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逸人山居》 刘长卿

2020-11-05 刘长卿

  《寻张逸人山居》的作者是刘长卿,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50卷第24首。这首诗平淡清旷,只是如实抒写,却诗意浓郁。

  寻张逸人山居

  作者:唐·刘长卿

  危石才通鸟道,空山更有人家。

  桃源定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

  【翻译】

  高高的岩石中只有一条鸟飞的小道,空旷的山峦间更有人家。

  桃花源定在深山之处,因为涧水上漂浮来点点落花。

  【作者介绍】

  刘长卿 (709~786),字文房,唐代诗人。宣城(今属安徽)人。以五言律诗擅长,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年1月~756年7月)进士。唐肃宗至德年间(公元756年7月~758年2月)任监察御史、长洲县尉,贬岭南巴尉,后返,旅居江浙。后来唐代宗任命他为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再贬睦州司马。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乱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

  刘长卿是由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关于刘长卿的生平一直没有确考,《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没有他的传记。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权德舆《秦征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集序》)。《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他的集子10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同。据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著录有《唐刘随州诗集》11卷,为明翻宋本,诗10卷,文1卷。现在通行的如《畿辅丛书》本的《刘随州集》,《四部丛刊》本的《刘随州文集》,都为这种11卷本。《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拓展阅读:刘长卿如何赋别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俞陛云先生言:此诗与前所录二首,皆刘随州之作。一为登吴公台,临广武之战场,摩挲折戟;一为赠李中丞,惜蓝田之废将,太息藏弓;此则通首皆别友之意,觉离思深情,盎然纸上。同出一人手笔,各极其致。可见学诗者一题到手,必审题珠所在。非但各有面目,须各有精神,能发挥尽致,而藻不妄抒,方是佳构也。诗为别后所作。首句即言遥望行人,已在烟水空蒙之际。次句写别意。诗人送别,每用“泪”字。但知己之泪,未肯轻为人弹。此诗情谊深挚,挥手沾巾,当非泛语。三句言行人已至飞鸟没处,而犹为凝望,与东坡送子由诗“但见乌帽出复没”,同一至情。四句言别后更谁相伴,但有青山一抹,依依向人。由终人远,江上峰青,宜怀抱难堪矣。五六句言友所往,由江而湖,愈行愈远。未谓送君者尚临崖未返,秋水苹花,对芳洲而伫立,此时愁思,见者无人,惟有溯流风二独写耳。

  从此隔山岳,世事两茫茫,云水浩渺,江湖辽阔,独立汀洲,目送飞鸿,烟霞无边,实不知何日再相见也。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官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俞陛云先生言:此诗为老将写照。功成身退,绝无怨尤,真廉耻之将,惜未详其名也。起句以咏叹出之,言今日江头野老,即昔之领十万横磨剑,拜征南上将者。三四句言半生戎马,不解治生,至归途四壁,而恋阙之怀,老犹恳恳。五六句谓回首当年,曾雄镇三边,纤尘不动。以身许国之心,焉得逢人而语?惟龙泉知我耳。篇末言以锋镝之余生,向江潭而投劳,不作送别慰藉语,而为之慨叹,盖深惜其才也。

  知己相赏,仁心仁德。

  寻南溪常道士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俞陛云先生言:诗为寻道士而作。开首即说到“寻”字,山径苔痕,遍留屐齿,非定是道士之屐痕,已将“寻”字写足。三句言溪涧无人,白云凝然,若为之依留不去。见渚之静也。四句言岩扉长闭,碧草当门,有“绿满窗前草不除”之意。五六句言其所居在水源尽处,随山曲折而前,松阴雨后,苍翠欲滴。此时已至道观矣。七句花与禅本不相涉,而连合言之,便有妙悟。第八句意谓朋友存临,尚须意会;溪花相对,莫逆于心,宁在辞费耶?

  愿离别都如相聚一般,洞然明白,历历在目,忘我忘言亦忘忧,则山花海树,云蒸霞蔚,尽与君同。

【《张逸人山居》 刘长卿】相关文章:

刘长卿 寻张逸人山居11-19

刘长卿《寻张逸人山居》11-09

《张逸人山居》10-23

刘长卿《送张十八归桐庐》11-10

刘长卿《送张司直赴岭南谒张尚书》原文及注释12-24

《送张栩扶侍之睦州》刘长卿11-21

刘长卿《送行军张司马罢使回》唐诗赏析10-30

《送张栩扶侍之睦州》刘长卿原文翻译注释12-20

刘长卿 弹琴11-27

刘长卿《别严士元》赏析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刘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