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宝黛之爱情

2022-06-17 红楼梦

  引言:红楼梦》以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中心线索.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是由于命运的捉弄、宝玉的软弱多情以及他们反世间而造成的。宝黛的爱情悲剧是那个悲剧时代不可避免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浅谈宝黛之爱情。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一个具有藐姑仙子的仙和洁,有湘娥的伤和泪,有叶小鸾的幼而慧,姣而夭,更有有李清照的尖新和俊美,一个毫无孺臭浊气,欲挣脱时代牢笼,追求个性自由、思想自由、精神自由,更渴望拥有真挚爱情。林黛玉和贾宝玉,这两个集中了完美品性的男女却无法拥有完美的爱情,从而带给后人无限的嗟叹和议论。他们二人的传奇般的爱情故事同样也深深地吸引着我。

  老师在讲解其他人物时总会涉及到宝黛二人,我又从图书馆借来了几本相关书籍。通观几本书之后,我对宝黛爱情的总结是:亦悲亦美亦动人。

  悲哉!个性使然?还是环境使然?

  从两人的爱情一开始,就充满了艰辛和无奈。第十七回因荷包事黛玉大闹,第二十回史湘云来,宝玉在宝钗处玩,黛玉大不满,第二十二回因戏子及递眼色事,宝玉又将黛玉惹怒。

  这几次冲突,是由宝玉对黛玉之专情与对钗、云等人的泛情的矛盾造成。黛玉无疑将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献给了爱情,爱情是她生命的唯一存在形式,除了爱情之外,黛玉一无所有。这显然是一种危险的爱情。一个人把生命和灵魂奉献给了爱情,奉献给了所爱的人的时候,事实上也在期待着所爱的人绝对的回应,这时候任何的闪失都将是对这个人的严重挫折。但是宝玉却恰恰做不到这一点,他在爱黛玉的的同时,也在爱着宝钗、湘云和天下所有的美好女子。黛玉就在这爱情的喜悦中,在这不满足的悲苦中,在喜悦与悲苦的轮回中颠簸着、沉浮着、挣扎着、煎熬着,这对体弱多病多疑多虑的黛玉来说是怎样的折磨!宝玉呢,则在给予和不能给予,满足她们则不能满足她的两难中,在给予的喜悦与不能满足地给予的苦恼中,宝玉在摇摆着,被人撕扯着。

  你或许觉得,宝玉这种专爱而“多恋”的倾向怪就怪在他“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其实,我们再往深处看去,真正影响宝玉这矛盾的性格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觉得主要还是因为当时一定的环境和婚姻制度的制约或影响而形成的爱情观念、婚姻观念所造成的。试想,如果没有锦衣玉食、珠围翠绕的生活环境以及把男子对女子的性特权、奴役合法化的妻妾制度,他“天分”中那种泛爱或“多恋”的“痴情”未必有“生成”、发展的土壤。

  小打小闹的几次冲突当然算不上什么悲剧。可是黛玉因宝玉和宝钗成婚最终含泪而终,宝玉出家为道,一段姻缘终飘散实在是极其悲也!

  有很多人认为,是黛玉天生多疑、小心眼和嫉妒心强铸成了她的悲剧,从而也酿成宝黛二人的悲剧。但也有人认为,林黛玉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受到贾府上上下下的冷遇,这才形成了她多疑和爱生气的性格;贾府的老一辈(封建势力)出于对“叛逆者”的不取,破坏了她和贾宝玉的婚姻,导致了她的死亡。还有人认为,林黛玉美好的内心世界在强大的黑暗势力压迫下表现为一种被扭曲了的性格。一方面,这种性格本来是天真纯洁、诚挚美好的,它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智慧的不可遏制的迸发,因而是健康的;另一方面,这性格又被现实所扭曲,它表现为敏感以至多疑、机智乃至尖酸、高洁而又孤傲,于是从健康转化为病态。林黛玉性格是从黑暗中诞生与成长的,因此带有浓重的阴影,它在冲破旧社会巨大磐石的压力而萌生的同时,也因这巨石的压迫而成为畸形。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林黛玉没有走效忠封建阶级的道路,而是按照自己的生活理想和自然天性来立身处世的。她爱说就说,爱笑就笑,爱恼就恼,从不作奸虚伪待人。这样,黛玉自然就受到贾府人们的非议。贾府的人们不仅口中贬低黛玉,而且在行动上愈加冷淡,乃至于侮辱。贾母出资20两银子给宝钗过生日,明显冷淡了黛玉,使黛玉受到这个家族最高统治者的白眼。紧接而来的元妃的赐物,独宝钗与宝玉的一样——着脸宝玉都觉得异样,自然使黛玉倍感冷落侮辱。抄检大观园时,王熙凤说:“要抄检只抄检咱们家的人,薛大姑娘的屋里断乎检抄不得的。”到了潇湘馆内,一一开箱倒笼抄检了一番。同是亲戚,待遇不一样,宝钗受到的是礼遇,黛玉受到的是冷遇。后两种观点似乎更有理有据些。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深刻隔膜、自主人格与封建礼教的尖锐对立,黛玉只是这种人普遍的生存悲剧中的一小分子罢了。

  扭曲的环境压抑出扭曲的性格,最终导致了二人的悲剧。可是令这个无情悖逆的“环境”没想到的是,它最终也酿出了自己的悲剧(贾府最后土崩瓦解,封建王朝不复存在)。

  美哉!情投意合爱始终!

  尽管宝黛二人的爱情终成悲剧,但和所有爱情一样,他们之间也有着温情脉脉,甜甜蜜蜜,而且在重重压力下两人的感情越久越深越磨越坚固。第十九回的“意绵绵静日玉生香”,第二十三回的一起葬花和共读《西厢》,第三十四回黛玉探望宝玉时的两心相契,都是让人艳羡不已的情节。当然宝玉对宝钗也有也存在一份感情,但那只停留在留恋其肌肤之美的层面。宝黛二人的交往则似乎超越了身体肌肤这个层面,甚至在他们的第一次相见中,就穿越了形貌的障碍,直达到心灵的彼岸。爱情本来应该包含了情也包含了性,可是在宝黛爱情之中,所有的一切都提升为了心灵。然而,谁会觉得这是不完满的爱情呢?谁不会被这人世间最纯最真最深刻也最艰难的爱情深深地震撼?多少赌誓发咒,死去活来,多少外界重重压力却换来了越挫越勇的两心相悦相知与相近,值矣!依然拿宝玉对黛玉和宝钗的感情做比较。宝玉和宝钗之所以只停留在异性间相互愉悦倾慕的感性层面或浅表层面——这不仅由于二人思想观念上有差距,更在于性格类型上的不同:像宝钗这种理智型的冷情美人,即使宝玉能如她所愿,改邪归正,成为她更理想的婚姻对象,她也绝不可能像黛玉那样,对宝玉爱得如痴如迷,死去活来。据此可知,“木石姻缘”与“金石姻缘”之争,不是常见的爱情婚姻与无爱婚姻之争,而是理想爱情婚姻与世俗性爱婚姻之争。在红楼梦所反映的那个时代,爱情对于婚姻来说乃是一种难得的奢侈,只有少数幸运儿能享受到,而宝黛所追求的那种生死以之的理想爱情婚姻,更是凤毛麟角,极为罕见。能拥有这样理想的爱情,岂不美哉!

  就算与宝钗成婚,宝玉依然不能忘怀黛玉的真爱,常与之梦中相会,互诉衷肠,但因人仙两隔,宝玉肝肠寸断,悲痛欲绝,离家而去。人已去,爱仍旧,何等的凄美!

  红学研究者冯其庸认为:“曹雪芹所描写的宝黛的爱情,是古典文学中最为美好的爱情,也是最理想的爱情,现实的爱情。柳梦梅、杜丽娘的爱情,未免虚幻;张生、崔莺莺的爱情,未免简单。宝黛的爱情已进步到近现代爱情的基本线了。”真是很好的概况。

  动人也!天长地久又如何?曾经拥有已足够!

  不曾忘记两人似曾相识般的一见钟情,不曾忘记黛玉孤寂的独倚花锄的身影,不曾忘记黛玉因为宝玉挨打把眼哭得桃儿一样肿,不曾忘记宝玉梦里哭诉:“什么‘金玉良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不曾忘记两人手帕诉衷情,不曾忘记黛玉肠断含泪而终……太多的不曾忘记。正是这些难忘的片段构成了两人不朽的爱情,叫人可歌可泣!我不禁长叹,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生生世世”?黛玉泪尽而终,宝玉离家出走,二人终将在另一个没有家庭阻挠没有社会局限的时空中再次相聚,即便是没有来世,那些曾经的拥有和彼此的相知相爱已经足够了!

  有研究者说:“黛玉之死,是因对现实人生的执着;宝玉出家,是对于现实人生之厌倦。黛玉之死,为着不胜于自己的痛苦;宝玉出家,还为了不堪其对人间的悲悯;一个是被迫无奈而就死,一个是有意去寻求解脱”不管怎样,现实容不下他们,他们也不屈从于现实。一个死去,一个逃亡,我们都知道只有这样是二人最好的归宿,但正是这种悲哀和惋惜以及理解构成了我们心为之而哭泣的感动。

  在中国小说史上从来没有一部作品像《红楼梦》这样对一个贵族家庭的经济状况进行了如此全面、精细而真实的描写,这些描写不仅构成情节的重要背景,而且深深楔入作品人物的意识,影响和左右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整个情节发展的动力之一。贾家经济来源主要是地租、官俸和爵禄的数额很小,元春的赏赐也有限,贾家主要指望黑山村这样的庄园的地租。但贾家的超经济的榨取已经严重破坏了生产力,这些贵族庄园本已凋敝,又加旱涝灾害侵袭,宁国府八九个庄子,一年中便旱涝了两处,黑山村收成较好,但也只有预计的一半。收入日渐枯竭,可是贾家却不能将就省俭,他们不能不维持贵族应有的体面。王熙凤主张裁减侍候小姐的丫鬟,王夫人认为如今小姐已没有了往日的排场,再要裁减就太不像样了。探春模仿赖大家的花园的经营方式,想在大观园的花花草草上挣点银子,薛宝钗便立即提醒她不可见利忘义,失了贵族体统。这是一幅典型的封建末世贵族地主经济的图景:贵族榨干庄户农民的血□,还是满足不了自己的挥霍浪费。到了后来,贾家中秋宴席上的米饭都要按人头定量;为了应付贾母八十寿辰,不得不变卖家用器皿;贾赦还不起暴发户孙绍祖的五千银子,竟将女儿迎春嫁他抵债;王熙凤的药方中须用二两人参,荣国府居然就拿不出来。经济的恶化,加深和激化了贾家内外各种矛盾,造成缔结“金玉良姻”的客观情势。

  宝黛俩人所共同具有的叛逆性格和生活理想,由于不容于当时的社会,由于他们和封建势力的尖锐冲突导致了这一悲剧,从而写出了这一悲剧的时代深刻性和必然性。宝黛之间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不能不是悲剧,因为在宝黛那个时代,假如两人的生活前途是光明的话,就必须不仅找到一块能够容纳自由恋爱和自由婚姻的国土,还要找到能够容纳贾宝玉、林黛玉的生活理想和生活道路的国土,找到一块能够容纳他们叛逆的地方。可是,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这就揭示了宝黛爱情悲剧发展的必然性,揭示出这不是一般的悲剧,而是一个时代的悲剧。那么大的贾府,上到贾母,下到丫鬟,没有人支持他们的爱情,没有人站出来为他们说话。

  并不是由于简单的门不当户不对,并不是简单地由于自由恋爱触犯了封建婚姻制度,而是在于这一爱情本身所包蕴的反封建色彩为社会所不容造成了悲剧,这是曹雪芹高出于他的前辈的地方,也是写得更深刻的地方。

  综上所述,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一方面反映了追求个性自由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与衰朽的封建主义的矛盾,它反映了那个时代最主要的社会问题,是对封建主义的血泪控诉,也是对新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理想的反映和追求;另一方面是让人警醒的众生浮沉之梦。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既是命运悲剧又是时代悲剧,更是社会悲剧。他们的爱情悲剧在那个时代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是具有普遍性的悲剧典型

  纵观全书,对于神瑛侍者举手之劳的浇灌之恩,绛珠仙草用一生的泪水来报答。单从这一点来看,便已经气动山河了!放到现实当中或许有些太过极端,但是我们不也应当学习一下这株小草,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生活吗?

  以上我对黛玉和宝玉二人的描述和分析饱含了赞美与无奈,似乎他们二人的悲剧仅仅归结于环境的影响,但是从理智上看,二人亦美亦动人的爱情并不是完全无瑕疵,我们从两人的悲剧中也应吸取些什么。因为没有一个时代是完美的,我们更无法决定客观环境,所以要想更好地生活在世上还是应当宽容一些,不要像林妹妹一样嫉妒心强,因为她的处境实在容不得她宽容,也不要像宝玉一样泛爱,因为他的环境确实允许并鼓励他如此。但同时我们也要学习二人努力冲破桎梏、追求真爱的精神。

  最后想说些题外话。我写这篇短短的三千字论文就已经搜肠刮肚,绞尽脑汁了。终于理解曹雪芹先生致毕生精力“一把辛酸泪”地创作出这样一部鸿篇巨著是多么的艰辛了!一本书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又倒映出人无法掌控的悲剧性。而宝玉和黛玉之间充满争议的爱情一定会一直吸引着我和更多像我一样怀着好奇心去探索的人。

  • 相关推荐

【浅谈宝黛之爱情】相关文章: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12-19

《诗经》中的爱情之邂逅篇03-22

不了了之的爱情的句子 不求结果的爱情语录10-20

浅谈旅游散文07-03

浅谈散文的灵与魂07-06

浅谈王之涣的《凉州词》08-30

浅谈老舍小说艺术10-22

浅谈柳宗元与古文运动10-14

浅谈李清照的词风格03-03

浅谈红楼梦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