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拿王小波和鲁迅比散文

2020-07-14 鲁迅

  今非昔比,统一思想的年代早已远离我们而去,现如今人们的思想千差万别,土豆做不到言语人人满意,意见不同还请见谅,言归正传。

  李银河女士曾言丈夫王小波继承了鲁迅,还言除王小波外别的作家的作品太小儿科,像中学生作文。这观点站在李女士立场上土豆能理解,因为情人眼里出西施,更何况从王小波书信集里不难看出李女士是改造王小波的头等功臣。这就如当我们孩童的时候第一次独立完成一架轮船模型,我们不愿意将其再拆散,我们要把它放在最显眼的地方,以便接受来家作客的大人们夸奖那般。

  然而,那时的我们却忘了,世上的模型千千万,比之更好更复杂的模型更是不计其数。要命的是,一些观众却在没看清内部解构是否合理的情况下,也跟着下结论说这模型是世上最好的。在众人的盲目赞赏下,最后我们已然失去了判断力,忘记了谦卑和害羞,指着模型大喊:“这模型必须是世上最好的。”

  王小波已然离去,已无疼痛感,更不能再为自己辩解,因此李女士的言语无疑多次将他推向了风口浪尖。说句好听的:爱情可以让人失去理智失去判断力。说句难听的:李女士自私到连让王小波死都不能安宁。这样的爱情到底是好是坏,土豆不想深究。结局的受益者是谁?相信人们自有明确的判断。

  如上文所述,李女士说王小波继承鲁迅。而在网上更有人说王小波的价值超越鲁迅,得知网民如此言论,拿王小波的话来说:“我的后背起了三层鸡皮疙瘩。”相信有很多人和土豆的感受同样明显。

  土豆之所以看王小波全集原因有二:

  一, 之前看过他的几篇小说和杂文,觉得他是国内为数不多“有意思”的作家之一。

  二,据说王小波传承了鲁迅。(为什么要拿王小波和鲁迅比?土豆一直感到不解。)

  看完全集后土豆第一反应是:对文学的态度一项很严紧的鲁迅先生如若得知王小波继承了他这一舆论,他老人家会不会从坟墓中爬起,破口大骂一些世人有眼无珠后,狂吐一口血倒下?很有可能会……

  为什么会?拿两人作品做一个对比就会一目了然。鲁迅先生的文字不缺少幽默感,但是鲁迅先生文字里的幽默感与王小波文字里的幽默感存在明显差异。鲁迅先生笔下无论是“阿Q“还是“孔乙己”都存在幽默感,但那种幽默感的背后却充斥着深深地悲悯之情,让人过目不忘。

  然,王小波笔下无论是“王二”还是“薛嵩”也是幽默感十足,但却幽默感的背后却缺乏情感的存在,更多给人的.感觉是很幽默却又很难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从而引起更深入的思考。若鲁迅先生也这般嬉皮士,中国近现代文学只会再多一位难得一见的思想型作家,却因此少了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大师。

  至于王小波在与李银河的书信集中骂托尔斯泰恬不知耻,这让土豆不得其解。给土豆的感觉是,爱情让王小波暂时冲昏了头脑。或者说,托尔斯泰的观点他年轻那会儿是否全理解,这些土豆不得而知。

  若因被爱情冲昏头脑,这是情有可原的,毕竟“哪个少年不怀春”呢?男生热恋的时候向另一半吹几句牛,彰显自己博学多才这也说的过去。但是,如若因托尔斯泰一直良心谴责自己的富裕生活而离家出走,离开妻子和子女就是恬不知耻,那么托尔斯泰对权贵的排斥和悲悯底层的人道主义精神又算什么?这也正是王小波所缺乏的啊!

  王小波的思想与鲁迅相差甚远,两人文风也是南北差异巨大。打个比喻,鲁迅先生身为南方人,字里行间却充斥着北方大汉的勇猛刚硬。王大师身为北方人,字里行间却充斥着南方一些小男人的刁钻刻薄。(在这里,土豆并未排斥南方男人和王小波的意思,只是比喻。)

  一项以嬉皮士自称,爱好黑色幽默的王小波,不可否认是中国难得一见的思想型作家。优秀作品如“黄金时代”“2010”“寻找无双”以及众多杂文,其价值是我们无法否认的。一个国家文化的繁荣是需要容下各种不同声音的,而王小波的文字就是繁荣文化下的声音的一种。

  对于他的文字土豆个人认为:反思批判是好的,一味的反思批判只能适得其反;幽默是好的,一味的幽默只能适得其反。大师加冕于他欠妥,因为他只是一个内心忧虑却又想将快乐带给读者的嬉皮士……

  在此,土豆只是将自己对王小波的认识展现给大家。不同意见者,请看开头!同时,欢迎讨论。

【为什么要拿王小波和鲁迅比散文】相关文章:

我们为什么不读鲁迅散文10-12

有关鲁迅散文10-03

走近鲁迅散文10-02

真情先生鲁迅散文09-13

鲁迅死了的散文10-11

读鲁迅的散文10-01

鲁迅故里游记散文09-27

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11-08

我们为什么要读心经11-23

撤鲁迅作品之我见的散文 鲁迅《秋夜》品鉴的杂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