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吴歌
李白
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1)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4分)
(2)两首诗写作角度明显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4分)两首诗都写到了女子对远方征夫的深情思念(2分)。《秋歌》还表达了普通百姓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或”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批判”);《冬歌》则突出了女子担忧征夫受寒,渴望冬衣早日送达的急切心理(2分)。(意思相近即可)
(2)(4分)《秋歌》着眼于大的场景,通过对长安城”万户捣衣”的描写,塑造了思念丈夫的女子群像(2分);《冬歌》着眼于小的画面,通过女子”絮征袍”的具体描写,塑造了牵挂征夫的典型形象(2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
二:
(1)、从《秋歌》前四句看,诗歌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诗人又是如何营造这种意境的(3分)
(2)两首诗主题相同,但写法有所不同,请结合诗歌加以阐释。(3分)
参考答案
1、(1)孤寂(悲凉、凄凉、凄苦)1分
(2)①情景交融给2分(或融情、景、声、色于一体)②“感觉联通”或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化)1分,要注意“吹”的特殊用法③营造出浑然天成的意境之美1分(回答中要点出诗歌意境的特点)(②③两点答到任意一点即可。)
2.①《秋歌》写景抒情,《冬歌》写人叙事;②《秋歌》中有场景描写,《冬歌》则着力刻画一个生活片断(细节描写);③《秋歌》塑造了长安女子的群像,《冬歌》则着力于个体形象的刻画;
赏析:
《子夜吴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又题《子夜四时歌四首》。这四首诗分以四时情景写了四件事。第一首写春景,是说汉乐府中的秦罗敷采桑的故事;第二首写夏景,是说春秋越国西施若耶采莲的故事;第三首写秋景,是说戍妇为征人织布捣衣之事;第四首写冬景,是说戍妇为征夫缝制绵衣之事。作品构思巧妙,层次分明,结体严谨。
第三首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
笼统而言,诗人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长安一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了“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而见月怀人是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所以写月也有起兴的意义。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月光,也容易勾起思妇的相思之情。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这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一种难耐的挑拨。“一片”“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辞天然而得咏叹味。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便是对思妇的第三重挑拨。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
用“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却好像真的在,“玉关情”也很浓。此情之浓,不可遏止,于是有了末二句直表思妇的心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后世的某些人偏爱“含蓄”,认为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好,其实未必是这样。“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本不必故意使用那种吞吞吐吐的用语。而从内容上看,末二句使诗歌思想内容大大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能过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全诗手法如同电影,有画面,有“画外音”。月照长安万户、风送砧声、化入玉门关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十分有意味的诗境,这种犹如女声合唱的“插曲”决不多余,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画外也在画中,它回肠荡气,激动人心。因此,这首诗从正面写到思情,而有不尽之情。
第四首不写景而写人叙事,通过一位女子“一夜絮征袍”的情事以表现思念征夫的感情。时间是传送征衣的驿使即将出发的前夜,大大增强了此诗的情节性和戏剧性。一个“赶”字,不曾明写,但从“明朝驿使发”的消息,读者从诗中处处看到这个字,如睹那女子急切、紧张劳作的情景。关于如何“絮”、如何“裁”、如何“缝”等等具体过程,诗人有所取舍,只写抽针把剪的感觉,突出一个“冷”字。
素手抽针已觉很冷,还要握那冰冷的剪刀。“冷”既切合“冬歌”,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加强情节的生动性。天气的严寒,使手指也不灵巧了,而时不我待,偏偏驿使就要出发,人物焦急情态宛如画出。“明朝驿使发”,分明有些埋怨的意思了。然而,她从自己的冷想到“临洮”(在今甘肃临潭县西南,此泛指边地)那边的更冷。因此又巴不得驿使早发、快发。这种矛盾心理亦从无字处表出。读者似乎又看见她一边呵着手一边赶裁、赶絮、赶缝。
“一夜絮征袍”,言简而意足,然而随即又情急起来,她想:路是这样远,“寒到身边衣到无”呢?这回却是恐怕驿使行迟,盼望驿车加紧了。“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这迫不及待的一问包含极度的深情与牵挂。这组诗第三首是正面归结到怀思良人之意,而这一首诗却纯从侧面落笔,通过形象刻画与心理描写结合,塑造出一个活生生的思妇形象,成功表达了诗歌主题。结构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势突兀,结句意远,情节生动感人。
- 子夜吴歌的李白诗鉴赏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李白子夜吴歌鉴赏】相关文章:
子夜吴歌的李白诗鉴赏10-29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全诗翻译赏析09-27
《子夜吴歌·秋歌》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08-07
《子夜吴歌·夏歌》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07-21
《子夜吴歌·冬歌》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09-10
《子夜吴歌·春歌》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08-21
子夜吴歌·夏歌唐诗08-04
《子夜吴歌四首》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08-25
李白唐诗《子夜吴歌四首》全诗赏析10-04
李白《子夜秋歌》诗词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