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学好一篇古文,让古文翻译成白话文是最佳的方式,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去接受古文中枯燥的知识和文法,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柳宗元《闻黄鹂》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柳宗元唐七言古诗:《闻黄鹂》原文:
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一声梦断楚江曲,
满眼故园春意生。目极千里无山河,麦芒际天摇清波。
王畿优本少赋役,务闲酒熟饶经过。此时晴烟最深处,
舍南巷北遥相语。翻日迥度昆明飞,凌风邪看细柳翥。
我今误落千万山,身同伧人不思还。乡禽何事亦来此,
令我生心忆桑梓。闭声回翅归务速,西林紫椹行当熟。
《闻黄鹂》参考注释:
①黄鹂:即黄莺,亦名仓庚、搏黍、黄鸟,羽毛黄色,从眼边到头后部有黑色斑纹,鸣声悦耳。
②子规:即杜鹃,又名布谷、杜宇、鹈鴂 ,初夏时啼声昼夜不断,其声凄楚。
③一声梦断:言黄鹂的一声鸣叫把梦惊醒。楚江曲:指永州湘江之滨。故园:指长安。春意生: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
④无山河:谓秦中平原没有高山大河。际天:连天,一望无际。青波:指麦浪。
⑤王畿(jī):京郊,古称靠近京城的周围。优本:优待农民。务闲:指农忙过后稍稍清闲的时候。饶经过:颇有情谊的频繁来往。
⑥晴烟:指炊烟,有人家居住的地方。
⑦昆明:昆明池,在长安西南。据《汉书·武帝纪》,武帝为习水战,于长安西南凿昆明池,周围四十里。细柳:地名,即细柳聚,又称柳市,在昆明池之南。汉文帝时,周亚夫曾屯兵于此,以备匈奴。翥(zhǔ驻):飞举。宋之问《度大庾岭》诗:“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⑧伧(cáng):韩醇注:“楚人别种。”不思还:不想还乡。
⑨乡禽:指在家乡常能见到的子规、黄鹂。生心:产生思念之心。桑梓:家乡。《诗经·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朱《传》:“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后以桑梓为家乡的代称。
⑩闭声:停止鸣叫。回翅:张开翅膀往回飞。务速:一定要快。西林:柳宗元在长安城西有祖遗田产,有果树数百株,西林指此。椹(shèn):同“葚”,桑树结的果实,成熟后色紫,故日紫椹。行:即将。
柳宗元唐七言古诗:《闻黄鹂》赏析:
本诗是柳宗元抒发离乡之愁、贬谪之苦的代表作。诗人因闻黄鹂鸣叫,引起乡思,反映久遭贬谪的抑郁和渴望还乡的心情。诗人谪居永州已经十个年头,度日如年,曾作《囚山赋》说:“谁使吾山之囚吾兮滔滔!”这种囚徒生活,使诗人深感抑郁与悲苦,然而朝廷有明令:“王叔文之党坐谪官员,凡十年不量移。执政而怜其才欲渐进之者,悉召至京。”十年将到,诗人心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本诗就是这种心境的真实写照。
诗一开篇以杜鹃啼血的典故,实写久不量移的悲苦。“子规”就是杜鹃,又称之为“杜魄”,相传为古蜀帝杜宇所变,日夜悲啼,叫声似“不得归去”,直叫得眼睛出血,是历来诗文中悲苦的象征。武元衡《送柳侍御裴起居》诗说:“望乡台上秦人去,学射山中杜魄哀。”诗人取白居易“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的诗意开篇,一个“倦”字点明悲苦之久,“不意”的喜悦可想而知。诗人闻“乡禽”黄鹂的叫声而思念故乡,展开想象的翅膀飞越时空关隘,以优美的语言、眷恋的情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鲜活有趣、令人向往的故园乡土风情画。故园长安既是诗人的出生、成长之地,也是诗人建功立业、实现平生抱负的希望所在。在迭经变故、风雨如晦的日子里,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渴望朝廷恩赦,祈盼擢用,于是,家乡变成了作者魂牵梦绕的精神寄托。由此,诗人不惜浓墨重彩,礼赞了日思夜想的家乡,如痴者之喃,梦者之呓,亦真亦幻,如歌如画。春天的故园,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故乡土地平阔,产出丰富,人情醇厚,生活恬愉,连鸟儿在曾经显出卓著功绩的昆明湖、细柳营上空自由自在地飞翔。现实是严酷无情的,复出的机会日益渺茫,使作者心灰意冷,徒生伤悲。诗句着力刻画故乡风物,字里行间既蕴涵着往日“翻日迥度昆明飞,凌风斜看细柳翥”的惬意和欢愉,又弥漫着 “我今误落千万山,身同伧人不思还”的悲苦和忧伤。结尾以拟人的手法,借问黄鹂“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心生忆桑梓”, 嘱咐黄鹂速归,将作者戚苦、郁闷、无助、不平而又不甘放弃的情绪渲泻得淋漓尽致。
本诗创作于诗人离开永州的前一年。作品显示,作者对现实既失意迷惘,同时对复出抱有强烈的追求和幻想,一颗赤子之心始终在逆境中顽强地跳动。所以语言未失活泼,风格依然俊朗,在意境上有喜有悲,大起大落。全诗以黄鹂一脉贯通,寓意高远,气韵流畅,开合自如,大气泱泱,读后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扼腕生情,回味无穷。
白话译文
我已经听厌了子规鸟早晚的啼声,真没想到忽然有黄鹂鸟在耳边鸣叫。
它的一声鸣唱使我在楚江边的睡梦被惊醒,眼前仿佛出现了春意盎然的故乡美景。
放眼千里看不见山河,到处都是连天的麦芒摇荡着青青的波浪。
都城周围的田地收成较好,赋税也少,公务空闲的时候我常常趁着酒酿已熟是到那里游赏。
那个时候在晴烟袅袅的深处,南北的村舍和巷陌中可以听到农夫们遥遥的话语。
黄鹂鸟总是翻飞在阳光下横度昆明池,又总是迎着风斜看着细柳展翅飞翔。
我现在误落在千山万水之外,就象楚地的伧人一样已经不思回到中原。
你这故乡的禽鸟因为什么缘故也来到这里?让我产生了桑梓的怀念之情。
请赶快闭嘴回去,一定要快!当你回去的时候,恐怕西林紫色的桑椹正好要成熟了。
创作背景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未知,大概写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被贬永州,是柳宗元仕途上经历的一个重要事件,他在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而陷入忧伤压抑的心境。在此期间,为了排遣抑郁情绪,他常常借山水自然景物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怀,抒写政治上失意的苦闷恼以及对现实的种种不满。突然有一天,诗人听闻黄鹂叫声,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文学赏析
此诗则是因闻黄鹂之声而顿生去国怀乡之情,表现的也是诗人的迁谪之苦、思乡之愁。
诗在两种鸟声的对比中开篇。诗人一个人独处异域,生活习俗迥异,言语不通.孤寂难耐,见不到故乡人,哪怕能听到一句故乡话也好。可是在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万山包围之中,除了猿声,就是鸟叫。从早到晚,到处都是子规鸟的啼叫声,“子规”、"子归”地叫个不停,使人悲凉,令人厌烦。有一天突然间他听到了几声黄鹂的啼叫声,顿时欣喜若狂,激动万分。黄鹂是来自家乡的鸟,黄鹂的叫声代表一种乡音。杜鹃啼血,其声悲凄,作者于今已“倦闻”,则其久居谪地的悲苦不言自明。在一片悲啼声中,“忽有”悦耳动听的黄鹂鸣叫,而又被作者“不意”听到,则其惊喜可以想见。然而,诗人心情刚由忧转乐,没想“一声梦断楚江曲”,又将其拉入令人揪心的思乡怀归之中,诗情遂乐而复忧,但在这忧伤中,又不无“满眼故园春意生”的.温馨和慰藉,故忧中实含短暂的乐。短短四句,既忧乐交替,又忧乐兼容,层层转折,宛曲多变。
黄鹂早春而鸣,杜甫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之句,写的正是早春生机勃勃的景象。接下来八句,作者便展开想像,泼墨描写故园的盎然“春意”及黄鹂在一片生机、晏然和明媚之景中翩翩而飞的惬意和逍遥。然家乡的景色越是美好,黄鹂越是其乐融融,作者的怀念之情便越是强烈,由此引发的创痛也越深。于是,以下六句转写作者身困贬地和久不能归的锥心之痛,思绪又从想像回到了现实,空间也从遥远的故园回到了眼前的永州。身同“伧人”,不是“不思还”,而是时时在思、刻刻在想而竟不得还,满腹的怨气无处可泄,以至于竟撒向黄鹂这无情之物,抱怨道:你为何事也来此,惹得我心生怀乡之念?赶快收声速速归去,故园桑树的果实就要成熟了。末四句看似天真、无理,实是怨到深处之语,其中满含的是诗人的锥心泣血之痛。
总观全诗,从忽闻黄鹂、想像故园到抱怨黄鹂,其结构跳跃,情感起伏,最能表现柳诗细密而多变的诗思。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唐德宗贞元(793年)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与韩愈共事。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任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司马。十年后,又改任柳州刺史,卒于任所时年47岁,世称“柳柳州”,亦称“柳河东”。柳宗元也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世人以“韩柳”并称。他的散文写得很出色。其作品由刘禹锡编成《柳河东集》三十三卷。
- 相关推荐
【柳宗元《闻黄鹂》赏析】相关文章:
闻黄鹂柳宗元诗词12-25
柳宗元《入黄溪闻猿》翻译赏析09-20
入黄溪闻猿_柳宗元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8-03
徐志摩《黄鹂》赏析03-23
徐志摩的《黄鹂》赏析11-09
柳宗元梅雨赏析09-28
柳宗元《渔翁》赏析11-22
渔翁赏析 柳宗元09-30
渔翁柳宗元赏析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