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的浪漫主义

2020-09-22 李贺

  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人物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人物评价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对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藩镇割据的黑暗现实,多所针砭;对下层人民的哀怨、痛苦亦多有同情,政治上具有进步倾向。在艺术方面,他的诗调高气峻,或如云崩雪涌,奇峭浪漫;或如明霞秀月,清丽璀璨。在想象的奇特、构思的精巧、语言的`精辟等方面,极富独创性,在中唐别树一帜,有开拓之功。

  诗歌欣赏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

  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李贺《苦昼短》

  李白与李贺浪漫主义诗歌相同点

  他们的诗歌有着共同的渊源。他们均受屈原《离骚》以及楚辞作品的影响,他们以屈原为师、效法楚辞,继承了屈赋的浪漫主义精神。如李白的《远别离》、《梦游天姥吟留别》、《梁甫吟》等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出是直接脱胎于屈原的作品。如《远别离》写道:“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不言此离苦……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这些诗句用了屈原《湘君》、《湘夫人》的手法意境,构成了感人的艺术魅力。李贺许多拟《离骚》、《九歌》的作品,其以《长歌续短歌》较明显,诗在立意表现手法上,都与《离骚》相 似。“夜间何离离,明月落石底”,寄托深远人把自己的意志和情绪融化在生动的喻和深邃的意境中,优美动人,含蓄永,颇得《离骚》神髓。共同的渊源就形成了二李浪漫主义诗歌许多共同特点。

【李贺的浪漫主义】相关文章:

李贺浪漫主义古诗11-17

李贺诗歌的浪漫主义06-20

浪漫主义诗人李贺简介10-27

李贺的作品11-05

悲伤的李贺06-30

李贺的锦囊06-15

李贺的轶事11-29

李贺的雅号11-01

李贺座右铭12-05

《出城》李贺05-12

李贺作诗文言文翻译 李贺作诗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