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记承天寺夜游》作者为什么夜游,欢迎阅读与收藏。
写作特点
这篇短文,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本文在写作上有如下特点:
1.信笔抒意,随物赋形。
苏轼自己评论他的文学创作,有一段话很精辟: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文说》)
不妨据此来赏读这一篇随笔性的小文章《记承天寺夜游》。
这篇文章只有84个字,从胸中自然流出,“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但它不是“在平地”直流的。只有几十个字,如果“在平地”直流,一泻无余,还有什么韵味!细读此文,它虽然自然流出,却“与山石曲折”,层次分明。“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这像是写日记,老老实实写出年、月、日,又写了个“夜”字,接下去就应该写“夜”里干什么。究竟干什么呢?“解衣欲睡”,没有什么干的。可就在“解衣”之时,看见“月色入户”,就感到有什么可干了,便“欣然起行”。干什么呢?寻“乐”。一个人“行”了一阵,不很“乐”,再有一个人就好了;忽而想起一个可以共“乐”的人,就去找他。这些思想和行动,是用“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表现出来的。寻见张怀民了没有,寻见过讲了些什么,约他寻什么“乐”,他是否同意,在一般人笔下,这都是要写的。作者却只写了这么两句:“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接着便写景。“步于中庭”的时候,目光为满院月光所吸引,引起一种错觉:“积水空明”,空明得能看清横斜交错的各种水草。院子里怎会有藻、荇之类的水草呢?原来不是藻、荇,而是月光下竹柏的影子。文思如滔滔流水,“与山石曲折”,至此当“止于不可不止”了。“止”于什么呢?因见“月色入户”而“欣然起行”,当止于月;看见“藻荇交横”,却原来是“竹柏影也”,当止于“竹柏”;谁赏月,谁看竹柏,是作者和张怀民,当止于他和张怀民。于是总括了这一切,写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几句,便戛然而止。明代王圣俞在选辑《苏长公小品》时说:“文至东坡真是不须作文,只随事记录便是文。”这是一种“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艺术境界。
2.描写月色,如诗如画。
文中描写月色只有三句话:“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只用了18个字就描绘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着实令人神往。笼罩着月色的庭院,仿佛从上而下都充满了澄澈的水。“月光如水”的比喻是常用的,但运用之妙,因人而异,不能说作者没有用这个比喻,但和一般人的用法很不相同,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也很不相同。在这里作者不用普通的明喻,而是先不出现本体——月光,写人们的错觉,用“庭下如积水空明”这个隐喻先声夺人。接着进一步写清澄的水中的藻荇,它们参差错落,互相交接。这样触类生发,把隐喻又推进了一层,使人感到扑朔迷离。院子里怎么会有“空明”的“积水”?又怎么会有藻荇类的水草?抬头一看,看见了竹柏,同时也看见了碧空的皓月,这才醒悟过来:原来空明的积水却是一泻千里的月色,水中的藻荇却是月光照出的竹柏的影子。这样运用比喻别出心裁,一个宁静淡雅的境界出现在作者的笔下。作者这样状物达情,从大处落笔,抓住瞬间的感觉,把冷月清光写到极处。这一写景,历来被人认为可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媲美。
3.语言凝练含蓄,饶有余味。
本文之所以能够成为宋以后散文小品的范文,除语言简洁、准确、形象,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抓住了瞬间佳境最敏感的特征外,还在于它以极少的文字,包罗了较多的内容,凝练含蓄,饶有余味,将复杂炽热的内心世界用清隽的诗意美表露出来。如第一部分中的“欣然起行”一句,历来为评论家所称道,它不仅衬托了月色的美妙,也点出了作者当时的心境。文中写作者赏明月,看竹柏,自适其适,自乐其乐,但并不得意。他那“自适”“自乐”,其中隐含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记承天寺夜游》的字里行间,特别结尾数句的字里行间都表现了这种特殊的心境,不过表现得比较含蓄罢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两句反问,“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作结,提示了不乏良辰美景,但缺乏闲适赏景之人的意旨。这个“闲”字,一方面,它反映了作者当时身为“闲”官的现实,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同时,还包含着作者对世人忙于名利而辜负了良辰美景的慨叹。文中这几句貌似达观自得,实含惆怅、悲凉之意。
总之,本文情思如水,汩汩而流,言简意赅,比喻精当,情景交融,内涵丰富,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为什么要夜游呢
解答:
首句即点明事件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已经四年了。这天夜里,月光照入他的房间,作者本欲就寝,怎奈被这美好的月色所迷,顿起雅兴,但想到没有同乐之人,遂动身去不远的承天寺寻张怀民.张怀民和苏轼一样,亦是被贬至黄州来的贬官,他和苏轼的友谊相当笃厚.当晚,张怀民也还未睡,于是二人一起来到院子中间散步。
拓展: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赏析翻译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赏析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解析:采纳了拟人的修辞伎俩,妙在“入”字,将月光写活了,并且突出了苏轼的豁达的胸怀。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解析:写景抒情。“空明”写月光澄清明亮,很形象。将月下竹影、树影比喻为水中藻荇交错,很妙。观赏如此细致清楚,可见二人“清闲”尽现。
3.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尔。
解析: 叙事简净,写景如绘,而抒情即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哪么仔细,那么清楚,两个人都非常“闲”。“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地,却只有“吾两人”,因为别人是忙人,“吾两人”是“闲人”。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惟其“闲”,才能“夜游”,才能欣赏月夜的美景。读完全文,两个“闲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观赏的究诎瞳,都历历如见。实际上对生活有热爱、追求之意,可谓“点睛”之笔。
- 相关推荐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为什么夜游】相关文章:
记承天寺夜游02-20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的心境与文言句式08-26
记承天寺夜游段意01-06
记承天寺夜游内容05-12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06-08
记承天寺夜游的赏析09-24
记承天寺夜游赏析10-13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10-05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07-11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