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成就的原因

2023-10-30 李白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诗歌都很熟悉吧,诗歌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白诗歌成就的原因,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白诗歌成就的原因

  李白的诗风飘逸、洒脱,他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积极,那么的亢奋。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了古代诗歌,而在古代诗歌的成就中,我们便不知不觉地想到了“李杜”。“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在诗歌中成就最高的两位,我更喜欢李白。被人称为“天上谪仙”,“地上诗仙”的李白一生为何会在诗歌上的造诣如此巨大,这恐怕是时代环境造就了这样一个平凡但却伟大的诗人。对于他的成功,大多数人认为有以下三点:

  一、诗安诗风的影响

  李白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所以他的早期教育也别具一格。他既能有像一些士大夫那样的教育条件,又能有更多的宽松自由,这也就练就了他以后放荡不羁和涉猎天下的广泛兴趣。少年时,喜欢游侠和纵横,而昌隆所在的绵州地区,自汉末以来,道教非常活跃,这就方便了他去找道士说道论经,更加上他受时代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便让他在年少时,就有了“兼济天下”的雄心壮志。然而这位伟大的诗人如常人一样,都有着影响自己的人。而李白的影响者,却是一名离他很远的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对于谢安,李白有着特殊的仰慕之情,并对谢安的事迹和爱好有着非常地了解。谢安喜爱音乐、舞蹈和游山玩水,这一切一切的兴趣爱好,似乎都传达在了李白的身上。“小隐慕安石,远游学屈平。”这是李白在《秋夜独坐怀故山》诗中的开头,表现出李白既仰慕谢安之情,又想学远游的屈原。谢安一身才高八斗,并在政治中有所建树,在他四十多岁时出山从政。对于国政,他从内采取了“镇之以和静”的治国方略,使国家内部和谐安定;对外他又采取了加强军事防御,抵抗外敌的政策,使国家稳定安详。对于谢安的功绩,李白更是作出了“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这样的千古名句。在这样激昂的时代,李白更是受了谢安这种“兼济天下”雄怀的影响,所以他也想一心报国、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愿望是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李白有抱负、有才能,想成就一番事业,但他却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政治上的失意,官场上的黑暗让桀骜不驯的他心中也会出现苦闷、忧伤,但这种苦闷忧伤并未击败李白,相反却让他写出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样的千古名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同的际遇,却成就了他不同的辉煌。

  成功的人一定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挫折。李白的仕途失望,心中的忧伤,精神的空虚让他经历了这一切一切,而残酷的现实并未使他一蹶不振,反而成就了他“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千古名句。

  他与谢安的仕途可谓相反,但他们的成就却大相径庭、各有千秋,而在诗歌的成就中,李白更是略胜一筹。李白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在仕途受挫后,仍能继续游山玩水,寄情天下,这就与谢安相似,也就更能说明谢安对他的影响不小。

  二、特殊婚姻的影响

  李白这样一位浪漫主义诗人,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而他的婚姻生活却有着与别人不同的经历。

  他一生娶过四个老婆,第一个是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第二个是一个姓刘的女人;第三个是东鲁女子,姓名不详;最后一个是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丰富的感情经历让他对人生有了更加透彻的理解,也就有了《寄远十二首之十一》中的“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这样的名篇。

  他的第一个老婆是公元727年在湖北安陆经过两个朋友胡紫阳和马正公的撮合而成的,在那时年少的李白是个倒插门的女婿,在相爱十年后,妻子去世。

  他的第二个老婆是在前妻去世后一年,娶了一个姓刘的女人。因为那女子高傲有些看不惯李白的清淡,最后李白拂袖离开。

  他的第三个老婆是745年李白在山东一带路过时,与一当地的妇人结婚,不幸的是在婚后五年,他的第三任妻子再一离开人世。

  他的最后一个老婆是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李白那首著名的《梁园吟》也是因当时醉酒作下的,最后宗氏看见便也留下了“千金买壁”这一佳话。后李白因李案下狱,二人便失去了联系。

  这样一位豪放的诗人在四次婚姻中看似每次都以失败告终,但他的诗也就更增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这也让李白的诗风中也会出现一种忧伤凄凉的感觉。

  三、仕途不顺

  心怀天下的他想“兼济天下”,但仕途去容不下他这样放荡不羁、桀骜不驯的巨星。李白一生几度被贬,壮志难酬,但他始终关心着国家,关心着人民。心怀天下的他不能在仕途上大展宏图,当他激昂的政治热情被现实冲撞时,便装换成了他怀才不遇的愤作,从而心中呐喊出了“大道如青天,独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这样的心声。

  李白仕途上的不顺并不能掩盖他诗歌上的辉煌,人们更多的是看到了他寄情山水留下的千古名句。试想他如果政治得意,每日忙于政事,怎会有现在的千古名句呢?

  游山玩水、吟诗作赋,这就是我们伟大诗人李白的兴趣爱好,就是因为以上诸多原因才有了今天的“诗仙”李白。如果诗歌上少了他,恐怕唐诗也会显得少了些许黯淡。让我们现在尽情滴去享受他那种“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之情吧。

  李白诗歌成就的原因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代表作品有《静夜思》《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等,被后人称为“诗仙”,他之所以有那么高的成就,本人认为有以下原因造就:

  一、天赋异禀,少年天才

  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读诸子百家,通诗书。十五岁,观奇书,学剑术,好神仙,作《明堂赋》、《拟恨赋》等得到社会名流的认可。清朝有位诗人赵翼,晚年写了一首有名的诗: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功夫半未全。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意思就是到老了才知道写诗七分靠天赋三分靠努力。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见到二十岁的李白就说其“有仙风道骨焉,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可见李白天赋异禀。

  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李白十八岁先后出游四川江油、剑阁、梓州等地,二十四岁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重庆市,二十六岁春往江苏省扬州市,冬离扬州北游河南省临汝县,二十七岁居于安陆寿山,二十八岁,出游湖北省武汉市。古时出游不像现代有动车飞机那么快,全靠车马,甚至步行。古人都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种追求。因为这两者都能使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能力。

  三、仕途不顺,不平则鸣

  李白一生都在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美好愿望而奋斗,但几度被贬,壮志难酬,不能在仕途上大展宏图,终生与失意和挫折为伍。正是因为仕途不顺,诗人才会用诗歌表现自己的才华,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假如仕途顺利,日日忙于政务,恐怕在文学上没有这么高的成就。

  李白之所以能写出那样高水平的诗词除了以上原因,还有很重要的一条,是他所处的朝代为唐朝,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假如李白生在现代,也可能成为伟大的文学家,诗人,但未必能写出能流传千古的古诗词。

  • 相关推荐

【李白诗歌成就的原因】相关文章:

李白的诗歌11-29

诗人李白的主要成就12-07

李白的诗歌特点10-29

李白的生平及诗歌09-13

唐代诗人李白的主要成就01-31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交谊07-28

李白写的月亮的诗歌08-10

李白诗歌大全07-11

李白的诗歌15篇11-10

李白的诗歌(15篇)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