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皎皎明月,撩拨着文人墨客的思绪,也因之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写月的佳句。你能想到哪些写月的诗句呢?
生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生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师:而今,苏轼望月,又会作何感想呢?让我们先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苏轼。
师投影:苏轼,字“子瞻”,号,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朝代)著名的文学家。
生:东坡居士,宋朝。
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板书课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师:请胡杨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听是否有错音,若有,纠错。
(胡杨读课文)
师:哪个字的音读得有误呢?
生:吾应读(wú)。
师:藻荇交横的“横”读(héng),是纵横错杂的意思,不是蛮横残暴,所以读二声。总体胡杨读得不错,现在请大家齐读一遍课文。
(生齐读课文)。
师:大家读得很好,读音准确,要把课文读得再有感情,还需要理解课文。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有问题先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写黑板上,标上组号,其他小组若能解决,将释义写在对应的位置并标明组号;共同明确。
(生互译课文,教师巡视,有学生板书问题“庭下如积水空明”并给庭下加着重号,希望别的小组能帮解答词语翻译。第四组到黑板上写了“庭院中”,第二组写“月光洒在庭院中”;有学生板书“盖竹柏影也”,给“盖”加着重号,第七组解释为“原来是”)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黑板上同学提到的问题,“庭下’第二组这样解释就可以了,“盖”在文章中表现的是不是猜测而是事实,第七组解释正确。
师:让我们一起来比比刚才翻译过程中哪个组掌握的准确而且记得熟。师投影(13个小组,每组一句,有加黑字的还要解释词义再译句子。)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松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投出一条学生翻译一条)
生组内再译课文互相纠错。投影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两个学生再译。
师:标题是《记承天寺夜游》,那么本文记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能表现事件发展脉络的词。
教师提示:东坡为何深夜起行?
生:月色入户。
从“入”始,学生依次找出“行”“念”“寻”“步”“(赏)”。
师:记叙思路明晰。为何赏月想到张怀民?
生说法不一。师投影资料链接:
张怀民:1083年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决不挂怀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生:两人同是天涯沦落人,有共同爱好。
师:若用一个短语概括本文所记的事件,可以概括为什么?
生:寻友赏月
师:本文虽短小,却用了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记叙还有哪些?
生:描写,抒情。
师:那么,我们现在一起来欣赏本文的描写。
师:当代知名散文家梁衡在《秋月冬雪两轴画》中有这样一段话:有一种画轴,且细且长,静静垂于厅堂之侧,她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争地位,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使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这就是宋代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朝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被梁衡如此盛赞的苏轼的秋月独特在哪里呢?
师:请大家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一齐读出来。
生齐读: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他们在庭中见到了哪些景物?
生:月光竹柏影
师:对这些景物的描写突出了月的什么特点?
生:明亮。
师:从写法上,这句描写何特点,小组同学交流。
生1:运用比喻,把月光比作积水,突出了月光的澄澈。
生2:运用动静结合,竹柏影本是静态的,作者却把静态的竹柏影写得如水中摇曳的藻荇。
生3:侧面描写,虚实相生,作者要突出的是月,但却没有一个月字,而是通过写院中如有澄澈的积水,水中如有摇曳的藻荇,来写月。
师:说的真好,运用比喻,动静结合、侧面描写,无一字提到月,却“尽得风流”。一副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自然呈现在读者面前。
师:景色如此优美,可见苏轼此时携友赏月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欣喜。
师:文章本可到此而止,作者却慨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他还想表达什么呢?又为什么称吾两人为“闲人”?
生:苏轼当时和张怀民都被贬官到此,几乎可以说无公事可干。
师:那么这里的“闲人”指什么?
生:无事可干的人,清闲的人。
师:有很多闲暇,才会来夜赏明月。那苏东坡内心深处愿不愿意做这样的闲人呢?
生:不愿意,他有理想有追求才会被贬官到此。
师及时补充资料(投影):苏轼22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一举成名天下知,他说“致君尧舜,此事何难”。38岁就担任密州太守,他说“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40岁转任徐州太守他抗洪救灾,力挽狂澜。
师:如此壮志满怀年轻有为的苏轼,被贬到黄州这个举目无亲的偏僻小地,他的痛苦孤独可想而知。他却故意说自己是“闲人”,表现着一种怎样的心理?
生:自嘲、悲凉、失落。
师:我们试着给最后一句加个恰当的叹词,加什么好呢?
生:“哎”。
师:我们一起再读“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加上刚才所加的叹词。
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哎!
师:大家读得真好。事实上,在黄州的苏轼生活真的“无事可做整天游手好闲”吗?
学生困惑。
师及时补充资料(投影):初到黄州作为犯官俸禄低微的苏轼生活相当艰难。他在城东开垦了一处50亩荒地,脱下文人的长衫,穿上农夫的短打。每日躬耕其中。他把这块地取名叫“东坡”,自号“东坡居士”。有诗曰:“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自笑平生为口忙”。
师:此时官场上的“苏轼“已经成为了田间里的“苏东坡”。他要养活一家老小,要种黄麻桑树,要造房子,要糊口奔忙。虽然生活困苦,但他却还偷闲赏月,此时的闲人中还在表达什么情感?
生:大家都在忙,我却能得空赏月,我得意!
师:正如苏轼所言,夜晚明月常在,竹柏常在,人们却都忙忙碌碌无暇欣赏,只有我们两个有闲情逸致的人懂得欣赏。“无案牍之劳行”未必不是件好事啊。
师:给文章最后一句句末我们再试着加个拟声词,加什么好呢?
生:“哈哈哈”
师:一起来读。
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哈哈哈!
师: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生答:豁达、开朗、洒脱、旷达、达观。
师总结:品读“闲人”二字,我们读到了自嘲无奈的苏轼,也读出了自我排遣自得达观的东坡。张怀民建了一个亭子,苏东坡为它取名为“快哉亭”。只要豁达、开朗、乐观,谁能把你打倒呢?苏轼如此,张怀民亦如此。
师:那么,我们呢?学了本文,你一定有所启发或有所感悟,当面对不幸或身处逆境时,你会怎么对自己说?
生自由回答。
师结束语:
苏轼一生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为此,他屡遭贬谪,历经坎坷,但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能在江山风月中自得其乐。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豁达乐观的坚守如皎皎明月照亮了历史的天空!
师展示赠言(投影):人生坎坷寻常事,内心达观泰处之。
师:我们一起带着感情背诵这篇课文。
(此节课在师生共背中结束)
朱宝军老师听课后的感受:
李老师的课给我诸多启发,文言文疏通词义、翻译语句扎实有效,顾及全体;解读文本紧扣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创造性的活用叹词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以及教给学生具体的观察方法,具体细微引导学生创意表达,很好,很有效!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课堂实录-记承天寺夜游07-27
课堂实录:记承天寺夜游07-29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6篇07-27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6篇)07-28
课堂实录:记承天寺夜游6篇07-29
课堂实录:记承天寺夜游(6篇)07-29
记承天寺夜游内容09-06
记承天寺夜游的心境11-01
记承天寺夜游评析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