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课文原文

2024-08-01 课文大全

  课文指教科书中的正文,区别于注释和习题等,一般在语文或地理中出现。英语,有对话和短文。最早在南朝梁国刘勰的《文心雕龙·指瑕》出现。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趵突泉课文原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趵突泉》

  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

  在西门外的桥上,便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地流着。这就是由趵突泉流出来的。设若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了一半的美。但是泉的所在地并不是我们理想中的一个美景。这又是个中国人的征服自然的办法,那就是说,凡是自然的恩赐交到中国人手里就会把它弄得丑陋不堪。这块地方已经成了个市场。南门外是一片喊声,几阵臭气,从卖大碗面条与肉包子的棚子里出来。进了门有个小院,差不多是四方的。这里,“一毛钱四块”和“两毛钱一双”的喊声,与外面的“吃来”联成一片。一座假山,奇丑;穿过山洞,接连不断的棚子与地摊,东洋布,东洋瓷,东洋玩具,东洋……加劲地表示着中国人怎样热烈地“不”抵制劣货。这里很不易走过去,乡下人一群跟着一群地来,把路塞住。他们没有例外地全买一件东西还三次价,走开又回来摸索四五次。小脚妇女更了不得,你往左躲,她往左扭;你往右躲,她往右扭,反正不许你痛快地过去。

  到了池边,北岸上一座神殿,南西东三面全是唱鼓书的茶棚,唱的多半是梨花大鼓,一声“哟”要拉长几分钟,猛听颇像产科医院的病室。除了茶棚还是日货摊子,说点别的吧!

  泉太好了。泉池差不多见方,三个泉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你便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是自然有这样的力量!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的水藻上飘荡着,使你不由得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小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了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起挤上来,像一朵攒整齐的珠花,雪白;有的……这比那大泉还更有味。

  新近为增加河水的水量,又下了六根铁管,做成六个泉眼,水流得也很旺,但是我还是爱那原来的三个。

  看完了泉,再往北走,经过一些货摊,便出了北门。

  前年冬天一把大火把泉池南边的棚子都烧了。有机会改造了!造成一个公园,各处安着喷水管!东边做个游泳池!有许多人这样盼望。可是,席棚又搭好了,渐次改成了木板棚;乡下人只知道趵突泉,把摊子移到“商场”去(就离趵突泉几步)买卖就受损失了,于是“商场”四大皆空,还叫趵突泉作日货销售场。也许有道理。

  创作背景

  这篇《趵突泉的欣赏》原载于1932年8月《年华》第一卷第17期。1930年7月,老舍从北京来到济南,任齐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同时负责编辑《齐大月刊》。老舍在济南一直住到1934年初秋,他在济南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对济南怀有深厚的感情,视济南为他的第二故乡。教书闲暇之时,老舍写了多篇赞颂济南山水的文章,在众多名胜中,他特别喜爱趵突泉,这篇文章就是一篇描写趵突泉的散文佳作。

  作品赏析

  这篇文章以沉练的笔触、白描的手法,通过欣赏趵突泉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传神地表现了趵突泉的自然美,同时假以人、环境的衬托,表明了自己廉正无私,“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述说了对现实人生的无限感慨。

  原作的题目——“趵突泉的欣赏”,看似信手拈来,却为神采之笔,既点明所写景物,“欣赏”二字又颇耐人寻味,热烈与赞许、冷静与鄙夷的情绪见诸笔端。

  文首一句“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将趵突泉与千佛山、大明湖并提,可见趵突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流着”,显示着泉水的圣洁与美丽。然而就在“假若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的赞誉言犹未了时,作者的笔锋却陡然一转,由泉及人又写到环境:“但是泉的所在地并不是我们理想中的一个美景……凡是自然的恩赐交到中国人手里,就会把它弄得丑陋不堪。”接下来“一片喊声”、“几阵臭气”、“接连不断的棚子与地摊”,已使人感觉到了某种不协调,“买一件东西还三次价,走开又回来摸索四五次”,更使人赏泉的兴致全无。作者的这些描绘并非与主题无关的题外话和闲来之笔,“东洋布,东洋瓷,东洋玩具,东洋……”已使人隐隐觉到他内心的郁愤,“加劲地表示着中国人怎样热烈的‘不’抵制劣货”,则将他对国人为洋货所制而又麻木不仁的心态的强烈不满表现了出来。谈到这里也使读者强烈地预感到,作者笔下的趵突泉欣赏,已非文人墨客的闲来雅兴的即景抒情了,它自有一番隐曲蕴含其中。

  随着一句“除了茶棚还是日货摊子,说点别的吧!”作者将视角由集市复又移向泉水,眼前也因此由晦暗又转为光明。泉的确“太好了”,“一年四季,昼夜不停”,显示出一种“自然的伟大”,这种伟大就在于,它“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这看似是对泉水的赞美,实则是对自己高尚人格的写照:人在屋檐下,我自不低头,不谄媚,不阿谀,不惑于金钱,不屈于权势。作者是借对泉水的描写,托物言志,表达了自己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拳拳爱国之心。“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既是对趵突泉水形态的如实描写,更是自己内心志向的进一步升腾。这种爱国精神是不会因任何人的阻挠而收敛,不会因任何黑暗势力的压制而萎缩的。“只是自然有这样的力量”,则是对趵突泵这大自然的杰作的尽力讴歌,也流露出对趋炎附势的“人类”的不屑与鄙夷——这些人怎能与纯美的自然为伍,怎能与趵突泉这样美好的事物共存于这个世界上。对小泉的描写,作者处理得极为轻松、优美,不同大小的,各种姿态的,像大鱼,像珍珠,像梨花,轻快徐缓,摇曳多姿,的确“比大泉还更有味”。但是在欣赏这泉水美的形态时,不能无视作者的弦外之音。“碎了,又来了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起挤上来”,是的,小泉同样有大泉的特质,纯净、清明,而且前赴后继,永不枯竭,永不退缩。这正是千百万正直、善良的中国人的真实写照。民族是有希望的,这正是作者隐含笔底、压抑内心、想说而未直说的话,他靠生生不息的泉水表达了自己的心曲。然而这美好的事物虽说不上是“海市蜃楼”,却无异于南柯一梦,回到现实中来,眼前是“席棚”改成“木板棚”,趵突泉还得叫作“日货销售场”。在文章的结束处,作者的心境透射出一种悲凉、愤慨。他不理解美好的事物为什么不能战胜丑陋的东西,但是这一切又是这般无奈,他无力改变,于是只好带着冷眼去“欣赏”了。

  文章就是这样,既热情奔放,又委婉含蓄,既歌颂了世间美好的事物,又鞭答了人类丑恶的东西,借物喻人,情景交融,达到了表明自己心迹的目的,称得上是老舍先生文风、人格集一体的一部珍品。

  作品解读: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按照去趵突泉公园游览的路线从不同方面介绍了趵突泉。课文记叙了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美丽景色,依次描绘了趵突泉泉水的清浅、鲜洁和大泉、小泉优美动人的姿态,重点是对三股大泉和小泉景色的描写。

  本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第二部分(第二至四段):趵突泉泉水清浅,大泉日夜翻滚,小泉姿态优美动人,为济南增添了美。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作者看完了泉,结束了游览。

  语意理解

  “出了济南的西门,在桥上就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流着。岸边的垂柳倒映在水面上,上下都是绿的,幽静极了。”

  作者还没有来到趵突泉公园,就已经感受到了趵突泉的美了,是因为在桥上看到的趵突泉流出的泉水和泉水流过岸边“幽静”的环境。“清浅”的意思是干净、清澈见底。“鲜洁”的意思是水质鲜活,没有杂质。

  “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一半的妩媚。”

  “妩媚”一般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作者感到在济南美丽的山光水色之中,趵突泉的美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假如没有趵突泉,就大大逊色了。这是作者对趵突泉的整体感受,从作者的感受中,可以体会到趵突泉对济南的重要。济南又叫“泉城”,有七十二泉,“趵突泉”号称天下第一泉。

  “泉池中央偏西,有三个大泉眼,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

  作者一边描绘大泉,一边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写出了大泉的样子。“没昼没夜地冒、冒、冒”写出了大泉的特点,正是这个特点让人感受到大自然是多么神奇,多么伟大!

  “数不清”说明小泉眼数量很多。它们姿态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通过小泉的种种姿态和变化莫测表现出小泉的多姿多彩。比喻句“……像一串珍珠”和拟人句“好像你追我赶似的”又把小泉的静态和动态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写作特点

  1、结构整齐,布局严谨。

  本文篇章结构十分整齐严谨,按照“总—分—总”的写作顺序,详略有序地描绘出了趵突泉的秀美画卷。

  2、用词精当,佳词罗列,丽句叠生。

  3、多样的表现手法使文章更生动传神。

  (1)对比的手法更显景物的独特风采,如大泉与小泉、小泉的各种姿态相对比。

  (2)排比的句式与比喻、比拟的写法相结合,使景物描绘更加生动,语言形式更加优美,并体现出音乐的韵律与节拍。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一生创作极勤,硕果累累,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儿童剧《宝船》等,其作品多选材于自己所熟悉的城市下层居民生活,通过塑造极为生动的人物形象、于“平常”中透出深刻的社会意义。

  《趵突泉》资料

  近、反义词

  近:鲜洁——洁净        名胜——胜景 疲倦——困倦

  反:昼——夜           鲜洁——污浊

  幽静——喧闹       活泼——呆板

  点拨难句

  1.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的妩媚。

  这是一个表示假设的句子,突出了趵突泉景色之美,强调济南风景的美离不开趵突泉。

  2.要是冬天来玩就更好了,池面腾起一片又白又轻的热气,在深绿色的水藻上飘荡着,会把你引进一种神秘的境界。

  这句话前半句写作者看到的趵突泉水面上的另一番景色:冒着白色的热气,轻轻地笼罩在泉上。下半句是联想,启迪读者想像,让人产生种种美妙的遐想。突出了趵突泉冬天的美景。

  精释课题

  趵突泉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文章具体介绍了趵突泉的美丽景色。

  段落结构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济南的三大名胜。

  第二段(第2~4自然段):详写趵突泉的美景。可分为三层。

  第1层(第2自然段):讲在西门桥上看到的趵突泉流出的泉水。

  第2层(第3自然段):讲大泉的景色。

  第3层(第4自然段):讲小泉的景色。

  归纳中心

  本文介绍了“趵突泉”神奇美丽的景色及在济南风景中的地位,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水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提示写法

  抓住大泉活、清、冬温夏凉等特点以及小泉冒水的各种姿态,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有力的排比、传神的词语把所见的景色和自己的联想、感受结合在一起写,既写出泉美,又让读者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

  人物小引

  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曾获“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龙须沟》《茶馆》。

  学习要点提示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趵突泉》教案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的突泉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伟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和细致描绘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妩媚”晶莹”“摇曳”“不知疲倦”“五光十色”等词词。能用“那么……那么…···”“好像……似的”造句。

  4.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二、教学回点

  1、课文中描写大小泉景色的部分,即课文3、4两个自然段

  2.细致观察与描写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幻灯,有条件的准备相关录相带。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出示挂图,揭示课题

  1、同学们见过泉水吗?是哪几的泉水?能说说你所见到的泉水的样子吗?

  2、你们听过趵突泉吗?请同学们看图,这就是历史悠久、闻名于世的山东济南的趵突泉。

  二、简介趵突泉

  趵突泉在山东省会济甫市旧城区西门官侧,面积约3公顷,包括周围的金钱泉、柳絮泉、漱玉泉等16个泉口和几处古建筑,现统称为的突泉公园,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助突泉泉他长约30米,宽约20米,成长方形。池内有五股泉水,涌量每钞钟可达16立方米。泉水高高涌起,可高达半尺多,2400多年前,我国史书上就有关于它的记载。

  三、范读课文

  1、下面请同学们看看图听老师把课文朗读一遍。

  2、看了图,听老师读了课文,你们觉得趵突泉怎么样?

  四、读通课文,指导分段

  1、学习生字。

  2、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将字音读准,将课文读通。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想想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4、课文中具体写趵突泉的美丽景色的是哪几个自然段?课文可以分为几段?

  讨论归纳。

  五、教学第一段

  齐读,说说现在单讲的突泉”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点出课题,引起下文)

  六、教学第二段

  1.指名读,想想这是写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在西门外的桥上看到一溪活水,)

  2、“活水”是指怎样的水?(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作者看到的是怎样的一溪活水?(清浅、鲜洁)”鲜洁”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形容泉水清洁、清澈、明亮)

  3、“妩媚”是什么意思?(指姿态美好可爱)作者为什么说“假如没有助突泉,济南会失去一半的妩媚”代作者既强调了胸突泉在济南美景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又将人们的思绪带入了令人神往的境界之中,)

  4、齐读第二段。

  七、识记、书写生字

  八、作业

  抄写词语;背诵课文第一、二段。

  第二课时

  一、齐背课文一、二段

  二、看图,学习第三段

  (一)学习描写大泉的第三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看看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写了几层意思?

  讨论归纳。

  共6句话,写了三层意思,第一句活是第一层,写来到公园,第二,三两句是第二层,写泉池和池水,第四、五、六三句是第二层,写大泉的特点。

  2、“沿着小溪柱南定,就来到趵突泉公园”这句话在二、三自然段之间起了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3、趵突泉的泉池和池水各有什么特点?

  4、指名读4至6句,其余同学看着图听,体会大泉的美。

  5、用不同的符号画出4至6句中描写实景和作者联想的部分。

  6、默读4、5两句,看看大泉在外形上有些什么特点?

  7.观察图画,想象如果此时你们站在购突泉边,望着这永远不知疲倦、不分昼夜向上冒的泉水,会想到什么?(大自然的伟大,大自然的力量)

  8、朗读第6句,思考:今天的泉池有什么特点?如果我们今天来到购突泉边看到这美丽、奇妙的景象,又会想些什么?

  9、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二)学习描写小泉的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几种形态的小泉?(3种)小泉的特点是什么?(美丽有趣)

  3、作者是怎样描写小泉的不同形态的?

  4.结合课文解释“摇曳”和“五光十色”,“摇曳”换个词几说可以用哪个词?(摇荡)五光十色”是什么意思?

  5、指导朗读,提醒学生注意描写小泉动态美的词语。

  三、总结全文

  1、作者为什么要写趵突泉?

  作者通过对趵突泉美丽景色的描绘,赞美了大自然的伟大和力量,表达了作者时祖国河山的热爱。

  2、在写趵突泉时,作者是怎么充分展示它的美的?

  在描写的趵突泉的美景时,作者把观察与联想结合起来,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感受,形象地展示了购突泉的美。

  四、作业

  背诵课文;完成思考·练习3的造句。

【趵突泉课文原文】相关文章:

《趵突泉》课文原文08-07

趵突泉的课文原文07-22

老舍《趵突泉》课文原文05-08

趵突泉课文原文教科版03-19

小学课文太阳课文原文11-09

争吵课文原文11-02

《过秦论》课文原文01-22

海燕课文原文08-23

课文原文《雨后》08-19

《童趣》课文原文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