称中医理论的渊源,历代医家均将其奉圭臬。除医学理论外,又广泛涉及到天文、地理、气象、物候、历算、哲学等许方面,因此有人把它说成我国先秦时代的百科全书。

  《黄帝内经》继承了“气一元论的哲学思想,其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发展并丰富了《内经》以的古代哲学。

  《黄帝内经》,流传甚广,传本也较多,其中以《素问》、《九卷》两传本系统最具代表性。公元六世纪,全元起对《素问》进行了全面注释。但由于第七卷早佚,全氏也只注了八卷。

  唐宝兴元年(公元762年)启玄子王冰对《素问》重新加以编次,加上量注语,并根据其先师张公所藏的秘本等补入七篇,作为亡佚的第七卷内容。由于王冰所加的注文甚多,于是《素问》由原来的九卷,扩充到二十四卷。

  从此《素问》一书流布日广。北宋政府设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对王冰所注的《黄帝内经素问》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校勘注释,遂称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又称“新校正本《素问》。成为后世研究,注释《素问》的主要版本。

  《九卷》一书传到公元6世纪前后,出现了《针经》、《九墟》、《九灵》和《灵枢》等多书名的传本,但后来均已失传。南宋绍兴乙亥(1135年)史崧氏将家藏《灵枢》九卷重新校订,也扩为二十四卷,予以刊行。从此《灵枢》成了《九卷》的唯一勘本。其后尽管出现过十二卷本等各种刊本,但皆以此为据。《黄帝太素》是流传下来的另一种《内经》古传本。隋·杨上善对《黄帝太素》又进行了整理和注释,命名为《黄帝内经太素》。

  由原来的二十卷扩为三十卷,但迄今只存二十五卷。晋皇甫谧所撰《甲乙经》一书就是将《素问》、《针经》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合编而成,因此也应作为《黄帝内经》的又一古传本。后世医家十分重视对《黄帝内经》的学习与研究。除上述外,还有许多注释《黄帝内经》的医家。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医家和著作有:明·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明·吴崑《素问注》,明·张介宾《类经》,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素问直解》,高世栻《黄帝内经素问直解》,黄元御《素问悬解》、《灵枢悬解》,张琦《素问释义》,周学海《内经评文》等。

  还有节要注释《内经》的,如元·滑寿《续素问钞》,黄俅《黄帝内经素问节文注释》,明·李中梓《内经知要》,清·汪昂《素问灵枢类纂约注》,陈念祖《灵枢素问节要浅注》,以及唐宗海《中医汇通医经精义》等。

  黄帝内经大暑养生

  一、静心养生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心态宜清静,越是天热越要“心静”,以避免不良刺激。心理纳凉,以“心病要用心药医”的原理,可采用“心理暗示”和“心理纳凉法”等法调整情绪,想象自己处于大自然之中,绿树摇曳、飞泉漱玉,使妳心旷神怡、心平气和。

  二、调整生活作息习惯

  要调整起居,保证充足睡眠,中午应午睡0.5~1小时,因睡眠与情绪和免疫力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则抵抗力差。室外劳动者应下午三点以后再干活。并注意采取降温散热措施。

  三、要注意饮食调整理

  应清淡多洋化,多食营养丰富的果疏和蛋白质,并这当食用姜、葱、蒜、醋,既能杀菌防病,又能健脾开胃。在“清热”方面,最好喝粥。如苦瓜菊花粥、薏米小豆粥等。在“清补”方面,首先要祛湿。可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伤及肠胃道功能,像山药、莲藕等,都是进补的佳品,清热祛湿可首选绿豆薏仁粥。

  四、要做适当的运动

  对于年轻人而言,游泳是夏天锻炼身体的首选运动项目,游泳不仅可散热解暑,更可增强心脏功能。最佳的运动时间应该是清晨至早上八点钟前,下午五六点钟到九点钟左右,比较合这运动。其他的运动也要适当,不要运动到大汗淋漓。

  五、大暑时节特别要注意

  1、防皮肤病及食物中毒

  三伏天湿热交蒸,细菌、病毒繁殖快,皮肤病发病也增多,如湿疹、痒疹、真菌感染等,所以要多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屋内要多通风,出入公共场所勤洗手。

  此节气细菌繁殖极快,易致食物中毒,症状主要是发热,寒战、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等,要尽快看医生。

  在大暑当日或在高温暑热时,广东民间传统煲荷叶冬瓜汤防暑养生。

  2、大暑节气防暑:清补喝粥煲汤

  大暑养生饮食宜以清为补,宜补气清暑,宜健脾养胃,宜药粥进补。清补食物有绿豆、百合、黄瓜、豆芽、鸭肉等。

  补气清暑食物有冬菇、紫菜、西瓜、番茄等,亦可选用西洋惨、太子惨、黄芪;

  健脾养胃食物有赤小豆、薏米、南瓜等;药粥有绿豆粥、扁豆粥、莲子粥、薏米粥等。

  在大暑当日或在高温暑热时,广东民间传统煲荷叶冬瓜汤防暑养生,其组成还有赤小豆、薏米、扁豆、灯芯花、猪苓、泽泻、土伏苓等,或淡饮或为甜汤,亦可煲猪骨。

  3、大暑时节中医养生注重养脾胃避疰夏

  疰夏,又叫苦夏,三伏天因天热下降,地湿上升,湿热交争困于脾胃之故。主要症状不思食(纳呆)、恶心、头昏乏力、倦怠思睡、舌苔腻、小便少、汗多等。

  三伏养脾胃可服藿香正气丸(水),醒脾化湿,或薏仁、白扁豆、荷叶、粳米粥以养脾胃,或辅以香砂养胃丸以健脾助消化。

  夏天暑气比较重,舌苔容易比较厚,中医认为舌苔厚代表湿气重,肠胃中湿气重后就没胃口,严重者有胸闷,恶心,胃口不好,四肢无力,这是中医讲的湿热症,需要清理。中医养生之道,夏天可吃清理药,清理暑湿,这洋人体就比较舒服了。

  无论是小暑大暑,按照黄帝内经当中的养生理论来说,补脾胃祛暑湿,扁豆、薏仁等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红豆、赤小豆等有很好的祛湿效果。

  养生法2:

  一、《黄帝内经》之冬季养生法

  1、原文: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冬季古人强调的是睡眠时间要充足,一定要等到太阳出来了才出来活动。冬季是阳气闭藏之季,我们应该适当的把自己的身心都藏起来。而夜晚没有太阳的时间更是阳气最薄弱之时,这时候大家最好要在睡眠中进行调养,最佳的睡觉时间是晚上10点之前。

  2、原文: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

  冬季要注意让你的皮肤暴露在外。因为冬天人体自身会释放大量的能量来保暖,如果皮肤没有遮蔽的话,大量的阳气会从你的毛孔中泄散出去。亟:康熙字典说,敏也,疾也。可见保暖不够的话阳气的流失是非常迅速的。同样的,寒气也一定会从你的皮肤上趁虚而入。一旦寒气侵体,后患无穷。所以冬季要特别注意沐浴和穿衣的保暖。

  3、原文: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在中医理论中,每个季节都与人体内的某一脏相对应。而冬季正是养肾的季节。冬天养藏不得当的话肾精就会流失,造成一系列泌尿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根据五行相生的原理,水生木,冬天精无所藏,到了春天木气肝气就不得生发,造成手脚冰凉,抽筋等症状。所以冬天要特别注意腰部的保暖。

  4、冬季进补。正因为冬天是收藏的季节,我们人体的能量会牢牢的保存在体内,所有进食的营养会得到充分的消化和洗手,所以冬季是滋补的季节。在所有的肉类当中,最适合冬季的是猪肉。因为猪肉性质偏寒,是属肾的,正好与冬天的气相符,因此冬天吃烤猪肉是很不错的选择哦!

  还有一个推荐的食物是坚果类,由于坚果是植物的种子,把自己最宝贵的精华都藏在坚硬的壳中,等待着春天的萌芽。与人体收藏阳气的机理不谋而合。把坚果烤熟了之后阳气比较盛,更适合冬天吃。

  二、4款适合冬季养生的甜品制作方法

  1、银耳梨汤。银耳有“菌中之冠”的美称。性平,味甘、淡、无毒。既是名贵的营养滋补佳品,又是扶正强壮的补药。同为白色食物,银耳性更温润,比雪梨更适合体寒或肠胃不好的人,同时又有益气清肠的作用。当然,也可与雪梨同炖成银耳雪梨汤。

  材料:泡发的银耳,鲜梨一个,冰糖,果沙机,水,枸杞,核桃等(可自己配)。做法:银耳入容器;梨切小块入容器;放一大块冰糖入容器;加水进容器;用果沙机直到打碎;倒入已准备好的加热锅内,并放入少许泡发的银耳,让汤里面有看得见的银耳,更有嚼头;先大火烧开,再小火慢慢炖,大概3分钟即可;放入已熟的枸杞核桃花生等更加美味可口。

  2、山楂藕片。山楂藕片是酸甜可口的开胃甜品,入口有山楂的风味,新鲜的莲藕清脆的感觉久久难忘。藕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含量也很丰富,有明显的补益气血,增强人体免疫力作用。

  材料:莲藕1节,山楂50克,冰糖50克,盐1克。做法:新鲜山楂洗净,放入锅中,加入冰糖;加入1杯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煮30分钟左右;煮山楂的过程中,莲藕洗净、去皮、切薄片;大火将水烧开,放入藕片焯烫两分钟;山楂煮至汤汁浓稠后关火,加入少许盐,搅匀作为山楂酱;藕片捞出沥干水分,晾凉,加入煮好的山楂酱,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3、红豆核桃糊。核桃仁有顺气补血、止咳化痰、润肺补肾、防治头发过早变白和脱落等功能。核桃仁富含的蛋白质为优质蛋白质,是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营养素。其所含磷脂成分能增加细胞的活性,对保持脑神经功能、皮肤细腻、促进毛发生长等起重要作用。所含的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内有亚油酸)可降低胆固醇,对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非常有益。

  材料:红芸豆(或者红小豆)100克、核桃20克。做法:提前将红豆洗净用清水浸泡4小时以上。将红豆连同泡红豆的水一起放入锅中,再加入适量清水,水和红豆2:1,大火煮开以后转小火将红豆煮软。将煮软的红豆和核桃仁放入搅拌机中打成泥即可。

  4、百合南瓜露。南瓜含极丰富的维生素还含有钙质和纤维素、色氨酸等,可预防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是预防癌症的好食品。百合是著名的保健食品和常用中药。这一道百合南瓜露有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极高,具有补脾、养血、安神的作用,令人容颜白嫩、皮肤细滑。

  材料:黄瓤老南瓜、鲜百合、未脱脂的纯牛奶、细砂糖。做法:南瓜去外皮、去籽瓤,切成小块,先用大火隔水蒸熟,再轧烂成南瓜茸;鲜百合切去头尾干涸部分,一瓣瓣剥开洗净备用;往锅里倒入一碗清水,煮滚后慢慢加入南瓜茸,见其再沸成羹糊状时,收慢火,倒入半碗牛奶再慢火煮一会儿;加入鲜百合和白砂糖,搅匀便可离火,加盖焖两分钟(以使鲜百合熟透又不失口感)即可。

  三、适合冬季养生的7种运动保健项目

  1、热瑜伽。热瑜伽由于有良好的温度保证,对减肥也有帮助,成为冬季练习最安全的选择。但冬天过多做热瑜珈减肥,会造成身体水分流失过多,容易引起体质下降。专家建议热瑜伽一周也不要超过三次,不要过度减肥,保持适当体脂比例有助御寒和抵御突发疾病。

  热瑜伽主要是在冬季为了让人们在一个很好的环境下运动而设置的。一般的瑜伽室都是以室温为主,而热瑜伽则是将室温调至30℃左右,温度类似于夏日的温度。这样能有效地排除冬季体内的毒素,同时在此温度下,人体的肌肉和韧带更柔韧,人们运动也就不易受伤。

  另外,在冬天练瑜伽极易出现拉伤的状况,这是因为在开始练瑜伽前常常热身不够,或热身速度太慢,造成某些肌肉韧带没有打开,容易出现扭伤拉伤。要达到全身微微发热,微微出汗的效果后再进行其他练习。有些人为避免寒冷,室内练习时紧闭门窗,但瑜伽练习注重调息,建议在室内练习时适当保持空气流通,只要没有直接的冷风吹到身体上就好。仰卧或坐姿冥想时都要盖好毯子,手脚都要裹起来,以免寒气入侵。

  2、散步。每天只需要进行20分钟的散步,就有可能让你在整个冬天都不受感冒困扰。研究者得到的数据说明,进行过能加速心跳的运动锻炼后,人们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风险最高可下降三分之一。

  每次2公里左右,散步频率每分钟50-70步,每周3-5次,步态放松。散步时,头、肩、臀部、膝盖和脚呈一条直线,应在整个散步过程中保持这个被称为“脊柱不偏不倚”的姿势。

  冬季的饭后散步可改为室内,并且不要饭后立刻走,而应在饭后20~30分钟以后。“饭后百步走”只适合平时活动较少,形体较胖或胃酸过多的人。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不宜饭后立即“百步走”。

  3、太极拳。太极拳可以说是一项中国的特色了。经过研究发现打太极拳可以改善人体的平衡能力,无论是肢体上的还是大脑的,经常练习调剂全有助于保护触觉的大脑区域,避免大脑在40岁之后快速退化。

  但是,练习太极拳必须得法,需要循序渐进。练拳时间长了,运动量大,气血通畅,冷天练拳也不冻手。但初学者则不行,因为冬天血液的新陈代谢减缓,寒冷使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减弱,使得手脚,特别是指尖、脚尖部分血液循环不畅,易出现手脚冰凉。长时间手脚冰凉,不仅难受,而且还容易生冻疮及其他疾病。

  尤其是老年人更应注意手脚的保暖。建议晨练的老人戴手套,穿宽松厚底的棉鞋,有糖尿病的老人更要注意防止冻伤。而且,如果练习太极拳时手脚冰凉,养生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4、滑雪。最具冬季特色的运动莫过于滑雪了,从皑皑白雪上飞驰而下,确实是一种享受。滑雪除了好玩之外,对身体也有很多益处。滑雪可以称之为一项全身运动,既可以锻炼身体的平衡能力,也可以练习协调能力。滑雪的实质就是掌握平衡的过程,在重心不断变换中找到平衡点,而与平衡力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协调能力,只有充分的协调好全身的各个部位,才能在滑行中取得最好的平衡效果。

  除了在滑雪前进行一些充分的热身运动,当出现体温过低时,应及时补充热的甜品饮料。甜热饮料不仅可以提高身体温度,还可以及时补充糖类,提高运动能力。但在运动前也不宜吃的过饱,以免滑雪时出现恶心、呕吐等反应。

  对于老年人来说,滑雪也是一项不错的运动。但是,中老年人在学滑雪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在进行滑雪前,安全防范工作一定要提前做到位。

  5、滑冰。大大小小的滚轴冰场、真冰场也开了不少家,你去过了吗?夏天的时候,你可以去滑滑旱冰,冬天的时候,又是滑真冰的好时候,滑冰对于协调能力的锻炼是很有帮助的。滑冰有助于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在身体方面,它可以使你的腿部肌肉更加结实而有弹性。同时,滑冰属于大运动量的运动,它还会提高你的肺活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室外滑冰的人累了之后,休息时大都和滑行的人在同一场地内,如果滑冰者自我安全意识较差,没有形成有规律的朝一个方向滑,这样很容易因相互冲撞造成危险。

  由于一些地方符合规定的真正天然冰场很少,体育界不提倡到无安全保护设施的自然湖泊滑冰。在滑冰时应注意结伴出行,未成年人必须要有成人陪伴。此外,滑冰要掌握季节,在刚上冻或快开化的时候,要注意冰面硬度,以免发生危险。去室外滑冰最好自带滑冰鞋,一双适合自己的滑冰鞋,关系到滑冰者能否感受到滑行的刺激和流畅性,也关系到滑冰者的人身安全。

  6、慢跑。喜欢跑步健身的人,当然在冬天的时候,也不会放弃。慢跑属于有氧运动的一种,冬季慢跑具有增强心肺功能、消耗热量、增强肌肉与肌耐力、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排毒、减轻心理压力、强身壮骨等功效。

  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在一天里最温暖、光线充足的时候跑步;如果白天没时间只能晚上跑,那最好能穿上反光背心或带上闪光灯,这样就可以被车辆或行人看见,如果是下雪天,穿上你最鲜艳的衣服,还有穿雪地鞋。再次重申,长跑时必须保持低速,减小跑步步幅,保持双脚与地面的低距离,如此将跑得更有效,还能同时减少滑倒、跌落或是肌肉拉伤的危险;如果是在雪地上跑,尽量选择新雪,这样不但能获得动力,还可以减少滑倒。

  还要注意保暖。首先要保护头部、耳朵不受冷风吹,帽子是必须的。手套也要戴,因为手部是最容易变冷的,而且手套还可以用来擦汗。气温很低的情况下,建议穿长衣长裤,视情况也可以戴护膝、护肘等保暖用具。

  7、泡温泉。秋冬季节是泡温泉最好的时节,温泉内含丰富的元素,对诸多疾病有着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有着温经活络、活气行血等功效,因而受到亚健康人群和中老年人的喜爱。泡温泉好处很多,但需要注意的是秋冬是养藏的时节,温泉泡得太久会伤元气,一般建议下水泡5至10分钟,身体微微出汗后出来,休息几分钟后再下去泡。

  进入温泉池,要循序渐进,以便让身体慢慢适应。事先将身体弄湿:手伸进泉中30—40厘米的深度试温,再舀泉水淋在腿、臂及躯干上。进池时,应先站起来泡双腿,接下来慢慢泡身体下半部(心脏以下),待适应后,再让身体上半部(心脏及以上)完全泡进池中。

  建议泡温泉时控制时间,泡完后用润肤露涂抹身体,“锁定”水分。本身就有皮肤疾病的人,最好远离温泉。另外,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泡温泉时要格外小心。

  温馨提醒,在运动前做充分的暖身运动,牵拉肌肉、关节和韧带;运动中掌握每种运动正确的姿势与技巧;运动后注意做整理运动或冰敷,缓解肌肉的紧张度,不会造成运动后受伤或痉挛,延展肌肉的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运动损伤。冬季运动还应注意衣裤透气、排汗、防风、保暖;鞋子轻便,有气垫,防滑;或是使用护腕、护膝、护踝等护具。

  四、女性冬季养生需要避免5大禁忌

  1、美丽“冻”人有害健康。许多爱美的女同胞即使在冬天里也喜欢穿短裙或短裤,或因为怕显得身材臃肿,只是穿上薄薄的一层衣服,以保持其体态风度。但如果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来看,冬天“藏”为主,身体肌肤要避免暴露在外界。虽然爱美是年轻女性的天性,但即使爱美,也不应以牺牲健康为代价。

  2、不要在冬天减肥。爱美的女孩子们,一年四季都想减肥。事实上,无论是节食、运动或者药物利尿的减肥方法,都是在短时间内消耗大量的热量而减肥。这在中医属于“泄”的范畴,不适于在冬天里进行。在自然界,小熊都懂得要在冬天时吃得胖胖的,以顺利过冬。所谓适者生存,生物自有适应自然的生存方式,难道人类反而不能做到吗?

  3、不要过量熬夜。冬天里黑夜时间长,白天时间短。人们也应顺应自然,增加睡眠时间,方可补养元阴元阳。事实上,冬天熬夜的伤害比平常更大,最好尽量不要晚睡。冬季讲究“闭藏”,讲究“去寒就温”。

  4、避免“冷”健身。冬泳、冷水浴,听起来似乎很健康。但从中医的角度看,其实并不适合女性。范宇鹏医生说,现代多数女性因为工作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不规律,体质以偏虚为主,冬泳尤其不适合。事实上,无论是冬泳或是洗冷水澡,看似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其实身体要耗费很多的阳气去抵御寒冷,对本来就体质偏虚的女性来说尤为不宜。如果长期采取“冷”健身的方式,甚至还容易引起一些内科、妇科疾病,所以说“去寒就温”是冬季养生的不二法则。

  5、不要做出汗太多的运动。运动有益身体,但如果从养生的角度上看,在冬天里不要做太过激烈、出汗太多的运动。中医认为,汗液属于“津液”范畴,剧烈运动后,毛孔开张,阳气随汗液外泄,易造成“气津两伤”的格局。冬季以“封藏”为本,是需要“保存实力”的季节,阳气外泄,津液损伤,容易出现易疲乏、易感冒、头晕、手足冰凉的症状。

  而至于适宜运动量的限定,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经常运动的人也许打半天羽毛球都没出汗,而很少运动的人稍稍活动就全身是汗了。

  • 相关推荐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相关文章:

黄帝内经运气与养生03-28

关于黄帝内经的饮食养生10-11

《黄帝内经》春季养生要点02-09

《黄帝内经》的五大养生观念09-08

内经帝王养生法04-19

《黄帝内经与智慧养生》:夏天怎么养长04-11

《黄帝内经与智慧养生》:冬天怎么养藏11-14

黄帝内经白话文:刺法论04-05

《内经》中“真人”的养生法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