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是一首宣传科普知识的抒情诗。诗人以优美的语言、神奇的意境,热情洋溢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化石,为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神话般的生物世界的奇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乌有 骸骨 幽雅 叹服 海枯石烂 潜行”等词语。
2、了解化石展现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
能力目标:
1、 体会诗歌的节奏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2、 学会快速默读评析探究的阅读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爱科学爱文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理解诗歌的内容和结构特点。
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适宜诵读的情景活动,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诵读中来,读中见意,读中悟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 联想法
【课前准备】
1、请教生物老师,查找有关古生物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教师在备课前,也要搜集一些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远古时代某种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由于火山、地震、冰川等自然原因而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时间变迁,最终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这就叫化石。研究化石的目的,一是了解生物的进化,二是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赞颂化石的优美诗歌《化石吟》。(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将各自搜集到的古生物化石图片或文字资料,拿出来展示一下,然后放在桌子左上角,以备“拓展延伸”环节使用。
二、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掌握以下字词:
骸骨、乌有、裹藏、葱茏、幽雅、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2、朗读
这首诗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按意义节奏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
(1)各自练读。
(2)让部分学生示范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拓展阅读:《化石吟》朗读节奏划分
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
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
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
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
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
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
高明的/法师,
卓越的/雕刻家!
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
- 相关推荐
【《化石吟》教学目标】相关文章:
《化石吟》教学设计11-02
化石吟教学反思11-30
《化石吟》教学反思12-07
化石吟教学设计09-20
名师《化石吟》教学实录12-27
初中化石吟教学设计11-06
语文《化石吟》教学设计11-24
《化石吟》教案11-22
化石吟的反思12-17
《化石吟》说课稿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