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红楼梦》主要以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述了贾家荣、宁国府之间,表现在婚姻、建筑、文化、财产等各方面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
《红楼梦》·晴雯撕扇
《红楼梦》第31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是一段看来平淡,点破便会使人震惊的文章。
人们都知道,在众丫环中,晴雯在宝玉心上占有头等地位。但是,曹雪芹并没有安排他俩说过什么知心话,有过什么亲呢表示,或者有与其他丫环不同的行为。只有通过这回撕扇子,才透露出这一切,显示出晴雯和宝玉两人不寻常的关系来。这真是以无意之笔,写出有章之事的绝妙手法:
先是写宝玉在端阳节日,本来要与众姐妹热闹一番,谁知宝钗淡淡的,黛玉则懒懒的,使“今日之筵,大家无兴散了”。宝玉心中自是闷闷不乐,回到自己房中,不觉长吁短叹起来,偏偏晴雯上来换衣服,不防又把扇子失了手,掉在地下。将骨子跌折。宝玉脱口叹道:“蠢才,蠢才……”晴雯是个横竖不吃的人,冷笑道:“二爷近来气大得很,行动就给脸子瞧,前儿连袭人都打了,今儿又来寻我的不是,要踢要打凭爷去……”随即数落着,“以前玻璃缸,玛瑙碗也不知弄坏了多少,也没见过大气儿……”这里随手拈出贾府的豪奢,轻轻点出丫环的恣纵来。玻璃缸在当时,多半是外洋贡品,是十分贵重的。但丫环失手也打得,对比之下,一把扇骨,算得了什么?晴雯怪的是宝五的迁怒,不是借此机会争脸面的人,从她不让分毫顶撞话里,直桶桶端出袭人的秘事,和碧痕的忘形。……这一切,她心中都是有数的。但她并不想从丫头地位攀上姑娘地位。晴雯作事最干脆,性格最单纯,她认为宝玉和自己好就是好,不掺杂这些那些,也不希罕这些那些。好就毫无间隙,不好就撂开,她自己原是一无所有的,连自己的身世也摸不清,她也从不想到以自己的姿容体态来换取宝玉的特殊青睐,她觉得那样做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待两人说的拢来,晴雯要宝玉吃她湃(音拔)好的果子,宝玉故意要她去端了来,晴雯又咬派说要她去端,“……倘或再砸了盘子,更了不得了”,这才勾起宝玉说:‘你爱砸就砸。这些东西原不过是供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儿也可以使得,只是别生气时拿它出气。……这就是爱物了。”从这儿又引出宝玉的“爱物论”来。晴雯听了笑道:“既这么说,你就拿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听撕的声儿。”宝玉听了,便笑着递给她。晴雯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又听嗤嗤嗤嗤几声。宝玉在旁笑着说“撕得好,再撕响些!”正说着麝月走过来啐道:“少作点孽儿吧!”宝玉赶上来,一把将她手里的扇子也夺过来递给晴冕,晴雯接了,也撕作几半子,二人都大笑起来。……
宝玉笑的是晴雯消了气,晴雯笑的是在宝玉面前她可以任着性儿作。也只有在宝玉面前,她才肯任着性儿作。这里所说的“任着性儿”,也就是打破了主子、奴才的界线,没有了地位的隔阂。物质障碍在这里消逝得无影无踪,什么值钱的玩意儿,在这顷刻之间,都一文不值了,都自动跌得粉碎,剩下的就是两个人的性格一致了。宝玉是自觉地认识到这一点。他本来不执于物的,他受过老庄的影响.他自然也知道扇子的历史,现在撕的是折扇。折扇是从朝鲜输入的,在这之前,中国是用团扇的。折扇传入日本,有时是当作一种礼仪的象征,并不作为扇风的用具。宝玉屋中的扇匣子有那么多扇子,也是为了炫耀扇骨,或是名人的字画和题款罢了,实用价值本已是折扇的第二属性了。可见扇子派用扬,早已不拘于一格了,这一点宝玉早就心中有数的。
但是撕扇子取乐,虽然经过晴雯亲手撕过,也得到宝玉认为“好听”的评价,却恐怕还是空前,也会绝后,没有人会仿效了。何况宝玉早已立下界,说不可以撕扇子来呕气,才称是“爱物”呢!否则就属于暴殄天物,走到另外一条路上去了。不过,撕扇的动作和声音,毕竟容纳不了更多的艺术形象和音响效果的,不会因为这次偶然事件,创造出什么更丰富的内容来。这只是作者在显示宝玉和睛雯两人的思想中,一段写情入神的笔墨。
话说到这儿,不免还要拉扯《红楼梦》第40回写石呆子那段文字对照着看才行:
平儿在咬牙骂贾雨村时,揭露出:“……今年春天,老爷不知在那个地方看见了几把旧扇子,回家看家里所有收着的这些扇子都不中用了,立刻叫人各处搜求。谁知就有一个不知死的冤家,混号儿世人叫他作石呆子,穷的连饭也没的吃,偏他就存二十把旧扇子,死也不肯拿出大门来,二爷好容易烦了多少情,见了这个人,说之再三,把二爷请到他家里坐着,拿出这扇子略瞧了一瞧。据二爷说,原是不能再有的,全是湘妃、棕竹,麇鹿,玉竹的,皆是古人写画真迹,因来告诉了老爷。老爷便叫买他的,要多少银子给他多少,偏那石呆子说:‘我饿死冻死,一千两银子一把我也不卖。’老爷没法子,天天骂二爷没能为。已经许了他五百两,先兑银子后拿扇子。他只是不卖,只说,要扇子先要我的命,……谁知雨村那没天理的听见了,便设了个法子,讹他拖欠了官银,拿他到衙门里去,说所欠官银,变卖家产赔补,把这扇子抄了来,作了官价送了来。那石呆子如今不知是死是活。老爷拿着扇子向二爷说:‘人家怎么弄了来?’二爷只说了一句:‘为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
同是对待扇子,作者写出了几种绝不相同的态度:
石呆子珍藏祖传古扇,宁愿饿死冻死,给上千两银子一把也不卖。“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金钱万能,对石呆子是起不了作用了。霄雪芹给这位没有名姓的人,只取了个混号石呆子。已经是呆了,却还姓石,也就是呆如石头一般,金钱打动不了,权势也不能使他低头。贾赦,在趋炎附势的贾雨村出谋策划下,对这位石呆子讹以罪名,才强占了石呆子家传古扇。当然,类似这种描写,在过去戏曲和小说中,都出现过,最有名的莫如《一捧雪》,(雪艳娘的前身),这都不足为奇。而在晴雯撕扇上,奇就奇在宝玉愿以扇匣里珍藏的扇子供晴雯来撕,不但不认为有什么可惜,反而促使宝玉发挥了一篇新鲜别致的“爱物论”来。这种爱物论,已超越了“齐物论”。《齐物论》是泯灭是非观,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依此说来,贾赦和石呆子都执行于物,在执于物这一点上,他们俩是一样的,这样一来,他俩就没有什么是非可说了。但从平儿话中,就判断分明:贾赦是谋扇害命,石呆子是保扇舍命。晴雯撕扇就不同了,这时,作者在撕扇子过程中把物质与精神世界的隔阂给沟通了,当物质转化为情感的时候,才是物得到充分发挥到极限的时候。这样一来,使晴雯撕扇在读者心目中得到了意外的理论支持,扇子被撕,不但不被宝玉判为一种破坏行为,反而被他能看到创造出真正的感情价值来,这一论点,早已被大多数读者所默许,因此,很少对这种撕扇行为提出异义。如果用实用观点来评价晴雯撕扇,那就属于麝月水平了。当然,此时的麝月只是直觉地,就事论事脱口而出的。如果汉有麝月的一席话,那就显得曹雪芹是有意这样写了,有了麝月的一段插曲,就有瞒过读者的一层意思,从而更增加了真实感。这是别的作家写不出,也不能写得出的,因为这不但一反常态,而且岂不是鼓励人们去破坏美好的扇子吗?不,这恰恰是作者揭示出美好是相对的,得到晴雯和宝玉的感情相互印证,这种美好不是金钱所能买到的。现在通过“撕扇”表达出来,可见扇子创造了奇迹,这个过程的美好,已成为两人感情印证的美好的组成部分,扇子已收藏他们的情感极深处,永远不会被撕掉的。
曹雪芹在写这段文字时,是以无意之笔的形式,写出了有无限意思的篇章。粗看去,不过是晴雯在“撕扇逞性”,宝玉不但不懂物力维艰,还用好言鼓励晴雯这样作,还用整套话语来渲染晴雯的举动是对的。作者在这里,把宝玉的“性格乖张”受“世人诽谤”的评语,轻巧的作了落实。在日常生活中,“补裘”是晴雯的“本分”,“撕扇”是晴雯的“过分”,从这两件小事,又都使在回目中对晴雯的评语落实,那就是个“勇”字。这个“勇”字,就是晴雯敢于表现自己的真实情感,里面没有任何挟带藏掖,也从不计较会得到什么样的后果。他俩心中只有“幽微灵秀地”不去管什么“无可奈何天”了。宝玉的思想,反映着曹雪芹的思想,物是为人所用的,只要在适宜的场合,得到适宜的效果,就是物尽其用了,能获得超越常情的效果,那就要给予更高的评价!
[知识拓展]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篇1)
一次偶然的邂逅,翻开了《红楼梦》,于是我认识了她——林黛玉。她,让我深深的震撼,宝黛空前绝后的爱恋,流传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贬。普天之下,又有谁有这资格呢?从那以后,黛玉姐姐的影子就荡漾在我心里,来来回回,隐约中似乎听到她娇弱的喘息,脑海里是她伤感的容颜,带着一分憔悴却万分迷人。她落泪,因为只有放纵的哭过后才会更舒展,笑容才会更加绽放。闭上眼仿佛看见了他那柔情似水的眼神,闪烁着点点泪光,让人沉迷其中,为之动情,不能自拔。
常听人评价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狭窄”,可我不这么认为!因为在这背后,只是因为她太在意宝玉了,因为爱的深、爱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我总觉得宝玉给黛玉的时间太少,黛玉的心太细腻,而宝玉却体会不到。在她某个抑郁的瞬间,心情像是走丢的小孩没了方寸,宝玉不该到来的问候会被她驳回,狠狠的、凶凶的,却是无心的,不是不接受,只是因为太难受,于是她只有用诗来发泄内心酝酿已久积压不了的情感。
诗,是她美丽的灵魂,是她精神的寄托。每当读到她的诗,总有振人肺腑的感觉,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尖锐锋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读者的心里,让人有至窒息的幻觉,无形之中像是有谁掐住了自己的喉咙,挣脱不了的伤感,只能不情愿地放下书,让自己慢慢地清醒过来。记得她的《葬花词》:“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读完后像是被万箭穿心,肝肠寸断般的阵痛。
她的泪,像涓涓细流一样潺潺流动,汇聚成一泓清泉,澄清着她的悲剧。她哭泣,因为她太委屈,她是悲惨的、是值得人们怜悯的,她和宝玉的爱情在那样的社会是不被容许的。她对宝玉太痴情,她一生无限伤感,然而临终前她笑着喊“宝玉,宝玉……”然后她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虽然她的故事结束了,但是给我留下了万千思念,合上书想要把这份内心的尘埃封住,但一闭上眼,那段应该被禁锢的伤感像尘埃一样在空中飞扬、旋转、舞动。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篇2)
《红楼梦》,它是四大名著之一。
它是一部千古不朽的人生大戏,《红楼梦》所呈现的,主要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不朽的人生悲剧。
我从去年开始,就一直琢磨着《红楼梦》,虽然几个月就把它给看完了,但我还有许多看不懂的地方,便一句一句地理解。
《红楼梦》主要以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述了贾家荣、宁国府之间,表现在婚姻、建筑、文化、财产等各方面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其中最让我羡慕的则是塑造出的一大批栩栩如生、各阶层的人物形象。比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就连作者寥寥几笔勾勒的晴雯、紫鹃、雪雁等丫鬟,都成为了我国文学画廊中的著名艺术典型。
《红楼梦》所讲述的,是一个令人称羡的大家庭,原本荣华富贵,后来因家庭成员获罪以致被抄家,逐渐走向没落,终于繁华成空的大悲剧。
因此,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故事作为主力呈现,也适度传出了《红楼梦》的主要精神。
黛玉和宝玉的悲剧,肇始于封建社会中,婚姻大事向来由父母决定,子女本身并没有资格决定。贾宝玉的父亲命他娶薛宝钗,他就非娶不可,尽管实际上他心里喜欢林黛玉。婚姻大事他无法自主,最终导致了林黛玉、贾宝玉和薛宝钗三个人的悲剧。
当我看完《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和《苦绛珠魂悲伤离恨天 病神瑛泪洒相思地》时,听着悲伤的音乐。我实在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情不自禁地落下泪来,那不争气的眼泪始终还是把那页给模糊了呢!傻傻的我本以为结局会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是啊!王子与公主生活只是童话故事而已,然而,这么悲惨的结局我却怎么也想不到。
当黛玉听完傻大姐的话后,就直吐鲜血。不住地流泪。因为她接受不了这个事实,黛玉她恨宝玉,恨他为什么不理解自己。她把宝玉送给她的那绢子往火上一撂,顿时化为灰烬。熬了一天,黛玉已经奄奄一息。突然,她高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狠心两个字还没来得及说,只见黛玉两眼一翻,一缕芳魂就这样随风而逝。
黛玉死的时候,正是宝玉娶宝钗的同一个时辰。只因潇湘馆离新房很远,听不到潇湘馆这边悲恸的哭声。
这真的是个不朽的悲剧啊!
我为黛玉和宝玉感到悲哀,宝玉最后竟然出家当了和尚,因为他知道林妹妹是为自己而死的。便在灵柩前放声大哭。
一个风光显赫的大家族,就这么没落了!不知看过《红楼梦》的朋友们,是否都和我一样,为他们感到悲哀、痛心?
- 相关推荐
【《红楼梦》·晴雯撕扇】相关文章:
红楼梦晴雯之死08-10
《红楼梦》之晴雯命运12-13
红楼梦晴雯人物分析07-26
浅谈红楼梦的晴雯形象08-08
试论《红楼梦》中的晴雯和袭人04-20
《红楼梦》袭人晴雯各自人物特点09-01
晴雯之死简析07-27
《晴窗一扇》阅读答案03-07
林清玄的作品《晴窗一扇》11-02
李商隐《晚晴》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