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一代宗师韩愈,有些人可能不太知道。但是要提起“传道授业解惑”你总会知道吧。是的,上学时候学的《师说》就是他写的。
所以啊,我们上学时候所学所背果然都是经典,只是当时年纪小,我们不求甚解。背完就背完了。如今回头一看,真真的比现在的网络小说或者是各种作家写的要好太多了。
就比如《背影》吧,讲真,不信你再看一遍朱自清的《背影》,我不信你看不哭。(不信就试试)
有时候看看百家讲坛啊,什么文化娱乐节目啊,也是增长见识的好去处。
继续说韩愈。
说起他还是源自于我看的那个电视节目 《中国成语大会》,里面的一个老师说,你们都应该好好读一读韩愈的《讲学解》,这一部作品里面能出现无数个成语,真的是非常厉害。
然后韩愈这个人,唐宋八大家之首也不是浪得虚名的。后来苏轼写的`《潮洲韩文公庙碑》里说韩愈是“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发”。试想想,这是多高的评价。
然后讲跟韩愈相关的成语,实在太多了。传道授业,爱才若渴,煦煦孑孑,蔼然仁者……实在是太多了。就是《讲学解》里面的就那老些个。如“业精于勤”、“刮垢磨光”、“贪多务得”、“含英咀华”、“佶屈聱牙”、“同工异曲”、“动辄得咎”、“俱收并蓄”、“投闲置散”等等,还有一些成语如“提要钩玄”、“焚膏继晷”、“闳中肆外”、“啼饥号寒”等等,也是从这一篇的语句中凝缩而来的。
看看,才华横溢什么的,都形容不了韩大宗师了,这明明就是才华突破天际了嘛。
成语的意思不明白的自行百度,因为我也不明白。
拓展阅读:韩愈与唐代盛行的“投卷”“荐举”
投卷”“荐举”唐代科举制度中的投卷、荐举是其有别于后代科举之处,这也是唐代实行科举的最大特点。唐代科举允许“公荐”和“通榜”,即允许人们向主考官推荐优秀人,应进士科的考生可以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择优编成长卷,投献给达官显贵或文坛名人以求得他们赏识,以提高自身知名度和及第机会。这就是应试考生的“投卷”。
在开元朝之前,唐代的是较“以一场之善,登进科目”的。开元二十九年(741年)韦陟担任礼部侍郎时,他认为过去“主司取与,皆以一场之善,登其科目,不尽其才。陟先责旧文,仍令举人自通所工诗笔,先试一日,知其所长,然后依常式考核,片善无遗,美声盈路。”韦陟认为,以往科举取士皆以考场中所答试卷优劣来决定录取;这样难以充分考察一个人的实际才学。于是他自作主张,令进士科举子弟将平日所写的代表性作品交来参阅,以便在考前对考生的实际水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韦陟开创的这一做法受到普遍称赞,被后来唐代的知贡举所沿用。
参加科举的考生为了得到达官贵人的赏识,并由此向知贡举官推荐,便纷纷向他们呈送行卷。这些行卷一般皆为考生平日里最得意的诗文作品。例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句便是其向前辈官员顾况的行卷作品。
为了加深行卷对于达官显贵、文坛大师的印象,考生往往在过了一段时间再去拜谒、呈送新作。特别是在临近考试,更要向举主探听虚实,了解举主向主考官交代的情况。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诗细腻地描述考生焦虑不安的心情:“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巧入时无?”这首诗贴切地反映出考生行卷求卷的忐忑不安的心情。
唐代有许多著名的人物是通过投卷、荐举等方式参与科举,进入仕途的。如诗人王维因得到岐王和睿宗九公主的推荐,在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以状元及第,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候喜因得到韩愈推荐而及第;杜牧在太和二年(公元828年)进士考试时也得到太学博士吴武陵向礼部侍郎、主考官崔郾的鼎力荐引。
唐代的荐举还被灵活地应用到科举的制举过程中。除京官有荐举人才的责任外,地方府、都督府和州、郡的军政长官以及长吏、司马都有举荐的任务。朝廷派往各地方的特使,如安抚使、按察使、采访使都负有荐举制科人才的使命。通过地方官员的荐举行,中央朝廷得以选拔录用许多人才