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刘长卿《送行军张司马罢使回》古诗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作品介绍
《送行军张司马罢使回》的作者是刘长卿,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48卷第28首。
原文
送行军张司马罢使回
时危身赴敌,事往任浮沈。
末路三江去,当时百战心。
春风吴苑绿,古木剡山深。
千里沧波上,孤舟不可寻。
作者:唐·刘长卿时危身赴敌,事往任浮沈。末路三江去,当时百战心。春风吴苑绿,古木剡山深。千里沧波上,孤舟不可寻。
注释
①行军司马:节度使属官,掌军旅之事。诗题全诗校“一作送张扈司直归越中”。
②末路:临老之谓。全诗校“一作万里”。
③当时:全诗校“一作孤城”。
④吴苑:苏州有长洲苑,一名吴苑。
⑤剡:越州刻县境内多山,称剡山。
⑥此句全诗校“一作明日沧洲路”。
白话译文
时局动荡不安你挺身而出奔赴前线抵御敌人,如今战事已毕,过往经历就任凭它在岁月浮沉。
你将踏上归途去往三江之地,但那颗在战场上锤炼出的坚韧不拔的心,却依然炽热如初。
吴地的园林将披上嫩绿的新装,生机盎然;而剡山深处,古老的树木郁郁葱葱,更显幽深静谧。
而我乘一叶孤舟,在辽阔无垠的江面上渐渐远去,身影消失在千里外的苍茫水域之中,让人难以寻觅。
整体赏析
送人之作,一般多以写景起笔。或以景写送别之地,或以景写送别之时,或将二者融为一体,在写景中寓含着惜别之情。这种写法,既符合生活逻辑,又容易表达情思。由于律诗比绝句多了两联,写景就更显得从容,内蕴也就更深厚,因而多为诗家习用。但在特殊情况下,写景如不可能,只有另取笔墨。刘长卿此诗从时局起笔,而非像一般送别诗那样起笔于景,就不是艺术上的“同调”,而是现实生活的“启迪”。张继是天宝十二载(753)进士及第,此时有个“司直”的小官,前期浮浮沉沉,想来蹭蹬不少,故首联先言时局,后言张继遭遇,饱含了感同身受的慨叹。
颔联依然送张继。这两句是说张继虽然身去万里,但心在魏阙,将不以“事往”“浮沈”为意,有为社稷百战百胜之心。“末路”而有“百战”之心,“事往”“浮沈”而“任”往,感而不伤,大有盛唐慷慨之音。清人翁方纲说刘长卿的五古体诗“可接武开、宝诸公”(《石洲诗话》),其实就是五律中,也不乏此等佳句,此处便是实例。
但接下去的两联,便是中唐风貌了。“春风”一联,是点出送别之地,送别之时。诗人由送别之地(长洲苑)的草绿,想象到越地古木之深,虽未言事,但二人别后可能所遇之事,已寓含其中;虽未言情,但已含异地同心之情。但这种“事”和“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必须发挥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才能有所领悟。尾联是说:我将被贬到岭南幽僻的南巴,犹如一片孤舟,回归何日,实在难以预期了。
这首诗前半写友人,语中不乏慷慨之音,是对朋友的肯定和鼓励;后半写自己,委婉哀伤,把盛唐的雄浑奔放与中唐的伤世忧己融为一体,让读者看到了两种诗风迁移转化的痕迹。从此以后,刘长卿诗作中慷慨之气渐减,哀惋之音渐增,伤时悼世和对个人身世的感慨,逐渐成为他诗作的主调。
作者介绍
刘长卿 (709~786),字文房,唐代诗人。宣城(今属安徽)人。以五言律诗擅长,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年1月~756年7月)进士。唐肃宗至德年间(公元756年7月~758年2月)任监察御史、长洲县尉,贬岭南巴尉,后返,旅居江浙。后来唐代宗任命他为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再贬睦州司马。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乱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刘长卿是由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关于刘长卿的生平一直没有确考,《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没有他的传记。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权德舆《秦征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集序》)。《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他的集子10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同。据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著录有《唐刘随州诗集》11卷,为明翻宋本,诗10卷,文1卷。现在通行的如《畿辅丛书》本的《刘随州集》,《四部丛刊》本的《刘随州文集》,都为这种11卷本。《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 相关推荐
【刘长卿《送行军张司马罢使回》唐诗赏析】相关文章:
《听弹琴》刘长卿唐诗赏析09-07
刘长卿经典唐诗《送灵澈上人》11-08
《送张祥之房陵》唐诗赏析10-12
《送扬州王司马》唐诗及翻译07-08
刘长卿《送张十八归桐庐》07-07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的唐诗鉴赏09-14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唐诗鉴赏08-05
刘长卿-唐诗精选11-13
刘长卿经典唐诗10-13
《七里滩重送》刘长卿唐诗鉴赏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