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中“痴”的理解

2020-09-22 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张岱)

  崇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余挐 一作:余拏)

  到亭上,有两人铺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中“痴”的理解

  明末清初散文家张岱的小品文《湖心亭看雪》全文一百六十余字,如一块玲珑剔透的冰水晶,浑身散发着莹莹的文化光芒,流露出张岱的别样情怀。此文当为大雅之作,却在结尾现大俗之人、大俗之语: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似拙非拙之笔,使文章别有一番情趣。而恰恰又是这大俗之语中的一个“痴”字,可谓本文之文眼,触摸张岱的内心当从“痴”字入手。在舟子眼里,张岱的“痴”跟那两个雪夜铺对坐,饮酒赏景的金陵人的“痴”是一样的。在两个金陵人眼里,张岱是不是和自己一样的“痴”,一样的特立独行呢?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言行里感受到,当他们一看到张岱夜里独往湖心亭看雪时,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个“此”,意即“像我们这样清高孤傲,有闲情逸致”,已是把张岱引为知音,又是“拉余同饮”,都是性情中人,酒逢知己千杯少。令张岱“强饮三大白而别”。在张岱心里,自己和这两个金陵人一样的“痴”吗?张岱为什么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后去看雪?挑的是“是日更定”时,去的`是湖心亭。看来张岱不愿意见到人,也不愿意人见到自己。张岱挑最是冷寂去处,却又怕冷,要“拥撬衣炉火”。张岱性情乖舛,只想融情于山水,不料在湖中有此奇遇,同是赏雪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大家都是性情中人,自是一番话,几杯酒。一个“拉”字里,有金陵人的满心欢喜,也有张岱的盛情难却。本欲拥撬衣炉火独看雪,来个“融情山水”“天人合一”,未曾想一场意外相遇,变成酒席相见,知已话别,这是扫了兴呢,还是增了趣呢?

  从读者的角度看,张岱又是怎样的“痴”呢?这就必得先了解张岱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家公子,极爱华,好精舍,好美婢,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明朝灭亡后避迹山居,贫困不堪,常至断炊。张岱人生的大起大落,引起他的性情大变,由一个喜欢热闹的俗世中人,变得清高孤傲,融情山水。你看他眼中的雪景:“雾淞,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整个世界白茫茫一片,让人感到长堤啊,湖心亭啊,小舟啊,小舟里面的人啊,是那么的渺小。一个人,身处这样浑沌一体的白茫茫世界中,真会产生“寄蜉蝣于大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叹哪!在张岱眼里,可能会感觉到只有活着才是本真的,只有山水才是永恒的。文中的“余”已完全与天地融为一体了,天人合一,这是一种山水之“痴”啊!张岱大彻大悟,远离红尘,有了雅情雅致,那他是不是把以前的华人生忘得一干二净了呢?不尽然,作者在写时间时,用的是“崇五年”,这是明朝年号,而张岱写此文时明朝早已灭亡,可见,作者还在眷恋着故国。写到地名时用了“金陵”一词,“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是明朝旧都,在清朝时称“江宁”了,但作者还是用旧称,可见,他骨子里头认为自己是明朝的遗民。更有两点蹊跷处:文中说“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这里答非所问,作者不记那两人的姓甚名谁,而对他们的客居地“金陵”却写上一笔,实是“金陵”两字里头含着一种遗世情怀啊!再看文章题目,明明夜半冒着寒冷去湖心亭,却不说去“赏雪”,而只是说去“看雪”。一“看”一“赏”,映照其心境。若果有闲情逸致,自是“赏”心悦目一番,只因自己是忠于明朝,而明朝不再,有心抗清复明,却又是一介书生无力回天。他曾坦言自己“学节义不成”,“忠臣邪,怕痛。”(《自为墓志铭》)在这“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绝境里,他自然只能是冷眼相“看”,而不悉心相“赏”了。可见,张岱的心底有一个千千结啊,那就是故国之“痴”。说到这里,对上面的一个疑问似乎也可以回答了,独往看雪,偶遇“知音”,于常人看来,是意外惊喜,但对于张岱,一个历经盛世华的纨绔子弟,曾经沧海难为水,现在在湖心亭上一次小小的奇遇只能更勾起他的故国之思,引发他的淡淡哀愁啊!两个萍水相逢的金陵人,如何理解张岱灵魂深处的“结”呵!何况一方喝酒高谈,一方清心独往,本是心境各异。现在“强饮三大白”,而且马上又是分手在即,更有一种“借酒浇愁愁更愁”的怅惘。

  张岱的故国之“痴”是植入心灵深处而又淡淡释放的。国破家亡,年届知命,不得不在垂暮之年,以弱书生之肩,担起生活之重担。“今昔生活对比,不壤,真如隔世。”于是他“沉醉方醒,恶梦始觉”,张岱在精神上一方面力求淡定释怀,“痴”于山水;一方面沉于昔日华时,成就《西湖寻梦》、《陶庵梦忆》等著作。《湖心亭看雪》就出自《陶庵梦忆》,那雪夜里的独往实是有着寻梦之“痴”啊。

  景“痴”,国“痴”,情“痴”,梦“痴”,都谓作者“痴”。

【《湖心亭看雪》中“痴”的理解】相关文章:

湖心亭看雪阅读理解和答案11-12

《湖心亭看雪》阅读理解(附答案)11-11

湖心亭看雪阅读理解答案11-11

湖心亭看雪阅读理解附答案11-09

《湖心亭看雪》的学案12-13

《湖心亭看雪》的教案11-09

湖心亭看雪的教案11-06

《湖心亭看雪》的翻译11-03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09-12

湖心亭看雪散文12-28

初二与文言文《湖心亭看雪》书下注释及翻译 《湖心亭看雪》作者张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