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的比兴象征艺术还具有表达方式多样性的特色。下面是离骚的课堂实录,和小编一起看一下吧。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屈原的《离骚》。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名平,字原,本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曾为楚国的三闾大夫,主张联齐抗秦。楚怀王死后,他两度被放逐,无可奈何之中,自投汨罗江而死。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请大家反复朗读课文。
(学生纷纷朗读)
师:刚才朗读的时候大家有没有了解到诗人流露的独特情怀呢?
生:其实,没学这首诗也能了解屈原的情怀啊,谁不知道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呢?
师:这首诗情感的起伏,你能体会到吗?
生:好像没感觉。
师:同学们希望老师怎样去教这篇课文呢?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希望得到些什么?
生:我觉得老师最好不要自己或者让我们翻译诗中的句子,因为很难翻,又有方言词,翻译后肯定诗歌的味道就没了,听起来也会很累、很枯燥。但是,我又觉得如果不翻译,这首诗我们很难看懂,而且在积累文言词语方面也会有损失,会学得很心虚。我希望老师能有点新方法。
师:那好,我们就把学习重点放在了解屈原的独特情怀上。因为诗歌字面意思较难理解,所以我们让这首诗尽量变得短些,这样就可以少一点要翻译的字词。请同学们尝试一下,看能否对文中的诗句进行压缩,留下你觉得足以说清作者意图的话。
(学生埋头动笔,然后讨论了一段时间。)
生:我来改改前面几句。我将这些句子压缩,成了“高阳苗裔,皇考伯庸。摄提孟陬,庚寅吾降。皇览余度,锡余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
(学生鼓掌)
师:大家鼓掌是因为他改得不错吧?那么请问他的改动有什么特点?
生:诗歌更简练了,每个句子都只有四个字,那么整齐,比原文更有节奏感了。
师:照你这么说,修改后的诗歌成了四言诗,比原文更好了,是吗?
生:好像不能这么说。
师:请果断些,到底是修改后的好,还是原诗好?我们评价一篇作品有哪些标准?
生:应该以主题的需要、表情达意的效果为标准吧。
师:很好!那么四言诗的形式跟原诗形式相比,到底有什么区别?大家自己读读看。
(学生七嘴八舌地读了起来)
生:四言诗比原诗更整齐,更有节奏感了,但是读起来比原诗要快,显得比较急促。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从作者的心情和朗读的情境去思考问题了。不过我想简单地补充一下,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楚辞》是南方文化系统的源头,而《诗经》是北方文化系统的源头,《诗经》以四言诗为主,《楚辞》则相对比较自由,读起来比较舒缓,所以这两种形式体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哪怕是一个语气词都有标志性作用,大家想到什么了吗?
生:“兮”字是楚地方言的体现。
师:所以我们能不能把原诗中的那些虚词、语气词,比如“之”“兮”等随意省略掉?
生:不能。
师:好。但我还是要表扬刚才那位同学,他的提炼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至少帮助我们把诗歌的主要信息了解得更清楚了。
(很多学生点头)
师:如果我们冲着紧缩以求简练的目的去改动诗歌,是否只能改成四言诗?能否再简单些?
生:我来试试,还是改刚才那八句,可以改成“帝裔,考庸。摄提孟陬庚寅降。皇览余度,锡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
(有学生笑了起来)
师:这位同学,你为什么笑?请站起来说说。
生:他把诗的意思保留下来了,但是读起来真难听。
师:好的,看来你感觉到了,原诗虽然没有第一位同学修改后的四言诗那么整齐,但还是很有韵律的。当韵律与情感和谐时,作品才会给人以恰到好处的感觉。不过,我还是要表扬第二位同学,因为他真的有很强的概括能力,对于我前面提出的要求,他完成得还是很出色的吧?
生(七嘴八舌):是的。
师:不过就算求简练,有一个字还是省不得,就是“伯”字。因为屈原的父亲字“伯庸”,称人的字而不称名,本身就是表示尊敬,更何况屈原是想到了死去的父亲而抒发的感情,其中的敬意很浓,怎么可以随便将其父的字给删去呢?
生:对,得把“伯”字添回来。
师:现在我来改给大家看看,我只尝试紧缩前两句,将它改为“帝之苗裔,朕考伯庸”。同学们看看我修改后大意有没有变?和第一位同学的修改相比,谁好些?
(学生反应很激烈,老师挑代表发言。)
生:大意没变。不过在表达作者情感时有差异了。因为根据课下注释,“高阳”帝是楚国君王的远祖,压缩成“高阳苗裔”才可以看出屈原与楚国血肉相连的关系,“高阳”二字用意独特,比光说“帝”好得多,因为这是屈原爱国的根本原因之一。
生:“伯庸”是屈原父亲的字,“朕”是“我”的意思,“朕考伯庸”虽然也是在介绍自己的父亲,但是体现不出作者的意图。当某人说“我的父亲是某某领袖”时,不必加上“伟大”这样的形容词,我们也能体会他说话时的自豪。但是“伯庸”这个人大家都不太熟,似乎没什么名气,只有加了“皇”字作修饰,我们才能比较容易体会到屈原的自豪感,因为“皇”是“伟大”的意思。
师:说得真好。这样一来,同学们已经不知不觉地在翻译,并掌握了一些难字的含义。你们的取舍越来越接近作者情感的需要了。大家再来思考一下,作者在写这首诗时,有没有有意地紧缩呢?
生:有。“皇览揆余初度兮”中的“皇”就是对前文“皇考”的紧缩。
师:谁能告诉我,作者为什么不说“考览揆余初度兮”,而说“皇览揆余初度兮”呢?“考”是父亲的意思,看起来更明白啊!
生:还是为了突出父亲的伟大,所以保留“皇”字,省去“考”了。
师:有道理。如果同学们始终注意屈原的情感取向,就会对每个字的用意有很贴切的把握。与前面两位同学的修改相比,第一位同学保留得多些,请让我再来重复一下他的修改:高阳苗裔,皇考伯庸。摄提孟陬,庚寅吾降。皇览余度,锡余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板书)希望大家仍从“更贴切地表达情感”这个角度去思考。除了刚才讨论过的句子外,你对其他修改后的语句还有什么看法?
(学生开始讨论,片刻后,教师提问,学生自由发言。)
生:“摄提孟陬,庚寅吾降”这样的改法,只是注意到了其中有三个词语是用来表时间的,出生的时辰交代清楚了,但却让人觉得无法表达作者的语气。作者是为了强调自己出生时间的巧合、身世的不平凡,其中“贞”是“正”的意思,这个字被抽掉后语气就变得很平淡,简直是流水账式的交代,这个字实在是省不得啊!
生:“皇览余度,锡余嘉名”中的“初”省不得,因为是对前面出生时间等内容的照应,这种照应也是有强调作用的。“肇”字也得保留,因为它是“开始”的意思,屈原的父亲根据前面那么多不平凡的前提才给屈原起了名,这里用“肇”字可以体现非常郑重的态度。
生:“揆”也很重要,我刚才查了一下《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览”是“看”的意思,“揆”有“揣测、推理”的意思,由“看”到“推理”是一个过程,它也能体现屈原的父亲给儿子取名和字时的慎重。
师:大家把那些可以翻译的提示必要信息的词的作用都分析出来了,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我的说法会重复老师前面的看法,但是我还是要告诉大家,我想把其他被删除的字都补回去,因为它们在调节语速、表达语气、准确表达情感等方面确实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才学了课文的一部分内容,但是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在修改与比较中,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字词的含义,了解了屈原的心理。课下的注释其实已经很详细了,只不过同学们原先不太愿意仔细看,现在看进去了,而且也没有觉得落实字词含义是枯燥的事,我认为大家的收获不小。希望大家能从剩余的内容中任选一段,也用紧缩的方法,体会字里行间的独特意蕴。下课!
拓展阅读:《离骚》课文重难点
课文中诗人的“衷”、“怨”、“悔”的思想感情:
课文首章开篇就写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句中的“太息”意为“叹息”;“掩涕”意为“掩面擦泪”;“哀”属形容词的为动用法,意为 “为……哀伤”,全句意为“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啊,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诗人开篇就抒发自己的哀伤,着一“哀”字,与前句中的“长太息”、“掩涕”相呼应,把概括叙述与具体描写结合起来,有形有声,有因有果,引人深思。这里抒发的哀伤之情,尽管包含着诗人被疏废弃的伤痛,但又丝毫不夹杂个人的荣辱得失,这是诗人热爱祖国、关心民生、革新政治、救亡图存的远大理想难实现时自然而然的情绪反映,其核心是诗人的爱国爱民的精神。在简述了自己被疏废弃的经历后,诗人接着抒发自己的怨恨之情。从诗中看,诗人怨的是“灵修之浩荡”、“终不察民心”,恨的是奸佞小人的嫉妒谣诼以及“工巧”的时俗。这里诗人用简洁的笔墨,为我们描绘当时楚国君王昏庸,奸佞当道,群邪蔽贤,忠臣被逐,黑白颠倒,是非混淆的社会现实。正是这种现状导致诗人被疏废弃,壮志难酬。在揭露了楚国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抒发自己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志向后,诗人在第八章写自己的悔:“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这句意谓“后悔自己当初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我久久伫立而想返回”。这里的“相道”显然指诗人选择实现自己远大政治理想的道路。在经历了被疏废弃的痛苦遭遇后,诗人终于认清了形势,明白了自己理想难实现的原因,于是他决定固守节操,特立独行。节选部分所抒发的这三种感情,连贯而一致,对民生多艰的哀,对君王荒唐的怨,对楚国善于投机逢迎的时俗的恨,对自己相道的悔,其实都源于自己理想的难以实现。但值得注意的是,诗人用“灵修”喻指君心,表现了他对君王的依托之恨。这反映了诗人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看不到人民的力量,只把实现远大的理想的希望寄托在君王身上,这就使诗人的“哀”、“怨”、“悔”不免显得孤独和清高,也注定了他悲剧性的必然命运。
2、体味《离骚》的比兴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比兴手法在《离骚》中广泛运用。它“依诗取兴、引兴比喻”,而且还把比兴与要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具有了象征意义。比如通篇以香草象征诗人的高洁品质就是这种情况。
《离骚》中的比兴,不像《诗经》那样只是一个片断,而是系统的、一个接一个的,充分表现了所要表达的内容。诗中诗人以女子比贤者,由此出发,又以男女关系比君臣关系;以众女妒美比群小妒贤,如课文中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以求媒比通楚王的人;以婚约比君臣遇合。这样一来,使所用的比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全诗也就因此而显得生动形象,丰富多彩。
【离骚 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离骚》课堂实录12-28
《离骚》的课堂实录06-14
离骚的课堂实录05-15
离骚的课堂实录范例06-14
离骚课堂实录(通用7篇)08-23
离骚06-12
《离骚》05-19
离骚的诗句11-08
《离骚》教案11-09
离骚经典片段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