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乾的《吆喝》一文中,商贩的吆喝声,在无心人听来,或许顿生厌烦,而在有生活情趣的人听来,却是优美动人的音乐。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吆喝教学实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师:上课。
生(齐):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非常高兴能和同学们共同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先去认识一下作者——萧乾先生。(幻灯片:作者简介)来,请你来读一读。
生1:萧乾,蒙古族,原名萧炳乾,北京人,著名记者、作家、文学翻译家。
师:非常好。请坐。萧乾,北京人,而且是老北京人,非老北京不能写出这样浓郁北京味道的文章。大家已经预习文章了,看看这几个生字词能不能读准。(幻灯片:五个生字词)(给学生一分钟时间)
师:谁来读一读。
生2:囿于、馄饨、饽饽、秫秸杆、吆喝。
师:读的非常好。第二个词与我们这里的方言有点诧异。我们这里叫——
生(齐):馄饨(发顿音)。
师:其实它念——
生(齐):馄饨。
师:秫秸杆,也读对了。但是,如果在北京的口语也就是京白里边,往往会加一个儿化音。怎么读?
生(齐):秫秸杆儿。
师:很好这就是京白的特点之一。好的,每个生词读两遍。齐。
生(齐):……吆喝(生字词读两遍)
师:这个吆喝的喝,轻声,大家也读准了。吆喝原意指的是大声的喊叫,但是在这片课文里边,他指的是什么?文章当中,有一句话明明白白告诉了我们。他说,这吆喝啊,指的就是——,就是——,什么呢?
生3:一种口头广告。
师:指的还不是这一句。吆喝当然是广告,更确切的说是哪一句呢?它指的就是——
生4:背景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
师:在哪里?
生4:第二段的后半句。
师:找到,把它划下来。这就是吆喝,对这样的吆喝,学们可不陌生吧。我在农村长大的。早上经常有敲梆子买豆腐的,那个算是器乐,咱不说了。有一种声乐,唱出来的,宛转悠扬,别有滋味,令我至今回味悠长。星期天回家,又听到这样的吆喝声,是这样的。(师模拟)“小鸡来哦——,卖小鸡——啰!”听过没有?
生(七嘴八舌):听过。
师:对了,买小鸡的是吧?这是咱们这儿的吆喝声。但是与老北京城那大街小巷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种类繁多的吆喝没法比。这节课,我们随着萧乾,一起走入几十年前的老北京,去感受下街头那种纯正京白的吆喝的味道,也去感受下《吆喝》这篇文章背后的情怀。(板书:感受 情怀)
师:教给大家一种读书的方式或者也叫做姿态——还原。(板书)就是通过你的理解和演绎把文中无声的文字还原成有声有色的场景和画面,在这种情境中设身处地置身其中,去感觉,去感受,去领悟,去理解,去表达,这就是还原。(幻灯片:小组活动要求)下面请同学们找到文章当中你最感兴趣的一种吆喝,然后在四人小组当中试着吆喝吆喝,尽量原汁原味的还原出来。注意两个提示:一是注意标点符号;二是注意前后语言的提示。然后每组推荐一两个惟妙惟肖的吆喝声,在全班展示一下。来,开始。
生(小组活动),师巡视指导。
师:好的同学们,吆喝声不长,但是很有味道。我要的是这个味道。注意每组的吆喝尽量不要重复。吆喝的同学要注意作者所说的那个特点——要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哪个组先来?
生5:一包糖来——荷叶糕!
师:不错,这个吆喝,一定要抓住一个词,那个“一包糖”要——
生(齐):尖声尖气。
师:对,尖声尖气。怎么来?再试一试。
生5:一包糖来(尖声尖气)——荷叶糕!(掌声)
师:这个吆喝很精彩,我要这样吆喝行不行?荷叶糕来——一包糖!行不行?为什么不行?
生5:先说一包糖来,可以留下一个悬念。
师:什么悬念?这个吆喝要突出一个特点,是什么?
生(齐):甜!
师:甜到什么程度?
生(齐):一包糖!
师:吆喝中,谁在前,谁在后,谁大声,谁小声,这里面都是智慧,都是讲究。不错,吆喝的好,你站着。(笑)第二个吆喝,你来。
生6:葫芦儿——刚蘸得!
师:这个吆喝很能体现京白的特点,这里有个儿化音,要处理的不留痕迹。怎么办?再来!
生6:葫芦儿——刚蘸得!(较好)
师:好的。葫芦儿就葫芦儿呗,为啥还要强调刚蘸得呢?
生(齐):新鲜。
师:文中还有个买糖葫芦的。谁来?
生7:葫芦儿——冰塔儿——(很精彩)
师:你是不是北京卖过?特别的京味儿十足。你来说一说,你的这个吆喝好在哪里?(语塞)葫芦儿,冰塔儿,这两个词什么关系?
生7:做的像冰塔儿似的。
师:一个冰塔儿,你似乎看到了葫芦怎样的特点?
生7:晶莹剔透的糖稀厚厚的。
师:用课文当中的那个词怎么说的?形容的怎么样?
生(齐):晶莹可人。
师:什么叫晶莹可人?
生7:闪着光,特别漂亮。
师:可人呢?
生7:可人就是看着就想吃。
师:非常让人喜欢,是吧。前边那个吆喝不是说新鲜吗?我就不吆喝新鲜,我吆喝好看,做的像冰塔儿,模样好看,角度不一样,智慧。你也站着。下一个。
生8:吆——荞麦皮耶!
师:有意见,这个“吆”应该如何?
生(齐):高
师:再来。
生8:吆——荞麦皮耶!(很到位)
师:很好,注意啊,这个荞麦皮可不比糖葫芦。荞麦皮不好看,不好吃,不好玩,怎么吆喝让人家记得住呢?他就有办法,怎么办?
生9:吓唬人。
师示意生8再来:吆——荞麦皮耶!(极好)
师:我吓你个马趴,看你记住记不住!萧乾就记了一辈子,对吧!什么叫马趴,知道吧?
生(齐):倒了。
师:对,这是京白语言中特有的词,指的是倒在地上了。你也站着。谁还有精彩的吆喝?你来。
生10: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
师:挺好,这个比较难,但是有点节奏在里边。吆喝的好,精工出细活啊。站着。还有,你来。
生11: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
师:你的节奏感把握的很好。这种感觉就是文中那个词,说的是什么?
生(齐):合辙押韵。
师:合辙押韵的特点。对,你能把它吆喝好了,也能把下边那个吆喝还原好了。你试试。
生11:老太太(那个)真行好,给个饽饽吃不了。东屋里瞧(那么)西屋里看,没有饽饽赏碗饭。
师:好不好?再来一遍,大家打着拍子,就知道合辙押韵是怎么回事儿。来,起。
生11吆喝,学生打拍子。
师:合辙押韵,最有艺术的味道。站着。还有吗?
生12:冰棍儿——三分嘞!
师:冰棍儿,三分嘞。降价了,爱买不买,不买,你吃亏。站着,还有吗?
生13:馄饨喂——开锅!
师:对了,快捷方便,谁来都开锅。看看还有吗?
生14:硬面——饽饽——
师:这个“面”,在京白里边往往会加一个什么?
生(七嘴八舌):儿化音,面儿。
师:如果加上儿化音,什么样?
生14:硬面儿——饽饽——(极好)
师:就这个味道,你的这个吆喝有怎样的特点呢?
生14:简洁。
师:只是简洁吗?文章当中怎么说的?
生14: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
师:由此你发现,这个卖饽饽的买卖人又怎样的特点?
生15:实在。老实。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特别从哪个词儿上看出来的?一点也不吹嘘什么。做人实在,朴实,像他卖的那个硬面饽饽。我说的是朴实,不是说长的像。(笑声)看看还有没有?
生16:卤煮喂,炸豆腐吆!
师:好的就你了,站着。在看,还有吗?来,后面的那个男生。
生17:喝了蜜的大柿子!
师:这个吆喝,好在哪里?
生17:因为它喝了蜜,给人感觉就特别甜。而且和朴实的饽饽的吆喝成鲜明的对比状态。
师:对,他用了一个修辞,就是——
生17:拟人。
师:所以,那么简单的一个吆喝,但是在吆喝的人的嘴里边,就变得那么生动形象,幽默风趣,这就是口头的艺术。还有吗?
生18:就剩两挂了!
生19:栗子味儿的白薯,萝卜赛过梨!
师:好的,就你了。还有一个。就是那个乞丐。这个不赖同学们,太难了,老师来。还原这个,要抓住几个词儿,颤音,挑高了嗓子,用低音。是这样的:行好的--老爷--太(哎)太”,过好一会儿,(好像饿得接不上气儿啦。)才接下去用低音喊:“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掌声)听这样的吆喝,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20:就给点吃的吧。(笑声)怪可怜的。
师:自然的生发出一种——同情之心(齐)。用课文中的一个词叫什么?
生(齐):凄厉动人。
师:这么复杂的一种声音,作者只用一句话就完完整整的描摹下来,这就是大作家笔力的功夫。
师:刚才同学么都还原的很好。接下来,咱们一起把这些声音还原到课文当中,去听一听,萧乾那纯粹的京白的语言的连缀下,北京街头这形形色色的吆喝的风采,也同时感受一下吆喝背后,你都感受到了什么,扑面而来的是什么?现在起我萧乾,你们老北京小商小贩,我读课文,吆喝归你们。咱们都惟妙惟肖的还原老北京话,也就是京白,感受京白的特点,就是快,有时候有点含混不是特清楚,再就是儿化音多,重。注意体会,开始。
(效果:师生合作读课文,唱吆喝合作读完,掌声起)
坐着的同学请闭上眼睛。如果时光倒流几十年,你走在老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你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从早到晚,都会看到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的商贩们,听到这样此起彼伏的吆喝声——
(师示意,生陆续演绎吆喝,教室里响起阵阵吆喝声)。同学们,睁开眼睛,透过这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你感觉到老北京买卖人的什么呢?你觉得扑面而来的是什么呢?
生21:朴实,热爱生活,极富地方特色。(师板书:朴实,地方特色)
生22:叫卖人的灵活。(师板书:灵活)
生23:幽默风趣。(师板书:幽默风趣)
师:还有吗?越来越多了。
生24:别出心裁的创意。(师板书:创意)
生25:厚重浓郁的地方特色。
生26:生动诱人的叫卖艺术。(师板书:叫卖艺术)
生27:自然而种类繁多,有艺术性。(师板书:艺术性)
生28:叫卖千奇百怪,有艺术性和复杂性。
生29:质朴自然,有独特的魅力。
生30:热情。
生31:文化的积淀。(师板书:文化)
师:同学们,大家感悟了很多。我们不妨把你的感悟再推进一步。你说它是艺术文化。这个来自底层老百姓的艺术文化,萧乾先生对它是怎样的一种感情呢?
生32:热爱与怀念。(师板书:热爱与怀念)
师:你怎么读出来的?
生32:他是个老北京人,他写的那些叫卖声特别符合那个时代,对人物的描写,吆喝的描写很生动形象。
师:所以你认为有种故土的情怀在里边,是吧?不错,请坐。还有吗?一种怎样的感情呢?有个句子体现的很好。他说“现在北京倒还剩一种吆喝”。你从这里读出了什么呢?
生33:我觉得是一种惋惜的感觉。
师:惋惜的感觉,为什么?
生33:过去北京城的吆喝种类繁多,而现在还剩一种,这前后的差异,突出了这种惋惜的感觉。
师:所以他希望这种艺术要怎么样?
生33:保留下去。
师:对,或者叫传承下去。在惋惜之余,最后,“并没有失传”,还带着点什么感觉?
生34:欣慰。
生35:庆幸。
师:对,庆幸。表现了他对这种艺术的一种热爱,一种怀念,一种留恋,希望传承下去的这样一种情怀。
师:另外,同学们还感受到了很多来自吆喝的种种体验,但是这些体验都是吆喝的表面。同学们,你就没有透过吆喝去关注一下那些吆喝的人吗?文章当中啊,这些语言哪,并不都是诙谐和幽默啊。
(师沉抑的读这些句子: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还有唱话匣子的。大冷天,背了一具沉甸甸的留声机和半箱唱片。那时夜里还经常过敲小钹的盲人。至今我还记得一个乞丐叫得多么凄厉动人。他几乎全部用颤音。先挑高了嗓子喊“行好的--老爷--太(哎)太”,过好一会儿,(好像饿得接不上气儿啦。)才接下去用低音喊:“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
师:你明白了些什么?
生36:我觉得这些吆喝的人很多是迫于生计,迫于无奈,然后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同情和无奈。
师:迫于生计,迫于生活的压力,对吧?
生37:这些人,他们为了生活其实也很辛苦,看似幽默的背后也有他们的辛酸。
生38:我感觉作者用吆喝来衬托吆喝人的那种不容易。
生39:我感觉作者用吆喝来体现出老北京那种独特的吆喝背后的艰辛。
生40:我觉得萧乾用这篇文章来描写社会中下层人们……
师:底层。
生40:对,是底层生活,他们迫于生计一年四季都要奔波,大冷天不管刮风下雪都要劳作。感觉萧乾的心情也是很心酸,对他们的同情和怜悯。
师:说的多好啊,同学们。老北京的那些买卖人为了维持一家的生计,他们一年到头无论刮风下雨,无论春夏秋冬,从早到晚,他们都走在大街小巷里做买卖。尽管生活是这样的艰辛,但是只要他们挑着担子,推着小车走在街头做买卖,那他们的吆喝就是——(板书:唱)唱出来的,以声乐的形式唱出来的,以唱的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一个“唱”字,你又明白了什么呢?
生41:他们比较乐观,热爱生活,比较积极。他们不是属于比较悲观那样的人。
生42:他们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生43:他们不是悲天悯人,自怨自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坚强的生活下去,不放弃生活的希望。
师:真好。从来没有放弃,从来都是以热爱生活的姿态出现,尽管他们是那样的艰辛。这就是老北京人。萧乾说,我写这些文字,就是为了找到早已失去的老北京人的尊严和自信。他因此写了很多文章,收录在一本书中叫《北京城杂忆》。冰心奶奶,大家都知道是吧。她也算是个北京人,她在北京度过了青少年时期,她把北京当做她的故乡。当她读到《北京城杂忆》的时候,这样评论道“读萧乾的《北京城杂忆》,他那流利而俏皮的京白,使得七十年前北京的色、香、味,顿时萦绕而充满了我的感官,引起我长时间的含泪的微笑。”同学们,咱们今天学了《吆喝》这篇文章,你有没有理解什么是含泪的微笑呢?
生44:含泪是因为故乡具有浓郁特色的艺术都快失传了,非常可惜,眼眶含泪;微笑是因为有人把故乡的特色艺术保留,勾起了童年时故乡的记忆……
师:于是很欣慰。所以就微笑,这是一种理解,还有吗?
生45:含泪的微笑里包含两种感情。都跟家乡有关,一种是见到多年前的家乡风貌,是一种怀念,多少有点悲哀,好久未见了;微笑是每一个在外的游子看到曾经的故乡都会有一种亲切感。
师:大家要结合《吆喝》这篇文章去理解。
生46:含泪是因为他想到吆喝的那些人,他感到心酸。欣慰是因为,现在不比从前的生活,他们的处境应好些了,所以欣慰。
生47:微笑是因为小贩对生活的热爱,充满希望,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含泪是对他们生活的心酸的一种同情。
师:真好。微笑的是幽默诙谐的京白,乐观积极的精神;含泪则是由于对艰辛生活的关注。原来在文章的背后,有着的是萧乾那双关爱的眼睛,有着的是他那一腔悲悯的情怀啊!(板书:悲悯)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以还原的姿态来感受了京白的特点,探究了《吆喝》这篇文章的主题情怀。大家感受到了很多,我很高兴。最后再说一句,当我们以还原的姿态来探究文本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本的——语言!下课。
- 相关推荐
【课文吆喝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课文《乡愁》教学实录04-15
课文桥教学实录06-06
课文《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实录04-21
小学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03-25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教学实录04-08
《采薇》课文教学实录04-11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教学实录03-27
小学课文《鸟鸣涧》教学实录06-06
课文《桥》教学实录分享5篇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